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数字鸿沟”看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平等性摘 要:网络技术发展在推动人际平等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穷者之间的“数字鸿沟” ,从而引发了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既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贫富分化,也体现在个体和人群在网络的接入、网络技能的掌握、网络信息的吸纳和生产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网络政治参与不平等性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难免会导致网络参与权、话语权的失衡和社会的断裂,从而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产生巨大威胁。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非平等性;“数字鸿沟” ;话语权失衡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2、02-7408(2013)010-0040-03 平等是政治民主和政治参与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互联网的包交换技术、分布式结构以及网络的廉价性、平等性、匿名性、离散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于打破信息垄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具有重要作用;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也有利于稀释网民结构的精英成分,促进网络朝着草根化、平民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网络技术发展在推动人人平等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穷者之间的“数字鸿沟” ,进而带来了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侵蚀着民主大厦的根基,背离了民主的本意,2成为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 一、网络政治参与非平等性的表现 网络政
3、治参与的不平等性在于“数字鸿沟”的存在。 “数字鸿沟”是信息技术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最早是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1999 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定义的:“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联合国将“数字鸿沟”定义为:由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际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经合组织指出, “数字鸿沟”是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层次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之间,在接触和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种活动方面的差异。 辞海则将“数字鸿沟”定义为“信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
4、使用能力上的差别。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领域,也存在于应用领域。既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社会不同群体之间” 。1而在谢新洲教授看来, “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和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离和贫富分化问题” 。252 综上,我们可以将“数字鸿沟”界定为:基于网络接入及掌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差别而产生的,横亘于不同国家、地区、群体以及个人之间的信息差距。 “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体现在个体和人群在网络的接入、网络技能的掌3握、网络信息的
5、吸纳和生产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谢新洲教授将“数字鸿沟”的表现概括为 A、B、C、D 4 个方面:252(1)Access:互联网的接入状况和人们的支付能力;(2)Basic Skill:数字化时代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能力;(3)Contents:谁在制造网上的内容?这些内容由谁掌控?在为谁服务?(4)Desire:个人上网的动机和兴趣。 “数字鸿沟”首先表现在网络接入上的鸿沟,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全世界接入网络的还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仍然被排斥在网络范围之外,成为信息时代的边缘人。 目前中国的“数字鸿沟”也比较大,这一方面体现在中国网络普及率仍然比较低,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国网民结构的不合理上。
6、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3 年 1 月 15 日发布的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显示,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5.64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2.1%。3相较于 2011 年12 月底的 38.3%而言,当前中国的网络普及率仍然处于较快攀升之中,但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中国网民人数仍然偏少,网络普及率仍然偏低,依然有大多数人被排除在网络范围之外。 在网民结构上,存在低龄化、低学历化、低收入化、知识化、城市化、富裕化和精英化等特点。 1. 低龄化。在年龄结构上,目前中国网民仍然以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以主体,60
7、 岁及以上的老年网民人口比例低,这与中国老龄化的社会现实反差较大。 2. 低学历化。从学历结构上看,中国网民的学历结构正从高学历为4主体,逐步过渡到以中低学历为主体,学历结构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 年底,高中以下学历网民人数约占全体网民的 78.8%。 3. 低收入化。从收入结构上看,中国网民呈现低收入趋势。2012 年底中国网民中收入在 2000 元以下的网民人数占总网民人数的 53.2%,较去年的 59.9%有所下降,但如果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其实与 2011 年并无大的差别。而且,无收入网民占比反由去年的 7.9%上升至 8.4%。 4. 城市化、富裕化。在地区和城乡结构上,目前中国
8、网民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生活比较富裕的地区,而广大的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网络普及率仍然比较低,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报告显示,到 2012 年底,城镇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约达到六成,而农村地区目前只有 23.7%,这与中国城乡人口结构是极不相称的。就地区而言,2012 年底,北京市的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 72.2%,赶上了北美国家、大部分西欧国家以及日本和韩国等高普及率国家的水平,而地处边远地区的云南省的网络普及率只有 28.5%,东西部地区的网络普及率依然相去甚远。 5.精英化。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在网上只“看帖不回帖” ,处于潜水状态;而经常在网上“发声”的网民,约占网
9、民数的三分之一。大量读帖不跟帖人群的存在,使得网络层精英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数字鸿沟”不仅体现在网络接入上的鸿沟,更表现为网络信息素养上的鸿沟。前者是一种硬鸿沟,后者则是一种软鸿沟。所谓信息素养,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分析、理解、应用和再生产的能力。对于同一媒介传播信息,信息素养不同的人获取信息的广度、深度、层次也不尽相同。信5息素养高的人所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也相对较高,因而能够在网络空间自由翱翔;而普通网民的网络信息素养较差,因而只能接受少量的、过时的、受他人过滤的信息,对海量信息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容易在信息丛林里迷失自我,也容易成为技术精英和个人感情的俘虏。 二、 “数字鸿沟”网络
10、政治参与非平等性的深层成因 导致网络政治参与非平等性的“数字鸿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应当说, “数字鸿沟”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别,又有个人和群体在信息掌握和应用上的差异。在这方面,“知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数字鸿沟”理论产生之前, “知沟”理论曾一度流行于西方社会。“知沟”理论的重要观点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导致信息鸿沟和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 “知沟假设”是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Tichenor)等人于 1970 年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该假说认为,大众传播必然导致社会的接触分化,从而对大众媒介时代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在知识获取中的平等性问题
