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人才“批量生产”.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751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拒绝人才“批量生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拒绝人才“批量生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拒绝人才“批量生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拒绝人才“批量生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拒绝人才“批量生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拒绝人才“批量生产”为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开展拨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内在需求。正如浙江理工大学校长裘松良的观点, “高校的本科教育应该是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共存的,不能因为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而按统一规格进行批量生产 ,否则就会淹没相对冒尖的人才。 ”“精英教育”应时而生据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徐定华介绍,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纺织工业背景的省属重点高校。2005 年设立理工科、经管类优秀生强化班,2007 年 6 月成立启新学院,并按大学科门类开设了有纺织背景的材化生实验班、机电实验班、电信实验班和经济管理实验班,实施本科拔尖创

2、新人才培养计划。浙江理工大学校长裘松良作为启新学院的发起人,他认为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仍有一个比较大的遗憾,即为教育界和科技界输送的突出人才偏少,本科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太低,学校在今后的办学中应该努力突破。这也顺而成为浙江理工大学在进行“大众化教育”的同时必须开展“精英教育”的缘由。“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发展阶段,其中前五年主要体现在量的扩张上。经过几年的大扩张和发展之后,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特别是在浙江等省份,高考录取率等指标不断攀升。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了很多人对生源和培养质量的质疑和思考。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是从多数学

3、生的基础水平出发来开展培养工作的,这样就容易埋没一些起点较高的学生,这样做违背了教育规律。 ”于是,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具体到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详细地解读为:对“培养方案” 、 “课程体系” 、 “教学模式” 、 “育人环境” 、 “选拔机制” 、 “教学管理” 、 “学生管理”等环节实施系列改革举措,构建了以实验班为依托、以“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个性化修读、研究性学习”和“厚基础、重能力、交叉性、研究性、个性化”为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据徐定华介绍,启新学院构建了以“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个性化修读、研究性学习”和“厚基础、重能力、交叉性、研

4、究性、个性化”为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特色优势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学院建立师生间、学生间“指导-研讨-合作”的互动机制,营造注重学术的育人环境。同时,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以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为主要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具体为实施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研究性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2+2”培养方案。拓展核心课程内涵,注重大类学科知识结构的交叉和融合。实施五学期专业导师持续指导制,突出个性化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专业培养特点。改革教学模式,核心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营造课堂研讨氛围,推行讨论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提高学

5、生的创新精神。“拔尖人才”的定制教育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院长郑旭明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一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明确提出启新学院的功能就是培养拔尖人才,主要是培养有两大以上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及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在学生选拔的初期不仅要综合分析这些学生入学前的特长、基础水平确认他们是否合适就读启新学院,还要确认学生自身是否对此有兴趣。面对远超普通学生培养的课程安排和培养力度,是否对科研和学习有强烈的兴趣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条。郑旭明告诉记者,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的计划中,学院建立了“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个性化培养、研究性学习”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挖掘优

6、秀学生的潜力,实行破格培养,丰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举措和成果。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开设实验班核心课程,并从教材内容的广博,课堂讲授的精炼,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拓展等方面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引领式界定,独立编写教学大纲,保障课程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研讨、课外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教师的巧妙设计,改革实验班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施核心课程小班化教学,推行讨论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开展核心课程教学质量考核、实验班最佳任课教师评选,任课教师座谈会、提高实验班核心课程教改系数等举措,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对于这些“拔尖人才” ,因材施教

7、,注重有潜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必不可少。郑旭明说,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能力、兴趣爱好、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选拔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个性化培养,并配备学有所长的、负责任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开展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铺设输送管道,到国内外名校交流和深造。 ”培养新模式成绩卓越卓越的成绩成为这种培养新模式成功的最好佐证。启新学院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大部分学生都在持续努力学习,主动探索、优而久的启新学风雏形已现。四类实验班学生学习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学院倡导学研共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研式学习能力、综合实

8、践能力明显提升,实验班学生在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第一次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就达到 95.5%和 58.0%) ,课外科技活动(连续两年每年拿到 11 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计划”项目) 、学科竞赛(多方面、多种类学科竞赛获奖)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方面已显现出明显优势。郑旭明在谈到“精英”培养时强调,学院开展国内外交流,注重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培养。实施国内外名校的交流项目,加强与国内外导师、学生的交往。选派学生到美国、德国、法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学习与交流,选送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参加“中日韩大学生全球化”论坛,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参加“长三角”部分重点高校优秀本科生的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到国内部分高校的荣誉学院开展学生交流,送优秀学生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参加科研,到同方会计事务所实习等,通过交流培养学生胆识,开阔视野,激励成才。并促进其它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其成果和经验促进学校机械设计创新实验班、文学创作实验班、工业设计创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工作,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启新学院的办学经验,得到了兄弟院校的认可与肯定。国内不少高校(如广州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贵州财经学院、中北大学等)到我校学习考察。学院经常与省内高校的同类院校开展交流研讨,共同探求拔尖人才培养之道。 ”听到郑旭明介绍这样好的成果,它自然应该在全国教育界辐射,成为“精英”的摇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