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摘要: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和不朽灵魂,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和弘扬高昂的民族斗志和民族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有职责和义务做好这项功德无量的工作。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美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11-01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我们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伦理道德的材料,时过境迁,直到今天,它依然充满着强劲的生命
2、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本文提及的传统美德仅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力,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成长与发展的优秀道德遗产。高中历史教材中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养料,在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具有高中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与其他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一样,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结合历史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途径、方法、策略等进行必要的探索,并同时提供丰富的案例教学的证据,使论证的过程逻辑严密,论证的结构清晰紧凑,论文的结论具有说服力。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传统
3、美德教育的途径有两条:一为历史课堂教学,二2为历史课外活动。教师是历史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德育内容与手段,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1.高中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1.1 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
4、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1.2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促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1.3 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
5、。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3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1.4 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年著成史记 ;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6、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1.5 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善行;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2.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2.1 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
7、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2 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4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 2.3 现场教育。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在述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探寻历史的踪迹,参观抗战历史纪念坊,并现场介绍余程万部八千将士英勇抗战、勇赴国难的民族形象,让学生深切感受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 总之,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和不朽灵魂,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和弘扬高昂的民族斗志和民族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有职责和义务做好这项功德无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