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田中耕一获诺贝尔奖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摘 要:通过阐述生物大分子质谱仪的研发过程,分析了日本的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关键词:田中耕一 科技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 15%,专利转化率只有 25%,专利推广率则在 10%-15%上下浮动。另外,教育部组织清华、复旦等国内 20 所高校联合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 6000 项至 8000 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则不到 10%。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成果转化率不仅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这一方面,日本做
2、得非常好,虽然中国和日本的国情并不相同,但他们的经验依然值得借鉴。 1、 “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的问题 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学界一直有一个“死亡之谷”的说法,即科学研究和发明同完全产业化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许多科研成果无法越过这条沟。后来,美国学界认为“死亡之谷”的说法不够形象,提出了“达尔文海”的概念,认为只有基础研发的各项成果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关系,才能通过竞争,在不断地拼杀中变成发明和创新。所以,与其用“死亡之谷”形容科技成果的转化,还不如说隔着一个“达尔文海”更好,这意味着不仅是任何成果都可以通过去,实际上还有一个成果和2成果之间的竞争问题,所以,用“达尔文海”描述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的情况会更精准。 日本学界又进行了延伸,认为基础研究、发明同产品开发、创新之间存在着“达尔文海” ,新开发的产品,必须通过互相竞争的形式才能够形成产业化,即高新技术产品之间会在“达尔文海”进行竞争,有些产品脱颖而出,开始构建新的产业。实际上,要把一些基础研究的成果变成真正的产业化,过程是复杂的,既要通过“死亡之谷” ,又要越过“达尔文海” ,也就是说中间的问题和因素还是比较多的。 2、田中耕一做的工作 我们今天不展开学理上的讨论,只谈这么田中耕一这个人。最近,有关田中耕一的议论比较多,主要因为他的经历比较传奇,此人没有硕博士学位,没有留学经历,没有高级职称,属于“三无人员” ,但却在 43岁时
4、获得诺贝尔奖。我们知道,在中国,如果没有 SCI 论文或者核心成果的话,科学家基本不可能拿到研究经费,无法进行学术研究。但是,在日本,即使是像田中这样的人,也可以做出成就。 田中主要因为做了可以检测蛋白质的质谱仪而获得诺贝尔奖。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他的工作。 我们知道,氧气有 32 个分子量,但蛋白质的分子量在一万个以上。这样就给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难题,因为只有知道物质的分子量,科学家才能区分不同的物质,然后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只有设法获得单个分子,才能测出分子量,如果无法获取单个分子,能够拿到单个离子的话也可以,因为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知道分子的质量,然后3可以区分蛋白质的类型。可科学家
5、面临的问题是,一万多个分子量像一个大线团一样裹在一起,人类怎样才能从中抽出一根来?如果不这样做,生命科学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因为人体内主要是蛋白质问题,就是说蛋白质基因突破了之后,一定要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研究清楚之后才能真正揭开人的生命现象,不然的话,只知道结构,不知道功能,但是研究的第一步,需要把蛋白质的类型分清楚,分清楚首先要把量测出来,而要测分子量,就需要把单个分子整出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事情。那么,方法怎么解决?其实那年获奖的是两个人,另一个人是用电子枪轰击,相当于用质量冲击一大堆捏在一起的乒乓球,分离出单个的分子,还有一个办法是用激光,即利用光所产生的能量瞬间升温,解析出分子来。
