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精神分析的诠释学体现摘要弗洛伊德及其之后的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与精神分析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不同时期诠释学的影响,例如,弗洛伊德、荣格、霍妮和宾斯万格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精神分析学家,从诠释学特征方面对他们的理论进行探讨。作为精神分析创立者的弗洛伊德,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案例治疗上,都践行着诠释学方法;荣格把人类的心理看做一个有价值的文本进行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和解读;霍妮把被分析者所处的整个文化背景作为精神分析的内容或重要参考的做法,反映了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概念则体现了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对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析;诠释学;弗洛伊德;荣格;霍妮;宾斯万格 正如弗
2、恩指出的:“精神分析始终内含着一种广义的哲学观,它主要来源于西方思想中伟大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而不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教科书” (弗恩,1988,p.1) 。其中,作为探幽人的精神世界的西方哲学思潮的诠释学,在精神分析运动百年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愈来愈彰显出其价值与重要性,弗洛伊德及其之后的荣格、霍妮和宾斯万格等精神分析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不同时期诠释学的影响,其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都具有明显的诠释学特征。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诠释学倾向 尽管弗洛伊德认为自己的精神分析学看似合乎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2但他的许多主张都带有明显的人文科学特别是诠释学的特征,尤其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著作梦的解析
3、 ,仅从书名上就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诠释学。事实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确受到了诠释学的影响,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诠释学特征,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案例治疗上,弗洛伊德都践行着诠释学方法,这既是因为他受到了当时所处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一种必然需求,正如他所宣称的:“你们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到我们的心理学的目的何在,我们并不单纯去描述现象,而是要把它们作为某些力量在精神内发挥作用的信号,作为某些正在力求达到一种目的的倾向,某些共同合作或相互对抗倾向的表现来理解” (杨清,1986,p.346) 。 斯蒂尔(Robert Steele)曾明确指出, “精神分析无可非议地是诠释
4、学的一种形式” ,尤其是“弗洛伊德的方法,还有他对理解的概念化,理解是在两个人之间以语言确立的,将解释定位在精神分析的核心。它作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身份是有疑问的,而弗洛伊德的观点与现代诠释学家们的观点在自我反思、意义和有效性上的一致,使得我们把精神分析看做是如下学科的范式:通过对潜在的、潜意识的或不易理解的东西的解释,关注不断增长的自我理解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的学科”(Steele,1979,p.409) ;阿根廷精神分析学埃切戈延(R.HoracioEtchegoyen)也认为:“弗洛伊德工作有许多方面必须被置于诠释学的领域中贯穿于弗洛伊德的著作,许许多多段落中,精神分析都是与人文科学相联
5、系的,而且,在这些段落中,这位创立者含蓄地采取了一种诠释学立场。 ”(Etehe-goyen,1993,p.1111) 3弗洛伊德所表达的“梦的成分的性质不是原本存在的东西,而是做梦者尚不知道的某种东西的替代物” 、 “梦因为有了愿望而引起,并且梦的内容就是愿望的迂回曲折地实现” 、 “梦的象征手法实质上就是一种比拟,尽管不是一种随意的比拟” (弗洛伊德,2007,p.95、p.109、p.131)等等关于梦的这些主张,都可以在诠释学家施莱尔马赫那里找到支撑:“在许多不同的思想线索里存在一种类似关系,所以某物能促进其他某物;例如,在物理自然的东西和道德伦理的东西之间,在音乐艺术和视觉艺术之问就
