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的中国制度环境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135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赌协议的中国制度环境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对赌协议的中国制度环境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对赌协议的中国制度环境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对赌协议的中国制度环境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对赌协议的中国制度环境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对赌协议的中国制度环境思考摘要 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常用的契约工具,它的存在与我国企业估值困难、投资法律不完善和资本市场环境不佳等因素相关。因我国公司法、合同法未能提供有利于股权投资的制度选择和法律保障,投资者会通过离岸对赌规避我国国内法律规制,或者增加对赌主体以控制违约风险。我国法律制度对风险较大的私募股权投资的鼓励总体不足,为保障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公司法中应当允许有限责任公司设置优先股,合同法适用上应该结合商业习惯衡量对赌当事人的利益,还可以由行业协会制定示范合同规范。 关键词 私募股权; 股权投资; 对赌协议; 制度环境; 优先股;投资合同 李有星冯泽良: 对赌协议的中国

2、制度环境思考 2013 年 7 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大量境外私募股权基金进入我国市场从事投资业务,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另一方面,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开始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与此同时,我国的制度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中。2005 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2006 年中小板市场开启、2007 年合伙企业法承认有限合伙等,均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更好的投资环境。 2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经常使用的一种契约工具,又称为估值调整协议(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它是投资者与融资方在达成协议时

3、对未来不确定情况的一种约定。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估值调整协议权利;如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方行使他的另一种权利。通常形式是,当企业业绩出色时,投资者支付更多的对价;当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时,投资者要求股权转换、回购或者补偿。因此,对赌协议实际上是期权的一种形式173。尽管对赌协议在我国投资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缺少明确的制度保障,该投资担保模式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遭遇发展瓶颈。 一、 对赌协议产生的原因 经济形势的变化使投资者不得不关注影响目标公司价值的风险因素。投资者开始从法律角度在谈判中加入价值保护相关的特殊条款,如对赌条款267。对赌协议主要运用于创业时期的风险投资,

4、但有时候在成熟型企业、并购以及股权分置改革中,也可能出现对赌协议的身影 例如,摩根士丹利投资蒙牛属于创业投资,投资上海永乐电器公司则属于成熟企业投资,凯雷投资控股徐工集团属于并购投资,而华联综超的股权分置改革则属于对赌协议在股改中的运用。 。 (一) 因企业估值困难而产生对赌协议 对目标公司业绩的预测是投资者估值、投资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标公司的预期业绩与实际业绩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估值的准确性。对赌协议产生的最初目的就是调整企业估值。 1.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与融资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我国,融3资企业的大股东往往兼任企业的经营者,控制企业的运作。与外部投资者相比,他们

5、处于信息上的优势地位。因此,融资方可能在谈判过程中隐瞒部分信息,误导投资者高估企业价值。虽然投资者在投资前会对目标公司进行法律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管理尽职调查以及资产评估,但这些获取信息的行动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而且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尽职调查中获得的信息是完整的。对赌协议向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融资方施加业绩压力,迫使其尽可能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资料,以免因虚假信息而对赌失败。与复杂繁冗的尽职调查相比,签订对赌协议所需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因此,对赌协议通过简单的权利义务分配,能够克服融资方在融资过程中隐瞒信息的道德风险,降低投资方获取信息的成本,减少整个融资过程的交易成本。此外,这种制

6、度安排将同样掌握信息优势的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绑定,迫使他们留在目标公司,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316。 2.定价方法不确定。签订投资合同之前,投融资双方都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由于估值方法的多样性,即使投资者进行了尽职调查,且融资方完全披露相关信息,他们也可能在企业价值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国际上通行的价值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等,三类方法有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且还可细分为更多的计算方法。参见林金腾编著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 ,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 130131 页。 。基于理性人假设,投资者和融资方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法进行估值。如果两者未选择

7、相同的方法,则极有可能对企业的价值产生不同意见;当然,即便选择了相同的估值方法,由于计4算中某些参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计算结果也会出现偏差。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投融资双方在企业定价问题上达成一致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谈判时双方僵持不下,合作就可能破裂。因此,为了促进合作,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在投资者与融资方的企业估值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双方可以约定,以未来一段时间的业绩为标准,如果企业业绩好于预期,则可以调整至较高的估值;如果业绩低于预期,则相应地调低企业估值,这与对赌协议的形式刚好一致。因此,在对赌协议的安排之下,投融资双方可以暂时搁置企业价值的问题,等到未来某一时间点再回过来评估企

