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艺术思潮的演变看景观设计的发展摘要:从分析内涵入手,介绍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以及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景观设计的演变和发展。 关键字: 景观设计;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connotation, on the impact of the modern art of landscape design,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stmodernism in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landsca
2、pe design;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日益丰富,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都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的环境景观,实际上也正是人类的欲望在大地上的投影。从田园到花园,到公园,再到高科技企业园,都充分反映了人类在科技进步的帮助下,不断实现自我完善的历程。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寻找到如何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从而在大地上写下反映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轨迹,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而艺术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丰富最直接的源泉。由于景观
3、设计本身的艺术特质,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必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1. 现代景观设计就从现代主义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表达方式。 2.1.1 从艺术类型来看,现代绘画艺术抛弃以往的写实手法,通过线条、块面和色彩来构成画面中的基本要素。这一形式深刻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追求创新的景观设计师们从现代绘画风格中获得了无穷的灵感。巴西著名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就认为,艺术是相通的,景观设计与绘画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是工具的不同。他用大量的同种植物形成大的色彩区域,如同在大地上而不是在画布上作画。他曾说:“我画我的园林” (I paint my gardens) 。这正道出了他的造园手法。 2.1.2 另
4、外,雕塑与园林景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雕塑一直作为景观园林中的装饰物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保留。而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一部分雕塑不断地走向抽象,走向室外,扩大尺度和使用各种自然材料,与景观作品愈加接近,这两种艺术的融合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较早尝试将雕塑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人,是艺术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 19041988 年) 。他说:“我喜欢想像把园林当作空间的雕塑。 ”这位多才多艺的日裔美国人一直致力于用雕塑的方法塑造室外的土地。野口勇是艺术家涉足景观设计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激励了更多的艺术家投身景观领域。 2.2 从艺术流派来看,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
5、主义、构成主义,其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指导思想和形式语汇。 2.2.1 如前面所提到的布雷?马克斯,在他设计中所使用的形式语言大多来自于艺术家米罗和阿普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同时也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美国景观设计师丘奇(Thomas Church 19021978 年)也将现代艺术的视觉形式运用到园林中,他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结合形成简洁流动的平面,同时又满足了所有的环境功能要求。 2.2.2 作为立体派的一个分支,对整个现代主义运动都到重要作用的风格派,其设计思想和造型语言也影响到景观设计领域。风格派认为艺术应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只有点、线、面等最小
6、视觉元素和原色才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艺术主题。美国景观设计师克雷在他的米勒花园(Miller Garden)设计中,紧邻住宅的周围,以建筑的功能秩序为出发点,将建筑空间扩展到周围的庭院空间中去。凭借一种类似建筑本身的简洁而自由的平面设计思想,仅仅利用结构(树干)和围合(绿篱)的对比,就塑造了一系列室外的功能空间。 2.3 现代主义观念与形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建筑与景观的设计方向。它强调现实性与功能性,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布局,突出构件本身的形式美。其空间的表达清晰简洁,却也冷静单调。尽管这一时期的设计带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但其艺术形式依然遵循着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等基本美学法则。
