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西特色农业经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思考摘 要:发展乡村旅游是当今旅游大发展的趋势,在特色农业经济下的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政策制度支持等优势,又存在财政投入少、专业人才缺乏和资源整合不力等劣势,在外部环境中也面临有利机遇与挑战;目前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应采取旅游产业推动型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并在旅游需求推动、产业集群、因素辐射等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广西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4-0124-0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乡村旅
2、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富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面对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乡村旅游市场,如何在竞争中取得强有力的优势地位,成为当前对广西旅游产业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一)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的概念 乡村旅游的概念于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在西方学术界,其对应的英文包括:Agro/Agri-tourism、Farm Tourism、Village Tourism、Green 2Tourism、Peripheral Area Tourism 等。尽管至今关于乡村
3、旅游的概念,国内外学界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国内外学者对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 1994 年提出的“乡村性” (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是界定乡村旅游的重要标志1)观点,却是普遍认同的。对此,肖佑兴等学者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2;学者田禾又归纳总结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 10 种模式:乡村度假休闲型、依托景区发展型、旅游城镇建设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
4、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业观光开发型等3。 特色农业的概念则主要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欧美及日本等以都市农业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我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对特色农业进行研究。尽管到至今为止,国内理论界对于特色农业的概念和定义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 2002 年 12 月农业部明确提出:“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4,这一提法带有政策性的指导意义。就此而言,特色农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条件形成的,资源特色和环境特色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相对于常规农业具有规模优势、
5、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是主导一定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农业。 (二)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的关系 3乡村旅游是农业系统与旅游系统的耦合,其中农业是源,旅游是水,避开农业系统,旅游便是无源之水。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旅游活动中一项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由此开发出的特色农业旅游也成为乡村旅游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此而言,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既是提升农业资源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旅游产业拓展的重要领域。拓展旅游资源的方式,则可以建立起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的互动机制。也就是说,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的核心目的是发挥特色农业旅游的综合效益,农业具有独特的资源吸引力,旅游具有强大的
6、产业推动力,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特色农业旅游的综合发展能力。为此,有的学者指出,这种基于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一个由农业系统和旅游系统组成的复杂综合体,它的发展取决于特色农业系统吸引力和旅游系统推动力两个方面5。广西乡村旅游在乡村文化底蕴、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特色农业带动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三)发展乡村旅游是当今旅游大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卸掉压力、回归传统、追求宁静与自然,越来越多的人们把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也因此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一种新兴
7、产业,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 70%的人口是农民, “三农”问题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4调整、实现富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 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 700 亿元,发展前景良好6。依据中央政府政策和布置,全国各省市都在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各种形式的“农家乐” 、 “渔家乐” 、 “牧家乐”以及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带不断涌现。广西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取得可喜的成绩。2011 年广西
8、已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区(点)200 多个、农家乐旅游点达 700 多个,直接从事农家乐旅游的农户已达 3.6 万人,这些乡村旅游示范区(点) 、农家乐旅游点年接待游客约有 2000 万,旅游总收入约 50 亿元7。目前,乡村旅游业正在成为广西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广西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特色农业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劣势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大量开发引起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广西乡村旅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如何在竞争中取得强有力的优势地位,已成为当前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在应用经济学、旅游学等
9、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特色农业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对于发展迅速而又面临一些困境的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广西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及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 广西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景观最具特色的区域之一,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同时,广西作为中国5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业合作的前沿,其独特的自然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广西属于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自然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为特色农业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在我国 32 个省(市、区)中,2010 年广西的农
10、、林、牧、渔业产值均超过全国平均占比,尤其是林业产值和牧业产值分别达 6.2%和4.2%,说明广西的林业资源和牧业资源禀赋较高。广西的各种农产品产量占全国农产品产量的比重大,其中黄红麻、甘蔗、蚕茧、柑桔、梨、葡萄、香蕉、甜瓜等农产品的比重均超过 10%,尤其是甘蔗和蚕茧分别达到 64.3%和 30.4%;在各种林产品中,松脂、油桐籽、油茶籽的比重较高,其中广西的松脂占到全国比重的 44.4%。此外,广西还有众多传统品牌的地方特产和热带水果,例如荔浦芋、巴马香猪、合浦珍珠、百色芒果、容县沙田柚、灵山荔枝等。在药用植物方面更是拥有包括罗汉果、绞股蓝、金银花、田七等在内的多种区域特色药材。近年来广西
11、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成效显著,其中糖蔗、蚕茧、木薯等产量居全国第一,龙眼、荔枝、香蕉产量居全国第二8。 二是广西特色农业面临诸多发展机遇。第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为充分发挥连接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加大对广西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劳动力资源和科研力量,为促进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经济条件。2007-2010 年广西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在总量上不断增长,农业支出在广西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加大,其中 2008 年、2009 年分别比上年6增长 1.6%和 2.3%;在农业从业人员的总人数上,广西自 2007 年以来不断增加,并且占广西
