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课堂教学法改革的探讨【摘要】 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加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积极探索了多样化的、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方法,论述了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关键词】 高职教学 课堂教学法 改革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改革应以“对话教学”为主题,以“课堂有效”为原则,以“培养兴趣”为目标,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高职课堂教学应以“对话教学”为主题 对话教学是新一轮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对话教学体现了时代精神,在教学目的观、过程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呈现了全新的面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正在蓬勃开展。 许多教师深受传统认识论思维的影响,认为对话只能发生在具有相互通约性的“正常话语”之内,而那种与教师思路岔开或各异的学生“反常话语”或“异向交往话语”不具有通约性,不具有可对话性,由此造成课堂中教师交流的一种主导模式,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的模式,教师拥有一种“独白”真理的话语特权,不愿敞开自己
3、去倾听学生的声音,拒绝或忽视学生的“反常话语”或“异向交往话语” ,课堂师生交流中有学生的发言,但没有学生的声音。这种交流模式既削弱了教育的创新性,亦遮蔽了学生存在意义,束缚了学生的个体精神自由。 对话教学要有针对性。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操控下按计划程序进行,而学生参与的讨论式教学往往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常常出现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而使教学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讨论式教学要求开放环境,而开发的实质是冒险精神的环境,有序的教学则需要一个封闭的环境,封闭的实质是保守和怯于冒险的体现。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很难进行形成性评估,一旦形成性评估的内部特征要求与其外部的中国高校招生
4、的大环境出现了不协调,就会导致“形成性评估”考核规则的僵化。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体现综合性、保持系统性,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高职课堂教学应以“课堂有效”为原则 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增强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创造性,让教学活动的直接主体与目的主体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前准备和课后分析,将教与学的过程统一起来,让与教学相关的所有群体资源都综合起来为教学服务,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群体性研究活动和实践检验教学理论的过程。在经验性教学活动中,反思通常只是教师的个体行为,受到教师本身的认识层次
5、和水平的局限。群体性反思不仅包括由优秀教师、教学理论专家和教学管理者组成的小组帮助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由教师实践检验直到解决问题,还包括由授课班级的学生课后讨论提出对教学期望的要求,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性教学法,提倡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学习,实施个人发展计划。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及成就,并对自己的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出规划,选择模块化课程进行学习以获得某种实践工作的全部技能。学生培养计划中包含专业化学习技能课程,将实践技能的学习融入到全部课程中,实践技能包括基本学习能力、批判性分析、书面沟通能力、口头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高职实训课应以“理实一体、学做合
6、一”为模式,将理论授课和学生实际动手相结合,学生动手可以是实物操作,也可以是利用软件进行仿真操作,把实训室建成车间,把课堂设在车间,突出职业技能培养,能够解决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隔离的矛盾,达到在“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量对应的是效率,质对应的是效果,有效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但对高职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它的价值属性。当前,随着高职院校先进教学设备的投入,高职教师也在努力掌握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技术,不断改变着教学传播媒体,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扩充了知识信息量,更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
7、提高。目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图像视频和网络信息技术。其优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学生针对自己难以理解的部分,在课下可以重复自由地选择想深学的教学内容;二是具有很好的合成性,用甜美的音乐、亲切的声音、形象的图像、逼真的动画等创设出新颖的教学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的立体化教学环境,全方位吸引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三是具有很好的互动性,对于一些难教或难学的课程,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随着课堂所讲内容,学生边听边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高职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兴趣”为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8、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就是培养学生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好环境。当前,高职学生最常见的学习心理体现有: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不浓,被动地学习,对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不会运用学习方法,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厌烦学习,甚至逃学,出现学习情绪低迷现象;学习的认知能力较差,不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不懂得总结学习上的成败。因此,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使用教学手段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无论是专业培养目标或课
9、程目标,要使学生做到每堂课都有课堂目标,在制定专业的教学计划时,特别要审视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是否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及情感融为一体,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至少应该包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及要达到的效果等,做到“有的放矢” ,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高职课堂教学应注重“教与学”过程的统一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这一重大转变,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学法,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重视提高学生的
10、思维品质,实践创新能力;注重情感领域,倡导愉快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课堂教育要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师生间的交流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信任。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师生间的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师生间的交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
11、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表现自我,并且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在平等、和谐、民主与合作的氛围中,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学生们活跃了思维,舒展了身心,也更有了自信心。 2、课堂教育要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除了要在课堂上落实学生学会了什么,还要思考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有没有领悟基本方法、掌握一般规律。
12、通过自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能触类旁通、由点及面、举一反三,这才是课堂的新教法。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尽量把参与机会留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像蜜蜂一样,自由、主动地采集花蜜,使他们脱离学校后拥有“充电”的能力,由学会变为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堂教育应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心理活跃,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因为在集中精力及兴奋状态中记忆的东西,学生是不会轻易忘记的。恰当的情景教学为学生拓展了充分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加之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
13、使课堂教学和谐愉快,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要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每节课都要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或探讨,相互讨论交流,分析问题,形成结论,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约束,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自我锻炼,互助研究和认知提高的过程。 五、结语 在经历大众化阶段的规模快速扩张后,高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14、实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能够实现规模、结构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内涵发展。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事业,从根本上说,教育意味着启蒙人,解放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应当是:呵护自由、培育兴趣、掌握知识、启迪智慧、树立诚信、享受快乐。为了建立这样的价值观,必须反对灌输式教育,反对分数挂帅,反对文凭至上,反对功利主义,反对广告和一切商业行为对教育的干扰,使教育回归到“原生态” ,即专心致志的育人和做学问的“冷环境” ,而任何“热环境”都会使人们头脑热膨胀,导致学术浮躁、浮夸和造假。 【参考文献】 1 张光陆、张华: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特征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 2 刘重宵:中国教育考核规则僵化性研究基于国家文化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1(6). 3 冯志坚、邹建国、肖黎: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的教学方法J.高教研究,2013(3). 4 顾乐远:汪曾祺徒中蕴含的教育思想J.文学教育,2010(1)上. 5 刘道玉:中国必须创新教育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3-10-15. (责任编辑:张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