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更新年画贺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626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岁岁更新年画贺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岁岁更新年画贺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岁岁更新年画贺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岁岁更新年画贺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岁岁更新年画贺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岁岁更新年画贺春年画,曾经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必备品,也是承载着老百姓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包蕴着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 ?笏 年画是农耕文化的记忆 北宋初年,繁荣的都市和发达的手工业、商业为年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宫廷内,达官贵族唱酬欢宴,文会酒聚之风吹动了以勾栏瓦舍为舞台的世俗文化生活,为年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这一时期,雕版印刷开始广泛应用,为年画艺术广为传播奠定了基础,出现了专门生产年画的作坊。

2、年画逐渐脱胎于门神、灶神的雏形,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体裁。 古老的年画图式中遗存着农耕文化的生存记忆。春节是一岁的开始,普通百姓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安泰、灾病不临的愿望都寄托在岁首的春节。因此,张贴年画成为人们对祈福迎祥、驱邪避灾等愿望的象征。同时,年画也有伦理教化等实用功能:“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纵览年画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在其丰富的题材内容中感受到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观念,如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宗教信仰。2“年画”这一名词到晚清才被广泛使用,宋代时它被称之为“纸画儿” 。 ?笏 “戏出年画”最有学问 年画大多取材于民间大众喜爱的神话故事、传奇小说、新闻时事和福祥喜庆的

3、象征形象,内容包罗万象。在题材繁多的年画类型中, “戏出年画”可谓其中“最有学问”的年画。戏曲本是民间逸闻趣事、经典历史的百科全书,也是百姓们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每年更新一次的戏出年画,为年节的欢乐增添了喜庆气氛。人们将各种戏曲中的情节或人物贴在家中,朝夕相对,再到下一岁首换上新的年画重新粉饰。大人们闲暇之余举目欣赏,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而孩子们则跟着画中戏文认识历史,学习伦理。 “戏出年画”是最“接地气”的民间美术形式之一。它是以表现舞台上的戏曲故事内容、戏曲人物、演出场面为目的,以描绘舞台演出实况、刻画演员真容等为题材和内容的年画。因过去的戏曲是以“出”来表演的,故戏曲题材的年画

4、叫做“戏出年画” 。 “因为年画艺术始终扎根于平民百姓生活,充分体现出普通民众的文化心理,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表现民众的文化信仰观念,形象直观、通俗易懂,使其于耳濡目染中自觉接受并自发地承传民族文化传统。年画艺术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文化生活中,成为普通百姓寄托生活理想的精神替代品,成就了乡土中国的民间读图时代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为我们解释了年画与民俗的渊源。 在经营民间绘画的“画市”中,技艺超群的民间画师选择当时名伶3演出的拿手好戏,将感人至深的情节和优美的表情身段画成底稿,再经反复修改后刻印成年画。方寸之间,不但精要地描绘出戏曲中的故事情节,也将舞台人物的形象、衣着扮相、身段程式、场面

5、道具表现得绘声绘色。包纳万象的舞台艺术瞬间转化为“戏出年画”这种空间艺术,真是“笙歌散后声情在,木版丹青觅音容” 。 ?笏 “南桃北柳”各有风貌 宋代,刻印年画的作坊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重要的年画产地达到几十个。其中,以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最具代表性, “南桃北柳” ,形成了南北两大年画制作中心。复制性是年画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南北两地的民间艺人以不同方式运用这一技艺,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即杨柳青年画继承宋画风格,桃花坞年画与江南书籍版画渊源不浅。 杨柳青年画最早始于明代,年画作坊以杨柳青镇为中心,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见长,内容丰富。杨柳青的年画艺术,与我国民间版画和工笔重

6、彩人物画发展一脉相承,既将绘画与木刻两种形式融为一体,也吸收了文人画艺术的情趣。多采用“半印半画”的制作方法,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在敷色中常加粉或描金,色调绚丽浓烈,尤其在描绘人物脸部红晕时,需要手工晕染十多层,人物形象生动、秀美。细腻艳丽的绘画形式,配以鲜活的内容,使得杨柳青年画十分炙手可热。 在南方,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不论绘刻技艺、印刷质量和作品尺幅都让其他年画产地难以企及。明代中期,西洋画法随天主教传教活动来到4中国,被桃花坞的年画艺术吸收,这一艺术流行形式被称为“仿泰西笔法” 。桃花坞的年画绘制艺人大多独立开店,并兼营刻章、刻图样等

7、项目。在历史变迁中,桃花坞年画的风格在不同时代呈现出别样的特色。明代此地因地处江南,其题材和表现手法受到文人阶层的影响,设色典雅,带有江南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到清代中叶,当欧洲铜版画之风吹来中国,桃花坞年画亦吸收了西洋画的构图、透视和明暗等表现方法,画面愈加细致。然而鸦片战争后,随着工商业凋敝,年画产业的繁荣景象便一去不复返了,表现在画面上,略显简朴粗犷。 ?笏 活在当下重温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年画艺术日益受到新兴流行文化的冲击。快速的都市化进程,使得很多乡村都难觅年画踪迹。曾经盛极一时的年画产地杨柳青,如今却以发展旅游为主业,能够从事木版年画制作的老艺人仅仅 5 人,传统的木版

8、年画成了博物馆里的藏品。 如今,木版年画成为民间活态传承的典范。200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全国屈指可数的年画老手艺人也成为“活国宝” 。在今天的年节中,如何延续民间木版年画,是一个文化自觉与文化创造的双重命题。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民间文化传承如何与都市生活相融合,让“中国年”名副其实,也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链接 ?笏山东杨家埠年画 起源于山东寒亭南 1.5 公里的杨家埠村,兴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5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达到鼎盛。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杨

9、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表现内容丰富,有神像类、门神类、美人条、金童子、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笏 河南朱仙镇年画 河南民间年画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极具代表性,其兴盛、发展与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紧密相连,影响并带动了中原、江南、西北等广大地区民间木版年画的勃起和繁荣,被誉为民间刻板印刷年画的开端。朱仙镇年画色彩多取自天然植物,采用中药材和一些矿物质精心炮制,工序复杂、古老,偏爱大红大绿,鲜艳、跳跃。由此拓印出的年画,色泽艳丽,久不褪色

10、。在长期的发展中,无论制版技艺、色彩炮制还是图案造型,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艺术情趣,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笏 四川绵竹年画 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其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洗练、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6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使其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绵竹年画的颜色多用矿物质色和民用染料,根据季节不同制作时调以不同成分的胶矾,使作品颜色爽朗,耐晒耐淋,经久不败色。 ?笏 广东佛山年画 兴起于明代永乐年间,至今有 700 多年的历史,以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至抗日战争前最为鼎盛。题材广泛,过去大多是“尉迟恭” “和合二仙”等神像、历史人物、戏曲故事,表现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佛山木版年画出现了一大批现代题材的新年画,如“三面红旗” “妇女半边天” 。佛山木版年画形象精细,线条粗犷简练、刚劲有力,构图饱满,富于装饰性,明显区别于其他各地年画的特色。其精细显其入微,饱满寓其祥瑞,粗犷示其力量,刚劲露其个性,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