7、而之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则完全挑战了传统的形式美。 3.1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即后工业时代过渡,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建筑运动开始超出了对传统的演变和发展,背离了和谐、统一的美学法则,而推崇矛盾性、复杂性、含混性,甚至追求残破、断裂、扭曲、畸变、解构等一系列为传统美学所不相容的审美范畴。商业化,向大众艺术倾斜的俚俗化,与工业化社会所倡导的标准化、普遍性和一致性相对立的个性化,致使一种反理性和超理性观念的出现和兴盛。而在艺术和建筑景观领域中,人们则倾向于抵制压抑人类情感的过度理性,认为处于高技术时代的人则应该用高情感来平衡。就这样,
8、随着理性的衰落和情感的回归,人们开始以一种随心所欲的态度地去追求偶然性和随机性的创作手法,仿佛把艺术创作当作游戏。这就导致了后现代主义的消极面:面向大众的创作本身却沦为设计师的自我表现和情感宣泄。但同时又有其积极的地方,那就是:它不为传统观念所羁绊,活跃了创作思想;它提倡环境意识与历史文脉,赋予建筑及其景观的形象以寓意与文化内涵;它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于是,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诞生了各种形形色色,离经叛道的设计作品。 3.1.1 例如,具有景观设计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美国景观设计师施瓦茨,其作品风格整体倾向于波普派和后现代主义,表达方式大胆而多元化。1979 年施瓦茨为自
9、己家设计的面包圈花园(Bagel Garden) ,以自己的方式对传统景观设计行业准则提出了挑战,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1925-)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典型体现。广场于 1975 年-1980 年建成,表现出罗马-地中海历史风格的倾向。这一设计也是穆尔与精通当地文化的建筑师密切合作的结果。设计师在广场设计中既考虑到了当地居民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又考虑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广场布局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黑白线条,将之变化为一圈由大而小的同心圆。意大利的地图也被直接搬到了广场设计中。圆心喷泉中涌出的水流,从象征着阿尔卑斯
10、山脉的高处瀑布般地淌下来,两旁则是五种典型的古典柱式。穆尔这一把古典风格和神奇想象集于一体的设计,成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作品。 3.1.2 法国园林师谢墨托夫(Alexandre Chemetoff)在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中设计的下沉式竹园(The Bamboo Garden),有意识地保留了城市的地下管线设施,给水干管、排水管、电力管纵横于场地之中,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小小的绿色空间实际上是城市庞大聚集体的一个“碎片” 。这个设计体现出后现代在文脉继承方面深入到场所精神领域中的主张。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个景观设计就是在创造一种场所,只有更倾心地体验设计场地中隐
11、含的特质,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时,才能领会真正意义上的场所精神,使设计本身仿佛一部关于场地的自然历史或演化过程的美学教科书。 3.2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的某些优秀特质:追求空间的趣味性,在地方景观和环境特征之间寻找呼应和契合;强调设计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表达;从而使当地特有的风土文化价值得以保持和张扬,设计作品能自然地融入现实生活中去。同时,后现代派景观也重视艺术在环境中的实践性创作,使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界线变得模糊,从而表达出把艺术融入大众生活的理想。 3.2.1“大地艺术” 就是在艺术生活化方面影响景观设计的艺术流派之一。它从 20 世纪后半叶起至今逐渐发展
12、成熟起来的 。在这一类型的作品中,雕塑不是放置在景观里的单个元素,而是将自然环境作为创作场所,运用土地、岩石、水、树木和其他材料以及自然力等在场所中塑造和改变已有的景观空间,雕塑与景观紧密融合,不分你我。其代表作品有艺术家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 、德?玛利亚的“闪电的原野”和克里斯多的一些“包扎”作品等。这种将景观与雕塑两种艺术的融合与发展的创作手法,成为许多景观设计师借鉴的形式语言,而艺术家也纷纷涉足景观设计的领域,许多作品往往是景观师和艺术家合作完成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类似手法已成为景观设计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很多室外环境设计中,都可以看到大地艺术的影子。 结语 归结起来,现代主义设计强
13、调功能应用和空间形式的统一契合,抛弃多余装饰,提倡平面布置与空间组织的简洁自由,明快流畅。但是它简单机械的方式,也把原本延续自然,与环境合为一体的人类生存空间变成了冷漠单一,形式雷同的人工都市。而后现代主义风趣游离,不否定任何事物,也不排斥模糊性、矛盾性、复杂性和不一致性,这种对新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干预,使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了。 总之,当代景观设计风格正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与后工业时代共同成长的产物。 参考文献: 1杨冬辉.全面介入城市的环境设计从风景园林到景观建筑.新建筑,2001 2张国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罗伯特?文图里(Robert Venturi).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 【作者简介】胡立凡(1976-) ,女,湖南省长沙市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