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协同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思考摘要:如何通过文化研究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化继而为地方高校综合改革发展提供强劲而持续的推动力,是新时期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方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针对大学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正确把握协同创新与地方高校发展的关系,厘清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提出的挑战。具体地说,地方高校应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学术文化建设,打造学术生态环境;大力建设管理创新文化,建立协调机制,提升服务质量。进而丰富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开拓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2、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5-0065-05 地方高校相对于国家重点高校和部属院校,它们隶属于各省市、自治区,大多由地方政府划拨经费。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为目标,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性质、意义及路径选择等在理论探讨方面已基本达成了共识,部分地方高校在文化建设中走出2了一条立足自身资源、积极辐射周边的文化建设之路,扩大了高校的影响,提高了地方文化的品牌效应。然而,他们和更多地方高校的文化建设大多停留在“研究
3、”阶段,而且主要是面向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方面,未能找到从文化研究向文化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社会建构功能。如何通过文化研究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化继而为地方高校综合改革发展提供强劲而持续的推动力。是下一阶段地方高校在文化建设中必然面对的重点和难点。 一、协同创新与地方高校的发展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2011 计划”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要求,为地方高校发挥自身文化建设的主体性指明了方向,也为破解地方高校文化建设难题提供了现实的路径选择。 1.协同创新的涵义及精神实质 “协同创新”作为新时期高等
4、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是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法论,又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教育观,体现了教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协同创新“是指各组织行为主体或资源主体基于共同目标,通过构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进行深层互动、互补、互助、互融,创造新生事物的过程和活动” 。旨在“推动高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 ,可以说, “协同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转变进入瓶颈期和关键期,党和政府从国家层面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以实现“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资源整3合行动,是指导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法论。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观念转变的结果。从
5、世界范围内看,美国的斯坦福一硅谷产学研结合模式、日本政府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德国的“卓越创新计划”都是西方经世致用的教育观念取得的探索成果,也为我国开展协同创新,提高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提供了成功经验。历史地看,中国高等教育观念的每一次转变无不关涉到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功能、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方面或剧烈或平缓的波动。特别是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在面向现代化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转型中,完成了由“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高等教育职能观有单一的知识传授拓展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教育观由“应试教育”
6、向“素质教育”转变;人才质量观从培养“专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从协同创新的要求看,高校要改变以往独立自主的办学观念,主动寻求与政府、产业机构、大学、科技服务中介结构、技术应用推广机构等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和培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制约协同创新深度推进的影响因素,如思想观念、科研实力、组织管理、利益分配、资源共享等;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科研观念, “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总之,当前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
7、教育观念转变的精神实质是“大力倡导全面开放、互惠共赢的创新文化,全方位提高高校科4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是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再次亲密接触。 2.协同创新的文化诉求 协同创新是对高校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的一次革命。 “2011 计划”提出了“面向需求、推动改革、探索模式、提升能力”的总体思路,其中包括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即“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以形成“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协同创新为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指出了路径,吹响了地方高校文化
8、建设的响亮号角,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地方高校的文化生产方式,包括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首先,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决定性要素,就文化生产力而言,它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协同创新主体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地利用,可以避免资源重置、重构的资源浪费。其次,从文化生产关系方面看,协同创新将实现对作为文化生产力主体的高校教师之间、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高校与其他社会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一次空前的调整。它期待高校能主动地从传统的教书育人的单一目标中解放出来,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引领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路;期待高校领导高瞻远瞩地提升办学理念,拓展大学文化的驱动和支撑功能,大力进行机
9、制体制改革,推动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大学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导向方式向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方式的根本转变,进而实现5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互惠共赢、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3.协同创新与地方高校的关系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主体之一,曾为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面对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为起点的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浪潮,特别是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2011 计划”的颁布实施,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精神实质与文化诉求,准确定位自身,是地方高校迎接挑战,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从“自主创新” 、 “校地合作”到“协
10、同创新” ,高校主体地位渐趋凸显,其中“权力下放”背后折射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走向,在协同创新创建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上,地方高校能否在文化建设把握先机,掌握主动,关涉的不仅仅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问题,更因为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主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巨大,关系到地方高校在激烈竞争中自身的生存问题,乃至国家文化建设成败的问题。所以,地方高校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抓住协同创新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二、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提出的挑战 我们应该看到,在地方高校教育、科研服务之中,本来就存在的许多与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会随着协同创新的推进逐步凸显出来。 1.对教育观念的倒
