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820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摘 要:宁夏北部川区、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北部川区比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出很多。北部川区依托首府银川、石嘴山等发达工业城市以及小城镇建设,利用“中心城市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起来,并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采取的是“以城镇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城乡一体化模式;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在退耕还林还草、治沙的同时,推行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采取的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城乡一体化模式。西部地区的城乡

2、一体化发展,不但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体系的建设还必须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在生态脆弱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模式;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体系;城镇辐射作用;产业结构升级;特色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移民;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91.3;F12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1000108 一、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2由于失衡发展而产生隔离的工业和农业、城镇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逐步进行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从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缩小直至消灭

3、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并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各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和现状存在很大差异,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要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点、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

4、值得借鉴的经典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由于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19 世纪末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英国为了解决因大城市过度膨胀使得城乡发展差距过大而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采用“逆城市化”模式大力发展中小城市,通过转移政府部门、完善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带动各公共事业单位、企业和人口向中小城市迁移,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英国城乡之间融合(张计成,2007) 。在英国的带动下,法、德、英、美、日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法国的“分散平衡发展模式”处理了人口、资源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克服了工业、人口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生活环境恶化和

5、城乡及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3问题(白永秀 等,2013)3842;德国“小城镇模式” (白永秀 等,2013)4347 和美国“郊区模式” (孔祥智,1997)都是在已有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上,以大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郊小城镇,使城乡迅速连为一体;同时加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保体系,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采用了“以工带农”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通过对农业发展实施金融支持,保护和扶持农业发展,组织和引导农户发展,从而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其消费水平(于培伟,2007) 。 郭俊华,刘奕玮: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 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实践来看,东部经

6、济发达地区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是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商品农业,为农村转移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黄伟雄,2002) ;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的苏南模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施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进而以小城镇为枢纽带动城市化发展(夏永祥,2011) ;上海模式以城市郊区化发展作为起点,逐步缩小工农间、城乡经济间、城乡基础设施间、城乡社会保障间的差距(安中轩,2007) ;青岛模式通过把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渗透与融合,发展新型工业并改造农村传统工业,工业支持与农业自身发展互动,大大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孙兆明 等,

7、2012) 。以上这些成功经验大都是结合某一地区的地理、历史优势或经济发展特点,通过农业与工业相结合、农村与城市相结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实现以小城镇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的城乡4一体化发展。 然而,上述研究均是针对东部发达地区的,而在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相对滞后。虽然也有学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如张葆?等(2010)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阻碍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从政策、制度、产业三方面提出了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但也是针对中西部相对发达的地区,缺乏专门针对西部落后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的研究。由于城乡一体化模式具有明

8、显的地域特色,西部落后地区既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地区已有的成功经验,也不能予以完全否定。同时,西部各省域内部的地区差异也十分显著,在一个省区内也不可能采取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模式,而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多元城乡一体化模式。因此,本文在吸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宁夏全区城乡一体化的两种模式展开进一步研究,以丰富和拓展相关研究,并为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宁夏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复杂多样,气候具有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等特点。宁夏全区现有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 5 个地级市,下设 15 个县、2

9、 个县级市、8 个市辖区。 1.城乡差距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多样性,习惯将宁夏分为三个区域类型:川区(即引黄灌区) 、中部干旱带(包括海原、同心、盐池)和山区(即宁南山区) 。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2010 年川区、中部干旱带、5山区的人均 GDP 分别为 36 781.12 元、8 379.53 元、8 187.07 元。 目前宁夏的总体经济发展态势较好,有一定的城镇化基础,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但是从已有的经验来看宁夏城镇化发展仍存在不足:城镇拉动能力不足,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局限于传统农业和工业发展,产业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城乡经济发展并不十分均衡,存在较大

10、差距。 宁夏全区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人均创造的 GDP 差距较大,并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见图 1) 。宁夏全区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也十分显著,并不断拉大,在 20 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了 9.35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了 8.25 倍,到 2010 年城镇消费水平已是农村消费水平的 2.82 倍(见图 2) 。按照恩格尔系数的国际标准,宁夏城镇居民在 1995 年时就已进入了小康社会,而农村居民在 2000 年时才勉强进入小康社会(见图 3) 。 2.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 为了对宁夏全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做出准确评价,本文将宁夏分为三个区域(川区、中部干旱区和山区)

11、,选取相关的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为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选取的指标应包括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结合宁夏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九项反映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 GDP、非农业产值比重、非农业就业比重、城镇化率、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比、城镇与农村恩格尔系数比、农村与城镇每百户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比(选取洗衣机、冰箱、彩电6数量之和) 、农村与城镇卫生技术员人数比、新农合参合率。以上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城乡差距越小,城乡一体化水平越高。根据表 1 数据,采用 SPSS 16.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宁夏川区、中部干

12、旱区、山区三个区域城乡一体发展化水平最终分值分别为 3.53、1.36 和 1.43。 表 1 宁夏城乡一体化分区域指标值 三、宁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两个模式 为了实现城镇建设与农业、农村协调统一发展,自 2001 年以来,宁夏先后提出“大银川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沿黄城市带和黄河金岸建设” “宁夏沿黄经济区战略” “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及大县城建设战略”以及“把宁夏作为一个大城市规划”等发展思路(杨巧红 等,2012) 。但是,宁夏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川区比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出很多。川区经济发展相对发达,且自然环境占优势,城乡一体化水平最高;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由于

