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文化建设的快与慢、动与静摘要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迅捷的态势,适度融入慢和静的因素,有利于文化建设的科学运行。在文化建设领域,更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部规律,改变盲目追求文化建设的速度与宏大模式的现象,把握快与慢、动与静的协调一致。 关键词快与慢;动与静;社会与经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4)01007606 在当代文化建设领域,快与慢、动与静的课题已进入人们的视界。面对迅捷发展的文化产业,人们需要理性地加以思索,应当以怎样的速度和运行模式推进文化建设。历史与现实告诉人们,在伴随社会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之后,适度注入慢文化
2、和静文化的因素,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在文化建设领域,更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部规律,改变盲目追求文化建设的速度与宏大模式的现象,科学把握建设与发展中快与慢、动与静的有机统一。 一 文化是人类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发展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文化发展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从来都是快与慢、动与静的对立统一。世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实体和历史进程,既存在一定时期的2快速发展,也有演进较为缓慢的时期,呈现出不同时空中快与慢的交替,以及动与静的相错。正是这种快与慢、动与静的有机构成和运动,成为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历史,世界也在这种快与慢、动与静的矛盾和交替中发展至今。 作为规律呈现的快与慢的有机运
3、动,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律动和节奏使然。快与慢、动与静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快与慢体现为运动的速度,动与静则显示为运动的模式。在社会快捷发展的时期,由于其快的速度和节奏,较多出现动的结构和形态,呈现出剧烈运动的态势;而在较为平和的社会发展期,则呈现出较为缓慢的速度与节奏,以及偏于静的态势。在哲学意义上,快与慢不仅是时间或进程的概念,有时更体现为人的一种意识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具有精神层面的意义,表现为人们对世界的感受与理解,以及对自然与社会运行方式驾驭所达到的自由与自觉的程度。因此,它既是客体自然与社会运动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人对世界的精神认知和实践掌握的体现。 快与慢、动与静既相互对立,又成为不
4、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快就没有慢,没有动就没有静,反之亦然。历史的进程表明,当社会长期处于进程缓慢、迟滞不前时,人们就要促使其加快运行节奏和速度,制造宏大的气势,甚至采取革命的手段,不惜付出重大牺牲,打碎业已形成的沉重的社会结构,扶持和催生那些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推动社会快速发展。而当社会处于相对稳定与平和的时期,则会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慢与静,它是对于快的发展节奏和动荡的运行模式的适度调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和必然的,但其速度是可调整的,其模式也是会出3现变化的,世界始终在快与慢、动与静的变奏中前行。当西方处在中世纪时,其发展速度明显慢于东方中国。而当欧洲进入文艺复兴以后,其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5、,超越了中国。此时的中国虽然也在发展,但其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西方,因而造成几百年后的巨大差距。快速或缓慢的发展速度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时看来好像是快,但是由于付出各种代价和生成的负面效应,其实是慢;而有时看似慢,但由于整体机制获得有机运行,做到整体的协调一致,反倒是在实质上做到了快。慢与静不是容忍人的惰性,而是通过张弛有度的把握,做到对于客体世界、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科学把握。 快与慢、动与静既是社会自身内部各种因素聚集、凝结和碰撞的结果,同时也与人的推动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掌握世界的能力与自觉意识的增强,人的力量对于世界发展的进程显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从本质来看,世界的发展一般会遵循其内在规律
6、不断前行,而当人的能动作用开始施于其进程并不断增强时,世界的发展也会随着人类作用的大小以及方向的导引而获得改变。人有能力顺势推进社会发展,但不可能趟越历史的规范,更不可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速度的快与慢、运行模式的动与静不仅是人驾驭世界发展的主观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人们遵循与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意识的表征。一般来说,加快社会发展是人们的普遍愿望,特别是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落后于其他民族时,急速的变革、甚至宏大的革命都是必需的和合理的,不如此就不能改变落后面貌。而在社会处在动荡与革命的态势下一般难以获得科学与理想的文化变革,只有在相对平和与稳定的状态才能实现社会文化的全面与4协调发展。 科学
7、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节奏及运行模式,是人的智慧与能力的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以及改变自身生存状况的渴望,激励人们总是希望社会出现快速的发展,但如果缺乏科学与理性,则往往适得其反。“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表现出人们对于快与慢、动与静的辩证思考;“欲速则不达”则告诉人们,未必有着良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社会与历史的发展轨迹警示人们,应当审时度势,科学观照社会的衍变,而不应一成不变地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和宏大气势。 中华民族正是在 20 世纪以来进入一个历史的较快发展期,这是一个动荡多于平和、斗争多于平静的时代。在人们看来,一个民族和社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是危险的,正是基于对现状的不满
