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065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摘 要:济阳坳陷车西地区沙三段浊积扇体是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该区浊积扇体的成藏与储层物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类型浊积扇体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物性定量分析,总结出不同类型扇体的物性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效能的影响规律,可对该区沙三段浊积扇体油气藏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车西地区 红层 储层特征 成藏特征 车西地区沙四段地层分为上下两段,多年来勘探目标主要以沙四上为主,勘探程度较高,沙四下的勘探局面一直没有打开。从目前的勘探情况来看,全区钻进沙四下多口井均获得低产油流或见到比较好的显示,车 252、车 273 和车 274 等井获得工业油

2、流,反映了沙四下段较大的勘探潜力。 制约勘探的因素主要是地层分布规律及主要成藏特征不明确,导致外围勘探一直没有打开局面。为此笔者加强成藏规律研究。在细分砂组、落实砂组地层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储层预测,同时考虑到压力、油源、断裂等因素进行成藏分析,取得了一些认识,从而指导了有利目标评价,为下一步井位部署奠定了基础。 一、地层特征 通过实际钻井统计分析,车西地区钻至沙四下亚段探井有 66 口,钻过该层系顶面小于 100 米的探井有 33 口,只有 16 口井钻进古生界或中生界。通过对多口井的岩性、电性特征分析,该区沙四下分为四个砂组,地层发育表现出以下特征,1 砂组储层较为发育,红色泥岩零星出现;2

3、砂组为砂泥交互层,红灰泥岩交互出现,3 砂组储层单层厚度较大,红色泥岩发育,4 砂组发育大套红色泥岩夹薄砂层。沙四段埋藏深、沙四上、下沉积构造差异大,沙四下各个砂组的分布特征也大不相同。沙四上地层东厚西薄。地层厚度中心在车 251 以北,东西两个沉积中心交汇,地层保留最全,厚度最大达 200m。沙四下地层西厚东薄,厚度中心在西北部,最大厚度在 500m 以上。南部地层较薄,东南部地层一般在 50-100m。以中带车 406-3 古梁为界,形成了东西两种沉积特征。 通过精细的地层、储层对比基本明确了储层的分布特征。沙四下地层在北部及南部地层较厚,西部为主物源的发育区,砂岩储层的厚度变化也遵循此规

4、律。 二、沉积及储层特征 沙四段沉积初期,该区为半干旱亚热带气候,地势相对平缓,水体较浅且蒸发量大,形成一套红色砂泥岩沉积。在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实钻井的测井钻井资料,针对全区统计沙四下顶部 100m 内的砂岩厚度,对沙四下沉积时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在沙四下红层沉积时期,车西洼陷存在几个明显的物源通道,由此构成对红层沉积起决定作用的物源体系。结合砂岩厚度图,洼陷北部埕南断层下降盘砂岩比较发育,形成了裙带状分布的陡坡冲积扇群,紧邻洼陷区,为南北物源的末端,砂岩厚度减小,而西部及南部缓坡区靠近物源,储层比较发育。沙四下整体上呈多物源冲积扇沉积体系,砂体连通性差,平面上叠合连片,1、2、3 砂组储

5、层较为发育,4 砂组揭示井位较少,从钻探的情况来看东部储层相对不发育,向西有逐渐变好趋势。 沙四下钻遇细砾岩、粉砂岩,砂岩含量高,沿古冲沟向北、向西砂岩含量减小,岩性变细,为南部、东部物源提供的缓坡冲积扇沉积。北部陡坡带及埕南断层下降盘发育以埕子口凸起为物源的陡坡冲积扇沉积体系,其砂、砾岩体快速堆积,相带窄,相变快,厚度较大,反射杂乱。而中部洼陷内为南北两物源的边缘地带,物源供给相对减少,砂岩厚度明显减薄,为相对稳定的泥岩与砂岩互层咸化湖沉积。 三、成藏特征 从平面上油气显示井分布特征上分析,成藏的井主要分布在异常高压区、断阶带和剥蚀环带上;失利的井原因有以下几点:储层不发育,如车 277、车

6、 278 井,钻在沙四下红层尖灭带,储层缺失发育多套膏泥岩;在储层发育区钻在构造位置偏低的部位,如车 16-3 井钻在第二剥蚀环带的较低部位,解释为含油水层,高部位的车 16-2 井在沙四下见到多套油斑显示,试油为低产油层。通过统计断距、压力、储层厚度与成藏的关系发现,断距越大、压力越大、红层越容易成藏。在中超压区中,压力系数1.35 时,只要断距85m 即可成藏。在弱超压区中,压力系数1.15 且断距150m 才可成藏。在常压区中,断距170m 时,只见油气显示井和干井,成藏不利。垂向上距离沙三下油页岩越近,油气显示级别高,成藏的可能性越大。 综合压力、疏导等因素笔者建立了三种成藏模式:高压

7、充注,砂体疏导型,即在大断裂发育区,在高压控制下,油气会同时沿断裂侧向运移、之后沿不整合、砂体向两侧高部位运移,上下两盘都可形成岩性油藏(图 1a) 。剥蚀对接、直接成藏型,西部区域沙四段地层遭受剥蚀,沙三下油页岩直接覆盖在沙四下地层上,直接充注形成岩性、地层油藏,平面上表现为不同砂组的剥蚀环带成藏区(图 1b) 。断层阶梯式疏导型,车西南部地区断层发育且断距较大,油气沿顺向断层和输导砂体呈阶梯状向高部位运移,在沙四下形成构造、构造-岩性油藏(图 1c) 。 车西沙四下红层整体上与高压区、断阶带密切相关,因此对该区构造精确解释,落实了多条大的断层及近东西向展布的鼻状构造,均对油气的疏导和运移起

8、着控制作用,近期通过对沙四下各砂组剥蚀线的精细落实,车西洼陷西部发现多个地层圈闭,物源供给以西部、南部为主,储层条件优越,同时发育多条大的油源断层,形成有利的成藏组合模式。四、结论 笔者通过对车西地区沙四段红层的地层、沉积、储层特征的分析,结合实钻井数据,总结出沙四下红层三种成藏特征,并据此明确了有利的勘探区带,取得了一定的认识,目前已经在区带中西部部署了两口探井,以探索第 1、2 两种成藏类型,随着勘探进程的不断推进,沙四下红层的成藏特征将会被进一步证实。 图 1 车西地区砂四下红层成藏模式图 参考文献 1周自立,杜韫华.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相与油气分布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1986,8(2)

9、:123-132 2冯增昭,王英华,刘焕杰,等.中国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16-118. 3彭军,郑荣才,陈果. 广西百色盆地东部古近系那读组湖相灰岩J.古地里学报,2004,6(2):163-173. 4Michela Dini,Giorgia Tunis,Sandro Venturini.Continental,brackish and marine carbonates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Kolone-Barbariga(Istria,Croatia): stratigraphy,sedimentary and geochemistryJ.Palaeogeography,Paleoclimatology,Paleoecology,1998,140:245-269 5王成,范铁成.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17(3):12-14. 6闫晓芳,陈景阳.塔中地区奥陶系裂缝性碳酸盐岩储集性描述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1(3):21-23,27. 7郭玉新,林会喜,王亚琳. 车西洼陷缓坡带下第三系低位扇勘探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