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902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也开始研究民生问题的解决办法。目前我国正在迈向共享发展成果、全面改善民生的新时代,国家和政府大力倡导建设民生、改善民生。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将建设民生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并针对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论述了民生问题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等,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和理念。 关键词 民生问题 法律思考 研究探讨 作者简介:韩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委员会党校。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2、-0592(2013)12-230-02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历史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民生建设事业上,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始终没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党和政府时刻将建设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从人们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来解决民生问题。其中民生问题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教育、收入分配、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了关于民生问题,其中包括:“开展合理化的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的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并加强创新社会的管理。 ” 下面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明确民生问题的根本内涵,研究民生问题

3、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树立科学的解决思想和理念,提出合理化的措施来应对民生问题。只有制定好法律体系来约束民生建设的各种行为,保障民生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才可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一、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 (一)民生问题的概念 对于民生的概念孙中山先生有一个精辟的论述:“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和群众的革命。 ” 所谓民生问题指的是人民群众最为直接、最真实和最关心的切身利益的问题,其中包括: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医疗等问题。 (二)民生问题的类别 民生的问题有很多,存在形式也较复杂,其中概括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生存状态问题,为

4、人民群众提供的生活和发展的条件,主要有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社会治安等问题;(2)生计来源问题,也就是常说的谋生条件,在城市居民而言主要指就业问题,农村居民而言主要指土地的使用问题;(3)待际民生问题,主要指的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可持续发展层面的民生问题;(4)生活质量问题,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前提下,讲求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方面的问题。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性 1.解决民生的首要任务。 “教育是民生之基,健康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安。 ”目前政府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民生问题的严重性,民生困难则群众难以安康,只有做到民生思定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所以,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民

5、生问题是健康、教育、就业、分配和医疗保障等问题。 2.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因为民生问题主要是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计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须的问题中,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综合国力水平的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提出了重视民生建设的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要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立足于民生的根本问题。国家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指针为民的思想理念。 经济指标的发展和增长不代表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民生问题仍在持续。当今社会形势下,存在的民生问题主要有:教育体系较差、收入不稳定、就业难度大、收入差距较为悬殊、安全

6、难以保证、健康和医疗没有保证、社会利益的不平衡等。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以重视民生、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问题,将处理和协调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工作重点。只有处理好民生问题,解决群众生活所需,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二、民生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 深刻的社会因素和历史背景导致民生问题的严重性,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到民生,其中包括: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经济体制转轨、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社会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国家政策中“让一部分先富起来”使得各地域之间的贫富差距

7、不断增大,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反映了突出的民生问题。 (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体制仍没有太大好转,其中城乡之间被认为的分成了二元体制,其中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户籍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公共事业制度和二元教育制度等社会制度体系。久而久之,使得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化逐渐加大,尤其是对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等,使得该地区经济落后,民生问题严重。 (三)政策不完善 现代的社会转型中,社会主义建设注重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忽视了在建设中的社会问题,应该将两个相互结合。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被打破,适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导致民生问题

8、严重。 (四)经济体制转轨 1.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制度的不规范和不平衡,导致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搭便车” “钻空档”等不道德的行为,使得贫富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2.在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经济体制逐渐向多元化和市场化进行转变,一部分很自然的称为强势群体,必然会使得另一部分人称为弱势群体。 3.传统的旧经济体制已经瓦解,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尚未建立和完善,使得经济社会生活的矛盾日趋明显。 三、解决民生的法律理念 解决社会矛盾和处理调整社会关系,需要依靠法律理念的支撑,而且法律理念对于构件法律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一)公平性 不同时代对公平的理解概念不同,当今社会下,需要树立公平

9、理念,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和政治公平,也包括机遇、结果、操作和规则的公平等,既要保证公平,还要考虑适当的差别待遇。 (二)发展性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对于国家的生产和建设来说尤为重要,改善民生问题首先要以发展为前提,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建立民生问题的法律机制,需要坚持发展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全面、协调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民生。 (三)权利性 权利,指的是“自然权利” ,并不是自然界的权利而是人类在生活和发展和中的客观权利。解决民生的问题,不能依照政府给予群众的“施舍” ,更不是群众对社会的“乞讨” 。需要提倡人人平等,人在社会中属于自

10、然、独立的个体,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等,在资产阶级中权利指的是平等权、自由权、幸福权、生命权和财产所有权等,是人的基本权利。在当代,解决民生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权” ,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等。 四、解决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问题,必须要认真对待。而民生问题主要指的是社会层面和经济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解决和处理的同时需要依照法律的功能和作用来支持。 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来保障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立民生政策来监督和落实民生问题的解决协调工作。没有明确的法律化规定,民生权利和民生义务就显得非常模糊,问题

11、也就非常明显。因此,需要将民生问题纳入法律管辖的范畴,积极的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各项民生政策的实施,保证民生问题合理、有效的解决。 (一)解决民生问题的法律途径社会法 社会法是指规范劳动关系,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该法律是在国家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通过该法律来调整社会与政府之间、社会跟不同个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社会法适应于解决和处理民生问题其主要因素有: 1.社会法跟自由竞争领域的交换正义和形式主义存在明显区别,其本质属性是保证社会再分配的过程中实现正义的性质。社会法主要倾向于弱势群体,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 2.国家通过干预个体经济来处理工业化和市场化

12、的社会问题,而从社会法的角度来看,该法律能够支持经济、社会、动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过程中的产物。 3.社会法是一种新型的法学思想,基于创新的理念而形成的。从社会法建立的目的来看,社会法主要是针对弱势群体,保障弱势群体在社会中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提供生活保障制度,并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出贡献。 在社会法中做大以“行动取向”替代“问题取向” 。作为新的法学理念,社会法打破了传统的法律部门的疆域,从司法规范中引申出各种理论和原理,经过不断整合和组织,形成了新的思想体制。实现以社会法为主体,通过先进的思想和法律系统来解决民生问题,适应于社会主义新形势下

13、的发展。 (二)以社会为主体进行民生问题的法律设计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我国的民生问题的内涵和社会因素,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法律理念,其中保障性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解决和处理人民群众在生计来源和生活质量等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我国的社会法的法律法规主要为: 1.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失业保险条列、工伤保险体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保险法等。 2.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会法、劳动法和近期通过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等。 3.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

14、保障法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4.社会事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按照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重点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公民权利平等的同时,还要完善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制度。发展性法律主要处理和解决问题是代际民生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发展权的问题是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已经指定的有食品卫生法和循环经济法等。 解决民生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解决民生属于一个健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的思路来考虑和解决问题,避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在该系统工程中的部门法依据有: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

15、能够在自己的价值取向中产生力量,实现民生问题的解决目标。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改善,但由于新的历史起点中出现了更多的民生矛盾,使得在解决和协调民生问题上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也就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所以,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下,要想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约束该系统工程的行为,保障在工程建设中的解基本要求,充分的发挥法律在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中的调节功能作用和保障功能。并通过保障群众基本受教育的权利、劳动权利、合法的私有财产的权利、实现共同富裕,减少社会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参考文献: 1熊剑波.关于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法制与社会.2008. 2白雪飞.保障和改善我国民生问题的法律思考.怀化学院学报.2008. 3王超.当前最大的社会公益凸现在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政治化抑或民生问题法律化.知识经济.2010. 4叶纲.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法律思考.中国政法大学.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