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潜规则下的伦理生态解析摘 要:潜规则是一种对公序良俗、道德法律等正式规则的反动机制,它产生和运行的伦理基础是市侩实用主义;潜规则运行的隐密性及其产生的“实” ,同正式规则的公开性及其宣示的“名”之间相对立,名实不符,以实造名,以名掩实,形成名实分离的伦理特征;潜规则致使主体意志自主性减弱,自我的内在与外在不一致,主体完整性被破坏,导致道德人格扭曲的伦理效应。 关键词:潜规则;市侩实用主义;名实分离;道德人格;扭曲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1-0055-04 自吴思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中提出“潜规则”以来,这个概念成为本世纪初的流
2、行语之一,它不仅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且被全面融入日常话语体系。语言是表达世界图景的核心, “潜规则”形象地解释了一类社会现象,成为这类社会现象的标识。然而,马克思指出,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1潜规则现象的客观存在才是“潜规则”概念流行及其丰富解释力的基础。因此,基于这一客观存在,本文着重分析其伦理生态,即潜规则的伦理基础、伦理特征和伦理效应,以此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潜规则的影响及其治理。 一、潜规则的伦理基础:市侩实用主义 2潜规则作为一个流行语的时间虽不长,但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却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始终存在于不同时期,其本质是利益攸关者以实际
3、权力大小或资源占有多少为衡量以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私下认可通行、彼此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2潜规则的产生虽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其盛行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特定的行动逻辑密切相关。这样的行动逻辑就是市侩实用主义,它是潜规则产生和运行的伦理基础,构成了潜规则的元规则。吴思在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上的生存游戏中指出,那些有生命的个体或团体,投入自己或他人的性命,动用各种策略,争夺生存资源为了一定数量的生存资源,可以冒多大的伤亡风险,可以把自身这个资源需求者损害到什么程度,是人们的核心计算。3虽然吴思是就传统社会的官场而言的,但在现代公共生活中不择手段的利益算计及获取也极为普遍。对市侩实用主义的理解可以通
4、过一个现实事例来加以诠释:一位年轻人和一位老年妇女结婚,当人们问他何以不计较年龄差异的时候,这位年轻人竟然回答说:“当你使用钞票的时候,你问这张钞票是哪年印制的吗?”4类似的行为还有很多,如拿回扣、开后门、送人情、暗箱操作、贿赂等,主宰这些行为的是一种基于一切从自身出发的绝对利己主义的自觉意识。 市侩原本是指买卖的中间人,而现在的内涵代表一种价值判断和行为意识,是指作风上的庸俗不堪,经济上的唯利是图,政治上的同流合污,道德上的虚仁伪善。市侩实用主义首先是一种实用主义,且是一种粗俗的实用主义。这种市侩实用主义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必然造成一种贬低真善美、专注单纯的利益考量和物质追求的庸俗生活在当下社
5、会泛3滥。这种市侩实用主义腐蚀着健康的社会肌体,唯利是图,投机取巧,心狠手辣,一切价值均以实际权力大小或资源占有多少为衡量标准,集体无原则是非,无理想信念,由此社会道德生活呈现出整体性衰退的局面。这种只顾个人利益、不考虑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市侩实用主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世界观正好相通,资本主义社会为市侩实用主义的生成和流行提供了相应的社会土壤,市侩实用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大行其道势所必然。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剧烈的社会转型和规则变迁,局部性或阶段性地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特质,并与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传统惯习相结合,这为市侩实用主义提供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心理,因此
