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摘要:在实施素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无疑是要承担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任。因此,更新教育观念,破旧立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51-02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的需求,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任务。面对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语文教学更应该把创造力的教育和培养贯穿于教学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现代教育所担负的“育人“的重要使命。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
2、无疑是要承担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任。结合实际的教学,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1.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核心 1.1 给学生创造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精神,不以形式定势来束缚学生的思路。例如:在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贴鼻子中,教师应积极地做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后,加上教师的引导,就能把整个游戏过程说得井井有条,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1.2 让学生学会创造,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激
3、励创新意识。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要给学生创造的机会,还要让学生学会创造,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例如: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字一句传授方法,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自读、自议、自查、自诵,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传承了中国古诗的悠久文化。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3 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4、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找准切入点,让学生续编故事,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我用“乌鸦把一个一个石子丢进瓶子里,让水位升高,才喝到水的“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又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喝到水?“让每个学生把想法都写在卡片上,避免了只有少数优生得到训练的现象。学生调动了已有的生活经验,较合理的发挥了想象,填补了课文的空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训练,思想感情也得到了陶冶。 2.提供良好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根本 2.1 培
5、养独立的个性。大凡创造性人才,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由于受3封建伦理道德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师生关系上,教学方法上及各项规章制度上,目前在一些学校和教师身上仍旧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或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以课堂教学为例,有的教师仍习惯于一言堂和满堂灌,满足于教师讲和学生听,或面面俱到,学生没有思维的空间,整个课堂缺乏民主,缺乏活力。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和辩论的机会,怎么能谈得上个性独立性的发展呢!我们应该把学生真正看成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和争辩,这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独立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生个性独立性的培养上,教师应首
6、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好其中的一些辨证关系。例如在对学生顺从和不顺从性关系问题的认识上,不少教师只喜欢顺从的学生,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所以,我们既不应该不加分析地遏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应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而应从二者的辨证统一上去认识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采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恰当的教学方法,问答法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也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系列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鲁迅的小说
7、孔乙己描写孔乙己到店喝酒的片段: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针对这一片段可设制如下问题:(1) 、“排“字反映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4特征?(2) 、如将这一动词换成“摸“或“放“好不好,为什么?(3)、从动词的选用上你领悟到了什么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哪种问法,都应该面对全体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 2.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于是有了教参,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上课时也带上了教参,学生便开始对教参内容机械性记忆。迷信权威,没有自主的判断和选择,是对创造能力的残酷扼杀。教
8、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教授课文时应留有余地,允许学生对课文有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在教学中多用诸如“我认为“、“有一种看法是“、“你有什么看法“这类的语言,少用或不用武断性的语言。况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看法本来就应该是多种的、变化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并不是要学生机械记忆专家们对人物、作品的分析,而是要训练学生“听“、“读“、“说“、“写“的能力。那种以讲代读的方法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对语文教学本身来说也是不可取的。 2.4 创设创造性活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客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从课堂环境来说应结合听说读写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培养创造力的机会。例如创造性复述、质疑发问、互相答疑、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即席演讲、口头作文、作文互改和集体评改等,都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从课外环境看,像组织文学社、办班级日报、开展小记者活动、举办校园文学广播、开展语文智力竞赛等,也都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5能力的好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就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世纪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