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行动与90后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的建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01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行动与90后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的建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行动与90后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的建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行动与90后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的建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行动与90后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的建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行动与90后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的建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行动与 90 后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的建构【摘 要】 “雷锋倒掉了吗?现在社会还需要雷锋精神吗?”伴随着这样的疑问,引起了社会有关雷锋精神的大讨论。雷锋精神是优秀的民族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社会道德建设必不能缺少的因素。90后大学生正在走入社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兴力量,90 后大学生的价值文化将会给未来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促进 90 后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与行动,能够有帮助他们构建精神价值体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能继承弘扬雷锋精神,促进雷锋精神的时代化、大众化发展。 【关键词】雷锋精神;90 后大学生;认知;认同;行动;精神

2、价值体系 2012 年是雷锋同志牺牲 50 周年,2013 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 50 周年。历经 50 年的发展,每个时代的雷锋精神都各具特色。60 年代雷锋精神代表的是“真善美” ,70 年代雷锋精神代表的是“爱憎分明” ,80 年代雷锋精神代表的是“钉子精神” ,90 年代雷锋精神代表的是“爱岗敬业” 。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创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雷锋精神不仅仅是雷锋一人更是一大批雷锋式的人物,崇高的思想和优秀的品质凝结而成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珍宝。十八大报告在要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中更是明确2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

3、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 90 后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代,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一代,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但是在现实中 90 后常被称为“抱大的一代” ,身上也被质疑存在许多的缺点,强调自我实现以自我为中心, “个人中心” 、 “享乐主义”倾向日益加重,家庭的“宠爱”又助长了其“公主病” 、 “皇帝病” ,滋生惰性、任性等不良的习惯。 “今天的问题孩子,也许就是明天的社会问题” ,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都要有一种危机意识,注重 90 后精神价值的培养和塑造,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面对此番现状,要做的就

4、是将优秀的民族精神与 90 后新生力量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以雷锋精神为抓手,提高对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与行动,构建 90 后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体系,同时 90 后大学生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对于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一、雷锋精神认知、认同与行动的现状 (一)认知上的现状 很多人包括 90 后大学生对于雷锋以及雷锋精神都有这样普遍的印象:雷锋是一名普通但不平凡的士兵,他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勤奋学习,关爱集体,对党忠诚,热爱祖国,能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 “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凝聚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一的雷锋精神” 。但是对于雷

5、锋精神具有哪些特点,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90 后大学生们普遍呈现出3一种不太了解的状态。通过针对南京 15 所高校,2682 名 90 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关于“钉子精神”是否属于雷锋精神的问题中,55.1%的学生认为“钉子精神”不属于雷锋精神的范畴。但是事实上,钉子精神是属于雷锋精神并且有明确的出处,钉子精神是雷锋在世时与战友赵明才的一次谈话中产生并沿用至今。 雷锋日记里写道:“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由此可以看到,虽然现在总在提雷锋精神,包括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加强民众的道德文化素质,但是90

6、后大学生们对于雷锋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雷锋精神?都知之甚少,印象模糊不清,对于雷锋精神的了解永远是止步于口头上“雷锋精神”四个字而已。 (二)认同上的现状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认同”有两个意思:(1)承认,认可;(2)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在这两层意思上,笔者认为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比“承认、认可”感情更加丰富,程度也更加深。根据调查了解到目前 90 后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认同程度普遍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即“承认、认可” ,并且从现实情况与第二个层面“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相差很远。90 后大学生们对于雷锋精神的意义及其价值都有所了解并且对于雷锋精神

7、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具有很清晰的认识。比如问到“雷锋精神是否过时”时,82.8%的大学生表示,雷锋精神并未过时,并且超过 70%以上的学生认为当代社会仍然需要雷锋精神。但是当上升到“认为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4切”这个层面时,却出现了很大的差距。 “认为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其实更多地可以通过行动上有所体现。因为如果觉得与自己有共同之处便会更好的了解雷锋精神的精髓实质所在,更容易将雷锋精神以“亲切的感受”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从而彰显在自己的想法观点以及行动上。90 后大学生们对于雷锋精神这种认同层面还远远不够,雷锋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仅仅是存在于脑海中,并不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比如在调查中问道,

8、“您对于在各大高校展开学习雷锋的活动的态度是什么”的时候,54.6%的 90 后大学生只是在精神上表示支持,不愿意采取任何的行动,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好地感受雷锋精神,相对而言仅仅只有 31.9%的 90 后大学生对活动表示支持,并且付诸于实践中去。 (三)行动上的现状 在讨论认同时已经提到了一些行动上的现状90 后大学生中真正愿意将“雷锋精神”付诸于实践中的人很少。但是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会有一些参加志愿者活动、公交车让座、献血、捐钱捐物等好人好事的行为。其实,上述的好人好事都体现了一种雷锋精神,都是在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的表现。90 后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在践行雷锋精神,但是

