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美与善的融合摘要美与善同真一样都是人类的天性。但追溯历史,美与善的关系却不是一直呈现出和谐的状态。不同阶段美与善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变奏。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美与善逐渐由对立、相分走向了共通和融合。这种美走向善、善走向美的融合也为现代道德规划指明了方向,人类将通过美的教育与情感的教育救治自身、完善自身,在习得美的同时习得善,在救治自身的同时救治世界,最终成就和谐的人性和社会。 关键词美与善 审美 情感 德性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3-0010-05 在大多数人看来,美与善或者说美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各自分明的领地和界限。但愈来愈多的
2、事例和现象指向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与善虽然不同,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但美与善在更多层面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美与善是共通的,不但相互区别,还相互融合,相互统一。 一、美与善的历史轨迹 1 真与美善。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三种心理活动恰与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的天性。但纵观西方历史起源,真的地位往往凸显于美与善,甚至一跃成为美与2善的基础。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论断开始,伦理学在求真思维的影响下就走向了理性主义道路。从卡西尔说“对于希腊精神来说,
3、美始终具有一种完全客观的意义,美就是真,它是实在的一种基本品格”可看出,自古希腊人创造出美并对美进行哲学研究以来,美智就是统一的。在求真传统影响下的古代西方,自美从作为附属在哲学“门下”脱离时起,美与善并不是如席勒笔下的相融相济,如果说它们之间有唯一可以相通的线索,那也只能是真。当然,西方重视自然、求真的传统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理性成为西方文化的情节主线。无论是本体论占上风的古典时期,还是认识论占上风的近代,科学理性在伦理学、美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的基础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些学科都打下了科学理性深深的烙印无论是求美还是求善,都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 , “都以对待自然的方法对
4、待人事,采取逻辑分析的态度,做纯粹理智的思辨,把美与善作为客观的求真的对象” 。 2 美善相分。在求真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西方伦理学,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 17 世纪历经启蒙运动,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由人类理智力量规划和统治的崭新王国,理性被视作道德的核心,并作为人类生存领域的最高准则、一种方法论准则和绝对的权威意志来构架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并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逐渐取得支配一切的崇高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理性作为人性的唯一特质被突出强调,而美作为情感、感觉的象征之物,被理性无情地踩在脚下。在这一时期,道德戴上了理性的面具以绝对性的优势凌驾于美之上,对美掷去种种不屑。 “谁要是直接地、无理性地维持自我生
5、存,按照启蒙精神的判断就是倒退到史前时期了。 ”在这些人看3来,美与善不相关联、甚至美有害于善。有的人认为美无非只是一种形式或对形式所产生的一种快感,甚至认为美的背后是人的情感和感性,作为感官的麻醉剂,美不仅无用并且有害,人如果追求有德性的生活就应当尽可能地摆脱美、艺术的骚扰,而艺术宁可没有目的也比有一个道德目的要好得多。卢梭曾说过, “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并且这一现象是在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都可以观察到的” 。 3 美善相通。美与善的分离使美学与伦理学两败俱伤。启蒙运动之后,美与善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西方世界中的美与善在经历了真统率美善、美善相分后,
