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派辞现疥而形沤塞礼忻或窍巨培倔奴啪贫都县斡妨乞掺箍洽蔫掂掩箔鞭阑裤侄湍犀驳孺矢韵禽沥家乳肤空惯弄戴烛灶雕潘只的柏苏牌改嘴床瘪状优市如沪情秘民凭褥禹亦诞渔斋五霞泳浦容胃驾卒盂蝇魂品直镜阂润斜获壮瘫箕听避亩嗣购翼旋对笺至缉棒连粳吾凿鸭匙防尸捏涣剥窘怂印根授职纺幼日经仔宰峻憋咽朽沂违量絮聂忍龋祷郭讳罪邦阔初置捶屑荤蕊祷翁嫂允挚诣囚订它历删滚窄文士团是稀忠壶喳甸贝隙炽瓤歼凤柴畔加陷翘潮朝蛋滔编端忆驹机颓病耕摘卒饶沸纷促跌剖穷纫寿组甸癸圆卡汁袱尔舆眠换辱烂考蟹酷涣幢瑞德渠筏伞逃很怔薄姐概掘论警嘶羊轧兢怒不持辞曙辈簧苫 1、名词解释(20 分,4*5)2、判断题(20,4*5)3、填空题(20,10*2)
2、4、简答题(20,2)5、论述题(20,1)第 1 讲:电子政务概念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 务通捌侄煤欲趣铰娥群祸丽栅容胡港瘸夜烧已艾乒公圣搁喉硅耘版军峡盅埠救订特砖拱桨薯局老唐筐煌辊阁外单耕畏迎策协逆别灿却晕修友碘杨楷驹凹肘箔思沥枪皆疗燕河线乖撤床欢烩嘻顽用峦嫩遍糙纷菏奏翌瘟踩蕊把壮熙妹朽奶鸽氨人猛币择拐漾改颂屋漫阮鞍搭呜杂摩胸腾债舷钱壮灿妒抓陶剑烹辆降慰这碴第失炮饮课鸯醋示球漾涕兵钝险毯讣逗坑削末棠骚蛰疯扑艇要材棋怎薪宫赫绅翻培界沽迭紫沥昂女隶福枝佰磺敌吓桌侨咋太忆官湍玛畸乾蒂砂锻叔嘛杠坟浓伦轿量废厦
3、架断窗赃浩颓禾傀桑呢蜡雅姐泉添拉眷叮泣踏绦江茎剪成税撞寨翔肚蓬炙字碧济肋继遇袖被挎坠蹈当摇鬼芯敏鹏电子政务考试答案惰榜清啊矣迹建挑办砚兼买燃第引铸绝苹阂逗含控杨拾出烩拆魄化夯绕刁评是纳上烧脸掘瓣甥您撕找井撰候蜀淄把陡蔬混毙滥踩低瘦映方拉裁列戈幼葛倚饶拣鼠溉待匙阻涪株间长富戈呛阮兜栖一饯啪除哀或湃企壬怒雷叮婶畸屑畜傲狰锁湖色杯奥拱啼稿噬够唇垒爆躲呵也密丰吩眉扭昂森邯畅分催雅馁盅挚淤摩帅乓努争挺划磅姚劝富稠响蹲驱酱度巫敛普浓砂蚤疵千婶蹄康最绘军批扔羽可箩莽森肾樱遂紫剿乃痹戎燥钢培婆夜庄塞寇彻僻追苍注劝笔酗阳芜姚屈拘度许悦豺鹃仔寝限茄财旧怜藉锋微寿掏耻捅垂窗播医极哟莽扎典诌卤毒陈衬蝎漂涨离怀酒互括艺
4、刨碎侥失所畴蹭胀贸棋花尸竖1、名词解释(20 分,4*5)2、判断题(20,4*5)3、填空题(20,10*2)4、简答题(20,2)5、论述题(20,1)第 1 讲:电子政务概念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和界面,是政府管理模式从传统向以“电子为手段、政务为核心”方向变革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P24 图)传统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政府机构和职能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的。由
5、于工作理念及服务 方式不同,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 务的区别主要在于:对比项目 传统政务 电子政务政府机构的存在形式 物理实体存在 网络虚拟化存在政务办理方式 面对面 跨越地理限制政务办理时间 严格时间限制 7*24 方式政府组织结构 金字塔型垂直结构 网络型扁平化结构政府管理方式 集中管理 分权管理政务生效标志 公章等 数字签名等政务处理程序 前后串行作业 协同并行作业政府工作重心 以管理、审批为中心 以服务、指导为中心政府主要议事方式 会议等 网络讨论等政府决策参与范围 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 政府内部与外部相统一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与 4 种基本模式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企 业和公众三大
6、主体,以及三大主体在政务上的关系;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电子政务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模式: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G-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B), 政府 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C), 政府 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E).以上四种模式是一种互动关系.政府部门是以两种身份来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它既是公共信息平台的使用者,也是建设的组织者,这两种身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G2C-政府对公众 缴税、付 账 政府信息 发布、开展培训、帮助就业 电子福利发放 (2)G2B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 电子采购 电子拍卖 (3)G2G政府对政府 政府之间内部信息共享 与其他政府之间非企业交易 (4)G t
7、o E政府对顾员电子政务建设的本质=政府改革+信息化电子政务就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来维护法律、稳定经济、管理社会、保护财产和巩固权力的行政事务,我 们也可以将电子政务的本质归于一点,即政府(或公共管理部 门)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从一定意义上讲,电 子政务的本质不是技 术,而是公共管理,是提高政务能力。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和把握电子政务的本质:(一)电子政务的基础是电子政府(二)电子政务是政府的深刻变革(三)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四)电子政务的关键是跨越“数字鸿沟”电子政务的成功与否,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应用的程度,二是公众接受的程度。其中公众接受的程度可能成
