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677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生态文明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摘要:生态危机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使传统经济发展成为一种自我毁灭的癌模式。生态文明需要系统思维,需要超越传统发展观狭隘的思维模式,科技并不万能,生态文明不能完全依赖科技发展。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内在限度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别无选择的历史选择。人类未来可持续地生活应该是一种简约的生活。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风险社会;负效应;发展限度;可持续生活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5- 收稿日期:2013-07-09 作者简介:刘小兵,男,广西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

2、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与领导辩证法。 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次重大的生存危机,它是 21 世纪的“世纪问题” 。对生态危机的追问无疑带有一种“末日思考”的意味。希望这种“末日思考”能为人类提供一个顿悟的契机,使人类能够痛改前非,重新理解生态文明对人类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正如著名的哲学谚语所说:密纳发的猫头鹰黄昏时才会起飞1。但它的价值就在于当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时,我们就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昨日的2前车之鉴,可以成为未来的先见之明。 一、生态危机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 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虽然出乎预料,但却不是人类的操作失误的结果。而是人类社会经济“正常的” 、 “合

3、目的的” 、 “积极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物质需要而发展经济的自然生态后果。这种事与愿违的人类发展状况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和特征。乌尔里希贝克在他著名的风险社会中指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而风险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类面临的威胁其生存的各种风险都是由人类社会所制造的。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危机都是人为的和社会内生性的。比如洪灾、干旱、地震、泥石流、全球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灰霾天气、河流污染、土壤毒化、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都是人类的行为直接引发的或间接诱发的。人类掉进了自己挖掘的陷阱 2 。 “风险社会”风险产生的内在机理是怎样的呢?是人类的什么动机、什么行

4、为制造了风险呢?这个制造风险的元凶,就是人类经济发展中的“负效用” 。人类的经济发展并不像人类最初所想象的只具有“正能量”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始终包含着两个背反的矛盾运动和两个相反的结果。一种是合目的性的,满足人类需求,有助于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成果:即正效用;另一种则是破坏性的,不利于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结果:即负效用,如生态环境退化、空气水质污染、淡水减少、资源枯竭等。例如,人类在生产和使用汽车(传统汽油发动机汽车)的同时,也在生产着阴霾天气(PM2.5) 。当人类为电子产品不断3升级换代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未经处理的电子垃圾无处不在。其实这种双重结果一直存在于人

5、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只是直到目前才被我们感觉、体验和初步的认知。 “负效用”每日每时都在大量地普遍的存在着,它在“暗中”积聚着全面系统性风险。人类经济增长的负效用的存在,使人类的经济发展陷入一种悖论:在合目的的经济发展追求中,却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不合目的的结果生态危机导致的生存危机。 人类的发展困境源于人类的有限理性和经济发展的盲目性。盲目性就表现在不能正视“负效用”客观而普遍的存在,忽略了经济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矛盾性。当我们生产石油的时候,也生产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当我们砍伐森林生产木材的时候,也生产着森林的减少;当我们建造城市、机场、公路的时候,也造成了耕地的减少和各种巨量的建筑垃

6、圾;当我们生产各种工业用品的时候,也生产着废气废水的污染;当我们生产汽车和快捷的运输、用火力发电的时候,我们也生产着温室气体和 PM2.5;当我们用水泥硬化地面、建设各种广场和高楼大厦的时候,也生产着各种人工的荒漠化和石漠化、失去生态功能的土地等等,不胜枚举。在我们获得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清洁的空气、水和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果说前者是符合人类需要的、满足人类生活的正向发展和正向生产,那么,后者则是危害人类生存、生活,违背人类需要的负向发展和负效用。几乎人类的所有工业化生产都伴随着生态的破坏性。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积累,一方面是生态风险、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

7、的积累。我们的经济发展,一4方面提高了人类的日常物质生活水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危机。 人类的任何物质生产都不是只有正向价值,而是始终包含着破坏性的负面效应。这一破坏效应不是像一般人们认识的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产生,而是自人类诞生之日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生产劳动起就开始出现了。只是那时的劳动规模小,效率低,破坏性作用还在自然的自我修复、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循环的承受阈限之内。从农业社会起,农业生产、畜牧生产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但砍林造田,开荒造田,过度放牧,就已经对自然生态产生破坏,造成旱灾、洪灾、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如两河流域的沙漠化、古巴比伦文明的衰落,楼兰古国、复活节

