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493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问题,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中学科学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就是从初中科学教学改革的环节入手,在明确创新意识和科学教学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学教学 创新 创新意识 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用好教材、搞好实验、组织好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创新性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体验

2、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正确理解科学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指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创新意识即应理解为凭借思想的自觉创造的心理活动,或创造新事物的自觉心理活动,或有意识的创造心理活动。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是人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新产品的自觉主动的活动,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它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内在动力。 2(一)对初中科学课的正确理解。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与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

3、初中科学教学是集“理、化、生、地”与一体的综合性理科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因为科学课本身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 “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 ”今天人类所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技术成就,什么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天技术等,全都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学家们对身边事物的十分简单的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的。 (二)科学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展望 21 世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可以说初中科学教学无论从教学内

4、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而言都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地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们大胆创新和构思,支持和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自主能动性,引领学生们在科学的海洋中尽情徜徉。 二、科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不能让课堂教学成为简单的传授知识的平台。 (一)不要让科学教学脱离生活。最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苹果落地成为牛顿万有引力的标志;沸腾的开水顶撞3壶盖的启发成为瓦特发明蒸气机的灵感,等等通对这些简单生活

5、现象的解释,都引导学生去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对生活现象本质的科学理解。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实践,理解学生怀疑现象的心理,强调从怀疑中学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猜测。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要设法让学生了解创造者、发明家的研究历程,尽早走上科学研究、创新的道路。 (三)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像科学工作者那样作研究,在此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的轨道中来,在开展探究

6、性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意义不大的问题或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的否定,应该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中正确合理的成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从新科学课程标准中选择,同时,也应该结合本地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一些探究活动。探究的课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学科的探究兴趣的目的。另外,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由简单到复杂

7、,循序渐进,使学生保持不断探究的信心。 43)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使每个学生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科学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越教越死” ,而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要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学生会不会提问的能力,要远远胜过会不会回答的能力。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们自由创造的空间,展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 (一)在科学

8、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 (二)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创新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能力,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忆的表象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同时培养其多方向多角度思维能力,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往往会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份。独特的思维能从看似一般的事物中发现新东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示范,并从学生作业中收集创新火花,再反馈给学生,以开阔学生思路,5培养其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问题,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中学科学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2郑惠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