6、市侩实用主义在我国成蔓延之势不足为奇。 市侩实用主义作为潜规则的伦理基础,简而言之就是不择手段地实现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的最大化的逻辑,是一种潜意识的或通过某种理性算计的为了方便获取利益的自觉选择。它对实现手段的考量以目的为中心来进行,有利于实现目的的一切手段均在选择范围之列,而缺乏对实现手段的道德评判和规约。逃避正式规则的约束,按照潜规则办事,获取正式规则所不能提供的利益,是市侩实用主义最方便快捷的选择。潜规则作为一种不择手段获取利益的方便策略,也反映出民众对正式规则的效力丧失信心,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的病态反应。潜规则的奉行者追逐个人眼前的特殊利益,由此对真、善、美的放弃,对普遍性、必然性
7、和客观实在的漠视是毫无顾忌的。为此,人们热衷于操练获取利益的各种“厚黑术” ,以便在利益博弈中争抢更大的份额。因而,为了建立4某种利益机制和必要的人际架构,即使是道德上有害的手段也能被“圣洁化” ,它的信徒们不会为此背负羞耻心和罪恶感。甚至,道德也成为潜规则的信徒谋取利益的工具,以道德的名义去干不道德的事情是潜规则运行的通常样态。对此,人们明知潜规则违背公平正义却欲罢不能,对其投怀送抱,进而屡试不爽。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 “这儿没有一种自由的、理想的、精神的王国。能够称为科学的,仅仅属于经验的性质,而且是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主专门适应国家和个人的需要。 ”5实
8、际上,封建统治者表面上宣称以道德立国,许诺以仁政造福苍生,号召子民修身养性而成圣人君子,而实质上他们只是把仁义道德作为愚弄民众、培养臣民的实用工具而已,基于自身利益对一切原则都可以作出倾向性的变通、调整或废止,仁义道德的形式化、虚伪化和工具化势所必然。至善完美的道德图景与道德虚伪下行为表现的巨大反差,撒谎、逢场作戏、弄虚作假、谄上傲下,折射出一些人在道德专制下的虚伪人格,造就奴性和主子性融为一体的扭曲人格。我们仍然可以从现实社会中发现这样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丧失自尊地求被“潜规则” 。潜规则契合市侩实用主义的伦理旨趣,作为其外化和具化的途径也是极为快捷便利的,两者的结合使得背弃正式规则
9、而追求潜规则成为一种行动惯习。 二、潜规则下的伦理特征:名实分离 名实关系问题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本文语境中的“名”指公序良俗、道德法律等正式规则所认可和维护的伦理价值,是社会对人们行为正当性的评判。 “名”是5指向“实”的,也就是指向行为及其真实的性质,一个人或一个社会能否达成他们所宣称的“名”应当着眼于“实” ,从其“实”得其“名” ,以其“名”评其“实” 。在名实相符的伦理生态下,一种“名”落实于其所期待的某种“实” ,如果这种所预期的“实”不能实现,则这种无实之名就是不正当的。潜规则在社会各领域“普遍开花” ,被人们广泛地默认和遵循,因同正式规则所认可和维护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相违背
10、,从而导致名实分离。 首先,名实不符。潜规则作为一种反规则现象,本质是行为者为了规避正式规则,不按正式规则办事,以便获取正式规则所不能提供的利益。因此,潜规则下的社会关系是没有公平正义可言的,暗箱操作、不守规则是人们处理关涉他者关系的信条,权力、金钱、关系和人情是人们谋取不当利益的不二法宝。潜规则被人们认可、效仿和遵循,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必然会将我们的社会公共生活弄得千疮百孔,与正式规则所高扬和维护的伦理精神相对立。潜规则下的“实”是不堪入目的,而正式规则在潜规则架空下却徒具虚“名” 。例如,封建社会政府官员低俸禄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而今公平合法的市场竞争与尔虞我诈、
11、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于洋先生在江湖中国:一个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的兴起中对此进行了揭露,诸如“阳奉阴违” 、 “说一套、做一套” 、 “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等有关表里不一的词语,以及诸如“合法程序不实际,实际程序不合法,体制名存实亡” 、 “冠冕堂皇说得,做不得;下三烂做得,说不得”的感叹,6都是对潜规则所造成的“实”与“名”不符的真实叙述。潜规则下的名实不6符,必然从根本上瓦解正式规则的公信力,破坏公平正义的社会关系。 其次,以实造名。潜规则下的“实”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潜规则的奉行者凭借其拥有的权力、金钱、关系等一切资源去制造“名” ,使得他们的所作所为看上去是符合正式规则的,是彰
