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与路径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23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与路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与路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与路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与路径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与路径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与路径分析摘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是新形势下巩固壮大统一战线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民办高校统一战线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的新途径、新方法,对推进民办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4)01-0034-04 高校统战工作历来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党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做好民办高校统战工作、加强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对于充分调动民办高校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推进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深远意义。2012 年 2 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民办高校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深化多党合作制度,巩固壮大新时期统一战线 民办高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与公办高校相比,党外代表人士无论2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近年来民办高校的

3、不断发展,其中已经汇集了一批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们通过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各级领导职务或学科带头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服务、校内管理,为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办学水平建言献策。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由于身份超脱,可以透过不同视角,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察研究,形成提案或调研报告,通过人大、政协渠道及时反馈到有关政府部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利于深化多党合作制度在民办高校统战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巩固壮大新时期统一战线。 (二)有利于优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结构,促进多党合作事业上新台阶 公办高

4、校由于有一大批高职称、高学历的党外知识分子,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结构呈现出稳定、活跃的局面。在民办高校里,不仅缺乏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而且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成员发展也较为困难,存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作用发挥不好等问题。当前,一些在民办高校较有影响力的党外代表人士,因年龄、身体和精力等原因,已经逐步退离人大、政协和学校领导干部岗位,如果不及早推出更多年轻而有合作共事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其队伍结构将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因此,民办高校党委应以意见为指导,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文件精神上来,着眼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努

5、力推动民3办高校多党合作事业上新台阶。 (三)有利于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履职能力,发挥高校人力资源优势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一批新社会阶层人士以投资方、董事会成员、教学或管理人员身份加入到民办高校。他们有资金、知识、能力、专业技术,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和代表性,有强烈的群体利益表达愿望和参政议政愿望,但由于参政议政机会少、岗位实践锻炼不足,在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上都存在不少“短板” ,需要加强培养锻炼。因此,各级统战部门应把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纳入培养视野,与公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一视同仁,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政治引导、提升履职能力。要为民办高校党外

6、人士搭建成长的平台,提供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让其中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广的代表性人士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优秀人才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当前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委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有待加强 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水平,关系到统一战线在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民办高校党组织对统战工作认识不到位、政策掌握不准确。有的领导认为党外代表人士安排仅是政治需要,对推动学校发展作用不大;有的领导认为“优秀人才都在党内,党外没有人才”1;有的领导不知道民

7、主党派是我党长期合作的亲密友党;有的学校党委根本没有建立任何党外优秀4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发展共产党员和加强党内建设等方面。由于缺少平等晋升机会,个人预期目标迟迟无法实现,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外代表人士“造成了对自身价值的怀疑和对党外代表人士身份的排斥,转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因此,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亟待加强。 (二)人员流动性较大,增加了基层党委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难度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处于传统人事管理机制之外,以致在民办高校就职的党外代表人士,普遍存在“打工仔”心态。 “流动性较大”已经成为民办高校

8、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民办高校党组织对此没有充分认识,认为与其花时间、精力培养本校的党外代表人士,不如直接以高价引进党外优秀人才,追求短期效益的思想非常明确。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校党外人才得不到重视,外来党外人才又只当作跳板, “流动性”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因此,民办高校党组织应及时转变观念,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将党外人才的培养选拔纳入本校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着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党外代表性人物,推动民办高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三)培养选拔机制不健全,党外代表人士学习提高和岗位锻炼的机会偏少 在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上,公办高校都有较为健全的保障机制。如:有

9、的高校通过设立民主党派支部,优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结构,为5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提供制度保障、拓宽培养渠道;有的高校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和评价体系,党外代表人士享有与中共党员同等培养选拔机会;有的高校则加大实职安排力度,出台党外代表人士任职规定,让较有代表性的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学校各级领导副职。而在民办高校,其民营性质决定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建设既先天不足,也后天不良,事关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的有关机制和制度尚未成熟,还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数量比例。因此,民办高校党委与上级党委部门都应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完善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为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提

