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668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摘 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混凝土对原材料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work on the raw materials, the analysis of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and the main factors to discuss measures for the pre

2、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quality problems.Keywords: construction work;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组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要在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以及维护要求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 建筑工程混凝土对原材料的

3、基本要求 1.1 水泥材料。混凝土所用的主要材料为水泥,应优先选择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一般不得低于 32.5MPa。以上品种的水泥与其他品种水泥相比,具有早期强度高、水化热较高、干缩性较小等优点。如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大于 32.4MPa,在施工中要严格按施工方法操作,并且要加强养护,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1.2 细骨料。水泥砂浆面层所用的细骨料为砂,一般多采用中砂和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3.5(质量分数) 。因为细砂的级配不好,拌制的砂浆强度比中砂、粗砂拌制的强度约低 2434,不仅耐磨性较差,而且干缩性较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等质量问题。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水泥砂

4、浆地面的施工比较简单,其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一弹线、找规矩一水泥砂浆抹面一养护。 2 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组成,按照具有资质的检测中心出据的实验室配合比,现场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中水泥标号很重要,要认真对侍,为了保证砼的质量,在检验中,应控制砼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同时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也不宜大于 550kgm3。 综上所述,影响

5、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 3.2cm 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砼砂率当无历史资料可参考时,通过粗骨料的粒径、品种及水灰比选取,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砼时,砂率应适当增大,如是抗渗砼,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4

6、0mm。当然对于不同品种的砼,细骨料也相对应进行调整。 3 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3.1 轴线、尺寸偏差。产生原因:(1)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变形和位移;(2)模板自身变形,支撑不牢,支撑点基土下沉;(3)混凝土浇筑时一次投料过多,一次浇筑高度超过规定,使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5)施工测量放线有误;(6)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造成模板倾斜等。 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2)模板要有模板施工方案,方案要经过计算,保证足够刚度、强度和稳定性;(3)下料高度不大于 2m;(4)振捣时振捣棒不要接触模板;(5)浇筑混凝土前

7、,要对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检查核对,确保轴线、尺寸准确无误。处理方法: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 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3.2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1)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2)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3)养护不好引起裂缝;(4)拆模不当,引起开裂;(5)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6)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7)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8)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引起开裂等。 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过计算,保证有足够的

8、刚度、强度和稳定性;(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3)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4)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处理方法: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缝,可将裂缝处加以冲洗,用水泥砂浆抹补。当裂缝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混凝土凿成 V 型凹槽,扫净并湿润,先刷一道水泥砂浆,然后用 1:2 水泥砂浆分 23 层涂抹,总厚度在 l020mm,压实抹光,并加强养护。 3.3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产生原因:(1)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2)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隔离剂;(3

9、)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造成蜂窝麻面、不严实;(4)混凝土搅拌不均,和易性不好;混凝土入模时自由倾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5)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6)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蜂窝麻面等。 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捣前应检查模板缝隙严密性,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不超过 2m,超过 2m 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等进行下料;(3)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 2030 秒,使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

10、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处理方法:(1)麻面主要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应加以修补,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2)如果蜂窝较小,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 1:2 或 2:5 水泥砂浆修补;(3)如果蜂窝较大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4)如果是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管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涂纯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或用压力灌浆。孔洞较严重时,则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进行处理。 4 露筋 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构件截面尺寸较小

11、,钢筋过密,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造成露筋等。 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垫足垫块,固定好,同时保证保护层厚度;(2)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如遇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处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压平整。 5 混凝土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1)木模板未充分湿润或浇水不够;(2)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混凝土强度低;(3)木模板

12、吸水膨胀,边角被拉裂;(4)拆模时过于大力,棱角被刮掉;(5)低温施工过早拆掉侧面非承重模板;(6)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涂隔离剂或涂刷不均匀。 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充分湿润;(2)浇筑后要加强养护;(3)拆模时避免使用蛮力,注意保护棱角;(4)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时才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处理方法:将松散地方凿除,冲洗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后,用 1:2 或 l:2.5 水泥砂浆抹平;或支好模板用高一级混凝土捣好抹平,并加强养护。 6 结束语 混凝土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养护条件等有关。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我国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施工中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实控制施工质量,进而促进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结构物的安全和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宁仁岐.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陶景良.混凝土防渗墙施工M.北京,水电出版社,2006. 3 李民: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 北方交通 ,2011(4). 4 贲卫东: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 , 中国西部科技 ,200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