11、逼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作为理论形态存在的教育观念创新是协同创新6的精神实质。协同创新对高校提出了教育观念转变的要求,而对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高校。面临着办学观念、教育教学观念、科研观念的多重转变。地方高校要改变以往独立自主的办学观念,主动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寻求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推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科研观念,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关键。而这些都因为地方高校办学历史、地方性、区域性等内外在因素的影响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教育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简称“2011 计划” )和高
12、等教育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简称“2011 计划实施方案” )发布以来,得到了各类高校的积极响应,有的已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申报、遴选工作,可以说协同创新的理念已在高校领导层面深入人心,并能付诸实际行动。但在广大教师层面却得不到广泛的认同和积极的参与。由于广大教师思想认识的差异,导致行动力度的弱化。造成协同创新缺乏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一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合理地解决,会制约协同创新的推进,甚至会制约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 2.对科研实力的挑战 学术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因素,学术文化建设离不开科研实力的提升,而协同创新说到底是高校科研能力的创新。整体科研实
13、力较弱是地方高校存在的较为普遍现状,也是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存在的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科教分离,科研转型慢,很多教师没有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即“问题研究”纳入科研课题的宏观视野并7付诸实践。第二,科研领军人物少,科研团队弱。不少地方高校的教授们忙于行政事务,很难在科研上出高水平的成果;一些有创新活力的青年教师个人科研能力很强,受各种条件限制很难组建科研团队。地方经济发展项目寻求科研支持的数量多、要求高,这与提供科研服务的专门人才少、能力低的矛盾冲突一直存在。 3.对管理创新的挑战 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保障,而协同创新实质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地方高校创新制度缺乏、管理滞后,
14、是协同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最大障碍。首先,受行政权力的制约,导致原有科研部门行政管理权力对外、对内失灵。其次, “大学学术团队”的弱化,致使各类协同人员缺乏学术方面的激励和约束。再次,在专业壁垒森严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突破学科限制,对接企业技术难题,适应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 行政管理权力受阻和“大学科研服务组织”的缺位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首先要突破的体制机制壁垒,也是管理创新滞后的突出表现。管理创新需要大家共同推动,更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关键是地方高校要大力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按照教育改革和“2011 计划”的要求先行先试、敢作敢为,在实践中探索新的管理机制。 三、协同创
15、新背景下加快推进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选择 “在社会文化乃至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发生重要转折和产生迫切需要时。往往由大学文化提供钥匙和出路。 ”如何全面推动协同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8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地方高校的紧迫任务,也是大学文化建设必然要关注的问题。 1.加快教育观念转变,营造协同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 开放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和重要内涵,大学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本身就具有开放、协作、服务的社会属性和功能。地方高校在组织实施协同创新中,要有意识地将开放意识和协作精神纳入大学精神文化层面,采用宣讲、论坛等形式,借助校园
16、网络、校报、学报等载体,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发展的主题研讨活动,通过交流学习,引导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全面开放和协作意识,在思想和心理上做好开放协作的准备。同时,地方高校要立足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抓住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主动寻求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配合和支持,整合各方资源,积极筹办各类协同创新中心。为广大教师参与协同创新搭建平台和载体。 2.加强学术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学校的生命和形象” 。 “大学最基本的功能仍然是学术活动,大学其他的主要活动只有教学和学术相关才具有合法性” 。加强学
17、术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首先,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教学和科研统一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科研服务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上来,促进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其次,要积极探索应用性和区域性特色的科研发展道路,所谓应用性, “就是大力发展地方迫切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可9以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应用型研究与开发研究,大力发展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工作” 。所谓区域性, “是指着眼于为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事业发展,在面向区域服务中确立自己的地位,争取科研选题和政策支持” 。第三,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倡导学术至上的文化氛围。 3.大力建设管理创新文化,提升服
18、务意识,建立协调机制 管理创新文化属于大学制度文化范围,具有激励、推动和约束、调控作用。管理和文化是相通的,首先,管理本身属于文化;同时,管理又培育了文化。地方高校针对创新管理滞后的深层次问题,大力建设管理创新文化,着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大胆改革。 一是积极开展组织结构创新,建立与协同创新中心相匹配的“大学科研服务组织” 。地方高校传统的科研组织已与协同创新中快速、持续、无障碍聚集创新要素的要求不相协调。建立“大学科研服务组织”势在必行。大学科研服务是指“大学从自身的职能出发,以可应用的知识产品为内容进行的生产、应用等直接服务社会的资源整合活动过程的总称。”“大学科研服务组织是大学科研服务
19、经历了服务理念化阶段、产学研合作阶段之后,为了快速满足社会的知识需求,在知识背景下必然出现的组织机构” 。与传统的基层学术组织,如研究所、研究基地相比,大学科研服务组织具有以服务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对市场反映快速灵活的特征和功能。 二是强化学术管理创新。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强化学术管理创新,一方面要将学术管理从行政管理中分离出来,明确学术管理的职责和分工,充分尊重教授、学术委员会、科研团队和学术团体负责人的学术选10择权力以及利益分配权力,借助必要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促进学术管理的民主化、高效化、动态化。另一方面要正确协调好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关系,避免行政管理对学术管理的越位、干预现象,在
20、保障行政管理指导和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发挥学术管理的效用,倡导为教学而科研、为需求而科研、求真而科研的文化氛围。引导广大教师处理好理性与功利、服务经济与文化引领、团队合作与个人奋斗等关系,在教学、科研实践中逐步涵养持续发展的科研能力,取得更多的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科研成果。 综上所述,协同创新为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有机遇,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文化协同创新在提升高校整体发展能力中的作用,抓住机遇,在转型期激烈竞争的高校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定位文化建设的结构体系、功能体系,统筹高校文化建设因素的有机协调和整体推进以避免单线式文化建设:立足自身资源和区域性资源环境,整体规划自身文化建设,避免文化建设中的短期行为;协调好高校主体与其他社会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和过分功利化取向。 (责任编辑 陈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