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652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摘要: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作为稳定币值和调控总需求的重要手段,二者的相互配合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应建立符合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框架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机制,短期内加强货币政策工具间的协调,长期逐步推进浮动汇率制度,重视财政政策和金融创新工具等在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操作的监管。 关键词: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F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900990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强,特别是

2、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以来,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逐渐进人调整期,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币值稳定既是转型调整的保障,又是我国今后发展的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调控面临更复杂的环境和更艰巨的任务,其中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稳定币值和调控总需求的重要手段,是维持和调控内外贸易均衡的重要工具。我国未来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将会更加复杂,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压力将持续增强,因而需要加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调控力度,尤其是解决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问题。 一、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不协调的表现 1994 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总体看政策操作比较成功,不仅对内的需求管理效果显著,调控

3、能力越来越强,给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注入活力,还有效抵御了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 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实践中面临一定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外汇储备与货币量的冲突 1994 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后确立了强制结售汇制度,在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和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等综合因素下,我国国际收支呈直线上升趋势,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占款增加额约占当年基础货币投放增加额的 75%,之后由于央行采取对冲操作,1995 年和1996 年外汇占款占当年基础货币投放的

4、 64%和 45%。但央行的对冲操作效果并不明显,1994 年 M:增长率高达 34.5%,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达24.1%,1995 年和 1996 年 M2 也都在 25%以上;同时,CPI 也大幅超出安全通货膨胀水平。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了这种货币供给模式,我国国际收支直线下降,1998 年 5 月出口在维持了 23 个月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同时资本项目也出现大幅逆差,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和外汇占款比例下降。由于 1994 年以来对以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投放渠道依赖性较强,所以一旦外汇储备减少会给货币政策操作带来较大冲击,19972000 年 CPI 基本维持在 01%之间。外汇储

5、备和货币量问的矛盾是我国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的最直接体现,货币供给机制的外生性程度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现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 3 万多亿美元,这给人民币造成一定的升值压力。 (二)资本流动与利率的冲突 1998 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受周边国家货币疲软影响呈下降态势,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对外竞争力减弱,但为了维持亚洲各国的信心,我国坚持人民币名义汇率不贬值,这种做法虽然对亚洲经济的迅速好转起到关键作用,但却使我国的利率水平与美国利率水平出现倒挂,六个月利率和一年期利率水平均低于美国;而在 20052007 年我国经济过热时期,利率水平又高于美国。这给货币政策操

6、作带来极大阻碍,当我国央行采取扩张型货币政策时,由于本外币利率倒挂,国际资本会流出我国,更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而当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资本又选择流入国内,从而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有违货币政策的初衷。现阶段,在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压力下,利率是央行对冲操作的重要政策工具,结果却是利率的提高抵消了货币政策目标,同时造成更多国际资本的流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面对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我国货币监管部门通过加强公开市场操作收回流动性、给予出口退税更多优惠政策保持出口规模、对资本流动进行强制管制和对利率进行频繁调整等方法来缓解矛盾,但这些做法成本较高,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7、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 二、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面临的现实问题 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既有利于保持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抵御外部冲击,又有助于缓解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而完善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但要实现二者的协调还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一)内外部因素对人民币升值的持续压力 自 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强。究其原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中短期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的双顺差,持续不断的外汇涌入我国市场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而长期的升值压力可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

8、效应来解释,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在所难免。外部因素中包括我国外汇政策名义锚的转换,2005 年 7 月之前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由于当时美国频繁采取弱势美元政策来推动国内经济,所以直接导致人民币对于其他货币贬值;2005 年 7 月之后人民币放弃美元名义锚,世界各大经济体普遍要求人民币升值。综合内外部因素来看,人民币长时期会处于升值压力之下。 (二)我国国内市场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且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货币量供给高于需求,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正是由于过多的流动性在商品市场中无法完全消化,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推高了资产价格,2008 年国际金融