8、岛文明和玛雅文明的消亡都证明了这一点) 。只是它的破坏范围还是局部的,还属于量变的范畴,还未成为全球性的灾难,还未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的生产能力、效率和规模爆炸性扩张,在创造前所未有的财富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规模、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极限,只是生态环境不可逆的恶化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过程而已。生态危机已经不是 “黑天鹅”的小概率事件,而成为“白天鹅”的大概率事件。生态危机是人类生产的破坏性不断扩大,不断积累,不断加深,不断交叉互动的合力造成的。局部的生态破坏演变为整体的合成性荒谬,风险社会的级别在不断上升,全球系统性生态风险已经进入临界状态。 二、

9、传统经济增长是一种癌模式 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一个深刻地困惑和悖论。一方面,人类社5会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发展却使人类陷入空前的生存危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人类获得期望的生命的安全感。支持人类生活方式的不可再生资源正日渐枯竭;支持人类生命本身的资源如淡水、原始森林遭到过度开发和破坏。全球的生态状况正从“糟糕”向“更糟糕”发展。为什么人类越是发展经济,人类的生存危机却越发深重,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人类的经济发展没有成为一种解救反而成为一种诅咒?人类发展困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人类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种自我毁灭的“癌模式” 。即迅速的扩张,急剧的膨胀,结果盛极而衰

10、,物极必反,在追求经济的繁荣中走向崩溃,在实现经济的增长中自我毁灭。人类的经济发展是用明天的时间换取今天的发展空间,靠牺牲明天的生态基础来换取今天的物质繁荣和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生产方式确实是一种癌的方式。但在传统的经济理性中这种深刻的见解被遮蔽了。传统的经济学范式无法权衡生态利益的得失利弊,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性选择。日益加剧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必然倒逼人类进行新的价值革命,对现时代的一切进行价值的重估,重新界定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价值重估是一种对新的发展可能性的集体思考,是一种从经济主义的发展观中解放出来的觉醒。生态文明发展最忌讳的就是用过去的价值观和眼光看现在的人类社会经济的发

11、展。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直存在着对经济发展的崇拜和对经济增长的心理依赖。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的合理性与政治的合法性。在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也许应该是消解人类片面、狭隘、单向度的理解和迷信发展的时候了。经济发展并非人类生活绝对永恒的主题。经6济发展必须服从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行为是一种发展的异化。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正向发展过程,同时也包含着负向发展和负效用。即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的正向发展+自然生态的负向发展。当经济发展危及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时候,不发展就是一种最好地发展。经济的生产力往往同时也是生态的破坏力。真正的发展是具有正向价值的事物,而所有负效

12、用的东西都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发展” 。 由于人类经济增长中负效用的存在,就使人类的一切经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具有生态破坏性。人类生活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的过程,就如生态系统中良性肿瘤向恶性肿瘤转变的过程。工业技术在满足人类日常需要的同时,却破坏了人类的长期生存的根本需要。在我们得到许多的物质财富的时候,也失去许多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经济发展就像癌细胞一样,是一个耗散结构,在它的壮大和发展中不断消耗自然生态的养分,直至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枯竭死亡,人类也随之死亡。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要像愚蠢的癌细胞一样无控制地膨胀自己,在表面的繁荣中走向自我毁灭。人类的经济发展需要理性的设计和控制,避免成为那种

13、在追求所谓的经济繁荣昌盛中毁灭自己的“成功的傻瓜”即达到自己的经济目标的时候,却发现经济发展成功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人类应该重新建立基于生态危机现实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类与自然是一个辩证地统一体。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牺牲自然生态就是牺牲人类自己。 经济发展的负效用毁掉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支持系统。因此,经济7发展不能高于一切,特别是当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相冲突时,经济发展必须向人类生存让步。经济发展不能迷失自己的终极目的。人类的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人类应该从对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中解脱出来,理性地降低经济预期,舍弃某些不必要的既得利益。因为发展的盲目乐观主义把人类引向的

14、不是天堂而是地狱生态灾难的不归路。 三、经济发展“负外部性”的“飞去来器”效应 任何经济发展都伴随着“负效用” 。 “负效用”的普遍存在导致了经济发展的自反性。昨天,人类在世界上种下生态破坏这个“因” ,今天人类就必须承受生态危机这个“果” 。正如蕾切尔卡逊所说的那样:“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已使自已受害。 ”322 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社会经济片面发展导致的“自然的报复” 。 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相互的物质交换是不对称、不公平的。人类从自然中获取的是生存所需要的空气、水等自然资源和自然财富,而人类经济发展还给自然的却是各种物态的有害物

15、质。人类以经济发展的名义,破坏着自然生态,也压缩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不再是人类的外部问题、未来问题,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人类社会的内部问题、现实问题。外部负效用、外部不经济,最终都将转化为内部不经济。人类过度关注经济的增长,却忽略了经济增长的外部不经济,即生态的不经济,未来的不经济。这种外部不经济在短期可能在给污染制造者带来暂时经济效益,给他人带来了成本的同时,其实,也给自己的未来带来了成本,带来了不经济。所以,外部的不经济,最终会变成一个地区、8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内部不经济。例如,现在某些地区由于土壤毒化本地种植的粮食不能食用,需要高成本的从外国进口粮食;还有的