6、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缺陷,用质量冲击的,则会冲断分子;使用激光,如果升温慢的话,会导致分子断裂。对于当时的科学家来说,这是个难题。1985 年,田中耕一想到了一个瞬间升温办法,即使用纳米作材料。纳米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就是说越小的时候,面积越大,吸热更快,可以达到瞬间升温,引爆出单个分子。后来,另一个人也解决了这个难题,所以两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当然,不但要知道分子量,还要测出其空间结构。这个东西与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项研究成果比较相似,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家知道一般合成的是怎么回事呢?要把这个东西的分子量搞明白,最好知道他的结构,就是三维结构,然后知道结构后就朝着他的方向进行合成。当然,人工合
7、成牛胰岛素是我们不知道结构的情况下合成出来的,之后回过头来再去琢磨它的结构。 43、田中耕一的成长经历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现在的问题是,田中耕一怎么能做出检测分子的质谱仪来?这就不得不谈他的成长经历。在国家创新体系里,既有教育的问题,又有人才等等多种因素,当然也包括一个氛围很好的工作环境。 先简单介绍一下他的教育背景。1959 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日本家庭,还没满月,母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穷,从小就被父亲托付给了叔叔抚养。他叔叔当时已有三个孩子,最大的 12 岁,最小的 8 岁,家境也不宽裕,所以田中从小养成了算小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正式这种算小的习惯在未来的一个偶然机会中促成了他的成功。
8、在科学研究中,智力固然重要,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很大。由于与兄长的年龄差距比较大,因为田中又养成了喜欢独处的习惯,性格比较安静。这个性格对他的成功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重复试验过程中,他不会产生厌倦感。 日本的教育制度对他的影响也很大。在日本,中小学等教育资源没有明显的区域集中现象,因此,孩子可以就近上学。当没有升学压力的时候,孩子们会依照自己的兴趣学习。小学教师的素质也很好,除非是师范专科毕业,其他的均是本科以上学历。小学三年级就已开设科学课程,培养小孩子们养成观察自然的爱好,而不是在书本里找答案,这是一种求异的培养过程,不同于求同的教育模式。同时,政府持续投资,建设大量科技馆、图
9、书馆和儿童馆,并在城市设计中有意形成三公里之内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格局,存有大量藏书。这样,孩子们从小就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5有兴趣的话,再苦的事情都会做。所以,如果中国的教育不能像美国和日本那样有创新意识的话,即使我们在末端再作努力,也很难做出创新型成就。那么,田中就是这样的,从小就往科技馆跑,图书馆也经常去,这样一种训练的结果导致他进入东北大学后可以迅速进入学业。 日本的大学教育也很特别。日本的高校,实行宽口径教学,分为文科和理科,各自又分为三类。为什么分三类呢?比如说生物和化学分在一类,数学和物理分在一类,工程技术又是另外分类。在小的分类里,
10、不分专业,到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会根据学生前两年的成绩,让学生自己挑选专业,成绩好的可以优先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到三、四年级,学生开始进入教研室,跟着老师学习和研究。这样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挑选专业的时候比较明确,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第二个是学生们在大学的前两年会非常努力,不会放任自流。所以,中学和大学的过渡阶段很成功。这种管理方法的质量一定会非常高,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所在,而且是通过努力争取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和知识,会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对他未来的创造是有帮助的。 4、日本的企业科研模式 现在谈谈田中毕业后到企业里去会怎样。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是如何选择课题的?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是做基础研究
