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城市旧城的可持续再生摘要:在分析当前我国小城市旧城再生的背景和意义之后,研究了转型期我国小城市旧城面临的独特问题。指出国内现有的城市更新理论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忽略了小城市的特殊性。以此为基础,利用城市可持续再生的理论,对小城市旧城可持续再生的对策加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再生;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小城市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市也和大城市一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城市的数量和规模 均有了显著增长,小城市对我国城市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小城市高速增长的背后,小城市对土地的消耗速度也相当惊人。根据徐笑东等人1的研
2、究,1995-2010 年,小城市人均用地的增长是最快的。小城市用地的快速增长表明了现有小城市的增长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之下,以新区开发为主导的城市粗放式扩张模式将难以为继,旧城的再开发将成为小城市建设的新一轮重点。小城市的旧城往往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小 城市经济活动、社会生活和行政服务的中心,也是城市所在区域的市场和服务中心。然而,在大规模的新区开发过程中,许多小城市忽略了旧城的价值,导致旧城功能的缺失,使得许多原来充满活力的旧城退化成功能单一的“旧区” 。虽然很多小城市在进行新区开发的同时,加大了旧城改造的力度,但由于小城市旧城更新一直未能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以至于我
3、国当前的城市更新理论并没有对小城市旧城的独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导致小城市旧城更新缺少理论指导。一些小城市盲目照搬大城市更新的经验,简单地通过“拆旧建新”对旧城的物质环境进行改造,不仅破坏了小城市旧城传统的历史文化环境,也损害了小城市旧城的功能,以至于改造之后的旧城虽然面貌“焕然一新” ,但城市的特色丧失,城市的功能出现退化,城市的活力不足,旧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小城市旧城再生的对策,对振兴小城市经济、繁荣地方文化、节约土地资源、构 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转型期我国小城市旧城面临的问题 1. 受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影响,中国的经济
4、进入到一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时代。一些小城市的旧城(一般是城市的中心区)在区域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双重作用下,面临着功能缺失和被边缘化的局面。首先,受大城市集聚作用的影响,小城市中心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和市场功能向大城市集中,导致小城市中心区区域性服务功能和市场功能的弱化;其次,受大城市扩散作用的影响,小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承接大城市产业扩散的机会,但是这些产业的扩散主要选择在小城市的新区,旧城不具备接纳大城市产业扩散的条件。与此同时,旧城原有的部分产业也在大幅度向新城转移,使得旧城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空心化现象。除此之外,许多小城市的旧城还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原有的中心地位下降: 1.1 地方政府
5、中心的迁移。许多小城市的旧城原来是作为区域性的行政服务中心而存在的。但随着区域空间演变,一些小城市纷纷在新区建设新的行政中心而使旧城的行政服务功能下降; 1.2 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转型。改革开放后,许多小城市旧城原有的大中型国有和集体企业出现萎缩,而新兴工业的发展一般均选择在新区,旧城的生产地位下降;(3)房地产开发。旧城拆迁及土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周期长。因此,开发商多选择在新区进行开发。使得旧城居住地位也下降。 2. 人口流失,社区老龄化,外来人口对社区产生冲击由于就业机会减少,出现了人口外迁的情况。人口外迁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1)通过郊区化迁往新城区;(2)通过外出务工,投资或升学等
6、方式迁往更高一级的中心城市。这些从旧城迁出的人口一般具有较高的素质,他们的流失不仅使一些小城市人才素质受到影响,而且还带走了大量的资本和资源,留下来的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样加快了本地人口的老年化过程,旧城的社会负担加重,而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 3.小城市旧城可持续再生的对策 结合转型期小城市旧城的问题,以可持续再生的理论为基础,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小城市旧城可持续再生应采取的对策如下: 3.1 从功能空间互动的视角,为旧城空间的发展提供动力 许多小城市只是忙于对旧城的物质环境进行建设,并没有对旧城的功能进行认真考虑,其结果就是把原本功能多样,充满活力的旧城区变成了一个新型居住区,使
7、小城市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小城市的再生应突破物质规划的范畴,从功能和空间互动的视角出发,通过城市功能的延续和提升促进旧城空间的再生。旧城功能的再生不能简单地通过引进外部资金,进行房地产开发或者以一种与现有功能毫无关联的产业代替原有的产业来实现,而必须建立在对旧城现有资源、地方文化和本地知识充分了解、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本地居民和现有企业的共同参与,逐渐对原有产业进行延展、升级,形成根植性强、关联度高的本土化产业。 3.2 追求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平衡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旧城再生是一个旧城价值维持和附加的过程。所谓城市的使用价值指城市作为居民生活、工作和游憩的场所而具有的价值;所谓交
8、换价值是指城市土地及其房屋作为一种资本而具有的出售或出租价值。私人资本投资城市开发,追求的就是城市的交换价值,其本质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活动。因此,市场主导下的城市更新,往往忽略了城市的使用价值。其结果就是更新后地价、房价上升了,城市面貌新了,但居民的生活不方便了,原有城市的活力和魅力消失了。而一个缺少魅力与活力的城市,很难实现长久持续的发展。这一点对于小城市尤为重要,在国外有这样一句话:“大城市创造财富,小城市演绎生活” ,小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往往是其竞争力所在,而许多小城市也正是因为其迷人的生活环境而成为人们居住、旅游、度假的首选。3.3 必需以社区发展为基础推动旧城的可持续再生
9、 与大城市相比,小城市的社区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容易形成特色,加上小城市旧城吸引 外来投资的能力远不如大城市,因此,小城市的旧城再生更应该充分利用好社区原有的资源,通过社区能力的培养,提升旧城可持续的发展的能力,形成社区发展、功能提升和空间更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中,空间更新必须体现社区发展的需求,并与城市功能的提升相适应,而功能的提升则须以空间更新和社区发展作为物质和人力的支持。社区的发展又有赖于空间更新的支持以及功能提升带来的服务改善和就业机会(图 4) 。在社区、功能和空间的互动中,社区是基础。因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持单位。因此,当前小城市的旧城再生应该从规划模式
10、、制度安排、法律设计等方面为社区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而不应就空间论空间。就规划模式而言,必需改变当前以物质建设为中心的旧城更新模式,而将重点放在社区能力的培养之上,应积极探讨社区参与规划的有效机制,将规划过变成一个识别社区需求、动员社区参与、创造地方性知识和建立社区能力的过程。在制度设计上,应着力于促进参与渠道的建设,参与能力的培养和参与意识的教育,并鼓励本地居 民投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法律设计上应加强对居民利益和社区资源的保护。 总之,小城市规模虽小,但总量很大。小城市能否实现持续发展,事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 展目标能否实现。对于小城市旧城的再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其特殊性,应从城市职能提升,
11、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社区稳定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其再生战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徐笑东,张占录.我国城市人均用地规模指标研究J .中国软科学,1999,(8):22-24. 2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 调查研究探索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 阮仪三.当今旧城改建中的一些问题J .城市规划汇刊, 1996(,1): 57-58. 5 阳建强.我国旧城改造的主要矛盾分析J .城市规划汇刊,1995, (4):9-12. 6 张杰.探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小规模改造与整治走“有机更新”之路J 城市规划,1996(,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