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暴力研究,小组成员: 陈禹风 张毅楠 赵 敏 刘子文,目录,一、生活中的语言暴力,1.概念,有人认为:“语言暴力就是用不合逻辑和法律规范、欲通过不讲逻辑、不守法度的语言风暴,从而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对他人造成伤害。”还有这样的界定:“是以语言为武器进行人身攻击与生命摧残的暴烈现象,也可界定是暴力在语言的表现”;还有人描述为“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西方关于语言暴力按级分类: (moderate Violence)含有轻微暴力内容;(mild sexual situations)含有轻微性
2、爱内容; (mild coarse language)含有轻微粗俗语言;(suggestive dialogue)含有轻微暗示性的对话(通常谈论性方面)。,2.两种性质的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语言暴力,即一个人所用的语言在意义上的暴力指向明确,多以语言的攻击性强为体现。 “骂”是否定性语言的极端形式。否定性话语还要配以激烈的音调,而这音调反过来又促使语言的粗暴不断升级。 隐性的语言暴力,其内容则未必涉及暴力因素,但语言的使用者试图强行将自己的意志施加给他人,因而这种语言总是作为一种“公开的独白”, 而取消倾诉和对话的可能。 可见,隐性的语言暴力的实施者多在思维逻辑上动脑筋,
3、所以更为隐蔽,较难察觉。,隐性的语言暴力,3.语言暴力的类型,4.语言暴力的重灾区,现实世界的语言暴力,虚拟世界的语言暴力,校园语言暴力,家庭语言暴力,新闻中的语言暴力,行政语言暴力,学术界语言暴力,论坛中的语言暴力,博客微博中的语言暴力,游戏里的语言暴力,网络八卦中的语言暴力,校园语言暴力,第一种是教师对学生,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使用一些诸如“你不学可以,但不要影响其他人”、“就你事多,快点,我很忙”、“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我真的受不了你了”、“我就知道,你改不了”、“你怎么越来越差了”、“不想听的可以睡觉”、“你要不想学就回
4、去”、“我怎么一点都感觉不到你们年轻的朝气”等语言,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二种是同学之间,比如给别人起绰号(对身体缺陷,姓氏等)、公开别人隐私、讽刺挖苦他人、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等等。但是起绰号并不总是表达憎恶或者讽刺的意思,一部分人认为叫绰号是跟自己关系好的表现,所以也要区别对待。,家庭语言暴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家长对学生采用诸如“你怎么这么笨”、“真后悔生了你”、“你就这样,长大了没出息”、“再哭我就打死你”、“你太笨了,某孩子比你强很多”、“你笨的要死”、“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东西”等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攻击。,新闻中的语言暴力,行政语言暴力,事实上 , “语言暴力 ” 不仅仅发生在校园
5、, 在一些政府 “窗口 ” 单位 , 特别是涉及行政执法的公检法 、 工商财税等部门的某些人员那里 , 虽然执法过 程中 的违法 行为 已大 大减少 , 但出口成“脏 ”, 动辄威胁 、 辱骂当事人的事情还屡见不鲜 。这类 “语言暴力 ” 不仅对被施暴者造成了伤害 ,也影响教学 、 执法等效果 , 甚至酿成人间悲剧。 ( 京华时报 2004. 11. 25),以下是网上流传的来自各地的一些计划生育的行政标语:超生就扎 !一人超生 , 全村结扎 !该扎不扎 , 见了就抓 。能引的引出来 , 能流的流出来 , 坚决不能生下来 。宁可家破 , 不可国亡 。宁添十座坟 , 不添一个人 。宁可血流成河
6、, 不准超生一个 。谁不实行计划生育 , 就叫他家破人亡 。一胎生 , 二胎扎 , 三胎四胎 刮 ! 刮 ! 刮 !一胎环 , 二胎扎 , 三胎四胎 杀杀杀 !该扎不扎 , 房倒屋塌 ;该流不流 , 扒房牵牛 。,这样的标语口号 , 在总体的精神上 , 与文革期间那些大字报用语和红卫兵用语几无二致 , 就是在形式上 , 如 “刮 ! 刮 ! 刮 !” “杀杀杀 ” 等 , 也宛如文革用语的再现 。,学术界语言暴力,2006年底 , 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于丹热 , 于著 论语心得 一下子成了畅销书 , 但是随之而来的批评也有不少 。批评于丹最为激烈的 , 无疑当属以几所重点高校的博士生为主体的号称
7、 “十博士 ” 的群体 。,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最大祸患不是来自外来文化的侵蚀 , 而是来自于那些打着振兴传统文化旗号的无知者 。他们荒悖无知 , 对传统文化殊无敬畏 , 他们的一切行为 , 往往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对中国人进行文化基因改造 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的基因 。媒体对于这类人的狂吹热捧 , 等于是把厕所当客厅 。 他们巧言令色 , 谄视媚行 , 实际却偷偷为中国文化掘好了坟墓 。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掘墓人那里 , 我们除了嗅到死尸的臭气 , 何尝掬得一丝传统文化的芬芳 ? 如果这也算一种文化基因改造 , 那么就等于是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 。北京的城墙拆了也许还可以重建 , 但一旦人们连对传统文
