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701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在现代社会,诉讼就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各种争议案件的专门活动。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刑罚权,这一内容决定了刑事诉讼应该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使其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相区别。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的行使,反映了刑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选择。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代表了私权利,刑法和刑罚象征的国家公权力;处分权是对当事人自由的尊重,刑法和刑罚侧重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二者在矛盾和冲突中产生和发展。因此,该问题是个十分值得研究的刑法课题。刑法是具有公法性质的法律,如果当刑法所

2、保护的各种法益发生冲突时,刑法的公法性应当是首先被考虑的。刑法的领域虽然承认存在个人自由决定权的行使,但这种权利的行使不得违背刑法所要保护的整体利益,如果在二者发生冲突之时,被害人的权利应屈从于刑法的整体利益。在这个时候,刑法的公法性权力是凌驾于被害人自由决定权之上的。其中所谓的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应该就是指刑事诉讼当事人所享有的决定是否行使以及如何行使诉讼权利的自由,具体体现为对有关程序利益问题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权利。那么,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内容究竟如何国家介入刑事领域是必要的,但是就刑事法律关系的本身而言,最为基础,也最为原始的应当是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合理解决他们之间的关

3、系之后,刑法的国家介入才是合乎逻辑的行为。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另外,我国立法没有注意到自诉程序的特殊性,不加区分公诉程序和自诉程序而一律否认被告自我认罪的法律意义,这使得刑事诉讼法第46条的规定与自诉程序处分权制度形成了矛盾和冲突依处分权制度,自诉人和被告在诉讼中可以接受调解和自行和解,而调解和和解协议的达成往往以被告承认自己有罪为前提。这样,一方面法律明确否认被告自我认罪具有法律意义,另一方面处分权制度又内在包含承认被告自我认罪的有效性,矛盾和冲突因此而产生。总之,笔者认为,在我国自诉程序中承认被告自愿认罪的法律意义既是可行的,同时,为消除立法规定中的冲突和保障处分权制度贯彻落实,其

4、也是必要的。国家介入刑事领域是必要的,但是就刑事法律关系的本身而言,最为基础,也最为原始的应当是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合理解决他们之间的关系之后,刑法的国家介入才是合乎逻辑的行为。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被害人刑事处分权的界定(一)被害人处分权的由来(二)被害人刑事处分权的范围二、刑事诉讼中被害主体权利实现形式(一)亲告罪中处分权的实现(二)被害人承诺中的处分权实现(三)刑事和解中的处分权实现三、我国被害人刑事处分权实现的困难(一)基础结构问题“犯罪人国家”二元刑事法律关系(二)刑法价值的抉择个人本为或是社会本为(三)现实具体困难刑事处分权之弱化四、强化

5、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处分权的建议(一)基础结构的改变(二)实质性权利的强化(三)处分权形式的多样化拟解决问题在我国刑事法律体制之下,刑事被害的救济实际上只能依赖于公诉机关的公诉职能,在刑事案件中缺乏实质的独立也就是说,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对于损害自己利益的犯罪人的唯一决定权体现在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中,而刑事案件最为实质性的权利刑罚权被害人是无法介入的。就对我国现如今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处分权相当弱化的情况下,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如何经行强化的问题,结合理论和实践给出一定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总结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现状,分

6、析该存在的问题。2描述性研究法对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处分权的行使情况,结合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给予叙述并通过理论结合分析。3案例分析法利用处分权行使中的实例进行剖析,分析被害人权利救济中存在的缺陷。4比较分析法通过介绍国内外被害人处分权行使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国相关制度的特点,以供我国构建相关制度给予借鉴。技术路线首先,从对于处分权概念的认识入手,通过结合民事诉讼中处分权的的对比得出有关其特点和个性。再者,了解我国刑事诉讼中处分权的司法实践现状,同时进行学理分析。然后,比照国外有关理论和实践,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笔者将从被害人和自诉人的角度为切入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区别阐述以

7、及原因分析的引导,辅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应比较介绍,以实体处分权的权源和权力行使为着眼点,试图为刑事处分权在法理上的发展和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抛砖引玉,以便学者与司法实践工作者共同深入探讨。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2630日,与导师面谈确定正式选题,确定选题以班级为单位报学院教务办。22010年12月10日前,撰写好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上交开题论证小组。32011年1月10日前,初期检查。42011年2月10日,交初稿给指导教师。52011年2月30日,交二稿给指导教师。62011年3月10日前,中期检查。72011年3月30日,把装订好的毕业论文与过程材料终稿交给指导教师。820

8、11年4月16日,第一轮答辩。92011年5月6日,第二轮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陈朝壁罗马法原论(上),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2姚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3江伟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李居全犯罪概念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5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6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李立景亲告罪要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许永强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

9、3年版。10郎胜主编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11陈卫东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2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顾肖荣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3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14李美华略论刑事被害人的追诉权,载山东法学,1998年第3期。15尹丽华略论刑事自诉主体及其处分权,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5期。16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17陈卫东、胡之芳关于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4期。18于志刚论刑事和解视野中的犯罪客体价值对误入歧

10、途的刑事和解制度的批判,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1期。19肖敏被害人承诺探究,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4期。20高铭暄、张杰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1期。21谢满根,刘秋平自诉案件中当事人的实体处分权,载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22贺江华从诉辩交易制度看刑事当事人的处分权,载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23孙春雨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实践问题研究,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5期。24NATIONALCRIMEVICTIMLAWINSTITUTE,VICTIMSRIGHTSRETROACTIVESENTENCINGM,PROTECTING,ENFORCINGANDADVANCINGVICTIMSRIGHTS,200725KARLSRUHERUTHERFORD,PROCEDURALRIGHTSOFCRIMINALVICTIMSRELATIONSHIPWITHTHECONCEPTOFCRIMEAPARADIGMOFEMPIRICALINTERDISCIPLINARYCENTERJ,CRIMINALPAPERS,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