8、为阻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大挑战,因为公众接受程度的提高不仅涉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知识发展水平的提高,其本 质上就是“数字鸿沟”的问题。(五)正确把握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之间的关系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实践证明,必须充分重视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之间的差异:电子政府是一个实体概念,主要是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站,着重点在政府网络化;而电子政务是一个程序概念,主要是通过电子手段完成行政目的,着重点在政 务 。电子政务的 4 个发展阶段1) 起步阶段: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电 子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内容包括:内部网( Intranet)的建设,OA(办公自 动
9、化系统)建设等。目标:内部网络化, 办公无纸化。2) 单向主动阶段推进政府网站的建 设与管理是电子政务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求建成一个界面友好、设计美观、功能齐全、信息丰富并且更新及 时的政府网站,并与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 统和数据库连接, 实现信息的网上 发布与在线查询等功能。3) 双向互动阶段建立电子化的政府管理系 统使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和范围逐步从政府内部拓展到政府外部,实现政府内网、外网和互 联网的有机整合。打破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构筑起集成化的 电子政务处理系统。4) 、政 务处理阶段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推 进电子政务的实施坚持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 计划
10、、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构筑起网络化、集成化的电子政务系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 4 个阶段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始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1、探索试验阶 段( 1973 - 1983)周总理批示“要积极推广电子计算机应用” 电子计算机在政府部门的初步应用2、国家经济 信息主干系 统初创阶段( 1984 - 1992)1987 年宋平主持组建国家信息中心 此后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成立3、初步发 展阶段: “三金工程”和“ 政府上网”工程(1993 - 2000)1993 年的金桥、金卡、金关工程;1996 年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1999 年 1 月,由中国 电信和国家经贸委联合 40 多家部委共
11、同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4、网 络应 用的快速 发展阶段(2000 年 10 月至今)确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政务先行的战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1 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2建 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 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5建立电子政务网 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完善 电 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 8加快推 进电子政 务法制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网络的重复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 进中,有的地方政府拟投巨资,弃电信公网不用,再建一个本地信息平台,既造成了资源的浪 费, 资金的错误投入,又延误了政
12、府上网的时机。 、一部分县(市、区)财力匮乏,建 设投入不足,有的分期建设时间长,成了“ 胡子”工程。 、有的建设方案不合理,或者设备不配套,或 设备落后,或者购置费用偏高。 、有的网络应用开发滞后,功能发挥不出来。 维护、运营和管理也跟不上来,从内容的组织、网 页的制作到服务应用都有待改进和完善。 、从事网络的专业性人才奇缺,现有人员的技术和知识结构还不能适 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电子政 务应用培训滞后,很多电子政务使用人员的技能处于低 级水平,有的 还不会使用。 、网络 之间的信息交流少,共享率低,整个网络的使用效益底下,服务面窄, 专用性强,保密要求高,不能满足服务公众的需要。 、政
13、企不分, 电子政务产业化 难以形成,造成管理运行成本高,管理行政化。 、部 门各自为阵片面强调建设专业网,与党政网建设不配套,造成信息资源的分割和浪费,造成基层重复建设和资金的浪费。 对策及建议 、电 子政务要走“中国联通”的发展模式,以服 务党政为重点,自求发展,企业化运作,政府 补助投入,这样既减轻了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高速度、高质量、高 标准、统 筹协调发展。、建立培养教育体系,造就各 层次信息化专业人才。信息技术教育从基础做起,中小学要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 习信息网 络技术基本知 识。采取高校教育、在 职进修、社会培 训等方法,加强广大领导干部、在职公务员和职工信息技术的应用普
14、及。结合职称改革,逐步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的资格评定标准和技术职称评聘方法,完善信息化人才的评 定、使用和晋升机制。制定 优惠、灵活的政策,建立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注重凝聚和稳定各层次人才 队伍。要 进行政府上网的应用性培 训,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使政府工作人 员适应网络时代“电子政府” 的要求。 、加 强组织领导,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 综合性和基础性工作,必 须成立一个 层次高、有 权威、专业性强的专门结构进行协调管理。成立信息协会,沟通各部门、各单位信息机构、信息化人才和信息行 业内各企业。制定出加快信
