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进程中党的建设及其目标定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31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复兴进程中党的建设及其目标定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民族复兴进程中党的建设及其目标定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民族复兴进程中党的建设及其目标定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民族复兴进程中党的建设及其目标定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民族复兴进程中党的建设及其目标定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民族复兴进程中党的建设及其目标定位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的伟大目标,在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着领导作用和责任担当,十八大为此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目标。论文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从四个方面对民族复兴进程中党的建设及其目标定位进行了论述:民族复兴蕴涵着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相交织视野下的深厚民族情感和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坚强领导力量和脊梁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一定要搞好自身建设 ;“三型”执政党目标定位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指向具有内在一致性。 关键词 民族复兴;党的建设;目标定位;三型;两个百年 中图分

2、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5-0041-06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的伟大目标,即到建党 100 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 100 周年,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两个百年目标之间,承前启后,紧密相连,共同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时发表重要讲话,无比深情而又信心百倍地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不仅勾起了海内外华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激发了当代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感和神2圣的时代使命感。那么,民族复兴的历史缘起和时代动力是什

3、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责任担当和伟大贡献何在?如何把党建设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强睿智的领导力量?从这一系列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来思考,十八大提出的党建方略特别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目标,就历史性地把执政党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实践空间。 一、民族复兴蕴涵着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相交织视野下的深厚民族情感和伟大梦想 翻开一部纷繁浩瀚的中华文明史,处处能够见到华夏文明远扬天下的记载和画面,时时能够感受到华夏儿女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骄傲与自尊。 “据西方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估算,公元 1000 年,中国 G

4、DP 占世界的 227%,随后就一直保持在 227%,到 1820 年达 329%。著名学者弗兰克在其代表作白银资本中也指出,中国曾长期占据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其经济总量经常占到世界的 50%以上,而在经济极为繁荣的宋代,这一数字曾高达 90%。 ”1然而,如此辉煌的中国却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戛然放下脚步这个节点就是 1840 年 6 月的鸦片战争,历史从此陷入反复与沉思。那么,1840 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发生以后意味着什么?今天看来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当时却困扰着中国,进而冲击着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夜不能寐,心有不甘,他嘱托挚友兼学生的魏源

5、四处收集“夷人”资料,编撰成册海国图志 。该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3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可惜,这部研究世界的巨著并未受到统治当局的青睐,反而遭到冷落后漂洋过海,为日本 1868 年“明治维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以至于李鸿章都慨叹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由此留下了三大历史迷思,对这三大迷思的追问和解答,构成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基本命题。 迷思之一:中国国情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根本性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迷思之二: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在世界的位置是什么?应该如何与世界交往? 迷思之三:什么人、

6、什么力量、什么主义才能扭转乾坤,进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报告开篇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2这个重大论断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总体奠定了十八大报告的立论基础和逻辑前提。它至少包含和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历史方位看,我国已站在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十八大大手笔绘制发展目标和制定战略的重要前提;二是从发展阶段看,当前这个时期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这是十八大制定长远战略的同时全面部署近期改革任务的重要立足点;三是从国内外形势

7、看,在经历了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全面参与全球化后,我们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4于挑战、挑战开始显性化的新形势,亟须全党以更大的勇气、决心和智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四是从改革任务看,处于攻坚期、深水期的各项改革任务既复杂艰巨又十分紧迫,迫切需要全党凝聚共识、推进改革、开拓创新;五是从精神状态看,面对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全党务必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开拓前进。 从上述视角进一步延伸开去,全方位审视十八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以这么说,十八大本身及其提出的“两个百年” 目标客观上对上述三个迷思做出了全面回答。 先看对

8、迷思之一的回答: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国情的重大转折和根本变化。对于这个今天连中学生都朗朗上口的基本结论,得来却十分不易。从逻辑上看,基本国情的变化必然导致基本矛盾的根本变化,基本矛盾的根本变化必然导致道路选择的根本变化,而道路选择的根本变化又必然导致理论选择的相应变化。历史证明,掌握了这个逻辑链条并最终实现中国社会根本变革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他们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道路、前途、命运,这些理论指导和帮助我们找到了建国的金钥匙,对此我们应该永远铭记。 再看对迷思之二的回答:那时的

9、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认识当时世界发生了什么和认识今天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一样,其背后都有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5“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3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4然而,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5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6而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的当月亦即 1847 年 11 月,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举行的纪念 1830 年波兰

10、起义十七周年的国际大会上发表关于波兰的演说中,明确指出:“在所有的国家里,英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最为尖锐。因此,英国无产者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胜利对于一切被压迫者战胜他们的压迫者具有决定意义。 ”7由此可见,这个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看待和分析问题的。他们在批判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弊病的同时,以历史视野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和规律;他们在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伟大号召的同时,还以世界眼光提出了全球化命题。 今天,人类正处于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是人类从历史、民族、国家、区域彼此孤立和割裂状态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历史

