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技能课是一门培养学前教育学生舞蹈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自己在舞蹈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就如何更好的开展这门课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马克思教育原理认为,人的素质不同,人的天赋不同,但都必须接受教育,而艺术审美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的。舞蹈的美育功能对每一个学前儿童在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在世界观的形成上所发挥的独
2、特作用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其他课程都无法取代的。而舞蹈的美育功能能否得以发挥,关键还取决于学前教育舞蹈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因此,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职业学院舞蹈专业,其课堂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它既不同于舞蹈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又有别于业余舞蹈教学。它要求学生能较为规范的示范,能教授基本训练方法和几大民间舞蹈。这样的要求对于幼儿师范类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引起我的诸多思考,具体如下。 一、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针对性 师范类专业的舞蹈教学与艺术院校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因此,在舞蹈理论知识
3、方面和舞蹈技艺内容上要尽可能更广一些,知识与舞蹈体例更新一些,以便学生通过教学能练就更为实际、适用的职业技能。 像本人所教授的班级的教学对象大部分是 1620 岁的女学生,这就要求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而且还要考虑她们今后所面临的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中应让学生具备“教”与“编”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要求学生不仅会跳,还要会编,掌握创编舞蹈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因此,教学内容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其中还包括舞蹈教育理论,以及以中国舞为主干的基本训练和古典身韵练习。并且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民族民间舞,包括汉族、蒙古族、
4、藏族、维吾尔族等民间舞蹈。 1.明确目的与要求 在学前教育和职业院校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专业中的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舞蹈学校,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学时,能够运用舞蹈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舞蹈特长的启蒙与培训。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幼儿教育的直观性和想像力,使学生掌握幼儿的心理和思维特征,能够进入童心世界;二是要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掌握基本的音乐情感、节奏、韵律,使之与表现力相结合,成为整体的艺术;三是侧重教授学生如何编排舞蹈,使舞蹈顺应体形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增强身体的弹性和韧性,提高肢体的反应和应变能力,将来在工作实践中能启发幼儿学会用舞蹈表达自己
5、的情感,同时还要学会善于发掘有舞蹈天赋的幼儿并对其进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舞蹈训练。 2.确定具体教学任务 对于课程的安排也要深思熟虑,按照以上学前教育舞蹈的特点,我们必须合理的编排课程,正确处理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保证教学质量。一是基础训练方面,学生必须进行规范的舞蹈基本训练,使其掌握基本技能与专业素质、基本技术技巧等。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舞蹈解剖学的知识,了解有关肌肉的训练意义和各部位身体训练的运动路线。为将来对幼儿的舞蹈形体训练打好基础。二是民间舞方面,民间舞容易上手,如:云南花灯、藏舞、东北秧歌、蒙族、维族等。 3.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
6、能力,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有的学生尽管自身专业素质好,具有一定的舞蹈感受力与表现力,但却总上不好课,训练不好幼儿,无法适应幼儿舞蹈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弱,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观察、分析、指导能力和准确评估幼儿水准的能力。虽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光靠课堂教学,它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但如果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指导能力,引导她们对动作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对说明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二、充分发挥音乐在舞蹈动作组合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音乐与舞蹈可称得上是行影相随的“姐妹艺术” ,绝大多数舞蹈都有音乐伴奏(
7、包括节奏乐器)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就有“言之不足以歌,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舞蹈的主要动因就是节奏的物化态。就民间舞蹈而言,也是表现手段,音乐的高低缓急,在舞蹈中可以入味的体现出来,舞蹈作为音乐的无声语言,宣泄情感也是直接通性的。 我们以维族舞蹈为例,维族舞蹈音乐节奏动律,伴奏音乐中多用切分、附点的节奏,在弱拍处常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从而突出舞蹈的民族风韵。对于学生学习维族舞蹈来说,最不好掌握的就是维族舞蹈的基本动律摇身点颤动律,要掌握好维族舞蹈的基本动律首先要掌握好摇身点颤动律的“呼吸”特点螺旋式呼吸以及具有维族舞蹈音乐节奏特点的“呼吸节奏
8、” ,在舞蹈教学中如果要求学生先从字面的理解和动作外在形态上去模仿,学生能很快掌握身体的运动路线,但不能精确的掌握好维族舞蹈的风格及特有的韵味。因此,节奏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提高舞蹈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舞蹈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舞蹈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其他专业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艺术,具有“立象尽意” 、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性, “口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历来为舞蹈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示范能力,能按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及讲解进行授课,学生对每一动作的准确模仿、领会及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对于民间的舞蹈中的风格的韵味、舞蹈组
9、合、古典身韵及一些技术技巧的授课,都只能以“以身授法”的方式进行,学生必须从教师的一招一式,基础动作开始学习,而对这些技能技巧方法的掌握,需要学生们大量的训练量的积累方能获得。 舞蹈教学中教与学较容易发生矛盾。因为舞蹈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各种舞蹈知识,而且要对学生的体态进行训练,改变正常人的习惯。这是一个十分艰难、十分痛苦的过程。皮肉的痛苦加上教师的严格要求,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舞蹈艺术毕竟有很强的情感性,舞蹈的学习、演出,处处都体现着它是一种情感性活动。因此,如果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施教过程中讲究以情带行、以意引行、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善于把教学态度与情感结合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舞蹈教育应该是在一个平和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满热情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生只有在尊重和爱戴老师的基础上,才会自觉的投入到艰苦的学习训练中,愿意和敢于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探讨,积极、努力去配合老师的教学,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彰显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 廖萍.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3). 2 李静.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课程设计与改革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