11、的,可以自由选题,但是企业却不一样,需要追逐利润,因而课题的选择也大多比较灵活和实用。田中能获得诺贝尔奖,最主要的是他能够找到一个有价值的课题。在学术研究中,如果知道是有价值的课题,科学家们就愿意为之付出,如果所选课题在很长时间没有成就,会造成浪费,所以选题很重要。 6在日本和德国,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科学家选择的课题往往都是做 10 年到 20 年,诺贝尔奖也一个一个来,所以如果在一个领域里能够做 10 年或者 20 年的话,就一定会有所专长。但是中国的情况却不同,现在所采用的课题制方式,导致研究项目不连贯,科研缺乏积累,很难出现重大的原始性创新。这又回到最近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就是竞
12、争性经费和非竞争性经费怎么解决。在日本,每个科研人员都有一笔稳定的科研经费,数额并不大,相当于一个人的年收入的十二分之一,由科研人员自己负责支配,因而,如果科学家想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即使没有立项,也可以暂用这笔经费开展研究,这样会形成诱导性的种子,三五年之后,搞出一定眉目后,就可以做出一个大的项目,然后申请大量科研成果经费。而我们却不同,现在的竞争性经费支出太厉害了。当然,这与以前中国贫穷有很大关系,当时国家财政比较困难,科研经费不足,如果撒胡椒粉,人人都有稳定支持,必然造成个体研究经费均不足,无法集中力量开展大规模研究。但是现在我们经济条件好了,却依然沿袭当年的分配模式,就必然导致资源利用
13、率低。所以,这些问题怎么解决?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如果没有整体设计的话,没法办成。 那么,日本的企业是怎么选题的呢?1980 年代,日本处于前泡沫经济时代,财政宽裕,科研经费不成问题,但问题是做什么样子的研究?1965 年,激光技术发明了,大家都想着向军事方面开发,岛津制造所就想将其应用到民用产业。问题是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激光能做成什么产品,那就给企业一些钱试试。做什么东西呢?首先做的是激光手术刀,但之后到以色列、德国等国家考察,发现激光刀 10 年之内不可能变成产7品。作为企业,持续投资 10 年是可以的,但是周期太长便不愿意干,他们就撤退。那么做了一个什么东西呢?当时就做了塑料切割,但是因为
14、塑料加工成本太大,没有赚到钱,于是就把它变成医疗器械,用激光冲击血液或者小便中的葡萄糖,进行测试,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做成功,最后,改成测试半导体加工时候的表面物质测量。当然,这些仪器设备探索了很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好的产业。其实开发一个产品,对于他们公司,同样,即使像他们这样敏锐的公司,也只有一条路,坚持。1981 年,日本人截获情报,发现德国人 1979 年开始用激光测蛋白质。今天大家看来不稀罕,上网就可以知道哪个公司在研究什么课题,那时候搜集情报很不容易。这说明,日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可以这么说,西方的任何发明专利,都被翻译成了日文,而且给全社会所有企业享用。反观中国,各个企业要想用
15、这些资源的话,都要付钱。后来,搜集到信息后,他们就开始这项研究。当时,德国人已经做了两年,日本人为什么敢模仿?这与他们当时判断有关,岛津制造所分析自己有优势,1981年,德国人的计算机工业很落后,但日本在这方面却做得很好,可以进行数据叠加,他们认为,只要我们把计算机做好,我们就能把德国打败。当时他们要搞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把激光打进去,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叠加,而非使用传统的模拟信号,测出来蛋白质的波。那么现在就是看大家的努力,看谁能把分子量解析,这是个最重要的问题,看谁的本事大,更何况在末端,在记录仪方面,日本一定会赢过德国。 此时,岛津制造所需要组织一个团队。1983 年课题刚开始一年的,8
