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的相互关系及其当代价值.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695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的相互关系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的相互关系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的相互关系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的相互关系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的相互关系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试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的相互关系及其当代价值摘 要:中国梦内蕴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动力,是凝聚中国精神的伟大旗帜。中国精神作为中华儿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知、情、意的精神统一体,是推动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精神;辩证关系;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2-0016-04 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其本质属性和存在形态来看,它归属于精神的范畴,是与物质存在相对的精神存在,是与人类物质活动

2、同样重要的精神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以弘扬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和本质属性。从精神层面阐明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的相互关系,是在实践中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刻领会中国梦的基本精神并在实践中努力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梦是汇聚中国精神的伟大旗帜 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 年 3 月 17 日,刚刚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系统阐发中国梦2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实践要求。纵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

3、中央领导人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梦的提出既是对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 30 多年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当下中国快速变化的现实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共同理想信念的培育问题。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就坚决反对只注重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并反复不断地阐明共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从历史经验上说,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义信念。 ”1110 邓小平还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

4、?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 ”因为只有远大的理想,才能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1110 江泽民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的过程中,反复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并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2胡锦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曾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3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建设,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

5、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在反复强调一个真理:要把 13 亿人民团结起来,3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个为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和阐明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是别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在维系民族血脉、集合国民意志、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的重要性,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指引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谋

6、发展,排除万难,奋勇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活方式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扩大,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变;一些社会成员和领导干部,只讲求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而不注重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只计较个人的成败得失,而不管不顾国家、民族和集体的利益和荣誉,他们生活堕落、精神懈怠、思

7、想涣散、信念缺失,使得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心态失衡,社会理想迷茫,极大抑制了其它社会成员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极大地影响了全体社会成员的集体归属感、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已成为影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观念障碍和精神藩篱。 4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如何在多元多变的价值领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西化” 、 “分化”图谋,如何在多元激烈的思想交锋中谋求中华民族的最大共识?面对各种社会群体日益多样的利益诉求,靠什么在改革攻坚中凝聚人心、积聚力量、激发斗志?面对思想道德领域不断蔓延的精神污染、道德滑坡、个人第一、金钱至

8、上的严峻现实,靠什么在全社会各行各业中弘扬正气、伸张正义、汇聚正能量、创造正价值?这些都凸显了理想追求、信念凝聚与精神支柱在当下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今,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在全体社会成员乃至全世界华人中深入人心、鼓舞人心和凝聚人心的共同理想信念,来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早在 2012 年 11 月 17 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

9、”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4。正是基于对当下全社会尤其是全党精神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地提出了中国梦,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它深刻地概括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集中系统地论述了中5国梦,指明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清

10、晰地揭示了中国梦不仅是物质富裕之梦,也是精神充实之梦,清晰地揭示了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每个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它的鲜明特点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具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辩证统一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把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转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清晰可见、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把人民群众殷切期盼

11、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作为努力的方向,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认同和接受这个共有的精神家园,并且为此而努力奋斗。中国梦以通俗、生动、精炼、简洁、新颖、醒目的生活化的话语方式表述了美好、丰富、崇高、远大的国家政治纲领,响亮地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第一次让全体中国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生活的理想,实实在在地让人们触摸到了理想的生活,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因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发挥着社会正能量的功能。它最大限度地汇聚了中华

12、儿女的6迫切愿望和美好追求,迅速激荡起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和积极响应,再度激发了中国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爱国奉献、奋勇争先、开拓创新的中国精神,有效地激励着各个阶层和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斗志,成为当前和今后号召、感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 二、中国精神是助推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人的精神,从精神的主体来看,可以划分为个体精神、集体精神和人类精神。中国精神作为一种国家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集体精神,它具体表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个体精神之中,同时也成为人类精神的独特组成部分,表现着人类精神的某些共性。从精神的功能来看,马克思主

13、义认为,精神由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但反过来会对社会物质条件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其先进性可以促进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持因素和动力;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精神则会抑制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从而成为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甚至是桎梏。精神一旦外化为人们的活动,就会焕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中国梦,今天作为中华儿女对尚未实现的美好愿景的希冀和追求,必然具有精神因素作为内在动力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经过 30 多年改革

