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藏族传统教育与现代藏族教育摘 要: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兴起,使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成为藏族传统教育的主流,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寺院教育不再占据藏族教育的主导地位,而被新兴的现代教育取而代之。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寺院教育与现代的学校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来看现今藏区藏族教育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藏族;传统教育;现代教育 民族教育备受大家的关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一直是教育事业的难题。藏族教育是民族教育中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历程道路曲折、步履艰难。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藏族教育不得不从单一的传统寺院教育形式发展成为灵活多样的现代教育。为了加快藏族教育
2、的发展,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使得藏族教育得到了快速和长足的发展,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仍不容忽视。 1 藏族传统教育的渊源 藏族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历史悠久、拥有博大精深藏文话的古老民族。追溯藏族最初的传统教育的起源,由于缺少研究资料,目前还很难确切地去过多的加以论述它。但是教育是有自发性的,最初的藏族传统教育我们可以追溯到藏传佛教未传入藏区之前的苯教形成时期,当时在雪域高原占有重要地位的藏族的宗教信仰-苯教,是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本教巫师为了教义的传递,而从事专门的说教活动和收徒传艺,这便是最初的自为教育形式。据历史的记载来看,吐蕃时期开始便有了藏族传统教育的雏形。
3、文字的出现使得藏族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藏文的起源虽然在学术界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文臣吐米桑布札根据天竺梵文的字体创造的,另一种认为是象雄文演变而来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藏王松赞干布时期经过三次厘定和规范后,使藏族从言传步入了文字记录的时期。由于佛教传入吐蕃,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和讲授成为藏族学习藏文和梵文的必要任务,这对藏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八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时期,出现了最早正规的“学校”和“学生” ,就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桑耶寺和“七觉士” 。 由于藏族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的建成和“七觉士”的剃度,成为寺院教育之始,在当时也只有王室的贵族的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他
4、们为了学习佛法皈依佛门,佛教的出家僧人队伍不断地壮大。 吐蕃王朝崩溃以后,藏族社会陷入了漫长的分裂时期,随着佛教的复兴,经过长时间与苯教的不断的斗争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在此基础上,当时还因为流派和各自的师承不同,对佛教典籍的不同见解,以及各地封建主为了发展势力,逐渐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同时广收信徒,在多地兴建了各自教派的寺院。先后出现了许多教派和教派支系,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各教派相应的出现了各自的独特寺院教育,自此藏族的教育事业可以说以寺院为主流,在当时基本上垄断了整个雪域高原的文化生活和教育事业。到了清末民国时期,藏区除了寺院教育外,这一时期的藏族教
5、育出现了一些其他形式,私人出资承办的私塾学校,但大多都是以在内地或杂居区或藏区由汉族官吏依照汉式教育形式所办的藏族教育。如清军驻四川绿旗兵副将岳钟琪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在四川巴塘、康定设立私塾学校,招收部分藏族贵族子弟入学。还有 1937 年,国民政府在四川设立了“边民教育委员会” ,和 1931 年马步芳在西宁市成立的蒙藏国民学校、蒙藏初级中学等等。虽然后来出现了新形式的教育机构,但是只供贵族子弟才能入学就读,很多平民子弟被关在了学校门外,想要接受教育只有寺院接收,所以寺院教育在藏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2 藏族教育的主要类型 2.1 寺院教育 藏族寺院教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范围广博,影响
6、颇深,在藏族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个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很多人在对寺院教育有很大的偏见,对其的教育方式给予否定的态度,认为它落后,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但是寺院教育它在藏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创造了许多藏族的灿烂文化,它在藏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难以根除的影响,即使在今天,这一教育形式还广泛存在着,它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李安宅先生曾经经过深入考察研究说:“一个蒙藏区域的喇嘛寺院是有多重功能的:它是宗教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尤其是教育中心。 ”在藏区寺院教育就是最传统的教育制度,寺院即是学校,喇嘛就是老师,佛教经典就是学生们学习的教材。可以说
7、一座大的寺院就是藏区当地的一所“大学校” ,藏族社会有文化的人大多数都是僧人出身。 由于藏传佛教的派系诸多,所以各宗派的寺院教育制度存在着一些差异。如重视世袭家传的宁玛派;以教典教育和教授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噶当派;注重血统传承、修习“五明佛学”的萨迦派;属于师徒相传,主要通过口授耳传进行的教育的噶举派;还有体制较为完整的格鲁派等。格鲁派形成之后,寺院教育通过宗喀巴大师的改革在形式、制度、内容和方式上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罕见的教育体系。传统的寺院教育的学习方法有三种:一是为老师传授,熟读背诵;二是“辨论” ,一个僧人不仅要背诵经文,而且还要学会经文辩论;三是自己专修。在寺院