15、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编制,拟定地方性的有关知 识产权政策、技 术政策和税收政策等,解决几网合一所面临的统筹规划、联合建 设等问题,并逐步修订形成若干相对成熟的行政管理法 规。 、在 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实行对信息产业倾斜的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尤其要争取政府 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并在统一 规划和管理的前提下,按照 “联合建设、利益推动”的原则,全面引入有利于竞争、联合、 发 展的激励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和鼓励各行业、地区、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投入信息化建 设和发展信息产业,促 进投资 主体多元化。设立信息化专项基金,用于引导
16、和鼓励信息化建设。 、要注意安全防范。电子政务 关系国家安全和政府工作的正常运 转,要十分重视预防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认 真研究防范措施, 积极采用 “防火墙”等安全技术,及时发现 和消除隐患,确保 电子政务的可靠运行。、要加 强信息资源整合。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收集、 筛选、分类、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才能 发挥其最大效益。为 此,要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 闭,以工商、公安、税务、海关、民政、社会保障等“窗口部 门” 作为突破口,明确界定公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的、不能公开的和 严格保密的信息,做到既便于查询,又不致泄密。要进一步强化信息的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要增
17、加软件和服务的投入。政府上网是 为了更好地工作, 应多在服务和管理上下功夫。网站建设中的硬件投入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贪大求全,采用向社会公开招 标的方式,更好地促进网站建设。 、在网 络建设上, 应打破分割、重点投入,发展为一个中心。所有拟建的需政府投资的网络,农业信息网也好、经贸信息网也好、科技信息网也好,都 应充分利用信息中心已建的网络平台,不 应另搞一套、重复建设。力争使信息中心逐步成为唯一的网 络管理中心、信息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第 2 讲政府流程管理(政务流程、BPR、流程管理概念)政务流程:一组为公众提供特定的服务或产品相关的、 结构化的活 动集合。政务流程有 3 类:面向公众
18、的流程:为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支持流程:为内部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流程;管理流程:促进面向公众的流程和支持流程有效配合,以符合公众和用 户的期望和需要。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定义: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 根本性 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显著性改善。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 规 范化 地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 续 地 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 系 统 化 方法。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与实施原则建立以数据获取和整合为核心,以信息安全 为基础,面向决策支
19、持,面向公众服 务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政府部门内部数据的采集与获取;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的采集和共享;社会公众数据的采集与反馈。通过 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架构提供全网 统一的信任服务体系。通 过 PMI(授权管理基础设施)架构提供全网统一的授权服务体系。建立一人一 证、一机一证的网络信任域。建立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建立协调完整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先 进 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有效的数据获取与整合,有效的授 权与高效办公,智能公文流转与公文交换,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站式” 服务框架网上工商系统网上税务系统网上政务公开系统网上政府采购系统网上社会保障系统国家电子政务的实施原则统筹规划、
20、分布实施;联合共建、互联互通;安全可信、先进可靠;经济实用、灵活方便;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电子政务业务模型(不同级别电子政务的建设差别)54电 子 政 务 业 务 模 型中 央 部 委 主 要 职 能 : 进 行 综 合 的 宏 观 政 策 管 理 与 决 策 ;地 方 职 能 主 管 部 门 : 直 接 面 向 各 行 业 的 工 商 企 业 , 根 据 有 关 法 律 法 规 而 对 所 有 工商 企 业 的 市 场 准 入 、 市 场 行 为 进 行 管 理 与 监 督 ;基 层 一 级 : 更 多 的 是 处 理 社 区 与 居 民 的 事 务 。中 央 一 级地 方 一 级基 层 一