8、业26768。 (二) 因不利的现实环境而产生对赌协议 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成熟的资本市场是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资本市场又以银行为中心,没有一个流通性较好的股市,因此两个条件均不符合49091。这样的现实环境迫使投资者广泛运用对赌协议保障自己的投资。 1.不利的法制环境。私募股权投资者属于财务投资者 投资者可分为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是指出于战略利益而愿意长期持股并参与公司治理的投资者;而财务投资者是指以获利为目的,在适当时候进行套现的投资者。大部分私募股权投资者属于后者。 ,买入股权的目的是适时择机套现。因此,私募股权投资者不愿意过多参与公司的经营活

9、动,但同时又希望公司取得良好的业绩,以帮助自己实现经济利益。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私募股权投资者喜欢设置优先股,享有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但不参与投票。然而,正是在优先股这个5问题上,我国的法律制度存在巨大的障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 )中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同股同权”为原则构建的,虽然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禁止有限责任公司设置优先股,但也没有明确承认优先股的合法性。此外,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优先股相关的投票权、分红权、协议回购权、股权期权等问题同样没有任何规定。因此,一般默认有限责任公司不能设置优先股。实践中常见的投资模式是,投资者投入一笔资金,其中一小部分计入注册资本并转换成股权

10、,其余大部分则计入资本公积金。但资本公积金一旦进入企业之后,就为所有投资者共享,不能任意支付给股东。所以在这种模式下,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投资面临巨大的风险,需要采用对赌协议来弥补制度的不足。谈判过程中,私募股权投资者与原股东达成一些交易文件,附加传统的优先股所带有的部分权利,要求公司和原股东做出书面承诺,使部分优先权在契约责任下得以实现4118119。对赌协议实际上成了投资者应对不利法制环境、保护自己投资的一种契约工具。 2.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深度流通的股票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上市机会,保障财务投资者以该方式退出目标公司。过去,私募股权投资者将境外上市作为首选的退出方案 根据毕马威(KPMG

11、)在 2008 年 4 月的调查,我国香港地区和美国纳斯达克是私募股权 IPO 退出的首选市场,参见 KPMG,Private Equity in China-Market Sentiment Survey, http:/ 20130331。 。近年来,在国内6企业境外上市的问题上相关部门态度反复,规制较多,限制了这些企业和投资者的出路,部分企业转而寻求在国内交易市场上市 2006 年,国务院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导致国内企业通过红筹模式境外上市的渠道受到限制,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传统的退出模式变得困难。 。但与美国等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股票交易市场并

12、不活跃。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条件高,程序复杂,耗费时间久;地方股权交易所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制度还不成熟,交易混乱。在这样的资本市场中,私募股权投资者无论投资成功还是失败,均可能无法及时从被投资企业中退出。因此,投资者会在投资合同中设置一些条款,当约定的情况出现时,要求公司、原股东或管理层对投资者的股权进行回购。这样,对赌协议关于股权回购方面的约定就成了投资者退出投资的替代路径。 二、 对赌协议与法律制度的互动 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和制度环境促进了对赌协议的发展,而面对各种制度的枷锁,投资者也在不断创新对赌协议的形式,以应对投资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赌协议与我国

13、的法律制度正在不断的互动之中。 (一) 离岸对赌规避境内法律 过去一段时间,大多数私募股权投资者热衷于“返程投资”的形式,即境外壳公司将资本注入境内企业,境内企业股东以境内企业的股权交换境外壳公司的股权,最后境内企业原股东成为壳公司的股东,壳公司成为境内企业的股东5162。这种设立离岸控股公司的投资形式有许多7好处,例如避税、方便境外上市,以及规避境内法律等。离岸公司一般设在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等,这些国家或地区属于普通法系,有健全的商法体系和完善的投资保障机制。大量有实力的私募股权投资者均来自普通法系国家或地区,熟悉相关法律制度,因此愿意在这些地方离岸操作4123。 蒙牛与

14、摩根士丹利等投资者之间的对赌就属于成功的离岸对赌。2002 年 6 月,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 ,同时通过开曼公司设立其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China Dairy Mauritius Ltd.) 。根据开曼群岛的公司法,投资者将开曼公司的股份分成两种:一股有 10 票投票权的 A 类股和一股仅 1 票投票权的 B 类股。同年 9 月,蒙牛乳业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金牛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 ,其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则注册成立了银牛公司(Yinniu Milk Industry

15、Ltd.) 。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各以 1 美元/股的价格收购开曼公司 A 类股 5 102 股,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出资 25 973 万美元取得开曼公司 B 类股 48 980 股。此后,开曼公司利用投资机构提供的资金购买了毛里求斯公司 98%的股份,再由毛里求斯公司用该笔资金购买蒙牛乳业 66.7%的股份。在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之后,蒙牛管理层与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约定,如果蒙牛乳业一年内没有实现承诺的高速增长,则开曼公司与毛里求斯公司账面上的剩余投资现金将由投资方完全控制,投资方将拥有蒙牛 60.4%的绝对股权,并可以更换蒙牛乳业管理层;如果蒙牛管理层实现了承诺,则投资方将同意蒙牛管理

