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比较分析及债市策略摘要:201020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形势的不同判断和对调控手段的不同侧重,揭示出接下去一段时间经济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刚闭幕的 2012 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强调提升内需,坚持创新驱动,稳步推进城镇化,调整外贸结构,坚决控制产能过剩,继续调整税制结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促进就业,和保证高效的宏观调控。明年的经济工作在此基础上必将实现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债市投资应注重个券及行业,优选大消费类、技术升级创新类,和基本面改善的部分周期性行业。 关键词:创新驱动;城镇化;进出口结构;税制结构调整;大
2、消费、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2006307 20102012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一五”其间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十二五”其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尤其是日前刚闭幕的 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 2013 年的经济增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 2010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 2012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样都透露出“促发展、调结构、控物价”的总体思路。但在具体做法和侧重点上又体现出了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迫使发展方式的与时俱进和经济模式的持2续优化。对 2010
3、年至 2012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不同时期经济工作侧重点的研究,对我们预测明年经济形势和应对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将投资、外需到将服务业、内需确立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2010 年,在对“十二五”开局年 2011 年的工作做出展望时,用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提法。在此以前,我国经济主要由政府主导投资和外贸拉动。但 2010 年,世界经济第一次探底刚刚结束,外需萎缩,内需不振,作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西方国家需求尚未恢复。在政府启动四万亿投资稳定内需后,亟待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数据显示,09 年二、三季度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一季度的-3%猛跌至-41%、-
4、46.7%,显示外贸剧烈萎缩对经济增长的拖累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09 年 4 季度进出口贸易对 GDP 的贡献率探底回升至-9.9%后,仍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零值附近,说明进出口态势对GDP 的带动作用远落后于 07 年以前的年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现象,2010 会议准确提出了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尚处孕育期的特点,努力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为“十二五”规划打好基础。2011 年时,针对过去由政府投资和采购主导的内需模式,提出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在 2011 年会议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之后,代表内需的最终消费支出占 GDP 增长的贡献率已从30
5、%左右上升到 55%,增长贡献的核心地位由此确立。2012 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服务业年化增速达到了 7.7%,已领先于第一第二产业率先探底回升,并在 2012 年第三季度顺利超过第二产业的 GDP 同比增速。 图 2 三大产业 GDP 增速 3另一方面,会议提出将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于是在接下来的 2012 年的会议上,则除了强调第三产业和自主增长,更是明确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要依靠国内居民的消费潜力。并在六大任务中明确了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培育新的方式和新的增长点,就是要扩大内需。所以,明年经济增长会
6、更注重扩大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内需会更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拉动内需和消费的方式逐渐明确 内需的拉动要靠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释放居民消费意愿。从提高消费能力这一指导思想的脉络上看,自 2010 年提出了“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到2012 年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方式和内在动力” ,明确了城镇化是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一转变,明确了拉动消费的途径和潜力。城镇化率自 2010 年末达到 48%左右后,便开始加速上升的趋势,直至近期超过 52%。拐点就是 201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2012 年的
7、会议则提出“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一提法强调将民生的改善作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之一。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拉动内需及消费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同时加大控制通货膨胀的力度,将更多收入留在居民手上。近十年来,人均 GDP 增速均值一直在 10%左右,CPI的增速中值保持在 4%左右。人均 GDP 的增幅一直远高于 CPI 的增速。并4从 08 年 3 月份的最大差值 3%扩大到近期的 6%左右。这一努力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过快增长挤占居民收入的措施,切实大幅提升了居民消费潜力。 政策还强调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111 月份,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6833 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 。商品零售分项中,服装鞋帽、金银珠宝、化妆品、家具同比增幅均在 20%以上,均快于其他分项。显示家庭消费仍然占居民消费中很大一部分。居民消费切实得到了提升。 三、从单一的企业技术创新向多种形式的自主创新转变 2012 的会议上另一个政策新提法是: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自主创新的作用。会上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过程中,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 ,提到了“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鼓励人民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给经济增长明确了另一重要动力。从前两年看,20
