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5606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道理吧!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朗读训练呢,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在以下

2、几个方面进行朗读训练的尝试。 一、富有创意的导课,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创意导入,要做到新颖、简练、精彩。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上课伊始,教师精心设计导语,教师采用幽默、轻松、和谐的手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如用意蕴深刻的笑话、民间趣话导入,用一段哲理性或诗意的导语开头,或用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起句,携带特定的教学实物或挂图走进教室等等,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兴趣。 2二、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

3、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学前读。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过意关注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忽视朗读训练,造成学生朗读不熟练,仅局限于表层,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的理解,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我们应将亮度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中来。 1、学前读。“指初读课文,表层性朗读。讲课前,先让学生默读(低年级应朗读) 。这时,应由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

4、,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 。正叶圣陶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2、学中读。 。即在第一环节“读懂”后的第二环节“读懂” 。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使学生在

5、获得对全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去领悟阅读或写作的各项基本功,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3容,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 。 3、学后读。指理解后读,做到熟读成诵。这时更需要时间,因为无论学什么,都要有个练习过程,熟读才能生巧。这时的读书训练应从技巧及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停连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多角度地去拔动学生的心弦。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

6、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中,小鬼说服陈赓先走一段中有这么一句话:“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 ”同学读这段话后,我将其中的“一小包青稞面”写在黑板上,将其中的“小”划去,问同学句子通不通。然后让学生反复读,进行比较加上或去掉“小”字意思有什么不同。同学知道有了“小”字说明青稞面的数量很少、没有“小”字说明是满满的一包,而且可能是一大包。接着再让学生读读上下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小”字不能去掉。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当时陈赓也是又饿又累,他也

7、不可能有更多的干粮,他把节约下来的一点干粮让给小红军,说明他关心下级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时再让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再读课文,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这事发生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的途中,4在十分饥饿的情况下,一小袋粮食就可换回一个人的生命,而这时陈赓与小红军一样的疲惫不堪,饥饿难忍,他送给小红军的不仅仅是一小袋青稞面,而是生的希望。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任务的形象丰满了,更高大了。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体味到,这仅仅一个字,是极细小的细节,但朗读时加以注意咀嚼,对理解课文可收到点石成金的奇效。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

8、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运用媒体,升华情感 朗读不光要给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养成自觉良好的朗读习惯。课堂上的朗读训练方式很多,针对不同课文进行不同的朗读,即可以以读代讲播放音乐指导朗读,入情入境。我在讲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如教学荷叶圆圆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进行配乐范读,让学生闭目静听,边听边想象荷塘的美景

9、,边听边想象“我就是圆圆的荷叶”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在听中受到强烈的熏陶,受到很大的启发。学生听后,也跃跃欲试,于是模仿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非常投入地朗读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 5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的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做烦琐不必要的分析,由此可见,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