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31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摘要面对当前编辑主体性的困境,非常有必要建构一种契合于当前语境的编辑主体性理论。文章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来建构编辑的主体性,强调编辑的主体性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的矛盾统一,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市场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统一、个体主体和交互主体的统一。这三重对立、六个方面不仅是对既有编辑主体性特点的有机整合,也是对当前编辑主体性困境的一种系统的理论回应,具有整体关联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 关键词编辑主体 编辑实践 主体性 二重性 矛盾统一体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编辑主体性是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所应具备的一些业务素质和个体性特点,它是编辑区别于其他行业工作者的最显著

2、标志。显然,编辑主体性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在今天,编辑出版行业正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甚至是尴尬,比如网络编辑群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编辑存在感的缺乏油然而生,等等。这些问题又与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失落、利益冲突加剧等现实问题纠合在一起,再加上空前激烈的行业内外的竞争,共同造成了编辑主体性的困境,这些困境就更加引起了业界和学界对究竟什么是编辑主体、编辑主体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等问题的探讨。因此,建构一种契合于当前语境的编辑主体性理论,就2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了。 编辑主体性理论的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它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阐释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问题,而且将对编辑活动甚至作为编

3、辑主体对立面的读者主体都会有新的认识和发现,它还有益于在整体水平上推动基础编辑学的理论进展。 在此,我们尝试从哲学的高度上以多重的理论视角(尤其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体性理论资源)来重新检视和省察编辑主体性问题,以期建构出一套具有当代意义和普遍阐释效力的编辑主体性理论。概言之,编辑主体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市场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统一、个体主体和交互主体的统一。这三重对立、六个方面蕴涵非常丰富,既是对既有编辑主体性特点的有机整合,又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编辑主体首先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马克斯?韦伯在解释和描述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时所提出的一对重

4、要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两种形式的合理性,即形式的合理性和价值的合理性。后来,这对概念经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进一步界定和阐发,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实施理论阐释和批判的重要话语资源。所谓“工具理性” ,指一切理性形式包括知识、经验、技术、社会制度等的工具化,它们因有特定目的的社会运作而变成了可被不断重复的操作工具或运思模式,进而深刻地影响和改观着人的社会存在甚至自然存在。工具理性在此意义上已由启蒙和解放的工具变成了目的3本身。 在编辑活动中,工具理性是编辑主体的一个基础性维度,只不过这里的理性形式具体指的是专业知识、编辑文本(纸质的、光盘的、电子的等)的形式规范以及编辑主体的社会阅

5、历、技术操作等的经验化和模式化。它构成了编辑主体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编辑主体的工具理性之维度确保着编辑人员能够因循一定的操作模式来展开具体的编辑作业,这种模式或见诸网络程序,或见诸成文规定,或口耳相传,但最终都只有内存于编辑自身的主体性结构之中,成为他们能够自由支配的运思模式和操作工序,才能进行具体的业务运作,进而实现既定的编辑目标。编辑实践首先是一个理性操作的过程,其间,任何一种跳跃、松散、不合逻辑的编辑环节都会影响到整体效果。行业规范是必须遵循的,国家政策法规更是不可违背的。正是由于这种严谨性和规范性,国内有些学者干脆直接将编辑主体定名为“科技编辑” ,比如科技编辑大辞典的主要内容就不

6、只是针对科技领域内的编辑,而且几乎适合所有的编辑群体。可见,编辑主体首先是一个理性主体,编辑理性是编辑主体的首要职业操守。但是,正像韦伯所说的, “一种行动类型为理性化的并涉及专门概念和知识的应用它们就意味着极其严格的操作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 ”1这种情形一旦极致化,工具理性就很容易将手段当成目的本身,进而形成工具崇拜和技术至上论,乃至出现有生命的“编辑机器人”:编辑主体变成了生硬、刻板、僵化的操作工具,编辑过程也只是编辑主体对文本客体的单向度的技术加工。毫无疑问, “编辑机器人”是对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的彻底抹杀。它使编辑活动这一人4性化实践失却了人文气息,最终,其编辑成果自然也不会受到广大读

7、者的青睐。 但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那样,事实上并不存在绝对冷漠、僵化、单向度的“编辑机器人” ,因为在编辑的主体性构成之中除了工具理性的维度之外,还有一个不可磨灭的价值理性的维度。正是后者赋予了编辑主体以人文主义的情怀。 所谓“价值理性” ,指的是秉持纯正的动机和正确的手段来达到既定目的,而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它注重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实质上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价值诉求。由于工具理性和技术逻辑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它虽然对于人类的理性化进程功不可没,但它不具有自反精神,无法自我反思和自我调适,于是价值理性作为其对立形式和规范原则也就出现了。价值理性的要义在于它是始终关注着人文精神的价值判断,拒斥目的至