13、生态环境发展受局限,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特定的区位和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宁夏不可能采取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应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于中部干旱区和山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相似,社会经济不发达,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北部川区,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宁夏城乡一体化发展两个相应的模式。 1.北部川区模式:以城镇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宁夏北部川区即引黄灌区,是我国古老的四大灌区之一,让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天下黄河富宁夏”说的正是靠近引黄灌区的川区农业经济发展很好,坚实良好的农业基础同时也为该区城市和工业的7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银川”战略的

14、推行,一方面,以银川为中心利用本区的农业、农村优势,依托大城市发展农产品市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另一方面,对于城镇建设,银川市提出打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旅游观光城市发展目标;同时以以石嘴山为代表的工业城市及周边小城镇为点,连点成线,利用“中心城市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起来。这种“中心城市小城镇”带动模式使宁夏川区逐渐形成一批工业拉动型、农产品贸易型和特色旅游带动型城镇,从而有助于城乡间商品、劳动力、信息等资源流动,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发展了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1)以首府城市为依托,以小城镇为带动,发展城乡经济。银川市地

15、处黄河沿岸,有包兰铁路的便利,既是华北与河西走廊的商贸要道,又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作为引领宁夏经济发展的首府城市,银川是培育和提升全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突破口。不但要发挥银川中心城市城区100300 公里内的“内经济圈”以及周边的“外经济圈”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作用,带动全区社会经济以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繁荣,发挥“大银川”的城市综合优势;还要努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构建符合宁夏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结构体系,形成重点产业的合理布局与超前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应以首府城市作为依托调整城

16、市规划,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宁夏川区的农村大部分远离大中城8市,因此要将传统的城市与农村分割规划管理变为把城市与近郊农村相结合,设立一个城乡并存的区域;对于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则充分发挥农业、工业发展已相对成熟的小城镇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建立优势产业体系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强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组织协调,使得城镇和农村进行良性互动,金融、科技、信息、劳动力等资源双向交流,带动城乡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川区是宁夏的绿洲农区,农业优势明显,但是传统的农业结构和耕种方式已经阻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宁

17、夏对农业种植结构做出调整,适当压缩传统粮食作物在农业种植中所占的比重,加大经济作物、节水型作物、耐旱抗旱型作物和人工饲料的种植面积;在保证粮食作物充足的前提下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农促牧、以牧养农,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缓解了粮食与饲料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由于川区的地理和经济优势,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广建农业科技园区,集中现代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率;发展节水农业,农田普及滴灌器械。宁夏川区依托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已涌现出一系列的精品农业品牌,如枸杞、葡萄、西瓜、红枣、清真牛羊肉羊绒制品、乳制品、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同时也培育出一批

18、技术装备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形成 12 个具有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成为带动宁夏农业经济发展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占宁夏农业总产值的 80%,农业家庭经济收入有一半来9自特色农业。在发展农业本身的同时,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王瑜,2005) ,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振兴”工程,按照“小农户、大基地” “小规模、大产业”的模式,依靠龙头企业发展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品牌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积极发展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宁夏大力

19、发展能源、煤炭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宁夏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迅速形成了以煤炭、电力为基础,石化、机械、冶金、轻纺、医药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本着“重点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地区资源和环境条件确立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其中以银川市、石嘴山市为中心的工业园区所占比重较高。宁夏共有 21 工业园区,其中国务院批准的 1 个,自治区政府批准的 9 个,各市县区政府批准的 11 个。2012 年工业园入园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 30%以上的增长,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分别比 5 年前的 2007 年增长 3.2 倍和 4.1

20、 倍。宁夏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优势独特,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 2012年数据显示,宁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 1 34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6%;旅游总收入 10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8%。近年来,宁夏立足当地实情,不断挖掘黄河文化、回乡文化、西夏文化等历史底蕴,加快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开展有宁夏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如阳光沙辽、葡萄酒庄体验、穆斯林社区参观体验等,让西北广袤土地的辽阔、壮美、深邃与厚重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102.宁南山区模式: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从广义上看,宁夏中部干旱区和山区都属于南部山区,与北部川区相对应。该地区包括原

21、州区、隆德县、泾源县、西吉县、彭阳县,吴忠市的盐池县、同心县和中卫市的海原县 7 县 1 区,自然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经济发展滞后,科技文化落后,人们生活贫困,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对于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推动扶贫开发,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从而推进市场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 对于宁夏中南部远离中心城市、地理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自治区政府实施了“扬黄灌溉”扶贫工程,使昔日贫瘠干旱、人烟稀少的中南部地区逐渐出现绿洲和一座座小城镇。以红寺堡发展为例,1998 年扬黄灌溉工程按照“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脱贫、五年致富”的目标在红寺堡

22、开始试点工作,通过水利、供电、通信、农田开放和生态移民,建成两镇两乡 42 个行政村,形成了 2.4 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规模(强毅,2008) 。 “红寺堡”模式是传统移民模式与城市建设新机制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恶劣的人类生存条件,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逐年提高,促进了贫困地区城镇化发展。 (1)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宁南山区地形复杂,土壤贫瘠、保水能力差,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民生活困难,大量开垦荒地。由于长期无节制、大规模、掠夺性的开发利用,使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土壤侵蚀面积达 29 575 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 1 00010 000 T/km2。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贫瘠,土地荒漠化,农业生产率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