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传统儒家个人品德理论探微摘要: 传统儒家伦理学的核心是修身之学, 思想家们把个人品德修养、 品德教育、 培育理想人格视为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根本, 因而不遗余力地构建他们的品德论体系。重温论语 、 孟子 、 荀子等经典文本, 不难发现, 儒家诸子在品德内容上形成了各有偏重的德目体系, 在品德结构上达成了对知、 情、 意、 行等内在要素的一致认可, 在修德途径上主张好学慎思、 自省慎独、 知行合一、 推己及人等修养方法, 在外部条件上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系统梳理和深层剖析这一品德论体系, 吸取和借鉴儒家个人品德思想资源中的积极形式和内容, 对于强化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仍然具
2、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传统儒家; 个人品德; 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 B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2-0007-07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礼仪之邦, 自古以来就强调修身养性、 以德养人、 以德治国, 特别是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纵观中国伦理思想史, 自孔子以来, 传统儒家思想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个人品德修养资源。思想家们在个人品德的社会意义、 主要内容、 心理结构、 修养途径、 外部条件等多方面均达成了不同程度的共识, 因而也构成了一整套内容丰实、 逻辑严密的个人品德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试在解读2论语 、 孟子 荀子等儒家经典文本基础上,
3、 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意义阐释, 旨在为加强当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一、 个人品德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修身之学, 修身养德不仅是儒家道德的核心, 也是实现其人生理想的基础所在。通过对儒家经典文本的窥探, 我们可以证实这一点: (一) 大学?中庸: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可以说, 传统儒家将个人品德的养成和培育提高至社会生活的核心位置。在儒学经典大学开篇中便写道: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123 开宗明义, 便以“明明德” 、 “亲民” 、 “至善”分别指出了个人品德的社会地位、 养成方式和价值旨向。而怎样实现这一价值理想, 促使道
4、德人格的养成?儒家随后便给出了清晰明确的答案: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 壹是以修身为本”。116 显然, 在儒家看来, 人必须提高道德的自觉性(“修身” 、 “养心” ) , 这是体现人的价值自觉和尊严的活动。 (二) 论语?里仁: “德不孤, 必有邻” 在不同场合, 孔子都曾表达人们修德的重要性, 他说: “君子怀
5、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294“德不孤, 必有邻” 。32105 对于执政者来说更是如此: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2172“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6在孔子看来, 执政者的道德修养如何, 直接关系到国治、 天下平的道德理想的最终实现。因而执政者必须严以律己, 做到以德感人, 以德教人, 以德正人。 (三) 孟子?离娄下: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德性思想, 在人性本善的立论基础上,
6、 他提出了个体品德修养的内在依据。他认为: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3261“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379 在孟子看来, “仁义礼智”作为人的一种天赋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然而, 对于普通
7、人来说, 这些美德又极其容易丧失。据此, 他认为人们自我修身的关键就在于把原有的优良品德寻找回来, 用他的话来说即是“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3271“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 修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 。3301 4(四) 荀子?强国: “凡得人者, 必与道也。道也者, 何也?曰: 礼义辞让忠信是也。 ” 荀子在人性论主张上与孟子恰好相反, 他明确认为, 人性本恶。其具体表现是: “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 , “生而有疾恶焉” ,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如果让上述恶的本性不加约制, 任期发展, 必将导致“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 “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8、 , “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4258 因此, 荀子认为必须对人性中的恶性加以改造。他提出“化性起伪”这一命题, 认为后天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 , 使“涂之人皆可为禹” 。他认为, 对于社会中的人, 若能用礼义“教诲之, 调一之” , 则“赏不用而民劝, 罚不用而威行” , “夫是之谓道德之威” 。4166 虽然与孟子的人性主张相反, 荀子在品德之于个体的意义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 有生、 有知, 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 。485 又说: “凡得人者, 必与道也。道也者, 何也?曰: 礼义辞让忠信是也” 。4169
9、 显然, 与孟子主张“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3196 一样, 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 就在于有道德生活。离开了道德生活, 人同禽兽就没有什么区别。值得一提的是, 荀子还著有专门的修身篇, 用来教导人们“注错习俗” 、 “积善成德” 。 (二)品德之“情” “情” , 即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 规范去理解、 评价周围人和事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它对个人品德的形成、 发展起催化、 强化的作用, 是加强道德认识、 坚定5道德信念、 锤炼道德意志的催化剂, 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 。623 孔子十分重视道德情感及其教育培养, 在论语?泰伯
10、中, 他说道: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2212“兴于诗”意思是说诗可以激发道德情感, “成于乐”是说音乐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同样, 荀子也特别重视音乐教育对于个人品德培养的作用, 他认为音乐不仅可以抒发人的感情, 陶冶情操, 而且可以改善人际关系, 纯化社会风气。 (三)品德之“意” “意” , 即道德意志的锻炼。一般而言,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践履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道德意志是促使个体品德行为反复出现并能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曾提到: “知及之, 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 必失之”2442, 其意是说即便认识了“仁”这一道德规范,
11、 如果不能守住并保持它, 即使认识了也会丧失。换句话说, 道德规范只有由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 才能对道德行为发生指导和约束作用。因此, 必须注重道德意志的锻炼, 这一点孟子亦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弗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3299 只有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 才有可能把人培养成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3138 的人。荀子也指出, 个人在修身过程中, 不应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持守的道德意志。 (四)品德之“行” “行” , 即道德行为的践履。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