9、却毫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雷锋精神,有时候甚至排斥对于学习雷锋等活动的参与。在 90 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就是志愿者活动,也许他们并不了解甚至并未意识到志愿者精神也是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一种体现,所以在被问到“对于参加学习雷锋活动的态度”时,他们想到的大多是宏大的与自身实际情况不符的甚至是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距离感、陌生感很强,因此就存在一定的5不理解甚至是排斥的态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 90 后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但是如果将对雷锋精神的践行囿于志愿活动,那么就会导致雷锋精神的狭隘,也会使他们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上存在更大的问题。另外也要注意到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10、很多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体现在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硬性指标或者是评奖评优。如果将这种目的性较强的志愿活动也归结于雷锋精神的话,则会导致雷锋精神的不纯洁,会在以后影响更多的人对于雷锋精神的践行,使得 90 后大学生在践行雷锋精神的视野上不够宽阔,从而局限了对于自身价值的提高。 总的来说,90 后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行动上的主要表现为:认知上不全面,认同上不深刻,行动上不充分。 二、现状原因分析 (一)认知上 在上文现状分析中,了解到目前 90 后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并不熟知,对于雷锋精神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充实更是知之甚少,仅仅停留在“雷锋精神

11、”四个字。在调查中发现,90 后大学生缺少对于雷锋精神的有以下原因:1、缺少对于“雷锋精神”基本知识的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90 后大学生更多对于“雷锋精神”学习主要集中统一于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缺少对于雷锋精神基本知识的了解,比如雷锋精神的由来,雷锋是一位怎样的人物,雷锋精神有哪些基本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作为 90 后大学生目前仍在接受知识的熏陶,素养的提升,仍有很多机会对这方面进行完善,6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打好基础。2、学校缺少对于“雷锋精神”基本知识的教育。相对于学生的学习,那就离不开学校的教育。这里强调的是学校并不是单单指大学等高等院校,更是指幼儿园、小

12、学和中学的基础教育。雷锋精神作为优秀民族精神应该在 90 后大学生们很小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学习。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对于雷锋精神的教育比大学更重视雷锋教育,90 后大学生都有深切感受。因为当在问卷调查被问到, “您觉得和小学、初中或者高中相比,学习雷锋的风气变淡还是变浓了?” ,60.2%的学生认为是变淡了。面对此种情形,大学更要有所作为,有所改变。现在的学校很容易将学习雷锋精神形式化,局限化。比如,每到 3 月 5 日学雷锋日,就在学校进行各种展板宣传组织各种活动,但是过了这天学校对于雷锋精神的学习可以降至为零,将学习雷锋精神局限在某一时段、某一方面是不利于学生们感受和了解雷锋精神

13、,更加不利于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这种搞突击的方式一时有用,但却不能整个大学时期都有用,甚至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更加反感排斥。 (二)认同上 在现状分析中已将认同分为两个层次:1、承认、认可;2、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90 后大学生们普遍已经达到第一层面,对于雷锋精神的价值和意义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90 后大学生们虽然对于雷锋精神的基本知识有所欠缺,但是通过社会的宣传、学雷锋活动的举办能够感受到雷锋精神对于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因此能够承认雷锋精神的重要作用。但是就是在这种理性承认中,90 后大学生却对于雷锋精神缺乏共鸣不能产生亲切之感。因为他们是根据社7会行动推导出雷锋

14、精神的重要性而并非本身深知雷锋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而理解社会上出现的学雷锋的活动。虽然表面只是顺序上的差异,但是却反映了 90 后大学生们面对雷锋精神的思考方式,更是体现了他们是否与雷锋精神有共同之处,能有情感上的交流共鸣,能否以雷锋精神为依托构建自身的价值体系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认知上无法达到第二层面的主要原因。同时,很多 90 后大学生满足于现状,认为对于雷锋精神有“承认、认可”的理解就足够了,只有那些准备着奉献的人需要更深的理解,而自己只要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缺少向更高一层认知发展的动力。另外,现在社会有时候树立雷锋榜样过于高大,当 90 后大学生接触这些榜样时只能远观不能近学,认为雷

15、锋精神不适合自己,自己也无法达到雷锋精神的标准,从而拉开了与雷锋精神的距离。甚至有时候宣传的榜样是几十年前的先锋人物,时间相距太久,90 后大学生无法体会,更不容易产生共鸣和亲切感。雷锋精神大众化欠缺,榜样生活化、时代创新性不足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行动上 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90 后大学生们通过志愿活动在行动上已经对雷锋精神进行了实践。由于很多情况下都是将志愿者精神、志愿者活动单独进行说明,并未与雷锋精神挂钩,所以很多 90 后大学生并不了解。根据调查了解,大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或者某些学雷锋活动很多情况下是带有一定的目的和功利心的,比如某些高校有志愿服务时间的规定,院系评奖