12、劳动力资源的比例较大,2007-2010 年均保持在 54%左右,说明广西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充裕;在 2010 年广西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中,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所占比重上看,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机构数、科研经费的筹集额、政府拨款、科研人员总数及高学历科研人员数等都是最多的,说明广西政府和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推进作用。第二,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积极倡导泛北部湾合作,大力推进南新经济走廊建设等,为广西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农业政策,实现零关税的产品达 7000 多种,加上自由贸易区内近 20 亿人口的市场空间,又为扩大广西特色农产品的进出口
13、规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还加快推进了广西与东盟国家间在农业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协同合作与联动发展,发挥比较优势。第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出台了众多的惠农政策,使得广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最为富集的地区,有利地促进了广西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2006 年广西在关于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规定,从事茧丝绸加工业的企业可享受各项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2009 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广西政府将通过重点实施“三个千万亩
14、行动计划” 、 “四大战略工程”和“六大战略基地”的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和做大做强广西特色农业产业。 7三是广西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及其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对广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是以特色农业为载体的农业旅游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等,形成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在旅游词语中,称之为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这种旅游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农业、不熟悉农村,或者回农村寻根,渴望在节假日到郊外观光、旅游、度假的城市居民服务的
15、,其目标市场主要在城市居民。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等,而且达到了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也可以说,旅游农业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尤其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观光、旅游、度假活动增加,外出旅游者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而一些传统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人声噪杂。在这一背景下,旅游农业的出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 (二)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广西发展乡村旅游有如下诸多优势和机遇: 一是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广西是我
16、国著名的旅游大省,自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奇观胜景遍布八桂大地,使得区域内所有的市和绝大多数县都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如世界闻名的桂林山水风光、北海银滩、乐业天坑群、宁明花山崖画、大新跨国德天瀑布、大化七百弄、8龙胜龙脊梯田等自然旅游资源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乡村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广西是我国 5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居住着壮、瑶、侗、苗等 12 个少数民族,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广西具有众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如侗族等桂北少数民族特有的打油茶,苗族的过寨酒等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绣球、壮锦、蜡染、竹编等独具地方民族风格的民间手工艺品;壮族的“三月三”歌节
17、、瑶族的“盘王节” 、苗族的“过苗年”等带有浓郁民俗风情的传统节庆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为广西的山水增添了灵魂和意义。此外,近年来广西各地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出特有的乡村旅游景观线路,如桂林兴安千年灵渠寻古游、玉林容县贵妃园景区、梧州蒙山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旅游区等。 三是多样的农业生态游线路和乡村旅游模式。因广西 80%以上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集中在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故发展乡村旅游有着独特的优势。截至2010 年 12 月,广西各地乡村旅游产业初见规模,累计建立各种类型的休闲式农业园区 288 个,农家乐旅游地 1000 多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 个94754。
18、在此基础上,广西各级农业和旅游部门共同打造了广西现代农业旅游精品线路、南宁农业生态游精品线路和北海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精品线路等 15 条农业生态游精品线路,使得以观光农业、农耕文化、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旅游的新亮点。在开发这些农业生态游精品线路的过程中,通过个体经营、股份集资、公司+农户、综合开发等四种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以科技型、生态型、农家乐型、9探奇(险)型、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红色旅游型等 7 种乡村旅游模式。四是政府政策制度的大力支持。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扶持下,乡村旅游作为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国家和广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借
19、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 2006 年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将2006 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 ,2010 年 7 月国家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了从 2010 年开始,每年将联合组织开展以“全国欢乐乡村游”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系列活动。与此相对应,广西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广西乡村旅游的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为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广西乡村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又描绘了重点扶持建设100 个乡村旅游基地,推出 10 条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构建八大乡村旅游产业群的发展目标94755。 五是广西乡村旅
20、游发展在外部环境中面临着区域旅游合作日趋成熟、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等有利机遇。一方面近年来广西各市县政府及旅游部门积极推动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合作与交流,并加强了泛北部湾、泛珠三角、大西南旅游圈等区域间合作力度,有力地推进了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群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促使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把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同时,日益改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也使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广西体验乡村旅游。 10(三)影响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广西的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财政投入不足、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缺乏、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旅
21、游资源破坏性开发等困境。 一是财政投入和专业人才缺乏。据国家统计局 2011 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广西在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农村固定资产投入中,总体投资偏少,尤其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等方面的投资少更为突出(如住宿和餐饮业只及广东的 20/1、湖南 5/1、云南 6/1) ,这说明广西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财政扶持力度仍有待加强。此外,因为大多数乡村旅游区的管理工作是由当地农民或村干部承担,缺少服务意识,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培养滞后,导致了广西的旅游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这与广西作为全国旅游大省的现状不符。 二是区域内旅游资源整合不够。从 15 条农业生态游精品线路看,广西的乡村旅游线路大多局限于某一行政区域内,缺乏“大区域,大旅游”协作经营和宣传促销的观念,无法形成品牌特色效应。从旅游产业看,广西各地市的旅游业发展极不平衡,如国内旅游人数过千万人次的地市仅有南宁、柳州、桂林三市,而入境国际旅游者人数过百万人次的仅有桂林一市,这说明广西的旅游缺乏总体规划,区域整合度低,没有实现以桂林、南宁为旅游业龙头的“以点带面” 、 “串点成线” 、 “连线成网”的战略构想。 三是面临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污染、不可抗力因素的冲击等挑战。一方面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原来世外桃源式的乡村在迎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