16、地方水质严重污染,无法饮用,不得不从其他地区,甚至从其他国家高成本进口,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人类的经济发展需要生态的“帕累托改进” 。因为,今天的经济将变成明天的不经济、未来的不经济。 随着人类经济发展节奏的加快和生态破坏的风险积累,人类经济发展的负效用的恶果将越来越会由外部性成本转换为内部性成本,由未来性成本转化为现实性成本,由隐性成本转变为显性成本。在过去,人类生态破坏行为效果的时滞性使人们难以摆脱短视与贪欲,?行为效果的时滞性使得生态的破坏成为理性选择。为了满足私欲,人们常常不惜牺牲长远利益换取眼前利益、牺牲整体利益换取局部利益。人类大量的经济发展的利益所得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其根

17、本原因就在于,这里的“即期”与“远期”并不是一两年内与三五年后的区别,而是一两年内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对比。随着生态风险的长期积累,已经开始演化为生态危机、生态灾害和人类的生存危机的时候,生态破坏与自然的报复之间的时滞性已经大大缩短,远期风险已经开始成为即时风险,外部成本已经成为现实的内部成本。自然已经不再有“免费的午餐”和“可以赊账的午餐” ,达到现时现报的程度。用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引用卡逊的话说:“现有的体制是浮士德式的交易牺牲长远利益,获得近期利益。可以证明,这种近期利益是相当短的。”315 人类关注近期利益很敏感,关注长远利益却迟钝麻木。未来成为9了一个人类集体不

18、负责的、时间上的“无主之地” ,必然酿成“公共地的悲剧” 。这就是人类的有限理性和人类的 “片面理性” 。有限理性指的是知识信息的局限,而片面理性则是人类的价值判断偏好的有意无意的非理性选择。本意只是想不对别人和未来负责,实际上却是对自己和现在的不负责。污染别人就是污染自己,未来就是现在。不要说这是我的船,那是你的船,全球自然生态是人类共同的船。人类需要一种智慧的共赢思维。 四、生态文明需要系统思维,需要超越传统发展观狭隘的思维模式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生态文明要超越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需要超越传统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对发展进

19、行整体性、动态性系统的思考。传统发展观的局限在于它只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中思考问题,而没有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整个系统思考问题,缺少系统的长远的终极思考。传统经济学的许多规律只有在它一定程度上远离自然生态规律时才是“规律” ,但当它同自然生态规律发生矛盾时,它就不再是真正的规律,而是歪曲规律的谬误。只有把事物放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应获得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生态保护的逻辑与经济发展的逻辑是不同的。巴里?康芒纳在封闭的循环中说:“任何在自然系统中主要是因人为引起的变化,对那个系统都有可能是有害的。 ”4子系统的过度发展,会损害整个母系统的平衡,协同,因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人类

20、经济社会就是整个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子系统,一个寄生者。在独立封闭的经济社会系统中看10来是经济理性的东西,放在更大的生态系统来看,却是非经济理性的。传统发展观的有限理性就表现在它视野的狭隘性。所以说,在经济学上是正确的东西,在生态学上可能是错误的;而在生态学上是错误的东西,最终在经济学上也是错误的。生态学是从整个系统看问题,而经济学往往只是从一个局部的子系统看问题。消费主义在经济学上是好的,在生态经济学上则是破坏性的。例如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的“破窗谬论”认为:破坏创造财富。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窗户的主人不得不更换玻璃,由此产生一连串新的需求,引起了一连串经济活动,从而推

21、动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但这一理论在生态学看来是极其荒谬的。人为的制造需求,刺激经济的背后是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无谓的消耗与破坏。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达斯教授曾对一棵树的身价专门做出估算,他指出,一棵长了 50 年的大树,通常按木材产出计算值 625 美元,到市场上出售只能卖 50 美元至 125 美元不等,要知道这大约只有其真正价值的 0.3%。其综合生态价值(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接近20 万美元,但是人类往往因为几百美元的市场价格而将它们砍伐卖掉。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似乎知道每一棵树、每一块土地、每一个水面的市场价格,却不懂得每一棵树、每一块土地,每一条河流的生态价值。局部微观上正确的东西,在整体全局上看则完全可能是错误的。每个微观上似乎不起眼的生态破坏,集合起来就会变成巨大的合成性荒谬。就如每部汽车所排放的尾气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世界上所有的汽车排放却能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人类社会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下利益与根本利益、生活利益与生存利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某种对立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