8、教育中,为了区别众多学僧的学识水平和学经的多少,都是需要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如格鲁派显宗扎仓的高级学位系列从低到高的名称是:林赛、多然巴、措然巴和拉然巴四种“格西”学位。寺院教育虽然不像现代的学校教授相关的自然科学等内容,却重视对僧人技能的培养。从寺院设立专门的密宗学院可以看出,寺院教授天文、历算、医药、绘画等专业知识,注重个人的技能教育。寺院教育不但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而且对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发挥着重大作用。 2.2 家庭教育 人的一生必不可少缺少的是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人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藏族形成了以信仰藏传佛教和民间信仰为主线的家庭教育
9、。由于早先在藏区,除了有寺院可以传授知识以外,几乎没有正规的学校,要想学到知识就得出家为僧去寺院。即便当时有一些所谓的私塾,也只能是贵族或是富家子弟请老师在家教授藏文,学习一些佛教经典,请的起老师学习藏文的目的大多数是为了念经,或是了解一些佛教经典故事,其他贫民百姓根本就没有条件接受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还是离不开藏传佛教和当地的民间信仰,一些禁忌和人生伦理道德等方面,就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由于藏族世代信奉藏传佛教的缘故,藏族的家庭教育大多是系统的宗教教育。藏族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长期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孝敬、有爱心、和善、习俗、宗教禁忌
10、、人生礼仪等方面都是藏族家庭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这种家庭教育在客观上不仅解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问题,同时通过教育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对藏文化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3 藏族的现代教育以及发展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藏区实现了政教分离,为发展藏区民族的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出现了新型的藏族文化教育形式-学校教育,打破了寺院教育长期垄断藏族教育的局面,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新型的学校教育在藏区逐渐普及起来。为适应藏区广大民众的文化教育需求,中央起初在藏区制定的办学方针是“民办为主,公办为辅” ,鼓励民众自己办学,这样也是因为依据自己地方的自身条件来确定创办学校的形式,
11、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如账房学校、半日制、农闲学校等。但是当时由于很多学校资金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很多学校没有长久的发展下去,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时期,藏区的教育事业也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学校停课串联、停办等等原因,致使学校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藏族文化教育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藏区大范围的建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学校,新型教育学校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办学的形式多样,教育内容拓新和广泛等等。随着藏区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人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藏区能培养出更多的有力人才解决人员紧缺问题,由国家资助兴办了一些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如拉萨师范学校、海南
12、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 、西南民院(西南民族大学) 、青海民院(青海民族大学) 、西北民院(西北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这些学校不仅增添了新的科学相关知识,而且就自身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方面,开设了藏语文、绘画、雕塑、医学等专业,还为了多方向就业,开设了双语教学的翻译、文秘、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供藏区的学生们有多方向的选择。学校教育打破了藏族只能去寺院学习知识的传统,在学校不仅能学到自己本民族的母语文字和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学到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等。现代学校教育的课程知识结构模式与传统的寺院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新增设了很多科学知识的课程,
13、这样一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现代教育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几十年来,在党政府的扶持和关心下,藏族专业还增设了硕士和博士点,现代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批的优秀人才,为建设藏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当今藏族教育中突出的矛盾 如今在藏区普遍存在的教育基本形式是传统的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和新型的现代学校教育。随着学校教育在藏区的大范围的普及,历史悠久的寺院教育逐渐被取代,但是寺院教育在藏区独特的地位和传承藏文化的作用是不能被否定的。寺院教育在藏族教育中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它积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正因为寺院教育的存在解决了早
