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儒家“天人合德”思想探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823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两汉儒家“天人合德”思想探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先秦两汉儒家“天人合德”思想探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先秦两汉儒家“天人合德”思想探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先秦两汉儒家“天人合德”思想探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先秦两汉儒家“天人合德”思想探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先秦两汉儒家“天人合德”思想探论摘 要:“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天人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两汉时期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天人合德” 。“天人合德”为伦理道德价值提供了本体上的根据,而其最终目的是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儒家的基本思路是把对圣人、人君的期望和要求投射到天的上面,然后再让君主通过内心修养或外表效仿来达到与天合德,以增强这种要求的力量。 关键词:先秦两汉;儒家;“天人合德”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0-0106-03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天人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早期儒家“天人合一”

2、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天人合德” 。探究“天人合德”的内涵和旨意,对我们正确理解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先秦两汉时期有关天人关系的论述中, “天”主要指的是天地、日月等自然物以及阴阳变化、四时更替等自然现象,但又被赋予一种人格,成为有精神、有意志甚至有德行的人格神,也可以说“天”是宇宙被精神化的一个代表;而人在很大意义上指的是圣人、君主等。 在西周的时候, “天”不仅具有至上神的含义,也用来指代大自然、与地相对的天空等,这两方面的含义在当时的文献中是并行不悖的。比如尚书金滕中说:“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2恐。 ”又说:“王出郊,天乃雨。 ”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的天象,而“

3、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 , “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中的“天” ,则明显指的是有意志的天神。在诗经中, “天”的这两种用法也都有所体现,如诗经小雅正月中说:“谓天盍高,不敢不局。谓地盍厚,不敢不蹐。 ”这里的天与地相对,指天空之意。而诗经大雅板中则写道:“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其中的“天”指的是有意志的天神。 到春秋战国时期, “天”的这两方面含义出现了综合的倾向,这尤其表现在儒家的思想中,人们一方面用天来指称天空、日月等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另一方面又把这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拟人化、精神化,使它具有道德品格和感情色彩,成为

4、理想的化身,并以此作为人们效仿的对象。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天所具有的优良品德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是生生之德。 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认为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生育养长万物,圣人应该体会天地的生生之德,得位而道济天下。 易序卦也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古人不但把万物看作是由天而生,甚至认为人在最初也是由天所生:“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 1诗经大雅蒸民荀子也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 2荀子礼论同3样是把天地看作生育养长万物的根本。 “天生万物” 、 “天生人”

5、理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由于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上,人们无法对自然界的本源做出合理的解释,而天地又是自然界中最大最神秘的部分,于是人们便把生生之德赋予天地,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其他的理论体系。 二是恒久执一、积极有为。 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里强调了天体运行的周而复始,无休无止,并劝告君子要学习“天”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有为,成就大业。 荀子尧问篇记载了一段尧和舜之间的对话,当尧问舜:“我欲致天下,为之奈何?”舜回答说应该“执一如天,行微如日月。 ”也就是说天的运行规律是恒久执一的,君子和人君也应该像天一样具有恒久执一、专注执着的品格。三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这可以从孔

6、子的两段话中得以体现,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2论语阳货这里突出的是天默默行事的特征,它不浮躁,不张扬,而万事大成。作为君子,应该主动效仿天的这种作风,踏踏实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另据礼记孔子闲居载:“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所谓“三无私”就是“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天地日月这种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品格,更应是君主圣人效仿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德参于天地,天人合德。 四是诚的性格特征。 礼记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

7、人之道也。4” 2孟子离娄上表明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诚也是天所具有的德行之一。 人类赋予天如许种种的优良品德,其实也是人类对自己尤其是圣人君主应当具有的品性的规定和描述。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天所具有的这些德行,最终大都被归结为人类自身,人尤其是圣人和君主应该与天合德,不断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更大的功业。孔子曾赞叹尧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2论语泰伯关于“天人合德” , 易传里还有一段集中的描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 1易文言孔颖达疏:“先天天不违,是天合大人也。后天奉天时,是

