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利走向胜利――朱德在西柏坡近两年的生活与工作.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044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胜利走向胜利――朱德在西柏坡近两年的生活与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胜利走向胜利――朱德在西柏坡近两年的生活与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胜利走向胜利――朱德在西柏坡近两年的生活与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胜利走向胜利――朱德在西柏坡近两年的生活与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胜利走向胜利――朱德在西柏坡近两年的生活与工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胜利走向胜利朱德在西柏坡近两年的生活与工作从 1947 年 5 月到 1949 年 3 月,朱德总司令在西柏坡生活工作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段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日子里,他在西柏坡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所建立的卓越功勋和不朽业绩永被世人铭记。 (一) 1947 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朱德总司令和刘少奇率领中央工委 4月 26 日到达晋察冀中央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在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极力挽留下,中央工委决定留在晋察冀。然而,在偌大的区域内,中央工委的机关和人员在哪里安营扎寨呢?朱德、刘少奇及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进行了慎重而细致的考虑,决定派人出去考察。究竟派谁

2、去呢?朱德在人选上也慎之又慎。首先进入他视野的是他的秘书潘开文,潘开文是红军长征的老干部,且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对中央情况比较了解,心里对中央机关需要一个什么环境,客观上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很明白。另一位是他的卫士长齐明臣,这是一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对平山、建屏一带当地环境及群众情况有一些了解的同志。陪同他们去的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副官处长余光文,他作为当地部队人员,与当地政府比较熟悉,同时对当地环境情况也十分了解。 在出发之前,朱德总司令把他们三人叫在一起专门叮嘱:“要细心2地考察,尽量少麻烦地方,少打扰群众。 ”于是,担负着朱总司令的嘱托,他们一行带着地图,沿滹沱河骑马向上,边走边看,等走到西柏坡

3、附近一带,他们被这里的自然环境所吸引,当晚住在西柏坡一户闲置的农舍里,吃的是自己带的干粮,用的是自己带的铺盖,因为朱老总叮嘱过要少打扰群众,所以只让村民给烧了点开水。 对西柏坡进行认真考察后,他们一致认为西柏坡村比较合适。2006年 11 月,已经 94 岁高龄的潘开文回忆当时的情况, “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西柏坡一带村子要适当集中,可容中央其他机关;交通要便利,便于和各解放区联系;群众基础好,安全问题要有保证;并且这里房子有地基,好修复。于是,三人商量后,便返回上碑(中央工委在行唐县上碑村临时驻地)将勘察情况绘成草图准备交由刘少奇、朱德首长决策。”回到阜平后潘开文向刘少奇、朱德进行了详细的

4、汇报。等潘开文把情况说明清楚以后,朱德把五万分之一的建屏县地图铺在地上,认真地看起来,一边看一边与刘少奇交谈,并频频点头肯定,对所选地址非常满意,中央工委驻地就此确定。7 月初中央工委正式进驻西柏坡。 朱德总司令也许根本没有想到,这次选址成就了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并在这里和他的战友们成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伟业。 (二) “将晋察冀军事问题解决好”是中共中央交给中央工委的三大任务之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自进驻西柏坡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晋察冀的军事问题上。他首先分析战场形势,参与部署,帮助3晋察冀确立了打大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在朱德的指导下,1947 年 4 月至7

5、 月,晋察冀野战军连续取得了正太、青沧、保北战役的胜利,10 月中旬又取得了清风店战役的胜利。清风店战役胜利后,诗情横溢的他欣然命笔,步杜甫秋兴韵赋,写下了贺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诗一首: 南合村中晓日斜,频呼救命望京华。为援保定三军灭,错渡滹沱九月槎。 卸甲成云归故里,离营从此不闻笳。请看塞上深秋月,朗照边区胜利花。 石家庄,旧称石门。为帮助晋察冀野战军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朱德多次到前线作战前动员,10 月下旬他从西柏坡赶赴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第一次提出“勇敢加技术”的口号。他先后亲自召集连、排、班干部和战士座谈如何打城市攻坚战,研究怎样缩短冲锋距离,减少伤亡的办法。他说:攻打石家庄这样有坚固设

6、防的大城市,对于我军是史无前例的。部队要利用战前动员,多召开几次座谈会,多讲讲战术在战斗中的运用和发挥。他还提议召开炮兵、工兵干部座谈会,同大家讨论和研究如何使用炸药炸开突破口和开辟通道,以及如何伴随步兵在主攻方向上向纵深进攻。在军事民主的基础上,朱德与野战军领导共同拟定了作战方案:以阵地战的进攻战术为主要方法,有组织、有步骤地去进攻,用坑道作业接近堡垒,用炸药爆破,加以炮击,各个摧毁,采取稳打稳进的办法。11 月 6 日,石家庄战役打响。经过 7 昼夜英勇奋战,全歼守敌 2.4 万余人。朱德闻讯赞誉它“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并赋诗攻克石门高声4赞美: “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尽灭