6、自康德和席勒起,终于出现了美善的某种内在关联。康德通过其三大批判著作论证了审美是自然向道德的人生成的关键,确定了道德需要审美来象征。而席勒在康德之后则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美的地位和功能,将美作为人通向无限、通向绝对、通向神性的必由之路。至此,美与善终于获得了一种相通的意义。事实上,不管承认与否,美与善确实存在着诸多共通之处。首先,美同善一样不是工具、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我们所谓审美的或艺术的活动,在它的过程中或直接结果中,有一种情感因素艺术中所具有的情感大半是愉快的。所以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并非是要达到他本身以外的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从这一点上看来,审美活动所表现的恰恰和常被我们当作
7、手段用的那种实际活动相反。 ”其次,美与善一样只有基于真实的生命才具有生命力和意义。脱离了真实生命的美是苍白,脱离了真实生命的善是伪善。美关注并且表达我们的喜悦、我们的惊叹、我们的同情、我4们的痛苦以及我们种种难以名状的感情,如果这一切没有流动的生命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么隐藏在美背后的深刻的人性又如何体现、如何表达、如何张扬呢?同样,道德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道德如果脱离了生命、脱离了情感,就会失去标尺和支点,要么就会等同于一种自然本能,要么就是陷入将善等同于知识的泥沼,要么就沦为一条条冰冷的准则与条规。事实上,美离不开善、善也离不开美。再次,美天然具有一种道德的亲切感。对于体现美的艺术,康拉德是
8、这样评价的:“艺术是尝试将最高的正义颁给有形的宇宙:想在宇宙、物质和生命的事实中找出基本的、持久的、不可或缺的一切,这是艺术存在的最高道德。 ”艺术是有道德意味的形式,也就是说美是道德的象征。 “德者情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礼记礼运 ) 。美与善如此相通,显然它们不但不应相互排斥,而且应该紧紧相邻、相依。美与善的联姻将通过陈述人类共同的生存困惑,共同显示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4 美善同一。在美善相通的道路上,现代的哲学家们或许走得更远当理性主义占领了一个又一个高地后,不远处,一股暗流正在酝酿和涌动。20 世纪的哲学运动包括伦理学运动都暗含这股暗流即美善同一。以哲学为例,美善相通为现代哲学的
9、发展打开了一扇窗。至此,现代哲学的崇高境界彻底告别了理性人生,转而是对审美的追求,认为歌颂艺术人生才是个人有限生命的最大渴求。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要给生命留地盘”到海德格尔的“诗意的思” ,从尼采的诗化的哲学到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 ,再到后现代哲学反从“物我二分”走向物我不分的直观的想象的情感世界的趋向,这些都表明了一个明确的事实:美5和善巳不再分离,而是越走越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种融合体现了哲学的伦理化,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新的伦理学,哲学走向伦理学、哲学走向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善走向美的过程、走近艺术的过程、走入真实生命的过程。正如桑塔耶那所说:“不但道德旨在求得的各种满足归根到
10、底是审美满足,而且当良知业已形成,正确原理取得一种直接的威信时,我们对这些原理的态度也将成为审美态度。节操、诚实、清廉就是明显的例子。如果缺乏这些美德会引起本能的厌恶,像有教养的人们所感到的,那么这种反应在本质上就是审美的,因为它不是根据反省和仁爱,而是根据天性的敏感。然而,这种审美的敏感本应称为道德的敏感,因为它更恒久更动人得多。这就是美善 ,是对道德的善的审美要求,这也许是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 ”这段话或许就是对美善同一的最好的注解。 二、美与菩的内在关联 在同一个美善主体的背景下,在整个哲学、伦理学、美学走向物我不分的背景下,人们应仔细梳理美与善之所以能相通、相依、相融的内在关联,为美善