8、上论,倡导反思内省,旨在破除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的神话。 在编辑实践中,编辑主体的价值理性首先体现为对纯粹技术操作的选择性接受和反思。任何技术操作都预定了一个先在性目的,而编辑主体的纯粹工具理性为实现这一目的抽去了编辑实践过程中的人文价值因素,最终使编辑主体沦为工具的工具、技术的技术。这种唯技术主义的做法无疑是对编辑主体性和编辑人性的一种漠视。由于价值理性内在于每一个活生生的编辑之中,所以对编辑技术理性的反思自发地生成于每一个编辑主体的具体实践。需要指出的是,价值理性对于编辑技术操作的反思甚至抵制显然并不是消极的,相反,它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尤其会带来编辑作业的人性化。事实上,任何编辑规范都是工

9、具理性向价5值理性妥协的结果,比如,图书编辑行业规定万分之一的差错率,就是充分认识到人不是机器,差错必然存在,因此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误差。这当然是对编辑主体性的一种尊重,充分体现了编辑行业的人性尺度。 其次,根据前述,如果编辑主体只是依从于工具理性信念,排除情感和精神因素,将整个编辑作业理解为事实上的机械操作,那么,其编辑活动的最终成果也不会得到读者的真正接受。这同时也就意味着,编辑必须把价值理性所具备的人文关怀精神嵌入具体的编辑作业中来。换言之,编辑主体除了在工作过程中追求自我关怀外,还必须自觉体现出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人文关怀,这就是对读者的关怀。 人文精神始终是编辑主体性构成的一个本质性维度,

10、其极端重要性的一个方面也就体现在这里。编辑主体必须秉持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深入理解读者大众的阅读趣味,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阅读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编辑出深受欢迎的编辑产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读者市场。但是,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讲,编辑主体的人文精神并不一定完全体现为对读者趣味的一味满足,相反,它可能表现为一种引导、创造甚至批判的形式。原因很简单:立足于真正的人文精神,流行的读者趣味未必就是正当的、值得推崇的。比如当下的浅阅读现象,从人文主义立场来看,实际上就是读者趣味败坏的一种表现,它深刻反映了当代人的浮躁、麻木心态。这种阅读现象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混世哲学一道,共同奠

11、定了很多读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当然需要慎重对待。如果真正将编辑主体的人文精神贯彻到底,那么,浅阅读现象就是需要深刻检讨的。这就高度体现了编辑工作者的民族文化使命。6也只有力求实现这种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才是编辑主体人文精神诉求的重心之所在。 最后,编辑主体的价值理性还突出地表现为编辑主体性的自觉,即编辑主体对其主体性身份的认同。编辑是什么?编辑在出版流程乃至整个民族文化中具有怎样的地位?长期以来,业界一直都认为编辑是“文仆” ,编辑工作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编辑从业者只是服务人员之一种。这种理解显然没有充分意识到编辑主体性构成的价值理性之维度。根据上述,编辑主体一方面摆脱了冷冰

12、冰的唯技术主义的机械操作,另一方面要创造读者趣味甚至要担负起巨大的民族文化使命,在这个意义上,编辑的主体性身份和价值就显而易见了。编辑主体并非某种机构或社会的附庸,更不是宏大的民族文化机器中的一个无名的配件。没有编辑,整个历史文化将出现可怕的断层。 可见,我们在此突出强调的编辑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直接关涉编辑自身的独立地位,也关涉文化传承和民族经验的连续性。只有解放了的编辑主体,才有解放了的编辑生产力。也只有解放了的编辑生产力,才有解放了的编辑行业发展。 以上论述了编辑主体性的两个重要构成,它充分表明,编辑主体必须既要注重业务知识和技术进步,也要具有自觉意识和人文精神,在技术操作中实

13、践人文理念,在现实关怀中操演技术逻辑。在此意义上,编辑工作也就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科技和人文的统一。 二、市场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统一 7市场意识是指编辑主体需要自觉以需求为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实现编辑产品的经济效益。审美意识则是指编辑主体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和艺术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功利性的美学精神,确保编辑产品在尽可能地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充分实现其社会效益。在此意义上,市场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统一,也就是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统一、利益追求和审美创造的统一。 市场意识内在于编辑的主体性结构之中就决定了编辑主体必然是一个经济学的存在。换言之,编辑主体应当是半个“文化商人”

14、 ,他们不是纯粹的艺术家,而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经济目的虽不是编辑主体的终极目的,但它是实现终极目的的终极途径,这一点毋庸置疑。人首先要活着,更高的精神追求才能有所附丽,编辑工作者也概莫能外。而且,正是在经济利益的竞逐过程中才创造出如此绚烂多彩的编辑产品,推动整个编辑行业向前发展。可见,市场意识的存在也是一种重要的积极因素。 但是,不能因此就将作为编辑主体性构成的市场意识过于强调突出,甚至作为编辑主体的唯一特点,因为这会有将编辑主体拖进当前盛行的消费主义陷阱的危险。所谓消费主义,是指将物质消费和利益追求当作唯一人生信条的一种偏执的生存信念。显而易见,编辑主体的市场逻辑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限