7、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 (三)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谁解决了农民问题,谁将获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朱德在向晋察冀转移的途中,边走边了解各地土地问题的情况,并随时致信中央。对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他一到晋察冀就指出,各个地方都打了许多胜仗,有什么经验?主要是土地革命,发动了群众,为保护土地,农民就要打仗。我们为人民服务,农民也不觉得打仗只是共产党的事情,就有了打胜仗的基础。 1947 年 7 月 17 日至 9 月 13 日,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朱德在全国土地会议开幕时的讲话中说,

8、这次会议还要总结过去土改的经验教训。土地革命时期,我们曾犯过“左”的错误,提出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这样,做起来就容易变成从肉体上消灭地主富农,结果等于把地主富农赶到国民党那里去。以后再来一个“查田运动” ,搞得更“左”一些,把富农搞得也差不多了。中央一直是很重视这个经验教训的。在五四指示中就明确规定要给地主留下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土地。现在土改中“左”的和右的偏向,许多地方都有,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十几年来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朱德对5“左”的问题很早就注意到并且提出来了,但在土改执行过程中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后来发生了“左”的错误,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革命历史进

9、程中的一点儿遗憾。 在会议期间,朱德还逐日听取了山东、华东、陕甘宁边区和晋绥等地区负责人关于土地改革以及其他工作情况的汇报。他在向大家作国内外形势报告中指出,要很快地取得战争的胜利,第一个关键就是分田地,消灭封建势力,挖掉蒋介石的根子;第二个关键就是要打胜仗。在农民分得了田地之后,要注意大力发展生产,除搞好农、副业生产外,还要发展工业、手工业和运输业,这样对军事和发展经济都有利。9 月 13 日,朱德在闭幕式上,要求大家认真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 ,并挑选一批好干部去执行。还说,土改搞好了,我们的基础就稳固,就能打垮任何敌人。同时还要搞好生产,不搞好生产,群众就要反对;搞好了生产,我们就能富裕和繁

10、荣。 结合土改,朱德提出军队需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以整顿,需要一个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的运动,使军队在思想上拥护土改,组织上纯洁严密,于是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在全国各解放区普遍整党的决定。会后,朱德在对机关工作人员的讲话中,提出工委机关应该首先执行这个决议,要检查自己的思想究竟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个人利益?不论哪个阶级出身的,都要把思想弄通,要一心一意为 T农服务,这样才能够纯洁我们的队伍,建成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训练的战斗的党。经过整党,纯洁了党的队伍,改进了工作作风,有力地保证了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四) 6朱德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西柏坡参与制定了解放战争

11、后期战略决战的所有重大决策。可以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在战略决战中所表现出的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融进了朱德的丰富经验和智慧。 1948 年 8 月 23 日,在战略决战即将开始之际,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就战争第三年的任务,战略决战的地点、时机、条件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战争第三年的后 10 个月中, “军事上我们有希望解决傅作义部,拔掉济南、太原诸点,集中兵力向蒋管区挺进” ;“中原战场是决战的战场,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最后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 。“现在敌人在中原组织许多大兵团,企图同我们决战,我们则不同他们决战。因为时机还未到,过早决战对我们不利,所以目前还只是同他们在

12、中原进行一些机动作战。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生产,准备物质条件(主要是炮弹、炸药) ,到条件成熟时再同他们在中原决战。 ”“对东北的敌人,我们不能让他们进关,蒋介石说要守住长春、沈阳,这很好。因为他们把这样多的军队放到这样远的地方,每天靠飞机运输接济,这就增加他们许多麻烦和消耗。如果让他们进关,不论是增至华北或华中,都会增加我们不少的麻烦。 ” 9 月 16 日至 24 日,华东野战军采取“攻济打援”部署,经过八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一举攻克有 10 余万重兵守备和坚固设防的济南城,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与此同时,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正在激烈进行,东北野战军主力长驱南下,连克绥中、兴城、义

13、县,截断北宁线,威逼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710 月 1 日,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首先对东北和济南战场形势进行了总结。他说:过去我们怕东北的敌人进关,因为进关后,不管增加到哪里对我们都不利。现在敌人已不可能进关,我们可以在东北将他们消灭。朱德认为, “打下济南,对我们很有利,可以利用它原有的工业基础进行生产。山东交通也很便利。有铁路、运河,对今后支援大兵团作战,是一个重要的大后方。同时我们可以腾出 10 万余人,再加上补充几万俘虏,足以对付南面的敌人。 ”接着,他分析了今后战局发展趋势:“华北最后的问题是解决傅作义部” , “傅作义是比较不好打的,但我们还是一定能够解决他” ;“徐州方面