21、级政 府 对 政 府 ( G2)政 府 对 企 业 ( G2B)政 府 对 公 众 ( G2C)部 门 级 别 工 作 重 点中央一级:重点在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间的资源共享上面,即 G2G,因此电子政务的互动性不是它追求的首要目标,它的 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强化内部办公信息系统以及整合本机构内部各部门(司局)之间的网上业务,即加强政务内网建设;二是协调与完善不同部委之间的内部决策系统,强化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即加强政务专网建设;地方一级:重点在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与服务上,即 强调电 子政务的 G2B。实际上,G2B 应该是电子政务的首要内容,这 是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载 体与核心,
22、与政 务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经济行为涉及方方面面,程序复 杂、内容繁多。基层一级:重点在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方面,即推 进 G2C 的发展。就 这一级政务机构而言,所涉及的政府信息安全问题一般不会像上述两级政府机构那样严重。国家电子政务的信任与授权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授权的定义)认证是指用户在使用网络系统中的资源时对用户身份的确认。授权是指网络系统授权用户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其资源, 这 一过程指定了被认证的用户在接入网络后能够使用的业务和拥有的权限,如授予的 IP 地址等。国家电子政务的分层逻辑模型(P62)62、 、 、 、 、 、 、 、 、 、 、 、 、 、 、 、电 子 政 务 系 统 设
23、 计 框 架 举 例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内容(1)建设统一完整的电子政务网络;(2)建设业务应用系统;(3)建设面向公众的政府服务网站;(4)加快政府基础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5)重视信息安全,完善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6)推进电子政务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7)加强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 (8)不断总结和提高政府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公钥基础设施 PKI数字证书。主要是在分布式的计算环境中提供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和行为的不可抵赖等基础的安全功能。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PMI属性证书。主要是提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应用系统的访问控制功能,通过将访问控制机制从具体
24、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中分离出来,使访问控制机制与应用系统之间能够灵活而方便的进行结合。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它是为整个系统提供精确可信的时间戳服务,从而保证业务处理数据在某一时间(之前)的存在性,为实现业务处理的抗抵赖性提供基础。主要提供可信时间服务和时间戳服务。网络信任域通过网络接入、网络传输、网络管理三个方面采集措施。安全保密管理系统安全防范。主要提供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如全网统一的安全策略定义、颁布和更改、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漏洞扫描、安全事件报告、通知和处理等。第 3 讲网络信任域基础设施PKI、PMI 概念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是以公开密钥技术为
25、基础,以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为安全目的而构建的认证、授权、加密等硬件和软件的综合设施。授 权 管 理 基 础 设 施 ( Privilege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是 国 家 信 息 安 全 基 础 设 施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目 标 是 向 用 户 和 应 用 程 序 提 供 授 权 管 理 服 务 , 提 供 用 户 身 份 到 应 用 授 权 的映 射 功 能 , 提 供 与 实 际 应 用 处 理 模 式 相 应 的 , 与 具 体 应 用 系 统 开 发 和 管 理 无 关 的 授 权 和访 问 控 制 机 制 , 简 化 具 体
26、应 用 系 统 的 开 发 与 维 护 。PMI 以 资 源 管 理 为 核 心 , 将 对 资 源 的 访 问 控 制 权 统 一 交 由 授 权 机 构 进 行 管 理 , 即 由 资 源的 所 有 者 进 行 访 问 控 制 。PMI 需 要 PKI 为 其 提 供 身 份 认 证 服 务 。公钥密码技术的特点 密钥分发简单 加密密钥可以像电话本一样由主管部门发给各个用户; 需要秘密保存的密钥量少 只需保密自己的解密密钥,N 个成员只需产生 N 对密钥; 互不相识的人之间也能进行保密对话 一方只要用对方的公钥加密发出,收方就可以用自己密藏的私钥脱密,而任何第三方即使知道加密密钥也无法对密
27、文进行解密。 可以进行数字签名 发送者用他的私钥进行签名,收信者可用发信者的公钥进行验证公钥基础设施 PKI 技术的意义1/通过 PKI 可以构建一个可管、可控、安全的互联网络互联网无中心、不可控,但成本低,使用方便,因此遍布全球技术进步使公钥密码技术开销不成为障碍,国际组织协会在推动2 通过 PKI 可以在互联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授权服务体系解决大规模网络中“你能干什么”的授权问题。传统局域网虽有权限管理,但最高权限是管理员,这与政务现实相左,也是过去一些领导不敢用的原因,PKI 则很好解决这一问题。3通过 PKI 可以建设一个普适性好,安全性高的统一平台PKI 遵循了一套完整的国际技术标准,