16、评优的要求。功利的熏染,让志愿精神、雷锋精神变得不再纯粹,更甚者会引起一部分 90 后大学生的排斥。参加志愿服务或者8学习雷锋活动时都要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的付出,有时候活动的开展会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同时,高校对学生缺少在生活中学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倡导,仅仅是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学雷锋,不免让学生有疲倦感更甚至是排斥感。除此之外,高校举办的活动形式单一老套,对于思维活跃的 90 后大学生们吸引力不够,积极性不够,有时候活动甚至会流于形式,局限在校园,这更会让学生难以真正投入雷锋精神的行动上来。2013 年 3 月 4 日,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我与雷锋战友话雷锋”的活动,邀请了雷锋生前战友赵明才

17、老先生,会上赵明才表示:“不赞成停课学雷锋,遇什么事做什么事,不要放下做这个,要常态化发展,有时候造点声势是可以的但是长期做是不可以的。当代大学生发扬雷锋精神责无旁贷,学雷锋要做到与时俱进,立足院校学雷锋,教师教书育人,学生能够读书成才,报效祖国。 ” 认知、认同与行动是三者并不是孤立分割的,而是互相影响的,彼此都会成为彼此的原因和结果。比如在前文中提到,由于很多 90 后大学生未把志愿精神看成一种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导致在行动上有所欠缺,其实这就是认知不足导致行动欠缺的表现。90 后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不够导致在认同上不能从承认上升到感情上的亲切,从而未能将雷锋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在

18、行动上未能积极投入。正确认识这三者本身的因果关系,梳理三者的内部关系,更好地解决当前的一些问题。三、如何以雷锋精神为抓手,构建 90 后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体系 根据上文一系列的原因分析,首先要做到雷锋精神基本知识的教育,9让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发展历程。当然目前针对于 90 后大学生的教育需要依托高校,结和高校思想道德、品德修养等课程进行教学,让他们有机会有途径去了解个感受真正的雷锋精神。当然,除此之外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更要能够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雷锋精神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们将在教学的过程应注重常态化,而不能流于形式化。在学校进行有关雷锋精神的宣传时,要注意雷

19、锋精神基本内涵的介绍,要使学生们能够明其大义,深知内涵。 其次,如何实现认知上从“承认”突破到“情感上的亲切” ,除了要有完全、正确的认知之外,还需要在理性的认知做出正确归因,能够有“亲近雷锋精舍”的动力,能够投入自己的感情,真正意识到雷锋精神的价值所在,主动去感受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诠释身边的好人好事。学校和社会要积极营造出一种氛围,让学生们感受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而不仅仅是在银屏上,将榜样生活化,雷锋精神大众化。同时,榜样也要有时代特色,能够与 90 后大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最好是身边的人的事例,拉近与 90 后大学生的距离。比如,评选学校、院系甚至是班级的雷锋好榜样,并进行巡展,让更多认

20、识他们的学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雷锋精神,让他们切实处在一个到处都是雷锋式人物,充满雷锋精神的一个环境中。这些活动有必要制造一定的声势,但是关键在于坚持,做到“滴水石穿, ”而不是“唱”雷锋,洪水般突然袭来,学生会受不住。 最后,要在全面认知的基础帮助 90 后大学生知道自己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对雷锋精神的践行,比如目前正在忙碌的南京亚洲青年奥运会的志愿者们,他们不仅展现的是 90 后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更体现的是一种雷10锋精神。要积极倡导一种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小事中学雷锋,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用,营造轻松的学雷锋的氛围。对于 90 后大学生所做的好人好事,志愿活动需要予以一定的肯定和表扬,但是应该

21、减少物质的奖励,予以更多的精神上的鼓励和肯定。同时,高校建立合理的学生评价评优制度,合理对待 90 后大学生们所做的好人好事,避免功利性目的的产生。高校宣传雷锋精神,进行学雷锋活动要创新活动方式,能够让90 后大学生“喜闻乐见” 。高校完全可以让 90 后大学生自己创办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多与社会接触,扩宽视野,减少对活动的干预,增强活动的灵活性,创新性,时代性。与此同时,活动的举办更要坚持持久性。现在很多高校将 3 月 5 日学雷锋日演变成 3 月学雷锋月,这明显是一个进步。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要争取做到的是将一个月向一个季度向一年出发,让 90 后大学生们有一个能实时参与的环境,从

22、而逐渐将雷锋精神融入自己的精神价值体系,使得 90 后大学生们对于雷锋精神实现认知上全面,认同上深刻,行动上完全。 笔者之前提到,认知、认同与行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三者之间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的。好的认知能够为认同提供良好的基础,实现认同的升华和提高,只有在深层次的认同上才能促进行动上感情的投入,从而在行动中获得更多感悟和经验,对于雷锋精神的认同与认知也会个更加深刻和全面。三者相互促进,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状态,从而实现对“雷锋精神”继承和弘扬。90 后大学生很好地实现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与行动,很好地理解雷锋精神,发现雷锋精神的“真善美” ,学习其艰苦奋斗的品质,兑现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从而丰富自身的人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