16、层的 A 类股以 1 拆 10 的比例无偿换取 B 类股 8第一轮对赌成功后,蒙牛与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又进行了第二轮对赌,本文不再介绍。参见邹菁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与运作 ,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25127 页。 。开曼公司的股权设置使投资者可以取得目标公司大部分的股权,却不实际控制公司,这一股权安排是后来双方对赌的基础。但在我国公司法的框架下,这种股权设置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投资者大多偏爱“返程投资” ,在允许优先股的国家或地区设立离岸公司进行对赌。 2005 年 10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境外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7、 ,明确境内居民可以通过境外融资平台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活动。该通知曾一度被理解为国家对相关投资活动管制的放开。但 2006 年 8 月,国务院六部委出台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规定境内企业设立离岸公司并返程投资的,需报商务部审批;此类公司境外上市的,需经我国证监会批准。2008 年 8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出台关于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支付结汇管理有关业务操作问题的通知 ,要求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在华投资需根据单个项目走报批程序,获得审批后才能结汇。这些规制措施导致离岸操作的效率受到影响,限制了此类投资活动的发展。 (二) 增加对赌主体,保障投资安全 对赌协议的主体为融资方和投

18、资方。其中,融资方的构成比较复杂,可以包括目标企业、原股东以及管理层等。在我国,融资的民营企业大股东一般兼任经营者,因此他们在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时,可以以自己的股权为筹码进行对赌6134。现实中一些创业者自身的经济实力非9常薄弱,却对风险投资趋之若鹜,盲目引入投资,导致对赌失败后无法支付巨额补偿;甚至有一些创业者在引入投资后立即套现退出,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风险投资者往往倾向于将尽可能多的主体纳入到对赌机制中来,以约束融资方的行为,防止原股东和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2007 年,江苏海富公司与甘肃世恒公司、世恒公司的唯一股东香港迪亚公司、迪亚公司实际控制人陆某共同签订了一份增资协议书

19、。协议第 7 条第 2 项约定:众星公司(即世恒公司)2008 年净利润不低于 3 000 万元人民币。如果众星公司 2008 年实际净利润完不成 3 000万元,海富公司有权要求众星公司予以补偿,如果众星公司未能履行补偿义务,海富公司有权要求迪亚公司履行补偿义务。补偿金额=(1-2008年实际净利润/3 000 万元)本次投资金额。该对赌协议为目标公司及其原股东均设定了契约责任。2008 年,世恒公司实际净利润总额仅为 26 858.13 元,远低于增资协议书设定的目标。海富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将世恒公司、迪亚公司以及陆某列为共同被告。这种增设对赌主体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法院的认同。一审和二审

20、中,该案对赌协议均被判无效,直到 2012 年 11 月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时才部分认同对赌协议的效力。最高院判决认为, 增资协议书第 7 条第 2 项中约定的补偿使海富公司的投资可以取得相对固定的受益,该收益脱离了世恒公司的经营业绩,损害了公司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该部分条款无效。但增资协议书中,迪亚公司对海富公司的补偿承诺并不损害公司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10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提字第 11 号民事判决书。 。即最高院肯定了投资者与目标公司原股东之间对赌的法律效力,但是否定了目标公司自己参与对赌的合法性 由于判决书缺乏详细的说

21、理,目前尚不能肯定股东与公司之间所有对赌协议均无效,还是仅就本案的情形来讲为无效。本案被称为“对赌协议无效”第一案,对整个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投资者试图通过协议无限扩展对赌主体的做法,同样遇到了法律障碍。 (三) 对赌协议的法律保障有待提升 私募股权投资尤其是风险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失败率在 30%以上。如果没有能够承受如此高风险的法律制度保障,这类投资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然而我国历来并不具备高风险高收益的商业文化,法律制度对风险投资的接纳能力也非常有限。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其控制的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吸收风险并降低不确定性。改革开放以后,在企业层面,经营者对风险自担认识不足;法律与政策层面,规制措施并不鼓励风险偏好者7269。 成文法律制度方面,2005 年的公司法 、2006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做出了一些调整,提高了我国法律制度对高风险的容忍度 调整措施主要表现在降低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增加出资方式、允许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引入有限合伙企业等。 ,但整体而言,现有商事法律制度对风险的接纳仍然存在不足。例如, 公司法没有承认有限责任公司优先股制度,导致对赌机制无法展开;国家对私募股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