6、存在一种类似关系。但是我们应当仔细发现是否对我们发觉譬喻表达式有任何指示。 ”(洪汉鼎,2001,p.56)施莱尔马赫详细谈到了“譬喻性的解释” ,甚至可以用来作为弗洛伊德的梦论源头之铺垫,或者说是更好地阐明了释梦的根据。霍伊特(Michael Hoit)也指出:“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认识论模式与弗洛伊德的临床理解模式相似,因为它们都试图通过认同过程获得对文本创造者意指的意义的客观看法。在两个模式中,都有一个信念,即存在一个客观的外部现实,是与观察者分离的,可以被重新建构。 ”(Hoit,1995,pp.15-16) 另一位诠释学家狄尔泰的许多观点也都可以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与治疗中找到相似
7、之处, “早期的弗洛伊德采取坚定的实证立场,根据实证原则寻找有关心理的科学;后期的弗洛伊德则将意义置于解释性分析这个支点中,因而很可能在狄尔泰那里找到了同盟” 。(Tauber,2010,p.93)弗洛伊德在开始建造他的精神分析大厦之时,正是狄尔泰将诠释学从解释书面文本的方法发展成为解释整个精神现象4的精神科学的普遍方法之时,其出版的精神科学导论 (1883) 、 描述的和分析的心理学的观念 (1894) 、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构造(19071910)等著作对相关问题作了论述,也可以为弗洛伊德提供一个参照。 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潜意识,潜意识的内容平时都被压抑着无法进入意识层面,而是通过
8、做梦、神经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失误等以符号的形式展示其意义,这些符号则是显梦、神经症症状、自由联想所报告出来的言语文本以及口误、笔误等,精神分析就是要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分析来获得隐藏在其背后的潜意识的真实意图,是运用解释的方法由表层意义探索深层结构的释义过程,其程序是:潜意识一意义象征一解释一为意识所了解一理解。这正是狄尔泰所强调的:理解就是从生命的外在表现中获得内在的生命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在外在世界的物质符号基础上理解内在的东西的活动。 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诠释学体现 诠释学的目的是阐明符号所表征或代表的意义,但意义不能直接观察到,需要进行解释或阐释。与此相对应,荣格(Carl Gust
9、av Jung)把他自己的幻觉和梦作为文本解读,把他游历世界的所见所闻也作为文本解读,把患者的梦和联想作为文本解读。简言之,他把人类心理看做一个有价值的文本进行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和解读,并且把这些解读与自己关于文学、艺术、历史、神话、宗教的思考相结合, “从根本上讲,荣格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阐释活动;荣格的学说,本身就是一种关于阐释的学说” 。 (冯川,1996,p.248) 1986 年, “荣格与人文学科大5会”在纽约召开,此次会议的宗旨是要对荣格思想在当代人文学科中发挥的卓越而有争议的影响进行重新评估,并且重点放在确定其对当代诠释学方法所做出的贡献上。参会者对荣格及其思想展开了内容广泛的讨
10、论,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下,从哲学、文学、神话、宗教、历史、艺术等众多方面探讨了荣格对文化诠释学的贡献,普林斯顿大学于 1990 年以荣格与人文学科:走向文化诠释学为题出版了这次大会的论文集,巴纳比(Kafin Barnaby)和达西尔诺(Pellegrino Dacier-no)在这本论文集的前言中指出:“荣格的阐释学首先是象征的阐释学,并且正因为如此而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和积累性的运用而展开。对此,最好的隐喻很可能正是荣格本人在回忆、梦、反思中提到的小孩搭积木的游戏。它的任务并不是将意义回复到象征与梦的文本中去,而毋宁是展开一个过程,任由这过程产生出意义的多元,却并不匆忙而对其最终的意义做出不容
11、质疑的决断。 ”(冯川,1996,p.255) 荣格尤其重视梦及其象征意义,致力于挖掘原型与象征的潜意识内容,而通过诠释学视角,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荣格的各种原型的意义,如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妮姆斯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象征性的形式来进行分析。荣格的原型说是其分析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他对原型的研究是从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来考察的,超越了心理学的范围,涵盖了所有的文化和精神现象,有助于寻找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和历史积淀的深层内容。集体潜意识,作为所有一切原型的储藏所,强调的是精神发展中先于人体结构组织的一些因素,涉及诸如超自然的神秘事物的同步性原理以及智慧老人之类的概念,这些概