8、,激发出改革社会、促进社会迅速改变的愿景,激励人们在动荡和斗争中前行,以求在不长的时间里获得较大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几代人逐渐习惯了快优于慢,动优于静的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宇宙运行中,快与慢、动与静都是相对的,从来也没有绝对的快,也没有绝对的动,历史正是在快与慢和动与静的交替进程中一步步衍变至今的。 确立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是当代人们对革命之后的社会发展予以思考和探索的结果。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社会革命,对古老的国度予以巨大推进,在不长的时间里达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所未能取得的成就。而当革命的急风暴雨掠过之后,如若社会发展长期处在一种加速的状态,就会使人们缺乏必要的思
9、想沉淀与反思,难以顾及精神层面的深度审视,5使社会易于出现浮躁与失衡,失衡必然导致偏颇。对于社会运行机制的选择,以及各项政策的制定,均应依据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历史基础来决定,坚持走符合自己特点的道路,而不是机械地模仿他国范式或追求某种既定的模式。历史表明,激烈的斗争与动荡性革命,可以带来社会的巨变,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当社会进入全面和深入发展的时期,则应尽力避免过分的斗争、冲突和运动式剧变,以免人民付出过多的代价。坚定社会改革的目标不可动摇,只有清醒地辨析来自“右”和“左”的不同风潮的影响,排除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才能有效推进改革进程。倡导融入慢与静的因素,正是基于我田现实对科学
10、发展的深度理解,是对社会与文化建设实现科学推进的重要策略。 二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系统结构中,文化始终居于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是宏观社会系统中的重要一翼;另一方面,文化建设又与狭义的社会建设相并列,与政治、经济等建设同属于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面对社会建设还是经济建设,均应具有冷静的思考和科学的掌控,既要坚持改革的大方向和总原则,又要以科学与理性为主导,以求获得更加和谐的发展。适度融入慢与静的理念,正是对各领域协调发展的宏观审视和科学驾驭。 当代社会建设既是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又是基本动力。当社会建设进入更深的层次,
11、尤其需要把握快与慢、动与静的协调统一。 社会建设致力于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社会矛盾和各种问题6进行处理和调节,公共性和公益性址其突出特色。社会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例如,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伦理,建立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当代,应当倡导在法制的基础上,以平等和自由的精神、以及和而不同的理念作为社会的道德基准;应正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全球性价值理念趋于相容的客观性,强调社会公共权力的有序化及其有效的控制,致力于建立和谐的民主社会,健全公正的分配制度,呼唤得到社会共识的公民道德,承认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促使人人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由于革命时代产生的剧变,可能会与社会的全
12、而协调发展产生抵牾,出现某些失衡与失谐。社会的伦理关系及其观念的健全与成熟?也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调整方能奏效。而在社会伦理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与恪守的过程中,需要人们从事细致的工作和具有足够的耐心。即使一些当下境况与人们的期待不一致,也须假以时日逐步调整,而不是一味加快其变革进程。 社会建设又充满了丰富和细腻的人际关系因素,采取动荡的和运动式方式也未必合适。其间,人际关系的优化与人性化的倡导已成为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由于我国积存着大量历史遗留的问题,加之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人的地位与经济状况发生较大变化,人际关系的调节面临巨大的挑战。社会分配不公、差距加大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等,极大地侵蚀着人与人之
13、间关系。在当代社会建设中,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是客观的,同时也是敏感的。如果继续采取革命时代统一思想的做法或者群众运动的形式,均难以代替艰苦细致的工作,以及个性化因素的调整。基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考,应当改变那种以斗争解决人与人关系的传统7理念,尽力消除和避免激烈的矛盾与冲突,正视和努力克服那些可能产生剧烈冲突的因素,坚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以求人际关系的逐步好转。历史的发展与一切事物一样,都是具有节奏的,即不可能一直处于过快或过慢的状态,总要在不断的变奏中走向未来。人的作用从来都是重要的,也是相对的,应注重对这种变奏的适应和因势利导,而不是对于客观规律的强行扭曲与改变。快与慢和动与静的辩证统一表
14、明,有时可能退一步才能进两步。退一步,在中国人看来是“蓄势” ,即对于事态的全面观照和准备,应对各种可能产生的问题和隐患。而只有完成蓄势,才能有把握地打出取胜的一拳。因而,有时看来是慢,其实并非慢,而是对于事态的宏观审视和把握。 当代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石,经济建设的推进同样需要注入慢与静的理念。 在历史上,人们曾经无数次宣示人定胜天、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确实也曾创造出大量人间奇迹。但是,一味强调人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超越而不是顺应,将会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当破坏大于建设,社会就将走向衰败;当建设要以自然或伦理的损害为代价,就会打破自然与社会的平衡;当生存的奢侈超越人的生理或精神机制的需求,人们