10、供更多在职进修深造、参加学术会议、竞聘中层领导干部、交流挂职煅炼等机会。 (四)对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把握不够,缺乏适合的成长平台 党外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需要较长周期,也需要学校和上级统战部门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目前,民办高校党委没有充分认识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没有高度重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优势和作用,没有高度关注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以致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培养不足、选拔数量较少、使用效果不佳。因此,民办高校党委应准确把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科学制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合理探索党外代表人士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要在统战政策范围内,拓宽党外代表人士“用人标准” ,取消

11、公办和民办的界限,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基层党外干部。要通过压担子,使他们多承担一些实职工作,让他们在领导岗位和参政议政实践中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履职能力、扩大社会影响。 6三、加强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构建科学的大统战格局 深化统战认识,树立正确人才观,构建科学的大统战格局,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第一,民办高校党委要把培养与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纳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党委统战部门要根据本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等情况,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人才库,推荐优秀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学校院(系)实职工作或政治工作,

12、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人才结构,切实增强班子的整体活力。第二,要树立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观念,针对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素质参差不齐、参政议政实践经验不足等特点,灵活选人用人标准,根据党外代表人士的综合表现量才而用。第三,要积极建设“统战之家” ,让党外代表人士扎根民办高校,为民办高校的良性发展建言献策。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大统战工作意识, “彻底清除对党外人才的偏见和冷漠情绪,树立党外干部也是党的干部的观念”3,不断提高做好统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尤其要建立与党外代表人士的经常性联系,构建科学的大统战格局。 (二)创新培训、健全机制,全面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质量 重视党外

13、代表人士的理论学习,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培养质量,切实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机会。一是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坚持紧贴实际、符合社情、适应时代、兼顾个性的原则,加强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7能力培养为内容的全方位培训,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效。要针对民办高校党外人士特点,把培养敬业精神与贡献意识作为培训的重要方面,着力弥补政治把握能力不强、阅历不足的短板。要选派有工作潜力、共事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党校的培训,同时要加强对民办高校负责人、统战部长

14、的培训,切实提高民办高校党委对统战工作的认识。二是建立规范的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任用机制。要建立民办高校党外人才库,规范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程序,注重早期发现培养,在后备人选物色上应坚持听取所属民主党派组织意见。要加强组织与统战部门的沟通协调,坚持共同物色人选、共同考察推荐、共同培养使用的良好机制。要建立完善民主测评制度、公示制度,加强群众监督。要推进民办高校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出台相关规定,纳入考核评价,促进党外干部成长。 (三)合理使用、动态管理,强化党外代表人士监督管理机制 要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让其有职有权有责,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一是合理使用党

15、外代表人士。由于民办高校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在现行体制内,很难与公办高校一样制定和执行党外代表人士任职规定, 意见中的许多要求在民办高校都难以落实。因此,民办高校党委应根据学校实际,从推动学校工作出发,合理制定党外代表人士任职规定,选拔干部时坚持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党外代表人士。二是动态管理党外代表人士。形成一支进出有序、相对稳定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对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动态管理应坚持“能进能出”的原则,对有合作共事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应及早发现纳入培8养;对影响广泛、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外代表人士,要及时推荐、提拔使用;对表现一般的,要尽早谈心,教育引导;对毫无改进的,要适时调整出党外干部队伍。

16、 (四)积极沟通、联谊交友,增强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责任感 意见指出: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法。要把联谊交友工作贯穿于党外代表人士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民办高校党委应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走访慰问、交心谈心、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帮助解决党外代表人士在教学、进修、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收集和听取党外代表人士对学校建设、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主动与党外代表人士沟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智慧力量。要在和谐坦诚的氛围中,形成良性互动,推动民主决策,激发和调动民办高校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在学校

17、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是促进统一战线事业进步和民办高校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新的社会形势和教育背景下,各级党委和统战部门应把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合理规划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微微.扎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J.新湘评论,92010, (18):20. 2 杜晓毅.正确培养引导新经济组织党外代表人士促进社会和谐快速地发展以宁波市为例EB/ OL.(2012-12-26).http:/ news_read.php?id=3034. 3 李华耿.如何做好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EB/OL.(2013-08-01). http:/ zsjs/sxjs/xxjl/201101/t20110107_119915.htm. 责任编辑:杨小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