1、1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为学生成长导航高中课改以前, “生涯规划”对于师生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高中课改后,我国把国外教育所关注的学生生涯规划引入了教育领域,在教育者的视野中不断放大。在现有教育制度下,学校教育弱化了对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关注程度。 “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实现学生和家长的愿望”,似乎这才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评价学校水平的砝码。其实,这恰恰忽略了教育的实质。课改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其独特的体验,强调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社会公民。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即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主规划人生教育,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上大学不仅拿到文凭,而且为今后从事一个自己喜
2、欢的、并愿意为之付出的职业奠定基础。 生涯规划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学生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等因素,为自己确立高中在校三年的学习、生活以及为适应今后的社会,培养一些基本能力的计划和打算,使学生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培养健全人格的同时,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高中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确定人生目标,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并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分析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选择适当的策略,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实现个人兴趣、能力、价值、事业、就业单位及家庭2的多赢。 几年来,我校在高中阶段开展了生涯规划教育,对高
3、中生起到了人生导航的作用。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1)自我目标的缺失,认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学,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很少考虑自己的个体需要。(2)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价值观认识不清。 (3)认为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是家长的事。 (4)自我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填报志愿时关注更多的是收入和待遇问题,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放在首位。 (5)缺乏学习目标和计划。 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现有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我校确立了生涯规划工作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帮助学生恰当地进行生涯规划为目标,促进高中教育与学生未来发展的良好对接。具体措施是: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多
4、渠道、多层面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力求根据学生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辅导。 立足学生实际,多渠道、多层面实施生涯规划教育 我校生涯规划借助主题教育、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导师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多渠道推进,主要是从思想和实践层面入手,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力求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个性辅导。 1.“如何认识自我”的主题培训基于自身构建成长规划 高中学生面临的困惑往往来自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而自我认识是科学地进行人生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自我3是成功进行人生规划的必要条件。通常来讲,自我认识主要是指正确地、客观地评估与认识自己的性格、
5、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智商、情商等,即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我能够做什么。 第一,基于学生成长的阶段规划。 学校引导学生结合四个内容进行规划:希望过怎样的高中生活;做人和做学问要达到的目标;你具备怎样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优点和缺点) ;打算如何扬长补短。学校结合近几年学生此方面常出现的实例和典型的成功与失败人士的例子,激励学生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第二,借助测评工具对自我进行科学评估。 学校组织各班学生进行了国家级课题学习优势项目组关于“潜在学习优势”的测评。 “学习优势”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和表达新的或难的知
6、识时,所采用的是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对于不同感觉通道优势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策略。发挥优势,努力使自己的非优势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从而得以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学生在网上完成了90 道测试题,学校将经过专家统计分析后的测评结果反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对测评结果进行自我分析。教师通过科学、客观的测量手段可以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优势分布以及个体差异,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评价自己,充分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从而能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第三,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志愿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拐点,对学生整个生涯发展的影响很大。 4规划的关键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来
7、正确选择文理科,确定未来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潜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生命的价值。高一开设讲座,讲解文理科的学习特点,工作的类型,讲解不同的兴趣、能力所适合的职业,让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能力,还需要哪些能力,从而确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外请心理测评机构做了专题为职业生涯的讲座,以中外事业成功人士为例,让学生明确要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方向,确立人生目标对成就事业有巨大的作用,并介绍了文理学科的特点及发展方向。部分学生参与了文理方向测试,详细的测试报告帮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个人爱好正确地进行方向选择起了积极作用。 2.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校开设了近 20 门校本课程供学生
8、自主选择,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希望学习的专业进行选择。有的学生选择艺术类、文化类的课程,有的选择语言类、实验类课程,有的选择活动类课程。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理财观、情感观和文化观,学校开发了“中国周边的安全与形势” “生活中的经济学” “国学研讨” “跨文化礼仪” “英汉初级笔译” “街舞”等课程。校本课程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其创造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不管学生选取哪类课程,都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初衷。以促进学生的人生规划实践为目标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中阶段,学生要完成 3 个研学课题,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社会生活和
9、自然世界5中具有研究价值和可操作性的问题,或结合学科知识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既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拓宽了视野。一些教育专家建议借鉴国外做法,在高中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对行业的认识,并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职业选择,提高适应能力。 学校规定必选“我理想的大学”这一课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未来的大学生活及职业规划。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利用周末或假期去大学考察、采访大学生等,对自己心仪的大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拉近了与学生生涯规划的距离。 3.德育导师制力求全方位指导 高中生面临很多问题与困惑,学习问题、心理问题、交友问题等。如今学生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是学习不自主、缺少
10、方法,仅按老师说的做,缺乏学习计划及执行力成为了学生的普遍问题。因此,从高一起,学校就给每个学生确定一位导师,导师以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宗旨,定期与指导的学生交流,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帮其规划个性化的近期、中期、远期的学习目标并督促实施。不少学生和家长在面临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题,甚至高考志愿选择时,会主动寻求导师帮助,提高了“导”的实效性。这一制度对实现学生的生涯规划发挥了良好作用。 4.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教育者的学生观由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指标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也呈现多元化。很多事例证明学生未来所选择的职业方向和其事业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自身的非
11、智力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使6其中的优势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借助北京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和我校开发的测评工具基于网络的同伴评价系统,实现了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与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关注每一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能动作用的发挥,关注其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及个性特长,使评价适应各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互评内容包括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实践能力、身体健康、艺术素养、个性发展六方面。学校将测评结果反馈给学生本人,帮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全面认识自我,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评价方式实现了评价
12、的诊断性和导向性原则,对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成长导航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规划人生,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也有了变化,从只关心教学转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清楚自己的职业价值,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想。学生从对生涯规划的逐步关注到亲身思考实践,使他们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关注和审视自己,促进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成熟,帮助其更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起点决定成长速度,目标决定成长高度。提前做好人生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后再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帮助高中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个性化的设计,为其顺利适应大学生活乃至社会生活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实现为人生导航,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 7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