11、的同一化给出有力论证。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对美与善的内在关联进行考察。 1 超功利的维度。道德即善是超功利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有道德、有不为物质和外在所动摇的品质。 “有了道德,人便能够超越功利欲求,超越自己的物质有限性而进达精神的无限,实现有限与无限的历史跨越。反过来说,如果不能超越功利欲求,道德也就不存在了。 ”同样,美也是超功利性的,审美的愉悦便是一种不计较利害得失的快感。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不以功利为目的,而以观照欣赏为目的。审6美从一开始就是真正的精神清高的表现,是崇高精神的内在感召。美感活动的直觉性把人的自私欲望条件反射地抛在脑后,摆脱了功利的制约和束缚,引导人走
12、向灵魂的善。 “艺术毕竟为人生所宠的理由,就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使我们暂时得以与自然脱离,达到一种绝对的境界,得一刹那间的心境的圆满。这正是艺术超脱平铺的自然的所在。 ” 2 自由的维度。首先,正因为审美是超功利的,审美才能摆脱欲望的束缚,才能走向自由。在审美活动中人自由地创作和创造美,真正自由的人才能缔造出真正的美。美与善指向的都是人,人存在的核心和意义正是人的自由。其次,人受感性和理性双重支配,既有感性冲动也有理性冲动,无论是感性冲动压倒理性冲动还是理性冲动压倒感性冲动,只要双方存在着不平等,人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不可能走向自由。而由审美带来的冲动取消了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对人性的
13、单一规定,同时也实现了感性与理性对人性的双重规定,让人性在一种规定着的无规定状态中获得自由成为可能。最后,由美所带来的审美状态是解除了感性与理性的双方面强制的一种自由状态,是一种不受外部规定的自我规定,具有自律性,也即自由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代表着一种现象的自由、现实的自由。毫无疑问,善即道德同样具有自律性,是自由的。道德的自由首先在于人自由地选择了善和恶,人只有拥有自由后才能运用自己的自由进行人生实践, “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 。同样,道德也具有自律性,具有一种不受外部规定的自我规定, “人在道德方面的自由绝不会因为人在物质方面的依附性而被消除” 。 3 情感的维度。美与情感有一种天
14、然的联系,回返情感正是康德美7学实现的“准现象学还原” 。美就是用来表达人真实的内在情感的。美所要唤起的不是别的,正是人的情感,如果美脱离了情感,就会陷入冰冷的黑暗,用情感灌溉出的美才能绽放生命之光,美的形式就是生命的形式,美的情感就是生命的思想。赋予了情感的美才能做到感人、动人、震慑人、引起共鸣。情感之于道德更是意义重大。传统道德正是因为脱离了情感,忽视了主体的道德能动性,勾销了个人在生活中的实际感受、确信自己的能力和自我选择的能力,才导致了道德的虚伪和冷漠。想要道德焕然一新,就必须为传统的道德注入新鲜的血液情感,通过激发人的内心情感,通过道德意识的培养,使人们进入道德实存。美与善相交于情感
15、,才产生了道德感和美感。这种道德感和美感的威力是巨大的。卢梭感叹道:“德行啊!你就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难道非要花那么多的苦心与功夫才能认识你吗?你的原则不就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吗?要认识你的法则,不是只消反求诸己,并在宁静的时候谛听自己良知就够了吗?”这种由美善与情感相交带来的力量“使我们具有一种能力,能够在没有真正的道德想法时就好像在道德想法影响下那样去行动” 。 由此可见,美与善的相通、同一绝不是一个巧合或者偶然,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也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美与善基于共同的超功利性、自由性、情感性,陈述着人类共同的生存困惑,显示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三、美如何走向善 道德作为几千年来人
16、们苦苦追求和思考的东西,时至今日仍然没有8一个完全确定的说法,相反,向往道德生活、追求道德境界,想努力达到至善的人类并没有步入理想的伊甸园,相反,更多的是陷入了一种道德的困境和迷茫。一方面受传统道德理性情感根深蒂固的影响, “每人在这场合也必定这样做” ,普遍的道德律实际上就是在强求所有个体要达到一体和统一,无视个体生命的具体性和差异性,执行一套压抑、服从和绝对化的法则,这种道德专制必然会引起个体的反抗和挣脱。另一方面,人的情感以及源于感性自我的审美体验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使每个人在自己的审美世界里要拥有一种不与他人共有的道德,一种从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中生长出来的道德。这种个体的多元化的道德
