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的两个中介理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02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的两个中介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克思“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的两个中介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克思“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的两个中介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克思“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的两个中介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克思“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的两个中介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马克思“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的两个中介理论摘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如何定位它还是莫衷一是。无论是将它归为唯物史观的一个原理甚至一个范畴,还是把它等同于唯物史观,都不足取。我们认为,它与马克思的社会建筑理论一样,都是“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的中介理论。纵观马克思的文本,他多维度地对唯物史观进行了阐发,其中把社会比作建筑和有机体是两个最主要的维度:前者侧重揭示“社会是什么” ,后者侧重揭示“社会怎么样” ,两者贯穿唯物史观的始终,形成“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相辅相成的两大中介理论。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社会建筑;中介 中图分类号:B032.2 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8-0064-07 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著名哲学家李秀林呼吁还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后,不少学者投入到研究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行列,并不断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迄今为止,关于马克思有无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有机体是否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等早已不成问题,但对于马克思有着怎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还是莫衷一是。仅就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定位而言,理论界主要有两种倾向:要么扩大其内涵与外延,把它几乎等同于唯物史观:要么缩小其内涵与外延,认为2“社会有机体”只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原理甚至

3、一个范畴。缩小显然是不对的,扩大看似很重视,实则是取消。我们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其社会建筑理论一样(学术界又称其为上层建筑理论。马克思把社会比作一座建筑,提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概念,再把二者与其它社会诸要素有机联结起来,侧重去揭示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这里姑且称之为“社会建筑理论” ) ,既非独立的理论体系,也不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单一原理。而是马克思阐发唯物史观的中介理论。 一、唯物史观的“说明和发挥”离不开中介理论 1.中介理论的哲学要义 从词面上来看,中介是指“在中间起媒介作用” 。从哲学角度看,中介是指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要素之间起联系作用的媒介。质言之,对立的两极通过中

4、介联成一体。中介理论则是指不同理论或同一理论内部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媒介性理论,或某一理论由逻辑起点出发到整个理论体系的建立都在起穿针引线作用的非独立形态的理论。 中介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特别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黑格尔认为,作为事物之间联系和事物转化、发展的中介,是普遍存在的。黑格尔把与直接性相对的中介概念运用于认识论,批评那种认为普遍真理是直接呈现在人的意识面前。仅仅属于理智直观或信仰的对象,而无需以经验和逻辑思维为中介的所谓直接知识论。他认为,真理是经由一系列中介性、极其复杂的考察而得出的成果,这种成果在最后可能毫不费力地呈现于熟习此种知识的人的面前,实际上却只能是长时间生活经

5、验和反复思索的产物,即一种中介过程的产物。但黑格尔的见解是3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他关于中介的论述有许多主观臆造的成分。 马克思主义的中介概念是对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中介的能动反映。在客观世界中,各种物质客体之间的联系纵横交织,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之网,中介就是该网的网上纽结,它们在不同物质客体间起着相互联系的作用。而对于每一个物质客体来说,中介则表现为其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环节或贯穿其中的一根红线。从认识论来看,人的各种认识形式之间以及同一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之间的中介,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着的中介的反映。理论的概念、范畴及其体系作为客观世界不同领域、不同运动形式的反映,不是彼此隔绝、

6、互不相干的,而是直接或间接地经过一定的中介而联系和贯穿起来的。这里的中介是指反映客观世界不同领域、要素之间从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过渡、转化或发展的中间环节或过程的那些概念、范畴及其体系,抑或一种中介理论。任何理论体系的构建,都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通过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进程及贯穿其中的中介理论去实现。换言之,思维从整体上对客体的再现,不是关于客体的各种概念和范畴的简单罗列,而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的能动反映过程。这是具有内在必然性的概念的矛盾运动过程,其中每一概念都不是偶然地出现的,它与所有别的概念均由一定的中介沟通起来,通过判断和推理,展开从抽象到具体的

7、理论构建进程。 2.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建筑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两大中介理论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4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这里列宁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核心理论的建构需要有中介理论的“说明和发挥” ,否则就会过于抽象。 我国理论界早就有人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唯物史观中介理论的观点,只不过没有论证它为什么是一种中介理论,更没有将它与马克思社会建筑理论比较起来进行定位而已。如李秀林最早从马克思文本的考证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和批驳论敌时,不仅处处体现社会有机体思想,而且常常直接使用社会有机体

