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过程特色:网络民意表达的内在逻辑摘 要:网络民意表达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与其他民意表达方式相比,网络民意表达在依托载体、发生场域、传播优势、作用效果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诸目标的有机复合构成网络民意表达的现实需求和一大特点。网络民意表达是社会潜意识被逐渐放大的结果,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网络民意;网络民意表达;政治价值;表达逻辑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1-0016-03 民意作为大多数人的意见,只有经过表达,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力,发挥
2、其功能,实现其价值。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媒介的产生和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广泛使用,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场域得到极大延伸。网络重新构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的沟通模式,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特质以及对传统权威的消解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公共领域形态网络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社会利益的直接表达,使民意表达获得了新的社会生存土壤,网络民意表达应运而生。网络民意表达是以中下层民众为主体的政治参与主体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的活动。 2一、网络民意表达的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网络民意表达是现实中的民意在网络上的折射和反映,但是与其
3、他民意表达不同,网络民意表达是在网络环境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网络民意表达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其一,依托载体:互联网。网络对于网络民意表达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正是因为与网络的紧密结合,网络民意表达表现出与其他民意表达不同的特质。网络覆盖面广,参与者可以不受现实时空限制而迅速聚集在一起,通过网络进行自由意志的表达,即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彰显了极强的民间生命力,这为网络民意表达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虚拟社会的民意表达容易出现网络狂欢、网络暴力的非正常状态,极端化程度容易加深,这种墒的出现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偏激性直接导致的。 其二,表达场域:现实与虚拟交织。与其他任何民意表达不同的
4、是,网络民意表达的主体生活在现实和虚拟两个相互交融的场域中,这导致网络民意表达横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增加了对其把握的难度。在信息化时代,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并存交织、互动发展。现实民意是网络民意表达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网络民意表达是现实民意的延伸和超越,并衍生出不同于现实民意表达的新特点。其跨越性体现在网络民意表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既可能在网络上进行,也会从网上扩展到现实中。其三,表达优势:敏锐和可视化。 “社会民众评价活动总是与大量信息的获得和涌动联系在一起。 ”1互联网为信息传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3之间提供了即时的互逆式纽带,能使数量巨大的网民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双向互动,从而形成网友组织
5、和意见群体。借助互联网的这一独特优势,网络民意表达能敏锐快捷地感知由社会基本矛盾引发的种种现实事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同时,与传统的民意表达相比,网络民意表达的发生发展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在表达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不同观点、不同思想。在网络空间不仅可以找到网络舆论的源头,还可以看到不同意见的交锋,甚至可以随时观察到各种意见的此消彼长。因此,网络民意表达的过程是“可视化”的观点和思想汇聚,表现出明显的直观性。 其四,表达效果:深远巨大。由于传播手段和地域的局限,大多民意表达的影响限于一定范围的一定人群。而网络民意表达却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参与者不受现实时空的限制,其爆发出的能量之巨大,影响之深
6、广是其他民意表达难以企及的。2008 年四川大地震后,中国捐款最多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联合中国红十字总会壹基金计划,启动了第一个“512 地震”网络募捐平台。只用了短短 9 天时间,腾讯网友在线捐赠突破 2000 万元,创下互联网公益慈善史上最高捐赠纪录。截至 2013 年7 月,腾讯公益平台募集到的各种善款总额突破 1.3 亿,累计超过 1700万网民捐款。 二、形成独特:网络民意表达的现实基础 民意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网络民意表达是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折射。转型时期矛盾的凸显、民意表达渠道的有限和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网络民意表达形成的独特性。 4网络民意表达作为一种
7、社会意识诉求,其内容从根本上来说,来自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思潮最为活跃的时期往往就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进行调整或变革的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出现深刻变动,利益格局进行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对腐败和特权的痛恨、对权威的不信任、对贫富差距拉大的不满等都会刺激社会心理和思想情绪,整个社会正承受着巨大的张力。网民通过网络发布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件和基本问题其实就是社会现实中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它们往往与社会民众自身的利益和要求、相关的公共利益以及社会正义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对内的现
8、实批判,还是对外的民族主义情绪宣泄,网络为国人民意的充分表达提供了新的社会生存土壤。 尊重并保护公民自由意志的表达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几乎所有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伴随着公民政治参与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促使人们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和利益愿望,争取、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市民社会的本质就是民主社会,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市民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内涵,同时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公民个体作为民主政治参与的主体进行民意表达为前提。公民要真正实现自身民主、自由、平等等各项权利,就必须通过有序的意愿表达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
9、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另外,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成员的权利意识与公共精神迅速成长,也使得公5民更有能力更有理性进行民意表达。人们以平等的主体资格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之中,不仅关注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在涉及公共事务时也表现出公共理性。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党和政府面临民意表达不通畅的重大挑战。在现实语境中,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介,弥补了常规渠道反映民意的不足,成为民意表达和公益诉求的重要途径。随着公民发育成熟度的整体提升,社会公共领域的公共精神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公民借助网络强有力地影响甚至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出现了网络民意表达这种公民政治参与方式上的重大变化。 三、有机复合:网络民