8、化的最后一丝敬畏都消失时 , 亡国亡天下的日子还会远吗 ? 为了中国文化的命运 , 我们不应再对无良媒体人表示沉默 。正所谓 :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无论十博士的理由多么充足 , 结论多么正确 , 单就其表达方式和措辞来说 , 却是十足的文革笔法 , 其表现之一就是大量地使用了暴力性言辞,文章中充满明显贬斥性的语言大行其道。,游戏里的语言暴力,调查发现,在涉及性别的侮辱性的词语中 : 词语“ 傻 逼 ”作为第一位 ,被不同的DOTA 玩 家频 繁 使 用 。 而第二位的“ 草 、操 、日 ”等词汇也非常常见 。,网络八卦语言暴力,从“世上最毒后妈”事件、“郎咸平”事件
9、再到“林妙可”事件,“网络语言暴力”渐入人们视野,并成为网络时代异常耀眼的词汇之一。经过多年积淀和网民生活习性延续而形成的网络语言暴力,形态完备,自成系统。其主要形式表现为以下四类:文化大革命特征的词语、羞辱谩骂性言辞、谣言、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简陋、粗俗,使语言丧失了美感的魅力,然而,它却有极强的再生能力,要彻底根除尚属不易。可预见的是,伴随社会发展,网络语言暴力存在不断升级、不断创生的可能,将来其还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微博空间中的语言暴力,二、语言暴力的原因,张毅楠,(一)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1.教师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匮乏及缺失 从整体上看,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和急剧变化的时代对素
10、质教育的高要求不相适应;同时,能胜任学科教学工作与能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善于观察,了解,分析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顺利解决各种问题的教师确实不多。2.我国教育制度的精英化价值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不公现象是当今议论最多的教育话题。它的表现首推“以城市为中心”。长期以来,教育投入毫无例外地像其他资源分配一样不遗余力地向城市倾斜,重点学校制度更加剧了这种倾斜。另一方面,教师在这种比,评,争,拼的环境下自然会产生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挥之不去,这种压力又会转化为教师自身的心理压力。在压力面前,师生关系冷漠疏离,教师往往容易失态。,3.教师
11、培训存在漏洞 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只注重课程的教学,而没有涉及学生心理呵护方面的内容。4.学校教育管理与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功利化与工具化培养“人才”而不是“人”,使得教育者不再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多方面发展的人。5.学生因素 一些学生由于任性对其他同学实施语言暴力,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还有些同学故意使用暴力语言伤害他人,就是要用他人的缺点,劣势,甚至要挟,告状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二)家庭语言暴力的原因,1.源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家长和孩子在家中地位不平等 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是要低于自己的,并且常常将自己作为一个“绝对权威”的形象出现,认为孩子对自
12、己应当是“服从”的,不顾孩子内心的需要,以强硬的方式对待孩子,从而不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行为上都会表现得比较强势。2.来自家长自身的情绪压力,将其转嫁到孩子身上 当外界的其他原因使自己产生较大心理压力,或产生较大情绪问题,如特别地抑郁、愤怒、生气,但却又不能很好地通过自身调节来缓解这种压力时,家长常常会把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当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特别容易对孩子发脾气”。,3.受原生家庭影响,家长将习得的教育方式延续到了孩子身上 所谓原生家庭,就是家长自己从小生活的家庭。也许在自身成长的家庭环境中,就经常出现“语言暴力”的现象,那么在慢慢地成长过程中,自己便渐渐习得了
