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探析【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7005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附条件不起诉探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当前,我国犯罪数量上升与司法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相对缺乏灵活性的刑事诉讼制度又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兼具诉前分流和缓解社会矛盾双重功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越来越受到司法界和学界的关注。相类似的制度在国外已经发展并运用了数十年,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称谓,在德国称之为“附条件的不起诉”,日本为“起诉犹豫”,美国为“延缓起诉”等。2004年后,我国学者普遍接受了附条件不起诉这一概念,并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存废之争。如今,该制度已从理论探讨逐步走向实践、立法层面。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开展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

2、探索,理论界也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提出了在立法上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议。近年来,随着和谐司法理念的提出以及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倡导,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实务界的青睐,主要表现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实践。比如2008年重庆检察机关就对一名高中学生盗窃案实行了附条件不起诉,南京检察院多年之前推行有条件暂缓起诉制度,而上海浦东新区检察院则施行过诉前考察制度。2010年7月,浙江宁波北仑区人民检察院正式推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开集装箱卡车不慎撞死人后能积极赔偿的司机王某,给予附条件不起诉处理。随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断成熟,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

3、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意见的实施意见,司法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设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附条件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检察办案工作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着积极意义。作为刑事诉讼改革的一项最新成果,我国不少地方基层检察院也适应这一趋势,推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学术界围绕这一制度的存废也颇多争议。比如该制度将是否起诉的决定权交给检察院,赋予了检察机关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考虑到我国目前检察人员的素质以及我国缺乏相应制约机制等因素,这很容易

4、导致诉讼腐败问题。再如附条件不起诉超越现有法律原则和框架,有违法定精神;附条件不起诉会因地域差异而造成不平等对待,有违公平原则;可能会带来纵容犯罪以及为人情案开辟通道等问题,扰乱社会主义法治环境,损害权益人2利益等。因此,笔者立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审查起诉阶段试行的日益成熟,根据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借鉴各个专家学者的集大成,试图在我国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审查起诉阶段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附条件不起诉的基础理论(一)附条件不起诉的内涵和特征(二)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基础(三)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之争二、国外类似制度及发展

5、趋势(一)德国的起诉保留制度(二)日本的起诉犹豫制度(三)美国的延缓起诉制度三、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一)国内不起诉制度的现状(二)国内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可行性(三)国内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基本原则(四)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具体构建拟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把握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审查起诉阶段试行日益成熟的时机,根据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借鉴各个专家学者的集大成,试图在我国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审查起诉阶段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总结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审查起诉阶段适用中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审查起诉阶段的附条

6、件不起诉制度。2案例分析法利用附条件不起诉的试行实例进行剖析,总结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和适用价值。3比较分析法通过介绍德国、日本、美国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3结各国相关制度的特点,以供我国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借鉴。技术路线首先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述入手,以学界理论之争探讨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基础与适用价值。然后通过对我国审查起诉阶段试行的实践,总结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审查起诉阶段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参考各个专家学者的建议,针对现行不起诉制度存在的缺陷,重点探讨审查起诉阶段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问题。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26日,与导师面

7、谈确定正式选题。22010年12月10日,撰写好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上交开题论证小组。32011年2月10日,交初稿给指导教师。42011年3月30日,把装订好的毕业论文与过程材料终稿交给指导教师。52011年4月16日,第一轮答辩。62011年5月18日,论文装订,上交材料。五、主要参考文献1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2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3陈光中、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4苏俊雄刑法总论(1),台湾大学法学院图书部,1998年版。5徐静村刑事诉讼法上,法律出版社,

8、1997年版。6李昌坷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7孙连京简析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存在价值,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8月(上)。8曹良德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的探讨,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9月(中)。9徐仲军、韦飞红、王雷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以刑事和解试点工作经验为借鉴,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7月(中)。10孙力、刘中发暂缓起诉制度再研究,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4期。11肖萍暂缓起诉制度研究,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3期。12刘炽、王建荣比较与借鉴暂缓起诉制度研究,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5期。13李申在我国建立缓起诉制度的正当性和可行性分析,载黑龙江省政

9、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414顾永忠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刍议,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9期。15陈常暂缓起诉制度的立法构想,载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4期。16刘文莉、欧道华论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7洪德琨、许宗鹏、谢晓春浅谈宽严相济政策下我国缓起诉制度的构建,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0期。18羌琴、刘杨浅谈附条件不起诉在检察实务中的构建,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9月(下)。19顾永忠论附条件不起诉和被告人认罪案件程序的立法建构,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6期。20赵若浩关于构建暂缓起诉制度的理性思考,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月(中)。21丁延松中国语境下的暂缓起诉制度构建,载政法论丛,2010年第3期。22BENJAMINMGREENBLUM,WHATHAPPENSTOAPROSECUTIONDEFERREDJUDICIALOVERSIGHTOFCORPORATEDEFERREDPROSECUTIONAGREEMENTS,COLUMBIALAWREVIEW,20051023PETERJHENNING,THEORGANIZATIONALGUIDELINES,YALELAWJOURNALPOCKETPART,200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