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79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摘要 基于企业同质性的产业分布空间非均衡(中心外围)仅具有量化“一维性” ,即加总的产业份额差异; 但在企业异质性条件下则具有“量”和“质”的“二重性” ,即产业份额与生产效率耦合。产业分布轨迹在一维空间中以中心(高梯度)向外围(低梯度)的“单向迁移”为主,但在二重空间中则呈现出中心低效率企业向外围、外围高效率企业向中心的“双向迁移”特征。除传统集聚或分散力外,异质性企业的竞争和选择行为是二重空间构建的“第四”动力,而异质性劳动投入、组织外部经济、贸易成本和异质性偏好或需求则是影响企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企业异质性的产业空间分类可能

2、会扩大地区间平均生产效率差异和地区发展差距,故要求产业空间布局政策和发展战略更为精细化、差别化。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企业同质性; 产业空间分布; 二重性; 双向迁移; 选择效应 一、 引言 我国当前推行的产业空间发展战略旨在引导沿海传统产业向内陆梯度转移、推进沿海产业转型升级,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政策构建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和依据,但政策的合意性和适用性必须建立在正确把握空间属性和产业分布规律2的基础之上。遗憾的是,基于代表性(同质性)企业范式的主流经典理论存在的缺陷使其无法满足政策实践的需要,表现为: 从宏观视角分析产业地区间分布的产值、企业数量等

3、“份额”差异不能完整揭示微观主体空间行为的动态过程及其内在机制,从而无法为政策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传统理论提出的引导产业从中心高梯度地区向外围低梯度地区单向迁移或转移的政策思路也与现实中产业“双向转移”的现实情况相背离,因而也无法对实践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 类似研究见: 朱廷?、李宏兵异质性企业国际转移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HFT 模型和 NEG 模型的拓展及验证 ,载国际贸易问题2011 年第 10 期,第 4859 页。180。因此,迫切需要从新视角对空间属性以及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力系统进行再认识、再挖掘,以对经济系统本质特征进行理论刻画,对企业成长和产业布局实践进行科学指导。

4、 近年来, “新”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NEG)在空间经济研究中引入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将长期游离于边缘的经济地理融入主流经济学; Baldwin 和 Okubo 进一步在 NEG 框架上引入企业异质性(投入产出系数差异) ,既验证了传统理论的合理部分,也得出了甚至与传统相反的新观点,比如,集聚过程的连续性和扩散动力的倒 U 形趋势,因而被Ottaviano 定义为“新”新经济地理学(NNEG) ,以下称 BO 框架。参见R.E.Baldwin & T.Okubo, Heterogeneous Firms,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pa

5、tial Selection and Sorting,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Vol.6, No.3(2006) , pp.323346。实际上,从“投入产出比”角度定义企业异质性的研究最早3见于新新贸易论文献,主要分析企业差别出口行为,详见 M. Melitz,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Vol.71, No.6(2003) , pp.16951725。突破传统空间研究的“企业

6、同质性”假设,以“企业异质性”刻画经济系统类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竞争性特点2236,并基于此分析生产效率维度“空间分类”的形成机制,促使理论上对产业分布空间形态的认知从“量”表(产业份额)深化到“质”核(生产效率) 。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借鉴 META(荟萃)分析法的基本思想,从产业份额和生产效率两个角度分别系统梳理了产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国内外最新文献,发现: 企业异质性视角下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具有耦合“二重性” ,且生产效率差异更接近空间非均衡本质; 除基于外部比较优势的集聚力和分散力外,企业竞争与选择行为是产业分布“二重性”空间形成与演化的“第四”动力; 异质性劳动投入、组织外部经济、贸易

7、成本和异质性偏好或需求等因素都通过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策略行为发挥作用。拓展分析认为,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迥异,从而要求更为精细化、差别化的产业指导政策与之匹配; 而且考虑到企业竞争既是对投入要素资源的争夺,也是对消费市场的竞逐,则在全球化背景下综合考量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因素对产业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十分必要。 二、 产业空间分布“二重性”: 产业份额与生产效率非均衡 主流文献侧重于从就业密度、企业数量、产值等“数量”层面描述产业在地区间分布的“中心外围”非均衡结构。但事实是,相对于外4围,中心地区不仅企业或产业份额占比较大,地区平均生产效率也显著为高,我

8、国城乡、沿海内陆都具有上述特点。基于此,本文认为产业空间的分布具有“二重性” ,即产业份额非均衡性和生产效率非均衡性。(一) 基于产业份额的非均衡空间 产业空间分布主要包括集聚(非均衡)和分散(均衡)两种形态。既有相关研究,如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论、 “核心边缘”或“中心外围”论等都认为产业分布是空间非均衡或异质的34。以中国为例,研究形成了三个思路: (1)传统经济地理侧重于地理中心或重心的测度、探测和描述,以直观观察经济活动的空间景观及宏观演变趋势4。这些文献研究方法比较接近,主要是借鉴物理学重心模型;结论也基本一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重心经过几次转折,整体以由北向南迁移为主,1980