14、开放的巨大发展,我们在今天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更加接近不等于已经实7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矛盾需要化解,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在距离中国梦越来越近的关键时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激发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全体中华儿女的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崇高的中国精神的支撑和推动。 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增强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共识。民族精神首先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在 5000 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确立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家

15、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 “先国后家、家国一体”的共同民族意识和牢固民族心理。这种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思想基础。从古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近代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到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之读书”再到王进喜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无不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生动写照。正是有了这种共同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才能数度在危厄中奋起,在贫弱中自强。这种强调以国家、民族、社会、人民为重,强调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民族意识,在今天对于推

16、动中国梦的实现尤为可贵,它是我们汇聚人心、积聚力量的可靠途径,是我们齐心协力、奋勇前进的坚实基础,是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坚强保证。时代精神是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变化、引领时代发展、代表进步趋势和前进方向的一种时代意识。在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8党和中国人民牢固树立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鲜明时代精神,确立了“不搞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思想共识,形成了突破常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务求实效、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时代风貌,书写了一个个极为成功的中国故事。中国梦很美好,但它也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而我国的现实基础却相对不足,两者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既不可能走西

17、方列强剥削别人发展自己的老路,也无法复制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因此,大力深化改革创新的时代意识,始终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之举、必由之路。 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激发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豪情。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5。当人们的情感与其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发生共鸣时,人们就会受到情感的激化,从而激发人们的各种潜能,推动社会活动顺利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中华儿女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包含着献身祖国、服务人

18、民的赤子之情,包含着迎难而上、不避艰险的豪迈之情。千百年来,正是在这种爱国爱家爱人民的高度爱国情怀的激发之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才能前赴后继、奋起拼搏、不畏牺牲、敢于胜利,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使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使中国蓬勃向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样包含着当代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勇于尝试的热情,包含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激情,包含着奋勇争先、改天换地的豪情。正是在这种“走出一条中国9特色的新路”的时代情怀的激励下,我们才能取得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奇迹。今天,只要我们仍然能够秉持爱国情怀和时代情怀,热情不减、激情满怀,豪情高涨,就一定能焕发出无

19、穷无尽的中国力量,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国梦。 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鼓舞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斗志。意志同情感一样,同样对人具有激发和调控的作用。意志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的鲜明特点,从而能够把人的理性和情感,把冷静和激情统一起来,帮助人们排除内在和外在的干扰,甚至承受一定的痛苦和牺牲,以最后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因而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人们的活动显然不能缺少意志,尤其是面对艰巨复杂的任务时往往需要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去克服重重困难,经受各种复杂而严峻的考验,才能最后成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忍辱负重、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矢志不移、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等本来就是中国精神的重要

20、内容,它们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正是在这种坚忍不拔的革命斗志的鼓舞下,我们才一次又一次地挺起了铁骨铮铮的中国脊梁,才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救亡图存的精神丰碑,才谱写了一篇又一篇民族振兴的壮丽画卷。唯有奋斗,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唯有奋斗,才能踏进理想之门。今天,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已经画就,只要我们继承先辈的革命斗志和创新勇气,以大无畏、大拼搏、大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支撑,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中国梦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三、中国梦与中国精神在实践中的良性互动 伟大的梦想,必将汇聚起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中国精神反过来10一定会推动伟大梦想的实现。但无论是梦想也好,还是精神也罢,如果

21、它们不能和人们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能从人们的实践中汲取养分,那么它们也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主观意识的范围之内,成为镜中月、水中花。 实现中国梦必须立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国家富强不只是单纯的 GDP 数字增长,而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民族振兴也不仅仅是在世界经济体中排序位置的上升,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加强;人民幸福当然也不是单纯的收入增长和物质丰裕,而是在物质丰裕和精神幸福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中国梦不仅仅是物质之梦,还是精神之梦、文化之梦

22、。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仍需进一步发展;当然精神空虚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在人们过度关注物质财富,而相对忽视精神生活的当前阶段,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在广泛深入宣传中国梦教育的同时,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改革开放、开拓创新教育,并综合运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途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国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植根于亿万人民群众“寻梦” 、 “追梦” 、 “筑梦” 、“圆梦”的生动实践中,让梦想照亮现实。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