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大农和小农的博弈行为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1485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大农和小农的博弈行为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大农和小农的博弈行为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大农和小农的博弈行为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大农和小农的博弈行为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大农和小农的博弈行为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大农和小农的博弈行为分析【摘要】本文以我国农民合作和农村合作社发展过程面临的环境为基础,描述了大农带动小农这一合作社形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在合作社中大农和小农之间的博弈行为,并且分析了这一合作形式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博弈论 合作社 大农 小农 一、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治理制度,在大农领办的合作社中,这些龙头企业或者大户往往是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合作社的,其提供的资本是合作社运行与发展的核心资本,农村资本固有的稀缺性使核心资本的拥有者(大农)常常演变为合作社的经营者和治理的驱动者,在成为合作

2、社企业家的同时被赋予高度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 理论上说,合作社绩效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合作社参与者尤其是企业家能否发现并把握外部利润,还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抑制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家实现有效激励。由于股权配置的高度集中、核心资本的逐利性和大农机会主义行为,合作社往往成为大农取利的工具,引发组织内部的信任与合作问题并引致合作社的治理冲突。在实践中,具有强势交易条件的大农利用其对合作社的经营垄断权和决策权侵害社员的正当权益,导致“大农吃小农”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将以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大农带动的合作社动态形成和发展过程。二、博弈论分析 (一)第一阶段:成立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由农村中具有一定的

3、企业家才能和一定资金的大农所推动的。由于家庭式的分散经营导致生产不规模,广大单干中的农民收入很低。在此时,那些具有带头创新精神的大农就会抓住时机,联合广大小农组建合作社。大农获得规模化和机械化带来的好处,并拓展销售渠道和新的市场,政府也会给予支持。小农也在合作社寻求新的市场中获得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拓宽渠道减少成本。 在这一阶段,二者是具有共同的合作基础的,此时合作社主要靠大农投资和管理,小农无需承担太多责任。大农有组建和不组建两种策略,与之相对应的,小农具有参与和不参与两种对应策略。 二者的博弈行为如下: 对此博弈行为的解释,R 为成立后大农的收益,g 为政府支持此项目出资,c 为组建合作社的

4、成本,r 为小农的获益。 在次我们可以看出,只要 R+g-c0,r0,也即成立合作社,大农的所得大于成立合作社的净投资,小农也由于加入合作社而有所得,那么(组建,参与)就是这个博弈的均衡,而这个条件是很容易满足的,所以初期合作社的成立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二)第二阶段:成长阶段。 这个阶段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主要原因是大农在合作社中所占的资本投入规模很大,充当合作社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并且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容易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小农。主要体现在高价提供合作社服务,低价收购小农产品。并且,此时,随着小农参与合作社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不仅仅只想像初期那样,仅仅满足于获得一开始的较少的经济获益

5、,他们更需要深入参与和管理合作社的运行。 这一阶段,双方的博弈中,大农有专断、放权两种博弈策略,小农有继续参与和退出合作社这两种策略行为。 我们可以将二者的博弈表述如下: R1 表示大农对合作社进行专断式管理时,大农所获得的收入,c 表示对合作社日常进行管理所付出的成本,M 为专断情况下,小农有一定概率离开合作社所带来的预期损失。r1 表示专断式治理下小农获对比不加入合作社所得的收入增量,N 表示大农的机会主义倾向有可能给小农造成的预期损失,s 为小农能够参与或未能参与合作社管理的心理满足或损失的度量。 R2 表示大农对合作社进行共享式管理时,大农所获得的包括未来预期折现的收入,r2 为共享式

6、治理下小农的收入增量,C1 为大农投入到合作社的沉没成本,C2 为小农对合作社的资金投入的沉没成本。 给出下面的不等式: 若上面两个不等式成立,则(专断,参与)就是均衡状态。 式成立是因为 R1 较大,M 较小,R2 不大。式成立主要是因为C2 与不等式左边相比是较大的。R1 大是因为大农通过牺牲小农利益来增加自己的收入,M 较小主要是 太小,原因是参与合作社的惯性使得小农退出合作社会产生不适,以及小农和大农在城里合作社时签订合同时为大农主导,退出的话会受到合约惩罚,还有就是小农作为单独的个体,力量微薄,一两个退社并不能给大农造成什么影响。C2 较大的原因也是和上面的原因有类似之处,较大的退出

7、成本使得只要小农由于专断管理受到的净损失小于退出成本,那么小农就不会退出。而这个均衡状态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小农的利益受损,大农通过掠夺小农获益,这个均衡短期可能是存在的,但是长期,必然导致小农退出,合作社垮台。 那我们就要使得(放权,参与)成为博弈的均衡,那下面这个不等式必须要满足: 此时的关键是要保证 足够大,即小农退出的可能性很高,如果大农采取专断管理模式,小农能够给予大农强烈的信号,使得大农相信一旦其采取专断经营模式,小农一定会退出。 要保证 足够大,最关键的是小农在合作社中针对大农的谈判地位要有明显提高。小农不能仅仅是一个合作社简单的产品供应者,还要保证其也具有一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

8、余索取权。 要做到这一点,合作社的管理制度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要由合 作社一开始成立时的粗放的大农或核心成员管理并高度掌握着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转变到大农和小农对合作社的共享共管模式。具体办法是在合作社中设立专门的小农利益保障机构,其成员由小农代表组成,对合作社管理层有监督职能并且能够代表小农在关系着合作社重大事件决策中和大农进行协商谈判,维护小农的基本利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复苏,合作社经济不断的涌现以及发展。如何成立,怎么成立合作社已经不是现在关注的主要问题了,如何妥善处理合作社内部不同成员的利益分配和分工合作,能够让合作社长久地存续和壮大发展下去,才是困扰着我

9、国农村合作社的大问题。共享型的合作社管理模式才是以后农村合作社发展的趋势所在。三、结论 在合作社中,具有企业家性质的大农,其才能的发挥是合作社组建、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要发挥企业家才能,就必须赋予其控制权以实现控制权与其才能的匹配。但是,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家天然地具有机会主义的倾向,需要建立规范的治理机制。 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一、小农主体地位严重弱化的合作社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没有小农的支持和拥护,合作社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二、农民企业家是农村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富有创造性且具有经营能力,有“困中求变”的决心和勇气,他们是合作社发展的宝贵财富,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赋予其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三、尽管企业家先天性地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但是,通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设计与创新是能够有效地克服企业家的机会主义倾向,提升合作社的经营绩效的。大农和小农之间是有利益共同点和合作基础的。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 2崔宝玉,陈强.资本控制必然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弱化么J.农业经济问题.2011,(2). 3刘宇翔.农民合作组织成员激励与制约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20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