11、提出质疑。该假设的核心观点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体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41974 年,N卡茨曼提出了“信息沟”理论。该理论认为,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带来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增大,对整个社会来说具有普惠性的意义,但是,新技术的采用给社会成员带来的利益并非是均等的,信息能力强的人比信息能力弱的人获得信息更多;由于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其趋势是老沟未填平、新沟又出现,因而导致信息鸿沟的不断6扩大。1977 年,Ettena 和 Kline 将对“知沟”理论研究的重点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认为个体
12、获取信息的动机及信息对个人的功用差异是造成“知沟”的另一重要原因。5 受“知沟”理论启示,我们可以将“数字鸿沟”的成因概括为两个方面: 客观原因:不同地区、城乡、区域之间以及个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是“数字鸿沟”形成的重要客观原因。这是因为,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网络接入终端,如电脑、手机、数字电视做保证,而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接入终端又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受当前中国比较严重的城乡、区域以及个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不同城乡、区域以及个人之间出现信息分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主观原因:网络的接入和使用的差别也与个人的受教育水平、信息素养、智能水平、网络使用的心理取向以
13、及个体获取信息的动机与信息对个人的功用等主观原因息息相关。首先,互联网的使用,必须以一定的教育水平、信息素养、智能水平为前提,不同教育水平、信息素养、智能水平的人的网络使用能力必定不同。其次, “数字鸿沟”的形成与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取向密切相连,调查显示,很多非网民,不是因为个人的经济收入、教育水平、智能水平不高,而是因为不适应网络这种新型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对网络有着天然的拒斥心理,因而也被排除在网络之外。最后, “数字鸿沟”的形成与个体获取信息的动机及信息对个人的功用也息息相关,不同层次的网民上网的动机和网络应用是不尽相同的,网络精英主要将网络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行参政议政的工具,7而普
14、通网民则更主要的是把网络作为一种游戏、娱乐和通信的工具,网络精英和普通网民之间的反差是甚为明显的。 三、网络政治参与非平等性的危害 “数字鸿沟”的产生和加大,难免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产生巨大的威胁。这是因为, “获得信息不仅是个人财政资源的问题,更是经济系统甚至社会公平结构的副产品。 ” 6 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平等化会危害民主的稳定性。平等是民主和政治参与的前提和基础,平等在政治参与上的表现,就是所有人都拥有无差别的参政议政的权利。在网络时代,普遍地接入和平等使用网络已成为实现民主的前提之一。7民众在网络接入上的不平等和网民在信息获取和占有上的不平等,必将导致公民的网络参与权和话语权的不平等,因
15、为,在信息时代,信息不仅关涉技术,更关涉权利和权力,信息不仅是人们行使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权利的基础,而且还是话语权的重要源泉,“在信息社会,信息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权力资源,控制和垄断信息就意味着具有了权力,就有了对他人支配的能力。 ” 8网络接入的鸿沟,事实上等于变相地将一部分人排除在网络政治参与之外, “数字鸿沟”带来的必将是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平等化。网络的无中心性、匿名性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政治民主与平等,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这种民主与平等只能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主与平等,是一种有限的民主9与平等。信息分化造成的政治权利和权力的不平等,必将侵蚀民主大厦的根基,背离民主
16、的本意,危害民主的稳定性。美国政治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指出:“各个高科技国家的政府所面临的一种潜8在的可怕威胁来自于国民分裂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部分这条大峡谷一样深的信息鸿沟最终会威胁到民主。 ”10348 信息鸿沟造成的下层阶级的存在“对于富裕社会来说不仅是道义上丢面子的事情,而且是社会安宁的威胁,最终还会威胁到民主。 ”10402 国内学者杨继红也指出:“网络技术尽管为实现普遍的直接民主提供了技术条件,但只要数字鸿沟存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平等。 ”11 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平等化也会破坏社会的稳定性。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总体要求之一。温家宝
17、曾指出:“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12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13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平等化,导致社会公平正义的失衡,进而必将侵蚀社会和谐的根基。 “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 ,从而从最初单纯的技术问题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信息鸿沟的产生和扩大,必将造成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导致数字精英和数字平民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增加阶层之间的对立和敌视,造成新的社会断裂。网民结构的失衡,必将导致网络民意在不同地域和阶层之间
18、分布不合理,而最有参考价值的民意应当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诉求。14网民结构的不平衡,也容易引发网络舆论的偏激化和片面化。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网民的低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趋势,与互联网的乱象有某种因果关联。 ”15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化必9将破坏社会的稳定性, “互联网如若不能真正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则它只会成为弱势群体和优势群体利益鸿沟的挖掘力量” ,16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僵硬的阶级壁垒,使受到良好教育者和未受良好教育者阵线分明” 。 17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746.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
1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 (2013-01-15). 4Tichenor, P. J. 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f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970, (4). 5丁未,张国良.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J.现代传播,2001, (6). 6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郝芳,刘长江,译.商务印书馆,2007:109. 7美J-Y基.普遍服务与因特网的所以商业
20、化J.国外社会科学,1999, (1). 8陶文昭.电子政务与民主参与J.电子政务,2010, (9). 9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J.长白学刊,2002, (2). 10美阿尔温托夫勒.力量转移:面临 21 世纪的知识、财富和权力M.刘炳章,卢佩文,译.新华出版社,1991. 11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8:232. 12温家宝.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EB/OL.中10国网, (2008-03-18). 13温家宝.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EB/OL.人民网, (2010-03-14). 14张亚勇,杨丽梅.规范网络民意 构建和谐社会J.求实.2007, (1). 15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4. 16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界.2005, (5). 17美W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 责任编辑:孙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