12、念6带有假设性质,无法通过直接的科学实验来检验,需要从诠释学角度来理解。而反之,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也可以作为方法为诠释学所用,用以对各种文本所涉及的心理进行阐释。 荣格的治疗思想也反映出明显的诠释学特征:他将心理分析划分四个阶段倾诉、阐释、辅导、转化,虽然患者的症状在倾诉阶段有所缓解,但关键的问题是要帮助患者发现潜意识的意义。例如,个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情结,深深根植于患者神经症症状之中的情结具有消极意义,而分析的目的不是要让人消除或根除这些情结,而是通过觉察与理解情结在心理与行为所起的作用来降低情结的消极影响。 三、霍妮文化神经症理论的诠释学表现 弗洛伊德的思想体系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他的全
13、部学说贯穿着生物学观点,否认人性的历史性,否认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20 世纪 30、4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则因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而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形成鲜明的对立。霍妮(Karen Homey)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她将视线转向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对神经症提出了广泛的文化解释,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神经症形成中的作用:“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某些固有的典型困境,这些困境作为种种内心冲突反映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神经症形成。 ”(霍妮,1988,p.239) 精神分析发展中的这一转向与诠释学的发展历程是极为类似的:狄尔泰在继承和发展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
14、思想基础上,把诠释学从对文本的解释扩展到对历史文化的探讨。狄尔泰认为,客观精神对精神科学认7识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客观精神的范围从共同体所建立的生活方式、交往形式以及目的性关系到道德、法律、宗教、艺术、科学和哲学, “从我们呱呱坠地,我们就从这个客观精神世界获取营养。这个世界也是一个中介,通过它我们才得以理解他人及其生命表现” (洪汉鼎,2001,p.97) ,狄尔泰还特别强调个人与他人的著作不可脱离他所从属的文化和社会结构来研究。 霍妮的研究正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她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病因说”:“神经症患者个人的精神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乃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文化危机的反映;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冲
15、突,只不过是一定文化内在冲突的缩影。 ”(霍妮,1988,p.6)尽管霍妮承认神经症本质上形成于早期童年时代的经验,不追溯童年经历就不可能对神经症有完整的理解,但是她不赞成片面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童年时代,也不赞成把患者后来的反应看做本质上是早期经验的重演,因为神经症不仅可以由偶然的个人经验所造成,同时也可以由其所处的特殊文化环境所造成。而且, “当我们充分意识到文化环境对于神经症的重要影响后,被弗洛伊德视为神经症根源的生物因素和生理因素,就立刻后退到背景的位置上。 ”(霍妮,1988,p.2)因为童年时期的经验对患者后来的神经症来说是决定的条件,但不是唯一原因,如果片面地运用,只会造成混乱而不可
16、能使问题得到澄清。 四、宾斯万格存在分析学的诠释学特征 宾斯万格(Ludwing Binswanger)的存在分析学强调人的在世之在,关注人的整体性,认为患者之所以患病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能理解自8己的在世之在,是人丧失自由选择并拒绝为选择负责的反映,是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阻碍着他们对在世之在的理解。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概念,就是把海德格尔“此在分析”概念与心理治疗的案例分析联系起来进行改造的结果,体现了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对他的深远影响, “海德格尔以对于作为在世界中的存在的存在的基础结构的这个指示,给了精神病学家一把钥匙,他们借助这把钥匙,由于摆脱了任何科学理论的偏见,能够在其完全内涵的内