15、制和约束,就很容易滑向消费主义的深渊,使编辑主体变得唯利是图,唯财是从,唯经济效益马首是瞻。此外,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市场意识或消费主义还很容易与工具理性结合在一起,造成编辑主体为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这将严重破坏整个编辑8行业的生态平衡。比如,眼下日盛的“代发论文” “增刊约稿”等不良现象,就给整个国家的编辑行业乃至学术研究带来了严重后果。这种唯目的论的做法,必须从我们所建构的编辑主体性构成原则中坚决驱逐出去。总之,作为编辑主体性构成的市场意识与消费主义仅一步之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对立性的价值原则来规约其可能存在的泛滥倾向。在此,作为编辑主体性构成的审美意识之维度,就显得重要

16、了。 审美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非功利性的审美主义的价值诉求,以之来抗衡编辑主体潜在的消费主义倾向。所谓“审美主义” ,是指美学对生命价值的一种担当,它旨在以内在性、超越性、非功利性的审美实践来实现现世生命的救赎,在审美和艺术中直接通达超验的彼岸家园。审美主义自始至终都具有浓厚的宗教情怀。在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之后,审美主义更是担当起了巨大的拯救功能。现代哲学普遍相信,审美和艺术中所体现的无限、永恒和绝对与被放逐的上帝具有实质上的同一性,而且,它还克服了上帝理性对现世生命价值的漠视所造成的虚无主义后果。当然,作为编辑主体性的构成维度,审美主义未必一定要摄入宗教情怀,编辑主体也未必一定要将事业当作信

17、仰,但是,审美主义的非功利性精神和超越价值,却是编辑主体抑制其潜在的消费主义倾向以臻于自我完善的一个原则。美学精神就是一种自觉排除各种功名利欲、私心杂念以达到与审美客体浑然合一的精神诉求。对于编辑主体来说,审美主义就是要求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精神和相当的美学素养,以强化9自身的主体地位。具有充分审美意识或审美主义精神的编辑主体,既能自觉克服其潜在的消费主义倾向,也能不断完善其自身的业务素质,毕竟美学修养也是编辑素养的重要构成。如果结合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来看,这一点就显得更加不可或缺了:就绝大部分情形来说(除了有实用目的的直接购买) ,编辑成品对读者的吸引力就有来自于其美学外观或美学“内观”

18、,比如装帧、开本、色彩,以及上好的内容等,也就是说,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随便逛逛或浏览)是转化为功利性的购买实践的重要契机。没有读者的审美,也就没有编辑的市场。在此,审美的发生就成了读者阅读和购买的一个重要前导。这反过来也必然是对编辑素质的一个逆向要求:编辑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美学素养,否则就断然不能编辑出大众真正喜闻乐见的编辑产品。 可见,非功利性非但没有弱化编辑主体的功利性目的,反而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法门。在此意义上,编辑主体如果缺乏审美意识,就无法实现编辑产品的市场价值,美学原则深刻地牵制并有效地推动着市场效益的实现。这种关系有效地保证着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和审美意识的深层次统一。

19、总之,编辑主体作为市场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统一,实质上也就等同于利益追求和审美创造的统一、市场主体和审美主体的统一。 三、个体主体和交互主体的统一 至此,编辑的主体性形象已初步彰显,但是,这还没有穷尽编辑主体性的全部构成,因为以上所论主体,主要还是停留在一定层面上的“普遍主体” ,而没有真正涉及具体存在的“个体主体” ,更没有涉及个体主体之间的关系。这里要区分三个概念:普遍主体、个体主体和交互10主体。 普遍主体是指在普遍意义上体现为共同主体性特点的“主体一般” 。在哲学史的相当长时期内,普遍主体一直是主体的代称,而主体又只能表现为人类主体,所以,普遍主体实质上是对人的类存在的一般抽象。在特定的历

20、史区间内,这种抽象曾凝聚起巨大的主体性力量,普遍主体因此成了人的类本质的重要见证。但是,伴随着主体性力量的觉醒和不断膨胀,人们发现,普遍主体不仅以其巨大而空洞的共名扼杀了个体性存在,而且极易演化为一种内含宰制性冲动的话语形式,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突出地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改造和利用的野心,它与理性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相结合,共同构筑了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三大理论支柱,并一道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破坏,这又被西方学者称为“现代性困境”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普遍主体的合法性问题,逐渐提出个体主体性理论。其中,福柯的“人死了”的著名论断的提出,是一个标志性的理论事件。福柯所谓的“人” ,就是作为普遍主体的人。只有普遍主体的神话被打破之后,个体主体才能真正得到解放。而在个体主体被解放之后,各主体之间如何交往、沟通或“共在” (海德格尔语)就成了一个非常迫切的理论问题。因此,后现代哲学也就出现了所谓“主体间性”问题的探讨,提出了“交互主体性”概念。交互主体的核心理念在于:如何在充分保证个体主体性的前提下,展开主体间的对话和交往。 根据以上我们对主体性内涵的探讨,结合前述编辑主体性问题,可以看出,前述所谓的主体,主要还是指停留在整个编辑行业层次上的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