9、年前向东南、19801990 年向西南、19902003 年向东南、2003 年后小幅转折向北。 由表 1 可知,从经济密度看,我国高密度城市都分布在沿海(南部、东部和北部)地区,低密度城市则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从宏观集聚指数看,前三位省份远远高于最后三位省份,产业空间结构呈现出典型的非均衡性或异质性特点。 (2)新经济地理模型及实证是较新的主流方法,多采用数量模型或 LQ、Gini 等系数对各地区产业、市场份额及演变趋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统计描述。Wen 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以持续向沿海集聚为主,但 2003 年前后出现分散趋势陈秀山和徐瑛也坚5持这一观点,见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

10、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5 期,第 117129 页。也有文献认为,全面走向分散的转折尚未到来,如张公嵬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 ,载经济地理2010 年第 10 期,第 1674 页; 李娅、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 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 ,载世界经济2010 年第 8 期,第 70 页。5。比较行业集中度前八位本文只选取了集中度前八位的部分产业,但这已经足以论证本文观点。地区后发现,上榜次数较多的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等多为沿海省份且集中度较高,说明沿海地区仍是我国产业中心(表 2) 。 (3)区域发展差距(如人均 GDP 等)研究大都

11、采用统计或计量方法描述地区差距水平及其变化情况,以印证产业分布的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演化6。结果表明,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区域发展差距的主要来源。 总体而言,这一视角的研究基本认为我国以产业份额衡量的产业分布结构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即在沿海高度集聚,东西部、南北部区域间是非均衡的。 (二) 基于生产效率的非均衡空间 地区之间存在生产效率或投入产出差异是基本经济事实,但主流经济学鲜有文献关注生产效率空间分布问题,空间研究也极少涉及企业配置效率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生产效率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再认识。NNEG从企业生产效率异质性视角开始了这种尝试,以下从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两方面予以梳理和

12、比较。 6(1)劳动生产率。研究发现,我国产业集聚存在典型的“俱乐部”或“分类”特征,而集聚效应等对空间分布的影响都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71226。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技术或生产效率的差异决定其反应弹性不同。 范剑勇的研究表明,中国劳动生产率确实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主要是由产业分布不均衡造成的880。表 3 表明,19792006 年期间,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一直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呈现差距整体扩大、局部缩小的趋势; 从增长率看,2004 年以后东部放缓、中西部加速的特征比较明显。 (2)全要素生产率(TFP)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TFP 估算,包括企业或

13、行业层面估算9; TFP 差距来源与分解,包括交通基础设施10; TFP 的影响或效应,包括促进市场竞争1127 等。 石风光的研究结果显示(表 4) ,我国 TFP 空间分布高度非均衡,东部地区最高,地区间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递减分布格局。(三) 基于市场份额和生产效率耦合的空间“二重性” (1)空间“二重性”: 理论框架。Baldwin 和 Okubo 在 NEG 模型中引入企业生产效率异质性,并分析了异质性企业的空间行为模式,得出如下结论: 生产效率决定空间决策异化,即高效率企业向“中心”迁移以获取更大的产品市场和更丰富的高端投入资源,低效率企业被“挤出”市场或迁移到外围以获取更

14、低的成本投入要素或可赖以生存的贸易障碍12,进而形成市场份额和生产效率耦合的“中心外围”二重空间结7构。 (2)空间“二重性”: 实证结果。鉴于从“二重性”角度定义空间属性的理论分析尚处于探索性阶段,难以找到较完美的指标或手段描述企业选择行为,因而目前对上述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仅有的文献仍然为上述理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证据,比如,基于智利、日本和瑞典企业层面数据的研究支持了产业空间分布“二重性”观点相关文献可参见: H.Saito & M.Gopinath, Plants Selfselectio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Regional Pro

15、ductivity in Chil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Vol.9, No.4(2009) , pp.539558; T.Okubo & E.Tomiura, Industrial Relocation Policy, Productivity, and Heterogeneous Plants: Evidence from Japa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42, No.12(2012) , pp.230239。 13,并认为学习效应或知识溢出、企业自选择和集聚经济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6、。Okubo 和 Forslid 进一步利用日本企业层面区域和产业数据进行研究,发现: 生产率两端的企业(即较高效率、资本密度和较低效率、资本密度两端)更倾向于在“中心”集聚 参见 T.Okubo & R.Forslid, Spatial Relocation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and Sectors, DP 10E56, RIETI, 2010。 ,这说明效率水平和市场份额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可能是倒 U 形关系。理论和实证都表明,技术效率和经济活动存在地区集聚,其地理分布和空间轨迹高度耦合。具体到我国,两者呈现“东中西”的耦合8性依次递减格局,具有显著的空