10、意表达的追求目标 民主、自由和公正无疑是网络民意表达的价值目标,但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实现过程必须与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保持平衡。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诸目标的有机复合构成网络民意表达的现实需求和一大特点。 首先,关于网络民意表达与政治民主。民主是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国家形式。实现政治民主是网络民意表达蕴含的重要价值目标。网络社会具有与网络民主行为相契合的民主性基础,作为网民的公民可以利用网络参与公共事件、影响政治社会决策。罗伯特达尔曾区分了“公民大会式民主和代议制民主”2两种形式,而这两种形式更为常见的名称是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直接民
11、主指不借助于中介或代表,由全体公民直接进行政治决策,而间接民主是由公民的代表进行政治决策。直接民主可以更为直接地反映民众的要求和愿望,但由于程序上缺乏自我纠错机制而容易6陷入盲目和冲动。间接民主避免了多数人暴政式专制弊端的出现,但需要对政府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网络民意表达作为一种共同参与式民主形式,兼具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特点。它既具有直接民主的特点,是网民民意的原生态展现,又处于间接民主的框架之中,利用网络舆论形成的巨大压力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因此,政治决策者应该高度重视网络民意,重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民众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政治决策者切勿片面地将网络民意看作是全部民意的表达,不可随意盲从网络民
12、意,要在此基础上做更为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真实民意,作出符合大多数民众利益的决策。 其次,关于网络民意表达与政治自由。 “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3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人类得以不断改进自己的生存状态的必要前提。 “我们之所以需要自由,乃是因为我们经由学习而知道,我们可以从中期望获致实现我们诸多目标的机会。 ”4自由意味着身心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意味着无约束。表达自由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网民通过互联网表达其思想、意见、主张、情感等各种内容,无疑也是自由的重要内容。要注意的是,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13、,因为没有束缚的自由必然会与其他人的自由相冲突,而侵犯他人自由是与自由的本质相悖的。因此,网络民意表达的自由也不应该是任意的。伯林把自由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5网络民意表达更多地属于积极自由,但是这种积极自由不能妨碍他人的积极自由,更不应侵犯到他人的消极自由。自由设定责任,自由是一切责任得以存在7的终极依据。如果主体自己意识到这种责任并且自觉地履行这种责任,那就意味着他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如果主体把自由和责任分离开来,那就要通过道德谴责或者法律制裁来迫使他承担这种责任,这时他就体验不到人的深层自由。因此,网络民意表达作为公民的一种自由,应该受到公民责任的约束。 最后,关于网络民意表
14、达与政治公正。公正即公平正义,追求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正如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着重强调的那样:“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6首要价值,指的就是社会制度最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价值。公正既是公民评价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标准,又是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首要价值。政府必须坚守公正的政治基础价值,以平等和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利益分配。网络民意表达把实现政治公正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但其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政治公正的挑战。一方面,政治公正涉及到普通公民与决策者之间的平等和公平关系。民意越来越成为介入政治过程,影响甚至改变政治议程的重要变量。政府与民众以一种相对平等的方式出现,双方就政治
15、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共同讨论和协商决策。政府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了政治生活中的平等和公平。另一方面,政治公正又涉及到公民中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平等和公平关系。虽然所有公民都有网络民意表达的权利,但现实中,人们利用网络进行民意表达的具体条件及产生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虚拟表达的缺陷之一就是无法完全代表真实民意,信息资源分配不均衡,决策容易失真。政治决策者需要从政治公正原则出发,既要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带来的压力,8又要听取现实世界的民意呼声,应把这两方面的民意统一综合起来加以考量。 四、渐进发展:网络民意表达的形成路径 网络民意表达是社会潜意识被逐渐放大的结果,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循序
16、渐进、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作为民众评价活动的一种网络实现形式,网络民意表达首先是网民心理的一种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思想文化因素构成了网络民意表达的现实基础。这些因素一旦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诸种利益的再分配和各种利害关系的重新分化、组合,产生一些新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件或社会基本问题。这些事件和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就会郁结为民隐和民怨。一旦类似事件和问题在网络上曝光后,即使这些事件和问题与网民没有直接利益关联,网民在关注这些事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类同情感共鸣和互动。而不能通过现实途径正常并公开表达的那些社会潜意识便会迅速在网上涌动和凝聚,形成网络民意表达的基本雏形。 网民
17、普遍的社会心理为网络民意表达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素材。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民意表达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网络意见领袖的异军突起,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和官方媒体主导新闻宣传和社会舆论的格局。他们大多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信息来源及时、广泛,比普通人更及时地接触到网络事件和信息,对网络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在某些专门问题上有较多的研究和较广博的知识。由于网络意见领袖能引导和影响大多数网民的态度和行为,故他们在促进官民沟通、维护有序政治参与、警醒政府和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社会潜意识为基础,9网络意见领袖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可对那些反映普遍的社会心理倾向的零散观念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不断深入地采集、挖掘
18、这些思想素材,对其进行论证、充实和提炼,把网民的社会心理和零散观念从感性的转变为理性的,从隐性的外化为显性的,从分散的升华为系统的,最后提出比较严密、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理论观点,把网民群体中尚处于朦胧状态的要求和想法以理性的形态表达出来,揭示出现实中人们的经济政治诉求,促成某种网络思潮的产生。网络思潮是网络民意的理论表达,使网络民意表达基本具备了理论形态。 网络民意表达的社会心理非常广泛,极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网络思潮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引领,即使在理论体系还没成熟的情况下,也能比较自觉主动地转变为一定的思想行动,甚至可能会通过网络群体事件的极端形式表现出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2012 年 8 月 26日,陕西前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微笑门”事件引发的对其腐败追查、处理即是强大网络民意表达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新汉,邱仁富.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2美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 .北京:三联书店,1997. 5英伯林.自由论M .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10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1988. 责任编辑:张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