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建设和建后长效管理.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1486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饮用水建设和建后长效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饮用水建设和建后长效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饮用水建设和建后长效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饮用水建设和建后长效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饮用水建设和建后长效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村饮用水建设和建后长效管理摘要:在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中,针对存在的地方配套资金短缺、建设进度缓慢、工程建设不规范、减少工程建设内容、建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解决对策,即明确主管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技术服务、落实资金配套、开展长效管理等,保障了工程施工的发展和农村饮水的安全。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建设;长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23.9 文献标识码: A 有效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可提高农村的用水条件,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障饮水安全,改善生活生产方式,推动农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脚步。 1 农村饮用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进度缓慢 在建设过

2、程中,政策处理、乡镇换届、业主重视程度、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审批等因素对实施整体计划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工程建设进度缓慢。水利部门虽然通过召开会议和多次发文,推进各业主单内建设脚步,但效果均不满意,大部分项目都存在拖延建设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不单单对饮用水工程建设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上级水利部门推进水利工作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根据相关资料报道,某地在建设农村饮水工程过程中,预计在 2008 年完成 14 个乡镇供水项目,但符合备试运行的供水项目只有 7 个,明显拖延建设计划,且拖延时间达到 1 年以上,严重影响建设进步的发展1。 1.2 地方配套资金短缺,减少工程建设内容 农

3、民饮用水计划是一种由农民举办、政府补助的项目,自 2003 年起政府补助资金比例已经由 10%重新制定为 40%,但是实际情况为群众白筹和政府配套仍要高于 60%2。一般情况下,农民自筹能力低、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很难将财政专项配套资金落到实处,农民自筹机制也很难形成。乡镇在实施水利建设项目中,通常采用有多少资金建设多少项目的原则,通过补助金建设项目所在地,随意缩小供水范围和改变原计划规模,使实际受益人口与项目报告人口差生较大差异。 1.3 工程建设不规范 在争取到项目后,由于在建设阶段出现了主管领导频繁调整、管理工程建设不专业、农民思想观念老旧等情况,影响了项目建设程序和资金运用的规范化运行,

4、导致拖延工程竣工结算,影响到了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同时由于减少工程建设内容等因素,导致工程竣工验收组织进度缓慢,干扰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 1.4 建后管理不到位 农村饮用水建设完成后,建后管理工作成为管理部门的组要问题,若建后管理不到位则会影响饮用水建设的长久发展。目前,建后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难题,如(1)因为在建成农村饮用水工程后,水表的安装还未普及,导致发生严重的长流水现象,造成水资源浪费。 (2)某些水厂内虽然安装了消毒设施,但会出现未及时加药消毒或未及时修理已损坏的消毒设施,使农民直接饮用了直流水,导致水质安全隐患。 (3)因为管理资金比较短缺,因此没有建立管理机构、出台管理制度

5、和落实管理人员,使水厂正常运行受到影响,难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2 解决对策 2.1 建立组织机构 建立以相关职能为成员、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分配组内各位成员的工作职责,乡镇领导也需建立实施小组和领导小组,共同管理饮水工程建设工作以及负责建后管理工作,利用自身的指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种组织机构的应用,可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工作,完善建后管理的体制。 2.2 加强调查研究,明确主管部门 现阶段大部分的农村饮用水工程都属于多头管理。这种多头管理方式的发展,必然会扰乱农村饮用水建设项目的统筹安排工作,多部门审批且资金分散,无法发挥投

6、资的整体效益3。所以,必须将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主管人员以及建后管理的主管人员进行明确的编制,并且设置水质监测的责任部门为卫生部门,供水水源保护的责任部门为环保部门,从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 2.3 整合配套资金 由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资金有限,若只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补助资金对工程的正常运行会造成很大影响,也就无法解决农民安全饮水的情况。所以,县级领导必须加强整合资金的力度,将财政专项配套资金落到实处。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饮用水规范性文件,确定配套资金补助范围和标准,提高农民自筹资金意识,使资金使用管理和工程建设规范化,建立一种建后长效管理对策,促进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顺利发展 2.4 成立管理机构

7、现阶段的水利部门均已成立管理机构,编制管理人员,安排运行管理费用,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管理工作。由于地方部门的人员和技术比较匮乏,主要的责任都由水管所领导负责和管理,因此工作的正常运行受到限制4。针对现代社会的水利发展水利部门原有科室已经不能达到有效运行要求,必须根据其他地方的成功管理经验执行,将管理人员和分片联系人制度落实,建立专门的管水机构,并且应当聘请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负责人参与监督、管理管理项目建设工作,提高工程监督和检查的工作质量,增进工程建设的速度,保证组织验收及时,促使建设管理和建后长效管理规范化。 2.5 加强水源保护 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应当定期检测水质,并加强保护饮用水水

8、源。首先,划分水源保护区域,设置禁牌,制定保护本地水源的规定,做好水源安全工作,避免由于人为导致农药污染、水土流失、乱倒垃圾等情况出现,保障饮水安全不受影响5。主要在县级设置防控中心,成立水质监测制度并尽心完善管理,根据水源的不同情况,确定化验周期和指标,科学选择水质监测点,同时根据水质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水质化验方案,及时向村民公布水质监测结果。 2.6 探索管理模式 农村饮用水工程实现长效机制后,主要的工作就是加强管理力度。首先,积极宣传农村饮水安全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对建后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有效管理模式,提高饮水工程的管理质量。其次,制定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方法,落实“人员、报酬、

9、制度”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态度,深入探索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采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体制,保证工程的长期效益6。收取水费不但可以使农民节约利用水资源,也确保证了供水设施的长期运行,因此,水费的制定应由相关村民代表共同商议,保证水费、水价、水量的公开。 3 结语 我国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农民饮水安全性,全面提供优质水的供应,同时建立一种适合农村饮水工程的特点、落实责任主体、明确产权归属、责权利相互统一的公益性农村事业。加大农村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实施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工程施工的发展和农村饮水的安全,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速度,实现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0、。 参考文献: 1夏碎明,郑方舟.文成县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21(4):77-79. 2沈松土.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探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2,24(4):45-48. 3叶辉.对实现农饮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探讨以安吉高禹、永康桥下农饮水项目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23(4):38-41. 4陈永肖,罗飞.浅谈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的探索和创新J.新农村(黑龙江),2010,(5):97,96. 5郑鱼洪.湖州市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水利发展研究,2009,9(7):59-61. 6杨柔,孙求.浅谈农村饮用水安全运行管理体制的建设J.价值工程,2010,29(9):172-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