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三个环节.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755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三个环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三个环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三个环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三个环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三个环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三个环节摘要 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媒体理论的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可供思考的有益视角。它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起点是理论建构环节,要提升传播主体的理论素质,形塑传播对象即理论的大众风格;关键是理论传递环节,要创新、丰富理论传递的载体,选择适当的传播方法;核心目标是理论实现环节,要突出大众主体地位,保证大众主体利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建构,理论传递,理论实现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3-0064-04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

2、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变得通俗易懂,能够为广大人民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为实践。因此,其关键之点在于传播过程。也就是说,如何传播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对改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有着重要启示。斯图亚特霍尔(1931-)是英国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人之一,他针对电视话语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可以运用于任何话语生产的分析中。霍尔认为,电视话语好比商品,也要经历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生产、流通、使用、再生产四个环节。电视话2语的生产环节即信息的编码,即在信息发送之前对它进行重新构建。信息

3、编码完成后,便开始进入了流通环节,也就是信息从编码者被传送到受众的过程。第三个环节使用与第四个环节再生产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对编码信息的解读还有更深层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原因,因此解读会出现多义,这主要是因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关系与地位的差异、不对称性造成的。进而霍尔认为,编码过程与解码过程没有天然的一致性,编码可以事先预设,但并不能由此而保证解码的结果。霍尔的观点改变了传统的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线性模式,认为意义不是由传播者单方面“传递”给受众的,而是通过一个完整的“编码与解码”系统而传递的,这一模式确立了受众在传播理论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传播过程的系统性与结构性。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开创了

4、传播理论中受众研究的新范式,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优化路径选择的有益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传播活动,就是要通过理论传播,让群众掌握理论、让理论掌握群众,将理论的力量化作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动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霍尔编码解码理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为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以下三个环节: 一、注重理论建构环节,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其编码环节,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建构,使其更便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是理论传播过程的起点。理论建构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的坚持,更体现在对理论的不断再现与发展。理论建构过程就

5、是霍尔所讲的编码阶段,即为了让受众理解理论3而对理论进行编码,表现为传播者要给大众呈现什么样的理论话语,这不仅取决于编码者自己的理论认知和价值判断以及生活经历等因素,也要考虑到理论呈现的大众视角。 (一)提升传播主体的理论素质。霍尔理论认为,在编码阶段传播者本身的经验系统与文化结构与意义的植入密切相关,这样传播者的个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在整个意义的生产流通过程中起着信息选择、加工及传导的作用,是理论传播的起点,也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性的基础性因素。所以理论传播者自身对理论的信仰程度、对理论真理性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践中对理论的执行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大众对理论的认可度,最终影响到马

6、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当前,只有从根本上提高理论宣传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才能实现理论的高效传播。这要求传播者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从内在加强自我教育,注重对理论的系统把握和拓展应用;从外在建立理论工作者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而使其提高对理论的真理性认识,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从内心信服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求传播者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从基层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并在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传播者要从自身的言行举止、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中践行理论,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因为编码者对理论的践行与大众对理论的信任程度密切相关。 (二)形塑传播对象即理论的大众风格。编码解码理

7、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编码者意义传递和解码者意义接受之间的不对等性,大众最终对意义的解码取决于和编码者共享的文化因素与实践模式,而且马克思4主义大众化本身的意义实现只有通过大众的理解与接受并化为实践的力量才能最终完成。因此编码过程也就是理论建构过程中的大众风格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大众既有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也有工人、农民等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经验和教育程度,对理论的理解力也不同。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本质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有高度的抽象性。理论要呈现大众风格首先就要保证自身的通俗易懂。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 ,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

8、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 ” 1 (P851 )就是要充分地考虑群众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将理论转化为群众生活中的朴素道理。更要广泛听取各阶层意见,形成从下而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形成机制,即要由专家走向大众,由学校走向社会,由政府走向民间。理论要呈现大众风格还要立足大众的现实生活,真正把大众的生活世界当做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主要场域。更要关注大众的情感需求,将理论建设与大众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归属紧密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理论的认同度。总之,贴近大众生活与情感的生动活泼的理论风格会让理论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从而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追求与信仰。

9、 二、注重理论传递环节,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理论建构完成之后,就要进入话语流通即理论传递环节,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中存在一种悖论,即学术研究层面与大众认知层面有着强烈反差。从学术研究层面看,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都可以切实感受到其批判的现实关怀与价值5诉求所表现出的巨大学术魅力,而与此大相径庭的是大众对程式化理论宣传的淡漠甚至拒斥,认为理论无关乎自身的日常生活。这种缺乏大众参与的理论传递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着力改变的重大问题。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传递环节下工夫。霍尔进而认为,作为符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得以有效传递就一定要受到一定的传播方式

10、和载体的影响。霍尔认为语言是意义传递的最主要媒介形式,他说:“现实存在于语言之外,但它永远要依靠并通过语言来中介。我们所能知道的和所说的一切不得不在话语中并通过话语来产生。 ” 3 (P356 )因而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看作意义信息的流通阶段,从而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个阶段中的传递载体与方法。 (一)创新、丰富理论传递的载体。载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承载意义信息的中介要素,是大众化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霍尔强调从信息来源到接收者的渠道中,“信息形式”是事件必要的“表象形式” ,因为在这个阶段,话语本身所包含的意义是不确定的,那么如何使不确定的意义通过有效的载体得到科学有效的传递呢?现代科技