14、,我们的力量可以消灭邱清泉、黄伯韬、李弥三个兵团中的任何一个兵团。 ”他指出, “今年是决定胜负的一年。中原是决战的战场。 ”在中原地区决战, “我之有利条件为:第一,群众是我们的;第二,我们的力量比较大;第三,我们的运输线较前顺利;第四,我们有自己的兵工厂,能生产大量的弹药。 ” 10 月 14 日至 15 日,东北野战军主力经过 31 个小时激战,攻克北宁线上的战略枢纽锦州,取得辽沈战役决定性的胜利。捷报传到西柏坡,领袖们异常兴奋。第二天,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指出:“打下锦州,我们更好地取得了攻坚战及攻取大城市的经验。目前主要作战在东北,形势对我们有利,可以打几个好仗,在今冬解决东北问题。东

15、北问题解决了,我军可以入关,最后解决傅作义部。 ”“在淮海战场,粟裕和许世友、谭震林可以会合打大仗。 ”“徐州敌人三个兵团靠在一块比较难打,如果能搞掉它一两个兵团就容易解决问题。 ”同时,朱德特别强调今后要注意攻坚战术和人员、物资补充问题,因为这是继续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811 月 2 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接着,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中原大地发起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胜利发展之际,挥师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和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第三兵团又联合发起平津战役。11 月 26 日,当战略决战已全面展开的时候,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兴奋地指出:“我们正以全力与敌人进行决战。20 年来的革命战争,向来是敌人找我们决战

16、。今天形势变了,是我们集中主力找敌决战。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消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平津决战也即将开始。 ”“黄维、李延年、刘汝明三部解决后,徐州敌人也跑不了” ;在华北方面, “傅作义比较聪明,但他的家底只有这么大” ,他“很可能固守平津,但其结果也仍逃不出被歼的命运” 。最后他强调:“我们的胜利已经肯定了,但胜利中有困难。要在新解放区迅速把群众组织起来,恢复生产,以便支持大军继续前进,直到解放全中国。 ” 至 1949 年 1 月 31 日,战略决战宣告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的作战中,共歼国民党军 152 万人,使蒋介石赖以支撑内战的精锐主力基本被消灭。战略决战的空前

17、胜利,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九月会议上确定的军事计划,从军事上说,国民党反动统治已经基本上被打倒了。 1948 年,朱德总司令已届 62 岁高龄,他宵衣旰食,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在西柏坡一起指挥了震撼世界的三大战役,为战略决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 当历史进入 1949 年的时候,全国己处在革命胜利的前夜。新中国即9将成立,自然将经济工作和生产建设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关于经济工作和生产建设,朱德一向十分关注。他在担负中央工委领导工作期间,亲自在冀中对工业、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银行工作等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对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提出有创见的指导意见。他认为土改以后不论党务工作、政

18、权工作、群众团体工作,都要注意发展生产建设,土改后“应克服不敢致富的思想, (生产)才能往上长,以后一直往上长,才是兴旺的新中国。 ”石家庄解放后,朱德很快到石家庄市内几个大工厂视察,并出席石家庄市工商界代表会议并在会上讲话。他指出:“政策的中心是发展生产,每个人都要学会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 ”在华北工商业会议讲话时谈到私有企业问题,说:“私人工商业家不要起恐慌,不要担心被挤掉。 ”“我们是不怕私人资本发展,相反的,我们是怕这些工商业家不发展。他们不发展,国家的生产事业也会发展得更慢,并且使我们国家的税收也会减少,人民也就会多受苦。如果发展得快,那我们的国家生产事业可以很快的兴旺起来。 ”对在

19、新解放地区接管的原国民党政府所属的工厂和铁路运输业,他强调不要打乱原有机构,并要放手使用原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朱德在 1 月份一次会议上兴奋地说:“中国局势,在这一年内可以完全统一起来。 ”“全国政权为我们所有,已经是不成问题了。今后一切要有正规建设的观念,一切事情要用心办好。做事需要专门化,一切事情经过研究,彻底搞好。各种人都转到建设上来。 ”“战争是暂时的,生产是永久的。打仗为了什么呢?为的是生产建设;土改为了什么呢?也是为生产建设。要彻底摧毁封建制10度对生产力的束缚,以便把各种力量组织起来搞好生产。 ” 为了顺利实现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

20、移,确定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1949 年 3 月 5 日至 13 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问题,以及为适应这个转变而采取的基本政策。朱德出席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在 6 日的发言中指出,过去从城市到农村是个大转变,现在从农村转到城市又是个大转变。并指出,我们的工作要适应这个大转变,军队要由战斗队逐步转变成工作队;学校要培养出将来管理生产,搞生产建设的人。进了城市,取得全国政权,有了自己的国家,要搞好国防,建立自己的海军、空军、炮兵、步兵等。他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要把这样的国家建设好,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的科学知识不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凡骄傲者都是幼稚的人。七届二中全会一结束,朱德又立刻到石家庄面粉厂、玻璃厂、卷烟厂等几个大工厂宣讲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号召各厂党员干部坚决执行全会所确定的方针政策,依靠工人阶级,努力恢复生产,管理好城市。 1949 年 3 月 23 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启程向北平迁移,开始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新征程。朱德总司令在西柏坡铸就的历史功业和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将永远镌刻在西柏坡这块红色圣土上,永垂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