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规范心肺复苏术,主讲谢显友,建立有效通气后,不再遵循30:2的心脏按压与呼吸次数的法则,仍应持续以至少100次/分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通气次数为每分钟8 10次,每次通气维持1秒钟。,建立有效通气后,不再遵循30:2的心脏按压与呼吸次数的法则,仍应持续以至少100次/分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通气次数为每分钟8 10次,每次通气维持1秒钟。,规范的胸外心脏按压为:患者体位: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等平坦、坚实表面,头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适当抬高患者下肢,以增强回心血流量。,施救人员体位:施救人员应紧靠于患者的胸部一侧,以保证按压的作用力能够垂直作用于患者胸部。,体外心脏按压有效指征为发绀
2、明显减轻;瞳孔由大变小;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于60mmHg左右。,有效地心脏按压可以使心脏排血量达到正常时的25% 33%,达到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要求。由于每次按压中断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建立足够的主动脉和冠脉灌注压,因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按压过程中断。,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者球囊面罩行人工通气,有条件时可进行呼吸机人工通气。不管是采用人工呼吸、气囊面罩还是高级气道通气均应避免过度通气,给气量均应使胸廓抬起为度,也就是每次吹气历时1秒,潮气量为67mL/kg或500mL内即可。,在基础生命支持时,常常采用气囊面罩给氧,其实按压气囊是有讲究的,在抢救
3、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常按压整个气囊,这样会导致过度通气,而且容易导致胃胀气。正确方法是:如果应用1L大小的气囊,应挤压气囊的1/2 1/3;如果应用2L大小的气囊,应挤压其气囊的1/3,即可给予足够的潮气量。如果行呼吸机机械通气,应以8 10次/分的频率通气,同时不应中断胸外心脏按压。,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大约占心律失常的90%以上,而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惟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电除颤。除颤时间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关键,若能在心脏骤停发生后2 4 分钟内行电除颤,同时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则复苏成功率可达50%以上,而且还在多无神经系统损
4、害。研究表明除颤的时机最为关键,每延迟1分钟除颤,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因此,一旦心电监测显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应立即进行电除颤。,电除颤能源选择如果采用单向波形除颤用300J,采用双向波形除颤用200J,而且每次电击后不应检查心律,立即恢复有效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值得强调的是,如果心脏骤停时间超过4 5分钟的患者,应在除颤前做1.5 3 分钟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有助于将血液注入心脏泵内,将有助于提高电除颤的成功率,从而增加除颤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除颤后即刻胸部按压1 2分钟,有助于预防除颤点击后常见的低血压和心搏停止。,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必须指出的是采用单次电除颤
5、效果优于多次电除颤。但是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人常常采用多次点击除颤的方法,而且电击后不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而是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心律,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延误了抢救时机。正确的做法是给予一次点击除颤后不是立即检查心律而是立即继续进行按压/通气五个循环(大约2分钟)后再次评估心律;如果心律仍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则立即行点击除颤。电击除颤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电除颤操作程序 1).接通电源 2).安放电极 前尖位:一个电极置于右上 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置于左乳外测,上缘距腋窝7厘米; 3).分析心律 5-15秒;4).电击除颤 a.先100O2吸入,放
6、电前撤走氧罩; b.充电360J; c.电击前大声宣布离开, 确定无人与患者接触; d.放电。 5).除颤后立即继续CPR , 2分钟后分析心律, 检查循环体征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人工通气和心脏按压是基础的生命支持,其主要作用是以人工方式维持机体供氧并推动血液循环,以确保人体重要器官的最基本血液供应,在高级生命支持阶段合理的复苏药物应用则可大大提高复苏功率。复苏药物给药途径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骨内及气管内给药。,尽管中心静脉给药药物发挥作用时间快,但是需中断心肺复苏术,操作复杂,易发生气胸、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复苏时首选外周静脉给药。从外周静脉注射复苏药物,则应在用药后再静脉注射20
7、mL液体并抬高肢体1020秒,促进药物更快到达中心循环。如果静脉通道无法建立,可行骨内给药。骨内给药穿刺部位常常选择胫骨前、髂前上棘、股骨远端等部位,骨内给药可以起到与中心静脉给药相似的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如果静脉或骨内穿刺均无法完成,可经气管插管,从气管导管中将药物滴入,其剂量应为静脉的22.5倍,稀释510倍,直接注入气管。,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a肾上腺受体,提高动脉舒张末压,增加主动脉舒张压和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防止动脉萎缩,增加心脏血液供应,同时它还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肾上腺素还能通过对受体作用,增加心肌的收缩性并使心肌颤动的细波变粗波,利于电除颤。其应用指针是:心脏停搏、无脉性心律及
8、经电击无效的室颤和室速。,近年来在心脏骤停的研究中,与标准剂肾上腺素(1mg)相比,发现大剂量肾上腺素并不能改善防止的存活出院率或神经功能,反而还可使复苏成功率下降。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心脏骤停患者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是禁忌或有害的。因此不主张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当前建议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每3 5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仅仅在钙拮抗剂或受体阻滞剂过量时才可考虑应用较高的肾上腺素剂量。,利多卡因及胺碘酮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在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如果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这2种药物选择上有的人常常首先选择利多卡因。院前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使用胺碘酮的患者成活出院率高于利多卡因,而利
9、多卡因更易引起除颤后心脏停搏,因此主张首选胺碘酮,当身边无胺碘酮时才考虑应用利多卡因(初始剂量为1-1.5mg/kg)。,胺碘酮可影响钠、钾、钙通道,并有阻断a和肾上腺素能特性。在心肺复苏中如一次电除颤和血管活性药物无效时,立即用胺碘酮300mg(5mg/Kg)静脉注射,然后再次除颤。如仍无效可于1015分钟后重复追加胺碘酮150mg(或2.5mg/Kg)。注意用药不应干扰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终止后,可用胺碘酮维持量静脉滴注,最初6小时1mg/min速度给药,随后18小时以0.5mg/min速度给药,第1个24小时用药总量应控制在2.0 2.2g以内。第2个24小时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酌情减量。静脉应用胺碘酮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而且发生率往往与静脉注射速度有关,故静脉使用胺碘酮时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并密切监测血压及心率。,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要领1.位置:胸骨下1/2,胸廓正中,乳头线之间;2.两手掌重叠,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平行。3.按压时手掌不应离开胸骨。4.肘关节伸直,利用体重和肩部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挤压。6.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5.0cm 。5.按压、放松时间比为1:1 。7.次数:至少100次/分。8.按压周期为30:2次。9. 要求:有规则、平稳、不间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