13、这样一种教育方式或说话模式,当自己有孩子之后,也不知不觉地用这种习得的教育方式或说话模式对待孩子。,(三)新闻中语言暴力的原因,1.历史遗留因素 传媒的语言暴力是社会语言暴力的组成部分,政治的暴力语言是其产生的源头之一。从反右到“土改”再到“文化大革命”,特别是“文革”时期,传媒的语言暴力是政治斗争的直接“映射”,是政治斗争的“传声筒”。“打、批、斗、砸、破”等字眼都是当时报刊上的高频字眼,一些明显带有人身攻击、侮辱色彩的词语更以革命的名义堂而皇之地被使用,如“臭老九、黑五类、反革命、牛鬼蛇神”等,语言直接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如今时过境迁,随着“文革”的结束,“阶级斗争论”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14、这场语言暴力的浪潮也渐渐销声匿迹。但是“文革”式语言已经成为汉语的“隐疾”,时时复萌。,2.媒体报道的低俗化 媒体对大众低俗化的一味迎合是媒体语言暴力滋生的土壤。传媒低俗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和需要,“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通过“骂战”、“桃色”、“猎奇”等炒作手段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销量成为媒体盈利的关键。3.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 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较大的社会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
15、应”忽视甚至彻底放弃这种责任。但是有不少媒体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低俗要求,蓄意浮夸,扭曲事实,滥用自己的话语权,对新闻人物进行人身攻击。德国著名哲学家本雅明(Benjamin,W.)在他的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中把语言分为人的语言、神的语言与物的语言三大类,指出“人类的语言存在就是为事物命名”。语言暴力是人的语言的变质,之所以变质,首先正是背离“真实称呼”,它歪曲了被命名对象的真实内涵。,(四)网络八卦中语言暴力的原因,1.网络自身特点2.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a.中国传统思维中“道德本位”及“道德批判”的影响 可以说,造成今天“网络语言暴力”泛滥的一
16、个重要原因,即是历史上长期“语言暴力”的实践内化于个人意识的结果。孟子在先秦诸子中以辩论宏肆著称,其“辟杨墨”一节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初看议论澎湃,无可辩驳,但稍作分析就漏洞百出。为什么“为我”就是“无君”,“兼爱”就是“无父”,而“无君”、“无父”就等于“禽兽”?这种不诉诸逻辑思维,而以预设“道德制高点”的方式对他人尊严肆意践踏的辩论方式从此成为一种传统,余波流传,直至近代。熟悉新闻史的人都知道,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曾就中国之前途展开过多次论战,论战中双方亦以“语言暴力”相加,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阵营的中国日报攻击康有为是“斯文败类”
17、,称梁启超“志趣薄弱,见风使舵”,新民丛报与民报论战,新民丛报不敌求和,民报不允,宣称“犁庭扫穴,不留余种”。直至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进步党两派报刊互揭老底,攻击隐私,我骂你是“贼党”,你骂我是“贼报”,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今天出现在网络上大量诸如“人渣”、“禽兽”、“畜生”之类的道德批判,与这种传统何其相似!b.西方流行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西方的流行文化迅速传入我国,而且其影响呈逐步扩大之势。而流行文化的主要接受群与网络活动的参与者同样是以青少年为主。我们不否认这些流行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积极的因素,比如其尊重个人的独特性和自我选择等等,但
18、是这一文化的负面影响亦不容忽视。现代西方流行文化中宣扬的暴力,反体制,无政府主义,性滥交和迷恋毒品等元素,正是这种负面性的典型表征。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其中充满了赤裸裸的暴力场景,无法无天的飙车、破坏公物、袭警、杀人、强奸等等,在青少年中有巨大影响的网络游戏也充斥着大量暴力、血腥、黄色等刺激性因素,而这些因素与网络游戏强烈参与性的特点相结合,比之单向度接受的影视、文字等信息更具冲击力和影响力。语言学上有一个“文化对应原则”,是指文化范式和语言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不同的文化范式决定了不同的语言系统的结构,不同的文化圈有自己的言语行为方式。当一个文化模式中充斥了大量暴力、黄色等不良因素,则与
19、之对应的语言系统出现“暴力”就是顺理成章的事。,3.现实利益冲突导致的心态失衡 关于这一点,已有研究者予以指出,但更多把这种心态失衡归纳为“仇富”、“仇官”心理。本文所称之心态失衡概念要广泛一些,是指在急剧变革的时代,因为社会、职场及家庭的巨大压力而使很多人处在一种焦虑的非平和的状态中,为了排泄、释放心中的焦虑和压力,诉诸激烈的言辞甚或“暴力语言”就是重要宣泄途径之一,尤其是当这种宣泄几乎没有任何成本付出的时候。所以,“网络语言暴力”就不仅仅针对官员和富人而发,即使在一般身份网友的讨论中,“语言暴力”也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三.语言暴力的影响,赵敏,(一),语言暴力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讲危害是最