8、范畴” 。他提出,社会有机体应成为构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基点。这里就有用“社会有机体”去贯通进而构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用意。后来贺祥林认为,社会有机体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总体性范畴,它具有指导我们由抽象到具体、由纲举到目张地阐发唯物史观一系列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孙承叔与王东考证了马克思历史观的形成过程,认为衬:会有机体是马克思历史观的研究起点和表述终点,社会有机体学说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思想基石和思想制高点。肖前、陈志良、杨耕等学者则直接提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唯物史观渗透到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各个具体领域的中介理论” 。 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只抽象出总括性的

9、结论:“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 ,它以社会存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即“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这种结论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5果的概括” ,因而还要对它进行具体的“说明和发挥” ,否则唯物史观便不能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也难以真正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为了不使唯物史观沦为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思辨而与劳动人民格格不入(在它之前的哲学大多是这样的) ,马克思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出发,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和发挥。 综观马克思阐发唯物史观的过程,

10、可以发现有两个主要维度是一以贯之并相辅相成的:其一,把社会比作建筑来阐发唯物史观;其二,把社会比作有机体来阐发唯物史观。前者侧重说明社会“是什么” ,后者侧重说明社会“怎么样” 。由此形成“说明和发挥”唯物史观的两大中介理论,即马克思的社会建筑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社会建筑理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历来都只是一种中介理论,而不是一种独立形态的理论。同样,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也不是一种独立形态的理论,也只是一种阐发唯物史观的中介理论。这是它与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重大区别,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一种独立形态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之所以长期定位不准,与人们分不清它和斯宾塞社会有机体

11、理论的区别有关。 二、马克思社会建筑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后世的不同境遇 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专门著作不多,像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样的专门著作篇幅也不长,他关于唯物史观的观点大多是在与论敌的论战中提出和阐发的。正因为如此,唯物史观在后世特别在前苏联遭到了误读,致使马克思的社会建筑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出现不同的境遇,即只见马克思社会建筑理论,而不见马克思社6会有机体理论。 1.“蔽于一曲”:后世对马克思社会建筑理论的单面强调 后人对唯物史观的曲解,应该说跟马克思表述唯物史观的方式有一定关系。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出于同论敌斗争的需要,他在一系列论战性的著作中将社会形象地比作

12、一座建筑,频繁地使用“上层建筑”等范畴来阐发他的唯物史观,通过揭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来论证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而对于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则论述得不多。恩格斯后来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在给梅林的信中说:“只有一点还没有谈到,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我的著作中通常也强调得不够,在这方面我们大家都有同样的过错。 ”这一点是什么呢?主要就是对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论述不够。因此,当恩格斯还在世时就有人曲解了唯物史观,如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学者保尔巴尔特就把唯物史观等同于经济唯物主义,把唯物史观庸俗化为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所以,晚

13、年的恩格斯在一系列通信中试图纠正人们对唯物史观的误解,但他也没有写出专门的册子阐发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这样,马克思阐发唯物史观的主导话语,特别是他对唯物史观的那几段经典描述留给了后人一种印象,好像唯物史观的主旋律就是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是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实,马克思把社会比作建筑来阐发唯物史观,是有直接针对性的,或者说与他进行理论活动的环境分不开的,因而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当时德国精神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黑格尔的唯心史观,黑格尔的唯心史7观并非缺少历史辩证法,而是离开人们的现实生活去解释社会历史,把绝对观念、神或人的理性当作历史的前提。因而作为刚从统治德意志思想领域的黑格尔唯

14、心主义中挣扎出来并与之决裂的马克思,更注重通过“颠倒”黑格尔的唯心史观来阐发唯物史观。马克思频繁地借用社会建筑这个比喻去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目的就是为了揭示社会的物质性,揭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作为社会建筑理论的原创者,马克思在著作中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并对之进行论述达十次之多。首次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使用,接着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使用,第三次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使用,第四次是在德文版资本论第 1 卷中使用,第五次是在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 4 卷)第 1 册中使用,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分别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二稿和公开发表稿中使用,第九次在法文版资本论第

