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摘要: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使党的执政环境更加开放和复杂,给党群关系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新形势下,必须科学、理性地面对和运用新媒体,结合新媒体给党群关系带来的深刻影响,调整好党群关系发展的思路,遵循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原则,依托新媒体平台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新途径,才能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新媒体;党群关系;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18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决定党的执政地位稳固与否的核
2、心问题。胡锦涛同志1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们就幸福安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博客、播客、IP 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等数字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多种形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新媒体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价值愈加明显。在新形势下,面对新媒体给党群关系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如何发挥新媒体联系群众的正能量,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党群关系带来深刻影响 2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3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3、,截至 2012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5.38亿2。伴随着网民数量的剧增,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的传播功能和舆论影响力,推动我国社会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 。日新月异和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使党群关系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给党群关系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1.新媒体增强了党的政策宣传效果。新媒体应用多样信息传播方式,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融为一体,借助先进的媒体播放技术进行及时的信息传播。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方便快捷地传播党的主张,给社会公众提供轻松愉悦的情境,便于社会公众感知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等信息。这增强了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宣传效果,加深了社会公众对党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认
4、识。 2.新媒体拓展了党群沟通渠道。新媒体正在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中高级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日益成为普通群众接收信息,进行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社情民意的网上表达,官员和网民的在线互动日益频繁,政府通过网络问政、网络评判等形式可以直接问计于民,并且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利益诉求。这就促成了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交流互动中密切了党群关系。 3.新媒体促进了党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为群众实现政治参与开辟了一条便捷之路,网络论坛、即时对话、虚拟社区、博客空间等为普通群众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和平台。3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群体均能通过新
5、媒体平台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党的决策建言献策,提供参考。民智民计的汇聚增加了党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有效地确保党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新媒体营造了群众监督的新环境。新媒体的便捷、开放和互动性 ,使党员干部言行公开透明地暴露于媒体和全社会的集体监督之下,由于各种社会力量“汇聚”到网上,新媒体已经形成“民间舆论”的强大集散地,为我党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营造了新环境3。依靠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可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通过网络反腐可以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设置网民问责、网络议程使党政机关更加注重依法执政,提高执政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二)新媒体对党群关系的发展提出新挑战
6、1.新媒体的便捷性对党群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新媒体具有便捷、高效、操作成本低等特点,催生了很多网络推手。这一群体熟知大众心理,通晓网络操作规则,能影响网络事件的进程。在网络推手的作用下,任何局部的事件,任何个体的情绪,都能成为网上舆论焦点,并迅速传播。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极少数人员通过制造虚假网络舆论热点来操纵民意,操控网上舆论,挟持网络民意向党和政府发难的企图。 2.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党对舆情的引导增加了难度。网络信息传播的参与人员庞大,并且具有信息海量,形态多样,迅速及时,易于复制,便于检索,超文本链接,全球传播的特点,要想完全控制网络传播几乎不可能,只有通过有效的方式来进行疏通引导,才
7、能正确引导舆情的发展,克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所导致的滞后、延迟和扭曲的现象。 43.新媒体的自由性对党和政府的形象构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对于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决策等公共事务问题,网民意见往往表现出非理性的特点。在特定的事件下,网民的个人情绪会劫持社会情绪,煽动公众舆论,对公权力构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影响党的形象,削弱政府权威。微博的兴起,让每一个拥有信息终端的人都能成为“媒体人” ,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构成了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 二、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基本思路 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党执政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8、面对新媒体的发展给党群关系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工作的实际,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应遵循以下四个主要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传播了知识和信息,架起了党群之间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网络中各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带来冲击,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4。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媒体的指导地位,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服务优势作用,建立一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研究网站,系统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9、论体系。要加大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互联网上的5重要信息资源。可以通过评论员有见地、有代表性的评论,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对博客和论坛的管理,遏制网络低俗文化,使网络博客和论坛成为积极向上的和健康的舆论传播场所,把网络营造成为党与群众和谐的精神家园。 (二)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胡锦涛同志5在庆祝建党 90 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的根本宗旨明确地昭示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
10、本利益。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无论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面对多大的冲击和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宗旨,是共产党员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党员干部必须从思想上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增强原则性,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去,用自己良好的素养和敬业精神,对群众倾注感情,付出真情。同时,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始终保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 (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转型期,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变动更加明显,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日渐显现,