20、大的,(1)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还不健全,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从而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如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有些孩子还可能会将宣泄的对象指向外界,他们不再相信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产生排斥,从而会做出一些危险行为去报复这个社会,如侵害他人安全的行为。,(2)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语言暴力会给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造成阴影(童年阴影),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可能会产生自卑情结,这些阴影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在潜意识中影响他们的选择判断,甚至是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二),语言暴力同样会对成年人造成精神伤害,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那可能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伤口。对个人来讲,暴力语言会破坏掉人
21、与人之间的友谊、信任、 和谐。对家庭来讲,会破坏家庭整体的完整性,导致矛盾激化。,(三),语言暴力会影响社会和谐和道德素质,使用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候,若其中一方使用暴力语言,那么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矛盾激化,出现暴力语言的几率就会增大,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种可怕的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破坏社会和谐并导致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低下。,网络虚拟世界中暴力语言的影响力,新加坡的一则公益广告告诉我们语言暴力的恐怖:,有些人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语言有多么的伤人,有时候只言片语会中伤你最亲的人,并且可能是无法修补的伤痛。我们用一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由此可见,暴力语言的负面影响不论对儿童,成人,家庭
22、,还是社会来讲都是很严重的。不容轻视!,四、语言暴力的应对措施,减少语言暴力的策略研究,刘子文,应对不同的语言暴力,现实生活的语言暴力的全过程,虚拟世界的语言暴力的全过程,应对语言暴力的措施,应对语言暴力的措施是针对语言暴力的全过程而言的,一 语言暴力的导火索就是形成源的形成。防控语言暴力的形成就要从源头上切断其形成源。1 净化社会环境2 强化法律制裁3 加强技术管理二 语言暴力的主体是人。关注对个人素养的提高是应对语言暴力的重要措施。1 提高个人道德素养2 提高个人媒介素养3 培养意见领袖,三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语言暴力形成模式中的一环,促进了语言暴力向巨型化发展。因此以下三点能够有效的应对语
23、言暴力。1 提供发泄渠道2 彰显媒介功能 a 发挥传播媒介沟通信息的功能 b 发挥传播媒介平衡观点的功能,网络语言暴力,虚拟世界的语言暴力,社会语言暴力,学校语言暴力,家庭语言暴力,现实生活的语言暴力,家庭语言暴力的应对措施1 建立肯定式的家庭语言环境2 建立互动性家庭人际传播模式3 要有民主制的家庭权位分析4 家庭成员心态、性格的调整与控制校园语言暴力的应对措施1 教师层面: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准确掌握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正确缓解自己的心里压力2 学生层面:努力提高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多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学会适应环境3 管理层面:建立控制教师语言暴力的禁止、监督机制。持续不断地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4 社会层面:国家要在政策上为老师减负降压,使其保持健康心态。家长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制定法律,学校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