12、显公平正义的。一方面,“名”构成他们行为正当性的依据,也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载体(精神性的最终是物质性的) ;另一方面,在享有“名”的荣光之同时,他们悄无声息地消解潜规则运行的障碍,有条不紊地运行潜规则。正如托克维尔所说, “当世界由个别有钱和有权的人把持时,这些人喜欢大肆谈论有关人的责任的崇高思想。他们津津乐道忘我的品质如何值得赞美,为善又如何不该期望报答,就像神的为善一样。 ”7回首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历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内法外儒”的治国方略,实际上是不带一点点道德性的酷刑暴政,而儒家的仁义道德仅仅是德治的标签和愚弄国民的麻醉剂;“外儒”装饰“内法” ,而“内法”武装“外儒” ,统治者
13、往往假托维护儒家的仁义道德去压制或消灭异己势力,这在传统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在我们的现实政治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为了达到职位升迁、谋求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的目的,不考虑当地实际和民众需要,利用公权力去建设一些不合民意、浪费资源、徒有其表却能为自己和小团队捞取名声的政绩工程,甚至粗暴地使用公权力去压制和打击那些不利于他们的政绩形象的合理、合法诉求,从而制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假象。可见,以“实”制造“名” , “名”是一种手段,而“实”才是目的。最后,以名掩实。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违背本人的意愿,潜规则7的奉行者明白他们的潜规则行为是不能被他人知晓的。因此,为了保证潜规则运行的隐蔽性和安全性,既能得潜规
14、则之“实” ,又不至于被戳穿虚“名” ,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以“名”遮掩“实” 。吴思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中分析了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之后,认为真正支配统治集团(官场)的东西不是他们宣传的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规则,而是在集团内部和集团之间基于利害考虑而长期运用和稳定的潜在的不成文的却具有极大约束力的规矩。8在我国传统社会,封建礼教立意过高而失去现实性和普遍性,但由于统治阶级对其强力推行却产生了形式意义和道德专制功能,也为一些人高举名号谋取利益开了方便之门,导致虚伪人格现象普遍爆发。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有一些人或一些机构往往打着公共利益的名号、以正式规则为幌子,以潜规则为手段去
15、谋取私利,这种现象虽不普遍,却触目惊心。具体而言,以“名”遮掩“实” ,就是以“名”为旗号去做违“名”之“实” ,把“名”作为“实”的掩护体,确保“实”不显山露水。 三、潜规则下的伦理效应:道德人格扭曲 道德人格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约,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集合,是衡量个体人格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彰显人性、超越动物性的结果。其中,个人的尊严指任何人都应当享有做人的权利和履行做人的义务,是人之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规定性,是一种广义的人格,它表明了个体道德人格的平等意义;个人的价值和品格是个人区别于他人所特有的道德规定性,是一个人内在的稳固的精神架构,是个人行为选择和生活态度的内在根据,
16、是一种狭义的人格,它显示了个体道德人8格的差异性,即善与恶、高尚与卑下的差别。然而,不论是广义的道德人格还是狭义的道德人格,它们的共同指向是“人应当怎样为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实质是指人们应当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它不局限于个人自身,还关联着他人。 “为人”是在社会关系中展演的,离开社会关系就无所谓“应当怎样为人” 。因此,道德人格不是生物遗传机制的产物,也不可能只是个人操弄内心的造化,而是在个人社会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本质上是一种“人的社会特质” 。9据此可见,道德人格受社会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健康的社会关系能孕育出健全的道德人格,而扭曲的道德人格是社会病态的集中反映和塑造,扭曲的道德人格在