17、间二重性特征。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仍缺乏对此的实证研究。 三、 “一元”非均衡空间: 基于企业同质性的比较优势 企业同质即以代表性企业涵括行业或产业整体特征。因此,产业分布的空间景观只能表现为地区间产业份额的差异,其演化动力源于企业外部: 一是产业外部自然资源禀赋的静态比较优势,由地理第一性外生决定,直接影响区位决策; 二是产业内部、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或金融外部性的动态比较优势,由地理第二性内生决定,通过产业关联发生作用1419。 (一) 外生静态比较优势 早期研究认为,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是解释产业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献请参见: 曹明福、李树民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利益得失 ,载中国工业

18、经济2006 年第 6 期,第 6874 页; 鞠建东、林毅夫、王勇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 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 ,载经济学(季刊) 2004 年第 1 期,第 2754 页。 ,主要包括劳动、自然资源等要素投入及包括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在内的贸易成本。 (1)要素投入。早期贸易论和区位论强调劳动丰裕度、自然资源等外生比较优势的区位决定作用,且地理因素重要性还在上升1575,但规模经济存在集聚和分散动力相互抵消的情况,作用效果不显著1676。其内在逻辑是: 资源禀赋比例决定了生产要素价格比,进而产生商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差异。 (2)贸易成本。地理距离决定的运输成本以价格加成方

19、式进入成本函数,作用强度可视为给定,若运输成本下降可能导致产业的集体“扩散”1763; 制度和政策因素以交易成本方式9进入企业成本函数,它可以政策手段将地区比较劣势调节为比较优势1829。 (二) 内生动态比较优势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的动力源于外部性或动态比较优势,即基于产业关联(投入产出的前后向关系)的金融外部性19373 和基于知识关联(特定地理空间的制度、文化、关系等广义知识联系)的技术外部性20340346。 (1)金融外部性。偶然因素使某区域(如沿海)的人口大于其他区域(如内陆) ,使其获得相对更大的市场规模、更低的价格指数,从而吸引其他区域人口和企业向该区域集聚,并最终形成“中心外

20、围”空间格局。其中,代表性企业迁移的动力源于初始条件下上下游的价格和市场规模等金融外部性优势,并经过正反馈机制不断强化为区域的动态比较优势21125。既有文献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了实证包括内资或外资区位决策、中间投入等,相关文献参见: 刘修岩、张学良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区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载财经研究2010 年第 11 期,第 8392 页; 余?、孙永平集聚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选择的影响 ,载经济研究2011 年第 1 期,第 7182 页; 范剑勇、谢强强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载经济研究2010 年第 4 期,第 107119 页。 。

21、 (2)技术外部性。产业空间演化本质上是生产网络空间和社会网络空间重构的耦合过程226,特定地区的地方性知识(如制度、文化、关系等)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创新水平和知识溢出促进集聚参见林承亮技术外部性与集群企业创新 ,浙江大学产业经济学 2008 年博士学位论文。 。作用路径10有二:一是地方性知识通过促进原子企业或个体不断被网络化整合,并共享中间投入、公共平台浙江很多中小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都是依托某一专业市场,比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推动了小商品制造业的繁荣,绍兴轻纺城促进了轻纺产业集聚等。以优化生产组织过程,降低交易或协作成本2387; 二是地方性知识利于个体间关系构建与关系质量提升,通过增加

22、交流频度和知识溢出强度来发挥组织间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作用,也即技术外部性可通过本地知识(社会关系)发挥组织经济或社会网络经济效应24385393。 (三) 综合比较优势 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对我国产业动态分布具有同样重要的解释力,比如,我国区域间产业梯度格局中,中部、西北、西南地区静态比较优势更显著,而沿海及京津地区动态比较优势更显著251403。 上述研究对空间差异的判别只能从企业数量、产值等宏观产业份额层面展开,而对其演化动力只能从外部、静态等层面予以宏观笼统把握,难以洞察内在微观驱动机制。 四、 “二重”非均衡空间: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竞争与选择 (一) 企业异质性与需求竞争 OTT 框架尝试在延续企业同质性假设的同时修正竞争促进(procompetitive)效应,即产业空间集聚过程中,市场参与者的增加加剧市场竞争26423。与 NEG 范式不同,空间竞争模型侧重于探讨基于市场需求的企业竞争与博弈如何引致产业空间均衡,并发现企业竞争策略对实现集聚均衡的重要性27。企业异质性与竞争策略动态互动,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