14、期藏区的藏族教育问题,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正规的宗教教育,并且逐渐在教学体制、内容、方法、学位以及考试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特教育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寺院教育的需要,历代藏族的优秀翻译大师经过大量的搜集整理和翻译佛教经典,除此之外学者们还以自己对佛教经典的理解,撰写了很多佛教经典书籍,被译成藏文的经典很多都作为寺院教育的教材,这些浩瀚的文化典籍,是藏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藏传佛教寺院,不得不承认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造就了一大批藏族优秀人才。寺院教育注重个人技能的培养,如寺院开设有藏医学、天文历算、语言翻译、绘画等学科的课程,这些学科不但传播了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起
15、到了传承藏族的灿烂文化的作用,促进了藏文化的前进发展。尽管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藏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消极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早期由于寺院教育的壮大,导致藏区的教育情况是想要获取文化知识就得出家为僧为尼,局限性很大,藏族群众大多数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没有知识文化的来源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形成了很大的阻碍。面对现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就算寺院教育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合理性,寺院教育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不能满足和适应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要想藏区快速发展,仅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不够的。 在藏区现行的学校教育,虽然历史不长,但是发展速度相当之快。藏区各级各类学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较快的发展
16、起来。学校教育不同寺院教育不再局限着想要获取知识的人们,必须出家才能学习,学校教育是开放的,每个人都有获得学习知识文化的机会。近几十年来,学校教育不仅普遍发展了初等教育,而且中等、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藏区很多地区州县通过“两基” (主要是指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验收。 “双语”教学和少数民族文字建设健康发展。几十年来,藏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民族语授课,加授汉语” 、 “汉语授课,加授民族语”以及用“以民族语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汉语授课为基础”三种基本模式。 “双语”教学的实施,激发了广大藏族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
17、,有力促进了“两基”的攻坚。虽然学校教育在逐渐不断的改善适应藏区的教育需求,但是因为学校教育的办学时间短,再加上以前也没有什么藏族学校办学经验,所以使得现在在藏族现代教育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办学成本居高不下。一是寄宿制学校校舍需求大。由于寄宿制学校已成为主要的办学形式。寄宿制学校仅校舍建设一项投入就相当于普通学校的两倍左右。二是藏区校舍建设投资大、成本高;学校规模小、效益低。由于受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学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藏区的教育体制和内地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藏区个别学校采用双语教学。然而双语教育的实施程度并不够,效果
18、也不是很明显。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形式单一,民族特色课程少之又少,再加上地理环境条件、资金匮乏和教师匮乏等原因,造成有些课程不能按照教学计划正式开课。再加上教师队伍严重断层,教师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学识水平低、教学能力差、教育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民族小学音体美教师少,民族中学外语、生物、理化、劳动技术、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缺乏。有些学校因为缺乏教师而无法开教学要求的课程。民族高中双语理科教师缺乏,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诸多问题。 总之,不管是寺院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在为藏区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面对现代社会的需要寺院教育自身应该有所改革,保留自己的特色,
19、吸取精华,扬弃糟粕,为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需要,并且要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协调,要与现代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寺院教育自身应该有所改革,保留自己的特色,吸取精华,扬弃糟粕,继续发扬传承和发展藏文化的作用。现行的学校教育虽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但是可以看出在很多方面也有很多不适应藏区的实际问题,在办学路上是遭到了很多难题,也应全方位地通过仔细思考和研究,进一步的改善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润年 著 藏族教育巴蜀书社出版发行 2003 年 2巴登尼玛 著 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0 年 3周润年 刘洪记 编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4丹珠昂奔 著藏族文化发展史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