12、识、 6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下, 在实践活动中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 规范的实际行动。道德行为的形成和长期履行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标志, 道德知识学习、 道德情感培养、 道德意志锻炼只有转化为个人长期自觉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 个人品德才得以真正实现。孔子十分注重“行” 。在论语?学而中, 他说: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211 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2163 在他看来, 道德并非空谈虚言, 它首先是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尊敬兄长、 谨慎守信、 爱人亲仁, 这
13、些实际行为就是道德的具体表现。他认为一个人要言行一致, 这是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2118 之后, 荀子?儒效作了进一步发挥: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473 在古代, 遵循道德原则而行动, 谓之“身体力行” , 谓之“躬行实践” 。 “身体力行”意谓在个体身上体现道德原则, “躬行实践”意谓将道德原则在生活中实现出来。 四、 个人品德的养成途径 众所周知, 儒家个人品德修养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是: “内圣外王”和“君子人格” 。而如何实现“内圣外王”和“君子人格”?儒家经典中蕴含了一
14、系列行之有效的个人品德修养理论和方法。 (一)好学慎思 个人品德的培养首先离不开道德规范的学习, 不学习, 便不懂得7为人的规矩(“道” ) , 也就不懂得善恶是非。因而道德学习构成了修身之基础。孔子非常强调道德学习的重要性, 在论语?阳货中, 他提出: “好仁不好学, 起蔽也愚; 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2481 显然, 在他看来, 一个人如果爱好仁义却不好好学习, 那么他会容易被人愚弄; 如果爱耍点小聪明却不知道好好学习, 那么他会轻浮而无根基; 如果讲信用却不好好学习, 那么他会容
15、易被人利用反而伤害自己; 如果性格耿直而不好好学习, 那么他说话会尖刻而刺痛别人; 如果性子勇猛却不知好好学习, 那么他容易作乱闯祸; 同样, 如果性格刚烈而不善于学习, 那么这种人就容易莽撞妄为。在学习道德知识基础上, 孔子指出个体需要慎思, 才能达致“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君子境界。因而他说: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 。2465 即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 看的时候, 要思考看清与否; 听的时候, 要思考是否听清楚; 自己的脸色, 要思考是否温和; 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 言谈的时候, 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
16、否谨慎严肃; 遇到疑问, 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 忿怒时, 要思考是否有后患; 获取财利时, 要思考是否合乎道义准则。(二)自省慎独 在个人品德的形成上, 儒家不但强调学习, 更强调自省。自省是指从思想意识、 情感态度、 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 剖8析自己。从而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提高自己遵守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自觉性。 论语?学而中有: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7论语?里仁有“见贤而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9 在孔子看来, 自省就是反观自身的精神性反思活动。倘若只有学习, 而没有联系自身品行的反省, 这样无助于个人
17、品德的提升。对此, 孟子也说: “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323 这里的“诚”也就是反省自责而达到为己之善。 “自省”的最高境界可视为“慎独” 。 “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 特有的修养方法, 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最早见于礼记?中庸: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1132“慎独”, 就是指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 自觉按一定的政治、 道德准则思考行动而不做坏事。在此, “慎独”强调的是道德主体内心信念的作用,体现了严
18、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的精神, 指出了一个人自觉实践道德行为的意义。781 如果说, 自省还是通过外在规范来约束个体行为的话, 那么慎独则是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性来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目的。 (三)知行合一 这是儒家个人品德培养的重要特征。 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悦)乎?”22“时习”即经常练习、经常实践的意思。孔子一贯重“行” , 他明确主张对人的道德评价必须兼顾“言”和“行”两方面并更注重后者: “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9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234 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力行”思想, 强调要想获得卓越的才能, 形成完善的人格, 必
19、须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同时他认为理想人格的造就全在将自己的天赋善性推己及人。同样, 荀子提出了“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的重要命题, 认为“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行” 。 中庸有“力行近乎仁” , 同样也是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强调道德学问不是外在的知识, 道德学问必须同道德实践相结合, 同自身为人处世相结合, 才是真学问。 (四)推己及人 儒家的个人品德修养学说显然没有停留于内省慎独道德修养的基础层面, 它进一步要求“推己及人” , 在社会关系中通过人际互动形成个人品德。孔子曾说: “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2365 在论语?宪问中, 他明确表达了修身
20、并非洁身自好和独善其身这一形式, 而是“修己以敬” 、 “修己以安人” 、 “修己以安百姓”。2165 而道德德目, 如孝、 悌、 慈、 忠、 信、 义、 亲等, 都要在君臣、 父子、 夫妻、 朋友等关系中才能体现。这便也是孔子“仁者爱人”的精髓。为贯彻“仁者爱人” , 儒家有两大修养方法: “忠恕之道”的推己及人法和“中庸之道”的贵中尚和法。 首先, “忠恕之道”的推己及人法是指儒家提倡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以“忠恕之道”去实现“爱人” 。所谓忠, 就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恕, 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实行“忠恕之道”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仁爱和奉献之心。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仁
21、爱、 奉献之10心, 那他就不会去“立人 ”、 “达人” ; 同时, “立人” 、 “达人”的过程, 又是强化仁爱与奉献之心的过程。同时, 实行“忠恕之道” , 必须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善于体验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并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以免做出有损他人之举。孟子的“举斯心加诸彼”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心理换位法的典例。 其次, “中庸之道”的贵中尚和法。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道德原则, 也是个人品德培养的重要方法。 中庸载: “喜恕哀乐之末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
22、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132 它的基本要求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要适度, 恰到好处,使各方面能各得其所, 不能片面, 走极端, 否则, 善意也会成恶果,有损仁德的实现。 五、 个人品德的外在条件 传统儒家十分重视教育、 环境等外在条件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影响作用。同样, 以人性论为前提, 儒家诸子分别论述了后天环境与教育对于个体道德品质养成的影响。 (一) 论语?阳货: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 孔子提出“性相近、 习相远”的命题, 说明人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本来是相近的, 但因为后天环境习染的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此, 孔子举例说到: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与不善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亦与之化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