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638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段话科学而又简明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对当今考试制度来说,一份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基、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而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中是重头戏。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做法: 一、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泳工夫兴味长”

2、,一篇范文,只有在反复诵读、涵泳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提倡朗读,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一篇范文,只有让学生去诵读、领会、涵泳,方能得其妙处。如果语文教师对于所教的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处理,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作品,从词句分析讲到文章结构,从艺术特点讲到主题思想,却不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领会,则如面对一盘佳肴而不让学生品尝,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可以说,不读,就无法学习语文。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对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来说,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2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可用

3、默读;而在课堂上的大多数场合,则采用朗读的方式,效果更明显。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设计朗读这一教学程序,体现了教法,而在阅读教学中具体指导学生朗读,培养朗读兴趣,由朗读领会课文的内容,即让学生学会朗读这一方法的运用,是学法的指导。课堂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领读、齐读、分段落读、分角色读。因文设读,以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在指导学生解答问题时,要体现出对学生读的方法的指导,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诵读去领会、鉴赏课文。对课文的领会、

4、鉴赏,主要不是靠参考书,而是靠读,把这一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了读的方法之后,自己领会和鉴赏课文。多读少讲,在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是完全可以逐步做到的。久而久之,形成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把握主流、发散思维的习惯。 从认识的一般规律看,首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笼统认识,然后进入到对事物局部或细节的认识,进而发展到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最后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在一气呵成读到底中整体把握阅读内容。 在语文阅读训练中,经常遇到学生“滞读现象” ,学生一看到文章篇幅较长或语言信息传达的事物皆为新生事物而有陌生感时

5、,往往会产生烦躁不安情绪,导致学生读不进去或“走马观花” ,以至于不能或不能准3确获取语言信息,更谈不上准确解答关于阅读的训练问题这也是阅读兴趣不高的表现。如果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却无所察觉而津津乐道于答案的分析或忙于赶进度,那么这样的训练是不会有收效的。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读书养成一气呵成读到底的习惯要有耐心、一丝不苟地通过阅读感知全文的有用信息。在平时阅读训练时,拿到一篇文章,不管篇幅长短,首先要有时间限制,严格要求学生有耐心,一气呵成读到底,哪怕有不认识的字不明确的句都可以“跳过去”一气读完,达到迅速整体感知全文大概内容的目的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作记录的习惯。 阅读

6、是有方法的,把这些方法变成习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高了。“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阅读时在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呢?关键字、词;重点句、中心句、妙言警句;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等。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阅读与写作的经验之谈。的确,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记,随时记下作品里精美的片言只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样,课外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且是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过程。学生如能把自

7、己与作品、作者之间心灵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个中滋味随时记下,就是心得,也是一种创作。因为读而有了写的动力和材料,因为写更渴望读。这样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帮助。语文教师要鼓励4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养成边读边写的习惯。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正确阅读方法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质疑,辅以教师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的境界,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

8、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1.感受性阅读。 读书、读书,关键要“读” 。 “读”了人才知道课文中的人物事情理趣, “读”了才能感觉到文章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 “读”了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透与空灵,将文章读上两三遍,或快读全文,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钻进去,感受文章的精华。 2.理解性阅读。 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时代前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文学性作品理解性阅读的方法之一。理解性阅读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以致用的阅读途径。 3.鉴赏性阅读。 要真正进入语文天地,进入“语文”的胜境,需要鉴赏阅读。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5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及谋篇布局的思路,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这就要求阅读者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章的内涵中,将“读”的思维与作者“写”的思维契合在一起,然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全文,声情并茂地美读一番,你定会顿觉热血沸腾,思维飘逸,感悟深刻。 总之,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仅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更着眼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