11、发展使得多元化的载体形式成为可能,具体的直接的载体形式就是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群体层次多样,仅有这些载体是不够的,因此要将理论融于各种文化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有效传递,比如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载体形式。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各种载体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社区规章、村镇乡约、校园板报、企业理念等群众喜闻乐道的形式,使大众在各自的生活中实现对理论的自觉接受。还要将理论与各层次的行动载体相结6合,思想信息不仅可以依托语言文字,同样可以依托行动来表现。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启发大众觉悟,使理论在活动中得以

12、实现春风化雨之功效。 (二)选择适当的传递方法。为了保证理论传递的有效性,方法的选择非常必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理论灌输必不可少,但是传统的理论灌输方法存在着教条性,往往将理论一味地神圣化,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种缺乏与大众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在实际中很难取得实效。因此,要真正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群众的自觉信仰,一要在传播方式上重视与群众进行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动交流与心灵沟通。正像霍尔所说,“语言没有零度” , “在意义交流的编码和解码双方之间存在基本的相互联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种既成的对等时,它才产生” 2 (P356 ) 。也就是说,只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理论传递才会产生实效。二要体现方法的综合

13、性,注重显性灌输与隐性灌输相结合。不仅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进行理论灌输、学校教育以及政治宣传,也要通过渗透到环境、文化、娱乐、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之中的方式使大众自觉感受与领悟,不知不觉地接受理论所传递的意义。事实证明,传播中意图的相对隐蔽容易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论。三要体现方法的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理论内容、不同的目标任务以及不同的对象灵活选择传播方法。既可以以解读经典著作的形式通过正规的理论灌输方法实现大众对理论的把握,也可以以编写或学习通俗读物的形式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达到理论力量的传递,或是以各种文艺作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理论的认知。四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体现方法的时代性

14、。7既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对象的变化和社会环境变化的需求不断丰富传播方法,也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设备等新的手段进一步创新方法体系。 三、注重理论实现环节,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目标 在理论建构及传递完成之后,接下来就进入解码环节,即理论实现,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无论传播者构建了什么样的话语理论,采取了何种传播方式,大众对理论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将理论外化为实践才是这一活动所追求的根本目标,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显然表现在大众解码这个环节,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指向大众,指向大众最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程度及其践行状况。霍尔

15、的理论突破就在于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定位,认为大众对传播内容解码的方式与他们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生活经历以及知识结构等因素相联系。尽管大众无法在前期编码阶段参与其中,但是在解码阶段却能够发挥主体能动性,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解码,就是说在最终意义的解读中大众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要增强整个传播过程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编码阶段,不仅要求流通的畅通,更取决于有效的解码,取决于编码与解码的对称性。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解码阶段怎样来保证大众解码能够符合我们所预期的主导式解读呢?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突出大众主体的地位及利益。 (一)突出大众主体地位。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认为从意义的生产、传输到接

16、收,每一个环节都是多元决定的,需要了解的决不仅仅是意义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更重要的是去了解意义是如何被解码的,了解8大众对意义的解构方式。因此要更新理念,不再把传播者看作高高在上的理论的主宰,要改变主观主义作风,深入调查了解大众的实际生活状况,了解大众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消除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现象。一要形成定期收集数据并科学分析的机制。即通过与大众谈话、问卷调研、网上调查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定期分析大众需求,了解大众主体在一段时间内对时政方针、社会问题的看法与需求。还要通过对大众的兴趣取向、接受能力、个性特征的分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为大众解疑释惑、统一认识,彻底改变编码与解码断裂的状

17、况,使得理论编码从实质到形式都与大众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编码者与大众之间的符码匹配度,从而获得主导型解码方式。二要着力体现理论的针对性。霍尔认为大众的解码方式依赖自身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也包括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政治倾向以及与更加广泛的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会成为影响解码方式的因素。大众的多样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细化分层,针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收入状况及政治倾向,还包括生存状态、价值观等差异来分析归纳,进行总体的思考和设计,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提供不同层次群众易于理解接受的话语表达,使得编码者真正了解大众的实际需求与思维习惯,增强编码者与大众从经验系统到文化

18、背景的一致性,消减大众对理论的抵制情绪。通过区别对待各种特殊群体,分析群体特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以及行为层面有针对性地分析大众对理论可能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影响,从而选择恰当的理论形式与传递方式,在此基础上使大众获得与预期一致的解码方式。 9(二)保证大众主体利益。影响大众解码方式的最重要因素莫过于他们在生产结构中的地位,即群众的实际利益问题。尽管霍尔本身关注的重点在话语层面,但正像金惠敏教授所认为的:“因为霍尔始终行走在话语的层面,而从未深入到受众的日常生活是受众的日常生活才构成对于电视文本最终有效的不同解读或抵抗。 ” 3 因此应及时回应大众对实际利益的关切,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将

19、理论置于对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来,对教育公平、腐败蔓延、收入分配不公、征地拆迁以及住房就业等关乎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给出切实可靠的解决方法。即:让理论体现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让理论表达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更要让理论的价值取向迅速转化为可实施的政策措施。 “如果普通民众的生活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最终一定会使政治统治在失去有效性的同时丧失合法性,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会失去意义” 4 。理论只有观照大众的切身利益才可信,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也使得大众对理论产生亲近感,从而缩小编码与解码之间的不对等程度,引导大众以主导的方式来获取意义。 5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C/罗钢,刘象愚,译.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金惠敏.抵抗的力量决非来自话语层面对霍尔编码/解码模式的一个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2010(2). 104黄宝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范式转换J. 理论探索,2012(2). 5邸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媒介控制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5). 责任编辑 周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