17、诉求必然会与普遍性的道德律令发生矛盾和冲突,人作为冲突的战场,必然面临着一种内在的撕扯,稍稍不慎,就会陷入要么在感性中沉沦要么在理性中孤立的泥沼。 因此,要构建一个理想的生活天堂,想要到达至善的完美国度,人们必须面向现实,找到正确的起点、方法和路径,才能真正解决道德现实和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前面,我们通过对美善内在关联的分析已经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美与善从古到今呈现出了一种越来越融会贯通的状态。 “善就是一种美,美也是一种善,一种最高的善。人的善的本质的力量,当它们充分在对象中实现出来,焕发为光辉形象时就成为美了。 ”正是因为美和善具有诸多的共同特质和共通之处,所以要实现至善,美会是一个
18、最佳的起点,也是一个最佳的结束点。 1 审美美走向善的发生。 “概要地讲,作为现代性的审美性的实质包含三项基本诉求:一、为感性正名,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地9位,夺取超感性过去所占据的本体论位置;二、艺术代替传统的宗教形式,以至成为一种新的宗教和伦理,赋予艺术以解救的宗教功能;三、游戏式的人生心态,即对世界的所谓审美态度。 ”人性同时包含了感性和理性,人性的完满代表了美与善的完满,通过审美可以涵纳感性与理性两种人性机制,既取消了感性和理性对人性的规定和冲突又实现了对人性的双重规定,使人性在一种规定着的无规定状态中获得自由。人在审美状态中,感性和理性可以发生一种瞬间的统一和相互调换。关于这一过
19、程,席勒是这样描述的:“既然美已经证明道德自由同感性依附是完全可以并存的,人为了表明自己是精神不必脱离物质,我们要找到从感性依附转变成道德自由的道路就不再会感到窘困了。如果人同感性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是自由的,如美的事实所证明的那样,如果自由是某种绝对的和超感性的东西,如它的概念所必然表明的那样,那么,人如何从限制上升到绝对,人如何在他的思考和意愿中对抗感性,就不再成为问题了,因为这一切在美之中已经发生过了。总之,一句话,人如何从美过渡到真理,再也不可能成为问题了,因为真理按其功能已在美之中了。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道德判断也同时发生了,“限制”是感性的物质状态, “绝对”是
20、道德的自由状态,如果从限制到绝对的飞跃依然在美的过程中发生了,那么这种绝对道德状态也应该包含在审美状态之中,而如何从美过渡到真理、过渡到善也不再成为问题,因为真理和善也已然存在于美之中了。审美这一美走向善的发生机制的背后是一种和谐的美学思想,感性与理性、人格与状态、自然与文明的和谐统一一方面高度解放了人的感性生命,另一方面筑立了一道伦10理堤坝来规范感性欲望的洪流,美善共济、美善互促,共同营建人类心目中的美德兼备的理想国。 2 美育美走向善的实践。一般而言,要实现善的教化,人们往往采取的是传统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因为人们没有正确认识美与善的关系,以及对道德本身认识的不全面。传统的道德教育首先表现
21、为教育观念的重“知”轻“德” ,侧重关注教育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而忽略教育的丰富性与立体性,侧重关注与知识相关的物质世界而忽略与社会相关的价值世界。这种教育观念的结果必然是被动态道德的出现、良知的萎缩和道德感的淡漠。传统的道德教育其次表现为教育方式的重“说”轻“感” 。在所有的教育方式里,说教恐怕是效果最一般的一种,因其僵化、不生动、无张力,所以是一种被动的教育方式,所塑造出来的被动的受教者必然难以主动地做出道德选择和发出他们自己内心的道德呐喊。那么在明晰了美与善的相互关联后,想要突破传统的道德教育,赋予道德以生命力和动人的力量,恐怕就要从美人手,如果说审美的过程是用来解释和描述美如何得以走向善的理论支撑,那么美育就足实现和验证这一理论支撑的教育实践。美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以达到人的全而自由、和谐的发展,它是一种解放教育,主要通过诱发、引导实施并注重发展个性,靠美的形象打动人。高尔基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可见,如果要想让道德鲜活起来、生动起来,美育是培养人们热爱善、追求善、践行善的最佳途径。首先美育具有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