9、危机之前我国房价的快速增长和股票指数的攀升是很好的证明。而我国金融市场总体上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类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尚不健全,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脱节” ,对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反应具有非同步性、非均衡性。缺乏实体经济支持的金融资产价格其实是一种泡沫,所以一旦市场总体流动性减少,就会对资产价格造成不小的打击,这也给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提出严峻的挑战。 (三)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失灵 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机制是一国经济内外平衡的重要机制,我国现行利率政策下适合的操作应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内的经济状况制定利率政策:当需要实行扩张(紧缩)型货币政策以刺激(平稳)国内经济时,

10、采取降低(提高)利率水平的政策,但利率下降(提高)通常会引起资本外流(回流) ,从而导致本国市场上外币数量减少(增加) ,外币升值(贬值) 、本币贬值(升值) ,进而又增加(减少)了本旧产品的出口,促使经常项目出现顺差(逆差)和资本的回流(流出) 。而在我国现行利率政策和汇率制度下,官定利率的政策效果会被汇率政策的效果所侵蚀,导致我国中央银行不能通过利率的调整来改善国际收支。 三、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政策着力点会更多地转向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方面,将在兼顾内需管理和对外均衡管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对外防御和对外影响,迅速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提升

11、汇率管理能力,这是我国宏观管理实践中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应在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 根据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实际情况和整体宏观经济环境,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应以“稳增长、稳币值”为政策协调目标,以“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市场不完全开放”为“制度约束” ,以“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为核心内容,以“国际收支抵补机制”为重点,以金融创新、金融发展和稳定为政策机制保障,来构建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机制框架(见图 1) 。根据这一框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短期内加强货币政策工具间的协调 目前,

12、我国货币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和长期中性矛盾比较突出。无论是货币政策工具还是货币政策规则,无论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还是最终目标,都应兼顾动态性和内生性,并在坚持与汇率政策的相容性和稳健性原则基础上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在货币政策规则的制定上将汇率因素考虑进去,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实行的以货币状况指数(MIC)来对各政策工具进行调整。 (二)逐步推进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 从长期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应逐步向更灵活、稳健的方向转变,探索实施一揽子货币独立浮动汇率的可行性,使货币政策真正成为独立有效调控需求、物价乃至汇率的工具,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面临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和经济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的现状,

13、我国要深刻认识其他国家政策调整和经济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的传染路径,以期“内外兼顾”地审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我国央行在汇率传递效率(ERPT)偏低的情况下,应使名义汇率扩大浮动范围,从而给货币政策更大的自主操作空间。 (三)重视财政政策和金融创新工具等在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应寻求依靠市场方法抵补国际收支的有效机制。这涉及外汇收支管理、资本市场创新及汇率制度和汇率目标管理对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等。为解决这一难题,央行应依靠财政购汇政策和金融工具创新来调整国际收支,积极探讨以汇率灵活浮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效机制来替代被动收支抵补操作。 (四)重视金融审慎监管对货币政策与

14、汇率政策协调操作中的风险控制 金融监管制度既是防范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也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和准备金制度、资本市场流动性监管和外汇市场监管都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为此,要将金融审慎监管同货币政策操作联系起来,加强金融系统对汇率波动的反应能力和化解风险能力,完善协调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所需要的金融监管制度,运用逆周期、最低资本金要求等审慎监管工具对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进行控制与监管,为我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安全网络打好基础。 (五)更加注重货币政策机制、政策规则和操作模式与汇率政策融合的理论研究 通过对货币政策“实际目标”和“名义目标”的短期有效性和动态相容性的调整,检验货币政策规则(如费雪规则、泰勒规则和费雪效应、托宾效应等)的模型基础和理论标准,判断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相容条件及对特定系数约束下的政策效果。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资本市场未完全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尚处于进程之中等现实经济特征,研究加入汇率指标的货币状况指数和金融状况指数在我国的适用性或操作机制。 (责任编辑 张佳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