11、各种矛盾必然反映到党群关系上来。我们要牢记,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在推进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自觉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群众的疾苦,利6用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听民声,查民情,解民忧,使自己成为群众服务员、矛盾化解员和政策宣传员,与人民群众建立和保持一种亲密的鱼水关系。要始终做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安危和冷暖挂在心上,坚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百姓谋利,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当前,因为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引发大量的群体性事件,并在网络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借助
12、网络发现的问题必须在现实中给予积极妥善的解决,特别是要注意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给群众造成的利益侵害一定要给予合理补偿6。让网络成为维护群众利益的“直通车” ,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四)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贯穿和谐社会构建的全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有助于群众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新媒体有助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在新媒体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地利用新媒体走进参政议政的行列中,通过网络发表建议和意见,行使自己
13、的民主权利;更多的党和政府机关借助网络问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网络问政已成党和政府“接地气,吸灵气,聚人气”的重要手段。它日益丰富了我国的民主形式,彰显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 7新媒体通过便捷的网络传播,在全社会形成了“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共识,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作为大众媒体,要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绝不能以制造假新闻或歪曲事实的新闻来博取所谓轰动的社会效应;作为一个公民,要增强自己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不要参与新媒体虚假的信息制作与传播;作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到依法行政,维护法律权威。 三、依托新媒体平台探索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新途径 随着以互联网为主要
14、代表的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党的执政环境变得更加开放和复杂,依托新媒体平台,在实践中探索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新途径势在必行。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与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力量,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谁会利用新媒体,谁就会赢得舆论的主动权。胡锦涛同志7指出:各级干部要学习和熟悉信息网络,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提高运用信息网络进行引导和管理的能力。学会利用新媒体,提高与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这不仅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迫切需要,而且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善于运用
15、新媒体开展工作。要加快培养一支既熟悉党的政策主张,又掌握新媒体尖端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成为引导公众舆论,宣传党和政府主张的重要力量。重视网络等新媒体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使用,学会在自己的工8作中应用新媒体,熟悉网络设施的使用方法,让更多灵活的网络工具(如论坛、微博)成为开展党群工作的有效平台。 二是要正确掌握与新媒体打交道的方法和技能,建立党和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关系。要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掌握应对新媒体的策略,及时发布公众最为关注的有效信息,在重大问题上利用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主动发布新闻议题,用议程计划引导记者,引导人民群众。要增强对新媒体监
16、督和批评的“承受力”和“宽容度” ,尊重媒体言论的多样化,主动换位思考,让新媒体成为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关注网络民意,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网络具备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任何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利用网络表达诉求,而且是毫无顾忌地反映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往往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其中不仅涉及了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党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关注网络民意,尊重并接受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民意表达和诉求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地聚集民心,达成上下一致,同心同德,使党群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我们必须坚持把尊重民意,顺应民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风
17、向标,把了解和分析网络民意作为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决策前,党和政府要利用新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领域专家的知识经验,广泛吸纳民意和民智。对于党和政府一些重大决策的出台,重大活动的举办,在决策前,可以广泛征求不同的意见和方9案,对每一个决策备选方案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这样可以扩大与延伸决策者的智力。要尊重民意,按照民主程序决定事项,制定政策和修改方案。在决策中,应建立有效的决策回应反馈机制,并借助网络广泛地听取意见和建议。在网络中,通过自由、平等的匿名交流和新闻跟帖、论坛等空间无阻隔的互动形式,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这就保证了人民群众对决策的意见
18、能够真实体现和及时反馈。决策后,要借助网络虚心接受评议、监督。通过新媒体对决策的讨论和评判形成一种强大的舆情,保证了监督的高效率,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工作在督促中落实。 (三)重视新媒体舆情监测,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舆论发酵放大功能和组织动员功能,日益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由于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日益多元化。如果不积极引导,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加强对新媒体舆论舆情及时监测,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是塑造党群新形象,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和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开展
19、网络舆情监测,通过对网络媒体、舆论领袖、领袖博客的监测,及时了解网络舆论的动态和方向,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重大虚假舆情,可以迅速反馈到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监测,尤其是在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必须要及时有效地汇集和分析舆情信息,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为政府作出决策提供10舆情方面的重要支持。 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利用互联网舆情检测平台,从每天海量的网络言论中敏锐地发现潜在危机的苗头。根据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将其分为一般关注、中等关注和重点关注三个级别。及早发现危机苗头,及时进行分析判断,迅速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提高政府
20、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要把握好先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控制局面;第一时间把真相告诉社会公众,阻止谣言传播;积极疏导公众情绪,尽早赢得社会公众的谅解和信任;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形成联动模式,有效化解危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 (四)推行网络问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1。网络问政工作,围绕的中心实际上就是一个“民”字,即“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 ,即网络问政的中心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要建立一整套有序高效和常态化的制度,就必须推动网络问政从“听”到“问” ,从“办”到“督” ,为此,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政府主导,主要网站配合。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引导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定期在专门网站征求网民群众意见,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 二是针对网民集中反映的问题,定期组织交办会。请有关部门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