17、社会关系中的外化行为则进一步恶化道德生活,形成一种不可忍受的恶性循环。对好的、善的和高尚的价值向往和追求,对坏的、恶的和卑下的价值厌恶和唾弃,是一个道德人格健全的人的基本特质。相反,对坏的、恶的和卑下的价值表示赞同,而对好的、善的、高尚的价值却嗤之以鼻,则是道德人格扭曲的重要表征。所谓道德人格扭曲是指内心向往和追求善的、好的和高贵的价值,但其外在表现出来的却是对善的、好的和高贵的价值加以贬低、诋毁或歪曲,虚伪地欣赏其内心所鄙视的恶的、坏的和低贱的价值。10可见,成为一个道德人格健全的人是人的内在需求,不存在生来就道德人格扭曲的人;道德人格扭曲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是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对其道德人格
18、的塑造。社会关系是由规则来规范和构建的,如果正式规则被潜规则所僭越,那么,真善美不仅不能得到弘扬,还会被嘲弄或压制,假恶丑不仅不会被鞭挞,还会被心领神9会或放任恣行。如果人们试图挑战和改变这样的社会关系,那么就会遭到非法手段或“合法伤害权”的威胁,极有可能损失某种利益甚至生命受到危害;而按潜规则行事,却能够轻易快捷地达到目的。潜规则行为巧妙逃避正式规则的惩罚,以隐秘性、欺骗性甚至威胁性的手段来获取特殊利益,其中还可能充斥着勾结、背叛或伤害。它的信徒们总是要戴着公平正义的面具,在待价而沽的预期、相互提防的猜疑和忐忑不安的焦虑中完成各取所需的交易。 意志自主性、自我同一性和主体完整性是道德人格健全
19、的基本特征。由于潜规则的自加强机制、 “破窗效应”及生存的基本需要,在生活意义和生存理性的对峙中,有些人对于通过潜规则赢得更为有利的生存状态形成一种行动共识,但这样的行动共识损害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违背人类崇尚真善美的内在自我及生活意义,势必造成主体意志自主性减弱,自我的内在与外在不一致,主体完整性被破坏,如此道德人格扭曲普遍产生。 首先,潜规则致使主体意志自主性减弱。道德人格健全的根本标志是意志自主、意志自由。如果主体意志不能自主,丧失意志自由,那么他就不可能有健全的道德人格。正如黑格尔指出的, “道德的意志是他人所不能过问的。 ”11在潜规则下的社会里,任何人都可能会遇到某种潜规则行为,
20、人们迫不得已采用某种潜规则,以达到某种目的或避免潜规则对自己的伤害。信息的不对称使博弈各方陷入“囚徒困境” ,人们不得不采取自己看来最好的策略(按潜规则办事或比潜规则更有效的手段) ,以消除或减轻对方的潜规则行为可能给自己造成的伤害。在“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作用下,潜规则可能全面渗透入公共生活领域,人们将不得10不面对“要潜规则还是要道德人格”的单项选择。虽然有人公开表达“潜规则他人”或“求他人潜规则”的意愿,甚至公开炫耀潜规则行为中的获利,但这应当不是他们来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之所以出现如此行为,是因为他们以不正当和不道德的方式获利,反而伤害了自己的尊严、价值和品格,而遭到伤害的道德人格需要
21、一种心理补偿,于是他们就通过一种公开形式展示他们的获利,主观化地贬低好的、善的和高尚的价值,以便阿 Q 式地减轻自己体会到的精神上的痛苦。 其次,潜规则致使自我的内在与外在不一致。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始终保持其道德人格的一致性,道德人格与外在表现的一致性。人的内在自我承载着道德人格,外在自我应当是对内在自我的外现。但是,自我的外在与内在并不总是一致的,甚至经常处于不一致的矛盾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有些人往往把“真实自我”掩藏起来,戴着某种“面具”(外在表现)展现给他人, “面具不是自我 ,而是与我无关的东西。戴面具是为了隐蔽,不露真相,给自己加上一副别人的、非自己的面目。 ”12真实地外现内在自我是人的内在需要,而某种外部因素的强大影响力(造福或伤害能力)使得有些人不得不以虚假的外在自我呈现给他人,从而将他们真实的内在自我遮蔽,形成内在道德人格与外在道德行为的冲突。潜规则既能给合作者“造福” ,也能严厉惩罚那些不守规矩的合作者。即使有些人对潜规则持不支持的态度,但不遵守它寸步难行,所以屈从于潜规则是他们最实际的选择,而潜规则的不正当与不道德使其不敢被公开运行。于是,这些人就只能彼此心照不宣地执行潜规则,又表现出一种对其鄙视的外在姿态,形成自我的内在与外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