8、大人合天也。 ”认为人应该效法天道、与天合德。而且,与天合德不是儒家独有的思想,在其他学派中也有体现,如管子版法载:“法天合德,象地无亲。参于日月,伍于四时,悦众在爱施,有众在度私。 ”韩非子扬权中说:“能象天地,谓之圣人。 ”吕氏春秋情欲中也说:“古之治身与治天下者,必法天地。 ”总之,当时的思想家大多认为,人尤其是圣人君主,应该在品性上与天取得一致性天人合德,从而使社会秩序更加完美。 从理论上来讲,古代思想家把种种美好的德行赋予上天,使天神圣化、理想化,为圣人君主塑造了一个完美的效仿对象,从而也为“天人合德”提供了理论前提。那么,天人如何合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真正达到“天人合德”的境界

9、呢?对此,先秦两汉的思想家们是通过内外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的。 其一,通过内心的修养臻达“天5人合德”境界。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来达到“天人合德”境界的代表是中庸和孟子, 中庸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就是说,性是天之所命,也是人道的根源,道由性出,性由天授,最终还是为了说明天是人道的根源。那么,如何从人道体察天道呢?其后的孟子把心、性与天命联系起来,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观点。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2孟子尽心上孟子讲的心、性指的是善心、善性,尽心、知性也就是说要保持发展善心、善性

10、。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人皆有善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 2孟子公孙丑上这四端虽然人所固有,但如果不努力保持、发展,使它受到积习或不良环境的影响,人就可能失去善端,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2孟子告子上孟子还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2孟子公孙丑上可见扩充四端是存身立命的关键。但怎样才能保持、发展善心、善性,扩充四端,从而达到知天的目的呢?中庸和孟子都强调了“诚”的重要性。 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

11、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6天地参矣。 ”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这里, 中庸把“诚”作为天人之间的中介,并通过由自身向外部世界不断开出而展现出一种物我无对、天人一体的境界。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 2孟子离娄上他认为,人的诚善之性源之于天,做为人应该明白自己的心、性本来是善的,然后专心致志地追求

12、善的本性,推扩善端,这叫做“思诚” 。孟子还把明善、诚身做为个人立身行事的基础,按照他的逻辑,明善才能诚身,诚身才能悦亲,悦亲才能信于友,信于友才能获于上,获于上则民可得而治。总之,只要把自己的善心、善性扩充开去,一切即可迎刃而解。所以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2孟子尽心上这表明,诚是尽心、知性、知天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思诚就是对人所固有的善心、善性的体认、固守和推扩。但思诚并不是目的, 中庸和孟子的最终理想是知天,继而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也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寻求的不是一个外在的依据,而是“反身而诚” ,通过心、性的修养,使自身

13、圣化到与天地同流的精神境界。这种“天人合一” ,不是人同外在自然的协调合一,而是人同自我本质的合一,实质上又是个体人格与社会道德的合一。 中庸和孟子这种反身向内,通贯性天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宋明理学有很大影响,张载、程颢、程颐都接受了孟子的这个观点,并对此提出了各自的解释和论证。 其二,通过效法天道达到“天人合德”的目的。臻达“天人合德”目的的另一种形式是效法天道。这里的“天道”主要指天的外在规律性,7如阴阳变化,四时更替等。与中庸 、孟子从内在心性的修养来达到“天人合德”不同,效法天道是指君主、圣人在外在行事上力求效法天的外在规律,使人类社会的某些行为与自然界的规律相一致。古人很早就注意到

14、了天的运行规则,并以此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标准。 国语中记载了范蠡关于效法天道用兵作战的一段话,他说:“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 3国语越语下天道不仅能指导人们用兵作战,甚至是人间一切伦理秩序、政治措施、礼乐制度的总根源和总范本。人间的一切,只要与天相合,就是合理的、正确的。用范蠡的话说就是:“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 ” 3国语越语下 首先来看伦理秩序, 易传中有一段总的描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 1易系辞上作为封建社会统治基础的伦理道德、等级秩序被认为