17、容上接受和描述他所研究的现象。 ”(郭本禹,2000,p.627) 海德格尔受到胡塞尔(Edmund Hussed)的现象学和狄尔泰的诠释学的双重影响,结合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建立了一种本体论诠释学,他把诠释学置于此在对自身突出的在世之在的前本体论的、无法言喻的生存论理解这个语境中,它不再是要达到对文本的认识,而是要达到对在时间中存在的自我之理解的认识,由此使诠释学从方法论、认识论的领域转移到本体论的领域,成为一种具有普遍的本体论意义的哲学。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的任务就是追究存在的意义,强调对“此在之存在”的生存论上的分析,借助于对此在的阐释或解释,昭示存在的意义,而“此在之存在”在于理解,理解是
18、人的存在方式,是此在自由地对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所做出的筹划,以此实现这个世界,并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未来。 宾斯万格多角度地接受了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解释,把理解人的存在作为其理论前提,并借用他的此在分析而创造了自己的存在分析,“我们把存在分析理解为科学研究的一种人类学类型,即是一种旨在探求人的本质的类型。它的名称和哲学基础都源自海德格尔的存在分析。 ”9(任其平,2009,p.69) 此在是建立在“在世之在”之上的,宾斯万格对于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的理解具有两个特点:“他把在世之在主要理解为超越自身而趋向世界的主体;他把在世之在描述为以实体的自我关注为特征的个体存在” (任其平,2009,77)
19、,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宾斯万格还提出了含有“爱”的意味的“超世之在” ,试图对“整体的人”进行解释的补充。宾从斯万格接受并解读了海德格尔对世界所规定和区分出的三种形式:(1)周围世界,即生物世界,这是此在的最切近的世界,是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的自然世界,包括观念化的对象物,如科学、艺术等;(2)共同世界,即人际关系世界,是指社会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世界;(3)自我世界,即自我反思和自我认同的世界,是指一个人自己内部的主观世界。这三个世界实际上共同构建了人的“世界设计” ,构建了人存在于其中的“有意义”世界的总体背景,影响着人的存在方式,只有把这三个世界联合起来考虑,才能真实地理解人的存在。宾
20、斯万格对于患者的周围世界、共同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差异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案例研究,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精神症症状使得患者局限于周围世界和共同世界,对自己的存在开始感觉暖昧,易于受到外界影响,对自己的行为也逐渐失去了控制,因此,要特别关注自我世界,而这也正是精神分析没有做到的,宾斯万格指出:“弗洛伊德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的人的生态环境(周围世界) ,但他没有强调人际交往的共同世界,根本就忽视了自我世界。 ”(任其平,2009,p.85) 宾斯万格认为,治疗师要对患者的存在状态有清醒的认识,为了理10解患者就必须理解患者的世界,要通过分析患者对于过去事件的言语描述和行为表现来理解他的世界,发掘出隐藏在其
21、背后的存在意义,进而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患者的当前存在。以宾斯万格对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三种世界中存在状态变化的分析为例,他指出这位患者的三种世界是混乱的,她始终处于存在性焦虑之中,无法恢复自我,甚至不能重新认识自己,而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状况, “既是由于她利用一种不适当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失败自我世界的功能失调;也是由于她患伤寒以后的生理虚弱引起的严重焦虑倾向周围世界的影响;还与她的父母和教师未能提供道德训练共同世界或人际环境的问题”有关(郭本禹,2000,p.633) ,宾斯万格因而特别重视对患者内部生活史的了解,以了解患者在世之在的结构,从而理解患者的世界设计,以便从患者的世界设计着手,帮助患者认识自我及自我与其世界的关系,摆脱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的束缚,启发患者通过反思对自己的真实存在产生真正的理解,使其抵达真正的自我,达到本真的生活状态。 五、结语 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运动不断完善与发展,学派林立,观点纷呈,但是,无论其理论如何变化,关注的焦点如何转移,潜意识的核心地位并没有被颠覆,使潜意识过程意识化仍然是根本目的,谈话仍然是分析治疗的主要手段,自由联想、释梦等也仍然是揭示意义的常用方法,理解与解释过程仍然是达到治愈的基本途径,仍然带有诠释学倾向或呈现出诠释学特征。这是因为诠释学为精神分析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与支撑,它不只是理解文本的方法,更是人们之间进行交流与对话,实现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