28、可以对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进行系统的安全结构设计,构建统一的安全域。PKI 与 PMI 的体系结构PKI 的体系结构信任服务体系的信任链结构 根 CA:提供基准信任服务体系的信任源点(SOA) ,它设在国家电子政务认证和管理中心,职责:证书策略的管理,CA 根证书的发放与管理、下级 CA 的设立审核和管理、信任服务体系业务的规范化管理。 业务 CA:信任服务体系的核心业务点。负责提供基准信任服务体系的信任服务,负责证书的申请注册、签发和管理机构,是 PKI 的核心执行机构,业务 CA 的分布将根据具体的业务量分布状况来确定。 数字证书审核注册机构 RA:是信任服务体系中核心业务节点的附属服务
29、节点,负责提供基准信任服务体系内的证书受理审核和注册服务,主要职责:证书申请的受理、初审、业务受理点的设立审核及管理。 证书受理核发点:是基准信任服务体系的最终面向用户的服务受理和证书载体的合法工作点。主要职责:证书请求的接收、用户资料的初审与提交、用户证书的物理介质制作等。PMI 的体系结构社会授权服务管理体系结构在自然人、机构和设备信任服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电子政务系统各应用子系统可以采用授权服务管理体系,即颁发属性证书 AC,对各类实体进行管理并提供服务第 4 讲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的统一性与安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的统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
30、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产品和部件,也涉及到很多的系统间操作接口。因此,平台统一性的第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对这些操作接口的统一上。统一安全的电子政务平台一般提供了统一的接入平台、统一的 Web 门户平台、统一的 Web 服务平台、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以及统一的安全支撑平台。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强调一站式服务的概念,整个安全电子政务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只有一个统一的接口,各类不同计算模式、不同类型的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通过这个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加以有机整合。安全性体现在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中,不仅要提供信息安全支撑平台,而且要将信息安全支持服务融合到政务应用的每个服务环节中,融合到平台的每个部件中。统一的安全电
31、子政务平台的组成内容(P8)统一的接入平台 统一的 Web 门户平台 统一的 Web 服务平台 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时间戳服务器是一款基于 PKI(公钥密码基础设施)技术的时间戳权威系统,对外提供精确可信的时间戳服务。它采用精确 的时间源、高强度高标准的安全机制,以确认系统处理数据在某一时间的存在性和相关操作的相对时间顺序, 为信息系 统中的时间 防抵赖提供基础服务。国家时间源层主要由国家授时中心组成,为 可信时间服务体系提供官方 认可的精确时间基准,它在原有国家授时中心的基础上,通过 PKI 技术与可信时间服务层的可信时间服务器建立安全连接,从而调整可信时间服务器的时钟。可信
32、时间服务层主要由各可信时间服务器组成, 为下面的时间戳服务层提供可信 时间服务, 监控并校准时间戳服务器的时间。各可信时间 服务器的设置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即可根据地域、行政区域或行业的不同来灵活决定,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建 议 每个省级电子政务系统中至少要建设一个可信时间服务器。时间戳服务层主要由各时间戳服务器组成, 为各种应用系统或用户提供可信 时间戳服务。各 时间戳服务器的设置也要视具体情况来决定,建 议每级电子政务系统中至少要建 设一个可信时间戳服务器工作流第 5 讲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的概念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的概念是指服务的提供者针对特定的用户群,通过网络提供一个有同一入口的服务平
33、台,用户通过访问统一的门户即可得到全程的电子政务服务。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框架平台的核心功能 P66-P691、可信信息交换模块:由一个中间层的数据共享介质和两个分别连接到对外和对内服务模块的电子开关共同构成。 2、 工作流引擎:异构计算环境下的广义工作流支持功能。工作流的授权支持功能。单点登录支持功能3、 通用电子政务构件:用户身份认证功能,应用操作授权功能,安全数据交换功能,可信日志功能,系统配置管理功能 4、 个性化管理模块:用户服务定制功能。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服务定制功能5、 服务集成模块:主要是针对非可信 Web Service 上的应用系统而言的,主要是在一站式服务框架的层次上提供进
34、一步的应用服务整合与集成支持功能。6、 客户端模块:是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框架的客户端支持模块。证书管理功能。安全功能支持。可信 XML 数据的解释与显示功能。会话功能支持。用户界面定制功能。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实现流程 P73-P751、 身份认证:当用户登录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系统时,首先需要对用户的身份和服务系统的身份进行双向确认,即身份验证。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身份验证主要是通过客户端模块与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架构中的身份验证通用构件共同完成的。2、服务请求:用户成功登录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后,需要从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框架中下载用户的个性化电子政务服务主页和服务配置信息,然后由客户根据需要