15、是与天相配的,从而在天道中找到了其合理性的依据。阴阳观念是人们在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也是人类社会中伦理秩序、政治原则所效仿的模式之一。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凡物必有合,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4春秋繁露基义根据这个原则,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应象阴对阳那样绝对服从。封建的伦理纲常在阴阳8观念的解释下更具其合理性。 在政治措施方面,阴阳之说依然具有解释权。在对阴阳基

16、本属性的界定上, 春秋繁露是这么说的:“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阳为德,阴为刑。是故阳行于顺,阴行于逆。逆行而顺者,阳也,顺行而逆者,阴也。是故天以阴为权,以阳为经,阳出而南,阴出而北,经用于盛,权用于末,以此见天之显经隐权,前德而后刑也。 ” 4春秋繁露阳尊阴卑因此一个圣明之君的施政原则就在于把握和运用阴阳刑德之理,遵循天的这种任阳不任阴,任德不任刑的仁爱原则。把刑德分别与阴阳结合起来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管子中说:“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 ” 2管子四时这里把阴阳、四时都与治道原则结合起来,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更加

17、具体的范本。这种君主依循阴阳四时的变化来进行统治的思想,企图用自然现象来比附社会现象,同时又用自然界阴阳之间的调节机能来比附政治权力的调节机能。不管它如何变幻形式,都没有脱离这样一种思想,社会与自然属于一个生态系统,天道与社会之道是统一的。 礼乐文明是封建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乐的起源与功效据说也是效法天道的结果:“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 1礼记乐记简言之,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

18、,故谓之礼。 ” 1礼记丧服四制荀9子在乐论中也说:“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 ” 2荀子乐论治礼作乐者体天地之道,创造出一套完备的礼乐制度,其目的仍在于“治”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郑国子产在回答赵简子问礼时说:“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 ” 总之,以效法天道的形式来追求“天人合德”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较为流行的思想,当时许多有代表性的著作,如礼记 吕氏春秋 逸周书 管子 淮南子等都阐发了这种思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以内在心性的修养为途径,还是以效法天道的外在形式为途径,达到“天人合德”的境界并不是目的,当时思想家共同的意

19、旨在于国家的治理,在于封建秩序的维护。孟子的性善论以及他尽心、知性、知天的主张是他仁政思想的哲学基础。他认为正因为人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才能行“不忍人之政” 。 “王”在孟子学说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他认为“以德行仁者王” 2孟子公孙丑上 ,王道和仁政是联系在一起的,仁政是体,王道是用。王道和霸道的区别在于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 2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的“天人合德”思想是为他的仁政说和王道观服务的,他的目的是实行王道,游说君主努力做到内圣外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天下人民的全力支持。效法天道是通过效法天的外在形

20、式来取得天人之间表面上的合一,以此为封建的社会秩序寻找理论依据,进一步证实其合理性。它的核心内容还是效天施政,使人类社会的法则与自然界的法则取得某种形式的一致性,10为统治者的统治措施披上天道的外衣,增强其政治说服力。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天人合德”的实质是把对圣人、人君的期望和要求投射到天的上面,然后再让君主通过内心修养或外表效仿来达到与天合德,以增强这种要求的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君主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别人不可能对他直接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或劝诫。于是,超越人间社会的“天”被引进来,思想家把对君主的要求投射到天的上面,再反过来要求君主应向天看齐,与天合德。天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既是人间及自然界的无形主宰,又是有形的自然界,它是一个混合的概念,这样天既具有权威性,又有固定的法则,从而使“天人合德”具有可操作性,用这样一个范畴作为人们的期望与君主之间的中介可谓两全其美。无论这一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效果如何,它都代表了思想家对政治的关心,对社会秩序更加完美化的一份努力,因而,其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54. 3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92. 责任编辑:黎 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