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淡一年级数学教学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很好的执行,达到预计的目标。从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熟练操作,做了好多地调整。那怎样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他们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下面就以教学中的实例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
2、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布鲁纳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 在认识数时,让他们寻找身边藏着的数;在分一分时,让他们自己去超市看一看,观察超市物品的摆放;在认识物体时,让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不同形状的物2体,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
3、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还可以用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比多少根据教材的主题图编成一个小故事“有一天,猴兄弟到花果山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就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地上吃。可是,在分水果的时候出现了小小的问题。请聪明的同学来帮忙,你们愿意吗?”这样一导入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用
4、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一课时,以“看图编故事”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看着带有括线和问号的图,自己说三句话来表示图的含义。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还为以后的应用题教学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时、分、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 ”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时、分,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 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
5、题。 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3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提出问题,很多时候学生都是迷茫无知的样子,他们还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教学“分一分” ,当做到树叶分类一题时,我提问:你可以按照什么来分呢?很多小孩子都露出了迷茫的眼神,我就猜到对于“形状” , “颜色”这类词,一年级的学生可能还没怎么接触过,因而也就没法直接的讲述出来。所以,当有学生这样回答“叶子的样子不一样”时我乘此机会,大大地表扬了他, “真不错,你真厉害
6、,这么快就找到了” “我们可以按照叶子的形状长得不一样来分一分你们看叶子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没有其他的不一样的地方了?” ,听到我的鼓励,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找到了按照叶子颜色来分类。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四要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这个年龄特点,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很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耳听、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活动,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产生对新事物的兴趣,是其学习新知识和促进思维
7、发展的主要手段。例如,我在教 10 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画图形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的概念;在教 5 的分解时,我形象地把它画成手型,并让学生拿出 5 根小棒,先左手拿 2 根,右手拿43 根,合起来共 5 根,让学生看手说:“5 可以分成 2 和 3。 ”再让学生左手拿 3 根,右手拿 2 根,让学生看手说:“5 可以分成 3 和 2。 ”利用 5根小棒,让 学生边拿边说,学生很快掌握了 5 的组成分解和 5 的加减法。 三、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 10 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
8、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商场中的小经理”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 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是由随心所欲的幼儿转变为真正的小学生,是人生中的一次转变,刚从轻松自由的幼儿班转变成有一定约束力的班集体,环境有了大大的改变,知识要求有所增加,扮演的角色也改变了。针对这一群活泼好动的新生进行数学教学我尝试以上几点做法,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以后路程更长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5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