15、就将沉溺于物质的泥沼;当经济发展的冲动跨越人的理性意识与自然世界的容受度,世界也将变得畸形。 资源的开发与使用需要适当放缓速度。人类对于资源的开发已经显得过分和无度,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人们早已感受到资源枯竭8对人类的威胁,面对资源的竞争甚至出现人类之间的角斗和血腥的战争。对于有限资源的合理与科学的使用,已经严峻地摆在当代人面前。我们应当更多地顾及后人,而不应无度地消耗资源,不能再搞那种杀鸡取卵殃及后代的事情。 基于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一些建设项目应从长计议。人类的快速发展,往往要以环境的污染与损害为代价。如果在一定时期可以将此视作不得已的话,而在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之后,就应将环境保护问题
16、放在超过某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在一定意义上,良好的环境保护,不仅为当代人的生存造就适宜的条件,更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可以说,良好的环境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基础建设的速度也需要因地适宜。不少官员出于自身任职期间政绩建设的需要,大力从事基础建设,而一些基础建设的科学性与必要性是值得商榷的。当然,许多地区和城市还在许多方面缺乏必要的设施,特别是公共设施更显得匮乏,需要继续建设。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的放缓,对于基础建设的规模也需科学规划。在当下,不排除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过多或密集建设的迹象,以及与他国、他城盲目攀比,创立“新高度”的畸形心态。特别对于住宅而言,一方面是人们的住房缺乏,另一方面
17、则是一些人住房的富余,甚至囤积住房,以求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些,严重危害着经济建设的正常运行。 城市化发展也需要快慢有致,动静相宜。超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地位、功能与资源的集中,造成了一些大城市的巨大优势,同时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但是,少数大城市的无度扩充,也是9造成诸多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人们对少数大城市的过分向往和踊跃进入,导致社会问题的频出以及生态质量的下降。适度控制其发展速度,注重城市的特色化建设,是人们应当思考的问题。而在当下政府倡导的城镇化进程中,也应尽力防止运动式、大呼隆、订指标等做法。 过高的经济指标的增长,过量的基础建设,单纯追求 GDP 的提升,未必能增进人民
18、的生活的幸福感。人民生活的幸福度是由物质丰裕的程度、安全感、价值的实现、人际关系、生存的舒适度等方方面面因素构成的,并非单一地由物质的丰裕度来决定。过度的改造,过度的开发,过度的耗费,是人类对自身的损毁。经济上的快速挺进似乎显得十分富有激情与进取精神,但是如果失去科学的理念,造成发展格局的失衡,就会对当代以及未来人们的生存造成极大的损害。 文化建设是人类智慧、能力的表现,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论述未来的理想社会时说:“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文化建设正是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人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重于物的发展,而在文化建设中,更须
19、时时考量人的发展的需要。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既有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人的基本需求,应与人的欲求相一致,同时文化建设又需要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的能动作用的实现,推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当代社会文化基本状况充分表明,当快节奏与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生活机制的变化时,也迫使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生活的污染使人们小心翼翼地过活,钢筋水泥的建筑使人们失去了田园之美与人际间的其乐融融,城市的拥堵给人们带来生活的无奈与烦躁。10而在精神追求方面的过分单一,又使得人们机械地追崇某种理念而失却独立思考。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进入深度研讨,怎样才能在科学调节人与客体世界关系的同时,实现人
20、对自身的科学掌控。 人的内在肌体和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表现形态也体现为快与慢、动与静的有机统一。 人的生物性表明,人的肌体是在有限的条件下予以调节和运行的。与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一样,人的肌体运行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人类既不可以扭曲宇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不可能扭曲人的自身规律。人对于自然世界和人自身,只能充分地适应和顺应其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的作用,促进其向着有利于人的生存的方向发展,而不能不顾其客观规律,强行扭转其运行方向,或者长期处于超越人的机能的快节奏运行之中。人的自我世界,既包括人的肌体与各种器官,同时也包括人的精神世界。无论哪个方面,均难以超越人所能够达到的能力和高度,不具备任意夸大自我而随心所欲的能力,不可能做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违背客观规律和自身规律的奇迹。 生命在于运动,同样也在于静养。其实,运动本身就意味着动和静的有机融合,并非始终处于激烈动荡的状态。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中的关于颐养的理论,实际就是对于动和静这一现象的辩证考察和把握。正是关于“颐”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科学认知。“颐”一方面体现为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辩证关系,同时又在另一维度表达出中国哲学对于事物运动和社会发展的认识,那就是应当注重有机推进、滋养、涵育等内涵,反对激烈动荡,反对那些违背人的内在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