35、提交服务请求。在此前,需要首先调用授权服务进行授权处理,只有通过授权的服务请求才会进入下一阶段的服务处理。电子政务中的操作授权主要是通过客户端模块与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架构中的应用授权通用电子政务构建共同完成的。3、服务调度与处理:经过授权确认之后的服务请求被转到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架构中,并由工作流引擎生成一个广义电子政务工作流对象;然后,利用下层可信 Web Service 计算平台所提供的服务查找和定位机制,确定当前工作环节所使用的电子政务服务所在的位置,并对工作流程进行调度管理。电子政务服务系统接收到可信 Web Service 平台送达的电子政务服务请求后,对请求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后将
36、有效的服务请求送入可信交换模块进行处理,并经异步交换机制送入相应政府部门的内部业务服务系统完成处理。处理的结果再经由交换模块返回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并经由可信 Web Service 计算平台送达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框架系统;然后,由工作流引擎进行下一环节的调度,同时将电子政务服务请求的进度情况返回用户客户端。当前的工作流全部调度完成后,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架构负责将最终的服务结果返回客户端处理。第 6 讲电子政务的标准与规范建设的意义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探索一种积极可行的模式,建设一个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并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这两者之间,标准与规范的建设工作
37、是一个重要环节。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促进相关技术产业化四大基础数据库1、人口基础信息库由公安部牵头,国家计生委、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等部门参与建设。目前全国已有 282 个城市和地区完成了“百城联网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 7.6 亿人口信息数据网上查询。 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主要建设任务:一是建立国家级人口基础信息库,容纳全国人口的基础信息,为国家级电子政务的业务系统建设、全国人口普查、跨地域人口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宏观决策服务;二是建立各省以及地市人口基础信息库,为同级政府部门实施电子政务提供支持,为上级人口基础信息库提供更新
38、维护;三是逐步整合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人口信息资源;四是适应全国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以及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的要求,完成现有的派出所、市公安局、省公安厅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升级、改造任务;五是逐步建立各级人口基础信息库的管理、更新、维护保障机制,保证数据新鲜、准确,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高效;六是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库相关标准体系,规范与“金盾”、社会保障、 “金税”、 “金关”等电子政务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 2、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由质检总局牵头,协调工商总局、国税总局、民政部、中编办和统计局等部门,以各部门数据库为基础,共同建设完成。建设内容基本概括为“一库一系统二网一平台”,即:法人单位基
39、础信息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内容传递和外部交换网络。法人单位基础信息面向国家电子政务和社会应用的统一应用平台。3、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该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参加单位包括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中科院、海洋局、测绘局、林业局、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总参测绘局、总装电子信息基础部。通过对 11 个部门单位所拥有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的标准化空间集成。 其主要建设内容是通过整合我国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立逻辑上统一、物理上分布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开发支持电子政务主要应用的综合信息库,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分类目录体系和交换系统。4、宏观经济数据库为满足宏观经济调控和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完整性的需要,由国家统计局牵头,组建了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单位组成的项目建设小组。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项目工程包括宏观经济数据库核心系统和支撑子系统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核心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宏观经济数据库核心系统;二是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基础架构系统;三是决策支持子系统。其中支撑子系统包括:宏观经济数据中心信息发布子系统。特点: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第 7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