11、变迁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逆性。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波全球化,第一波大体发生在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第二波发生在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期;第三波则发生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至今。以此来划分,鸦片战争发生的重大背景是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日不落帝国” ,对中国进行野蛮的商品输出和资本掠夺,由此导致中国被迫踏上“后发现代化”的历史6进程。自那时起,民族复兴的种子就深深地埋在不畏强权、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心底。19 世纪末期以来,在经历第二波全球化中西方列强的一轮又一轮的野蛮掠夺之后,血的教训终于告诉坚贞不屈的中国人:要想救中国、强中国,就要有先进的政党、先进的主

12、义、先进的理论。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历史必然性,它使得民族复兴梦第一次有了坚强领导核心;历经 28 年的艰苦奋斗,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它使得民族复兴梦第一次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根本的政治前提。20 世纪 60、70 年代,以信息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波全球化扑面而来,直接冲击着饱受极“左”思潮影响的中国中国究竟何去何从?中国有没有实现民族复兴的豪情壮志?站在这个历史高度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必然成为开启新时期民族复兴梦的重大历史转折点。因为它不仅校正了中国这艘巨轮

13、的航向,而且给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和崭新平台,从此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迈上新的历史征程。回顾这 30 多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10 年,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华丽转身,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我们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后,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民族复兴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它与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交织在一起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已经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律动。 有了对上述两个迷思的历史回答,对迷思之三的回答就不言而喻了。这就是,在当代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7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8党的十八大把这个重

14、大结论和重大论断写进党章,使之成为全党必须遵守的最高准则和行为规范,体现了我们党的高度理论自觉和三大自信,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孜孜探索而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坚强领导力量和脊梁骨 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发表重要讲话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穿越历史,剖析现实,展望未来,对中华民族卓越艰辛的复兴历程进行了全景式描绘和历史性概括:回顾中华民族的昨天,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展示中华民族的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中华民族的明天,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不禁要问:从雄关漫道的

15、悲壮到人间正道的艰辛,再到长风破浪的豪迈,是谁在承担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是谁在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历史责任,责无旁贷地站在了时代前列,当之无愧地展示了领导力量。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 90 多年的峥嵘岁月。可以说,这 90 多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 90 多年,也是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最艰苦卓绝也是最波澜壮阔的 90 多年。90 多年间,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创立了先进理论,开辟了正确道路,建构了科学制度,民族复兴因而得以建立在厚实的家底、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梦在实质意义上具备了梦想成真的现实条件。 按照恩格斯的“历史

16、合力论” ,党的领导、理论创新、群众支持,合力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8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动力、前途、命运,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思想尽管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特别是在 1992 年南巡破

17、除人们的思想桎梏之后,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提出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报告归纳的这“四个成功”

18、 ,不仅从实践层面描述了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更从理论层面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基于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而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豪情满怀地托起华夏儿女的中国梦,充分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9自信,同时也赋予全体共产党人以崇高的历史责任。如果把党 90 多年的奋斗历程置于民族复兴历程中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在当代中国,推进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核心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承担历史责任、做出重大历史贡献的秘笈就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群众愿望而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条道路才能托起强国

19、梦和富民梦,以中国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最终实现。 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一定要搞好自身建设 办好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卓越的领导作用。历史还将继续证明,我们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必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由此就给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定要把党建设好,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谆谆教导,也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还是如此。毕竟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人民在期盼。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已经执政 60 多年了,执政时间越久,就越要有一种紧

20、迫感和危机感。我们必须时刻思考:能不能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如何才能完成民族复兴使命?完成使命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挑战和要求?面对这些重大问题,胡锦涛同志在 2011 年建党 90 周年之际,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第一次向全党提出了“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又进行了深刻论述和警醒:“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10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9必须看到,我们党提出“四种危险”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契合了时代特点,反映了时代要求,其本身就是我

21、们党与时俱进和充满忧患意识的重要体现。 10从时间节点看,2011 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除了建党 90 周年外,还有其他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也特别值得关注: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粉碎“四人帮”35周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30周年;中国加入 WTO 10 周年;苏共丧失政权 20 周年。这些重大时间节点交织在一起,不能不提醒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和放眼世界,全面审视党的历史方位变化以及由此给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回顾 1921 年 7 月 23日,当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今兴业路 76 号)宣布成立时,那时的党还是一个处于秘密状态活动的小党。时至

22、今日,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8000 多万党员、领导着 13 亿多人民实现现代化的超大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90 多年来的历史显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以弱胜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1939 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曾把党的建设豪迈地称之为“伟大工程” ,并把党的建设归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今天,面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重任,党的建设同样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大法宝,同样是一项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的新的伟大工程。不但如此,它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要求我们,高度关注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高度关注以科学化的思维、方法和机制处理好执政党与政府、执政党与社会、执政党与参政党、执政党内部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