16、田中开始加入这个团队。那么他们怎么选择这个留级生呢?后来,当时的科研部部长做了如下解释:当时田中来实习的时候,他问过田中,你是学电子的,怎么要到我们这里来?田中说,我原本是想学医的,因为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拿到户口本,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当时大学的大类都已经报好了,报的是理工类,没报医疗类,又无法更改,但真的想要好好学医,以挽救更多母亲的生命;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打工,两年内没有把规定学分修满,就留了一级。但是,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真的想要在医疗器械方面的研究有所发展,以为没有机会了,没想到学了电子后还可以搞医疗器械,某种程度可以遂了自己的心愿。科研部长认为这个孩子有这份心,就把他留下来了。之后就分
17、配到这个部门,搞医疗器械的开发。我们可以看到,选题、选人和用人就是这么个结果。 在这个题目上,日本人激光有优势,计算机有优势,大家后来发现他们的纳米技术也有优势,1985 年之前只有日本在搞,日本早期干这个事情,是把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产品,这样就容易成功。 那么,这个单位的情况怎样呢?他这个团队当时的核心成员有五人,从学历和年龄构成看,博士一人,硕士两人,本科两人;平均年龄不超过 30 岁,最大的博士生也不超过 35 岁。诺贝尔奖大家研究的很多,最近有人做了统计,25-45 岁是最高峰的年龄,一般来说 37 岁是顶峰的年龄。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团队中没有院士,仅有一个 35 岁的博士作负责人
18、。再看这个学科专业,你会发现北京大学做不到,中科院也做不到,这就反映科研的模式问题。真正的开发一个新的产品,问题导向是各种各样的专业,科研是根据问题来的。这个团队就是各种各样的人9放在一起,干一件事情,可以互相弥补。在技术发明过程中,是讲究将更多的技术叠加应用,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协同的研究方式。日本不一定要把问题扎的很深,不需要有大的突破,但是他可以把你知道的东西、他知道的东西去集合成一个适合的产品来,把团队拧成一起的优势。 另外,日本人是长一岁加一份工资,这样的话,大家不需要躲躲藏藏,手上有活的话,不需要藏着掖着。不像中国,大家有点绝活的时候,实际上是不教的,甚至不教自己的学生,至于项目怎么申
19、请的,设计的具体情况是不会告诉学生的。而在日本没有这个事情,就是共同合作,干出事情来光荣,干不出事情来,我也得不着什么东西。这种合作方式比我们现在这种模式要好一点。当然,美国这种重点实验室,往纵深方向推,科学研究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市场拉动型的东西,未必比日本强。要制作产品的原理是这样的,用激光冲击蛋白质,等到其挥发,挥发的过程中会带上电子,重的跑得慢,轻的跑得快,根据速度可以知道质量大小,用激光解析,撞击的时候把电子信号记录下来。但是难题就是,激光照到分子后,分子就会碎片化,当时田中也不知道怎么办。此时,应用物理专业的那个同事告诉他,可以试试纳米材料,结果数据果然上去了,但也只是到 1500,
20、当时,如果要在 Science 或者 Nature 上发一篇论文已经不成问题,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新的试验方法。但是再往下做也做不下去了,怎么办呢?他看到一个英国人提出加上液体,效果也上来一点点,但是添加什么液体呢?在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后,有一天田中错将甘油倒进了纳米材料里,按理说应该倒掉,但是田中有算小10的习惯,不舍得倒掉昂贵的纳米粉,他认为甘油是挥发性的,等它挥发干了就可以重新做实验,同时,为了加速甘油的挥发,他使用激光加温。这次偶然的失误,让田中团队发现了里边的重大秘密,于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纳米粉是需要的,同时还需要一种可以急速挥发的这么一种气体,这就是甘油。沿着这个技术路线走下去,这
21、个数据就不断攀升,但是达到 4000 多的时候却又无法升高。这时,大家发现一定是实验仪器设备不行,分辨率太低,意味着需要重新调整实验装置。 这个时候又回到一个问题上来,在北京大学,我们不做仪器设备,科学家的仪器设备大都是购买的。但是,实验做到这种程度,其他人也没有这种设备,于是他们就通过公司自己搭建了一台非常好的设备。这台设备解决之后,很快就将数值撞到一万以上,我们知道蛋白质的分子量是一万以上,所以就做出来了,技术问题解决了,仪器设备的问题也已经解决了,实际上创新成果已经出现了。发明已经解决了,问题是怎么把它变成仪器卖出去。 5、从领跑到跟跑 这个东西如果让别人知道,显然是不成的,企业一定会申请专利,岛津所申请了专利,课题组也就散伙了,由于语言问题,最后在美国申请了一部分专利,在日本把能申请的全部申请到了,这样一个题目就结题了。 原理已经明白,样机也出来了,现在就不是科研部门的事情,需要开发产品了。岛津制造所就把田中分配到生产厂,让他做技术指导。现在就回到我们经常讨论的,要把样机变成一个产品并不那么简单,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