15、 l 卷中使用,第十次在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使用。他将上层建筑概念的内涵基本限定在思想体系、思想观念与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形式的范围内,用它去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过是超出社会存在、社会经济生活之上的“上层建筑” 。 马克思借助社会建筑理论阐发唯物史观的主导话语恰恰适合了前苏联的理论和政治需要。从正面而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使命之一是回答时代课题,哲学的生长点也正在于回答时代课题。前苏联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是在回答其时代课题的过程中生长起来的。从反面而言,前苏联没有全面地深刻地挖掘马克思阐发唯物史观的文本,也没有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内在的逻辑脉络,而是为我所需地去

16、理解8和构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例如其体例主要是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服务,其旨趣主要是革命,而不是建设。列宁登上理论舞台和政治舞台时与马克思面临的情况有些相似。尽管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得很快很广,但在俄国马克思主义运动中,由于俄国社会的相对落后,唯心主义思想在俄国教育界、思想界仍大有市场。列宁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任务就是重申“两个必然” ,批判民粹派理论对唯物史观以及对社会形态的不正确理解,为俄国革命指明出路。所以,他一如马克思那样,把注意力首先放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方面,反复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在 1894 年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列宁详细论述了“思

17、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 ,用以批判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的唯心主义理论。到了 20年后的俄国革命前夜,列宁的注意力转移到阶级斗争推翻旧社会政治制度中的作用上,因而他在 1913 年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明确指出:“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人的社会认识(即哲学、宗教、政治等等的不同观点和学说)反映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设施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在论及经济基础时,他又指明“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 。列宁此时突出地提出“政治上层建筑” ,就是强调要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去推翻旧政

18、权,因为“战胜农奴主阶级而赢得政治自由,没有一次不遇到拼命的反抗。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间你死我活的斗争,才在比较自由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马克思的天才就在于他最先从这里得出9了全世界历史所提示的结论,并且彻底地贯彻了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阶级斗争学说” 。其实,列宁与恩格斯一样,生前曾察觉到马克思唯物史观在辩证法阐发上的不足,所以他特别地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全用生产关系说明该社会形态的结构和发展。但又随时随地探究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 , “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作为活生生的东西向读者表明出来,将它的生活习惯,将它的生产关系所固有的

19、阶级对抗的具体社会表现,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阶级政治上层建筑,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之类的思想,将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都和盘托出” 。列宁试图写个专门的哲学册子来弥补马克思的不足,他的哲学笔记就是为此做的理论准备。列宁认为,只有资本论的科学体系才能论证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同样只有一个完整严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才能指引人们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可惜列宁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就去世了。历史重任落到了斯大林身上,但斯大林没有重视列宁许多有关辩证法的重要思想。为适合经济高度集中和政治高度集权的需要,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将历史唯物主义定型为机械决定论色

20、彩浓厚的理论体系,并被传播到其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去。 改革开放前,我国哲学界主要是通过前苏联这个平台去学习、理解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所以,中国理论界的主导话语和言说方式长期打上了前苏联的烙印,从而造成对唯物史观的简单化和教条化理解,以致用马克思社会建筑理论代替一切,而不及其余。 2.“一叶障目”:后世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严重忽视 10如上文所言,马克思把社会比作建筑来阐发唯物史观,是有直接针对性的,当时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并非缺少革命的辩证法思想,所以他在主导话语上更注重的是去“颠倒”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揭示社会的物质性。但这并不表明马克思的唯物

21、史观不注重甚至缺少辩证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相反,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超越了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形成了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把社会比作有机体来形象地阐发唯物史观,就是对他的历史辩证法一种明确的表达。 然而,前苏联哲学界没有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没有摆脱对马克思文本的错误理解,因而对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如前苏联的简明哲学辞典把社会有机体理论完全等同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 ,并视其为反动的资产阶级理论。根本不提马克思在这方面的贡献:著名哲学家 BII库兹明在论述马克思系统性原则中虽然涉及到这一理论,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有机体的特征,但又错误地将“社会有机体”等同于“社会经济形态” ,缩小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改革前通行的哲学教科书均未提及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改革后由李秀林发起,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才不断走向深化。但迄今对它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和重大意义还没有形成共识,特别是没有使它与马克思社会建筑理论“比翼双飞” 。如由肖前、李秀林等 1983 年主编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只是把“社会有机体”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