9、10 年的会议强调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此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而 2012年的会议则强调了“发展与人民”的关系,突出了“人民才是发展和创新的主体” 。 会议对创新有了明确的定义:2010 年强调“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时,主要强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2011 年的会议提出“要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虽然同样强调企业的创新,但创新概念范围有所扩大。直到最近2012 年的会议提出“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5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
10、模式创新” 。创造性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细化了创新的范畴和模式,使之更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创新理念。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东部地区省市的科技创新指数已从 10年前的 53.88 和 30.30 上升到日前的 78.38 和 67.99;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省市的科技创新指数也从 10 年前的 24.11 和 7.04 上升到了日前的22.08 和 17.68,呈现出总体落后,但增速快于东部发达经济地区的特点。预计在多种创新模式思路的引领下,创新成果必将更加繁荣。 四、宏观调控从“控物价”到“稳增长、调结构”思路的转变 2010 年前后,在启动 4 万亿投资及相关配套措施后,物价过快上涨苗头显
11、现,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2010 第四季度至 2011 年第三季度,通胀水平处于近 10 年较高水平,2011 年 7 月 CPI 同比上涨 6.5%。其他分项诸如食品(14.8%) ,居住(6.9%)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指数均较快上涨。于是 20102011 年会议提出“将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确保人民生活质量改善” 。 但随着 2011 年下半年世界范围内的需求萎缩导致主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一方面减轻了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同时也导致国内主要规模以上企业的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在此情势下,2012 年提出“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物价涨幅稳步回落的背景下,将稳增长放在更
12、重要的位置。“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成了这一段时间的主基调。 五、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创新不足 自 2010 年以来,企业经营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一直很突出。但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认识不同。2010 年的会议6提出“严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将产能过剩主要归咎于低水平重复建设上面。2011 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内通胀严重,经济有滞涨的风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能过剩原因归咎于外需内需的不足。2012 年的会上特别指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 。指出企业产能过剩根本原因是创新能力不足。这就理顺
13、了创新不足,产能过剩及经济增长下行这三者关系。同时明确“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 政策鼓励将不利形势转换成为改革的动力。会议提出“争取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 。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最大程度化解矛盾。这里强调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精确定位终端需求,加快去库存的周期,努力提升企业利润水平。自 09 年二季度以来的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势头已得到有效缓解。东部地区如上海、浙江、江苏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已从最低时的-20.4%、-5.5%、-30.8%分别回升到 2012 年 10
14、月份的 0.4%、0.44%和-11.8%;中西部地区如四川、贵州、陕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已从最低的-6.25%、-21.7%、-35.72%分别回升到 2012 年 10 月份的12.75%、34.48%和 5.6%。西部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等倾斜政策的支持,增速回升速度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六、从强调单一税种调节转为税制结构整体调整 针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近三年会议均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具体实施细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7财政政策方面: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依旧突出的背景下,2010 年研究推进在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试点,并强调资源税的改革
15、。资源税总量从 2011 年开始,进入加速上升通道,增速从 09年初的累计同比增长 3.3%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最高同比增长 81.61%,此后随着资源价格的下滑,增速有所放缓。2011 年,财政政策侧重于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2012 年同样提出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这样看来,未来的财税改革方向,会主要向推进“营改增”等方向前进。 货币政策方面:2012 年强调“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 。新增 M2 和财政支出稳步增长,同时 M2 的增速有所回落,符合货币投放适当扩大和适度增加的政策基调。数据显示,11 月份 M2 新增8248.05 亿,全年新增
16、 119338.39 亿。明年预计新增 125000 亿。2012 年年内 M2 增速均值在 13.5%左右,近三个月 M2 增速连续从 14.8%、14.1%下降至 11 月份的 13.9%,呈稳中趋降的走势。 七、更加强调农业生产自主、自给和粮食安全 农业健康良性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坚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一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历年来的“三农”支出一直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今年中央预计“三农”支出 12287 亿,比 2011年增长 24.31%,远高于同期政府其他财政支出增幅。2012 年会议提出:“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我国有 13 亿人口,只有
17、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这确立了农业“自给”的总体要求。 8除了继续保护耕地,大兴农田水利,加强科技服务,2012 年更是将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放在了突出位置。从 2008 年 12 月到 2012 年 10月生产资料总指数的标准差为 6.25,远大于机械化农具 2.83 和半机械化农具 2.27 的标准差,表明近几年尽管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大幅波动,但农业技术装备指数却相对平稳。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技术装备的投入始终稳中有增,有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 除了切实完成近两年提出的“要认真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群众吃上放心食品” ,2012
18、年会议更加突出了“加强绿色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这是针对近段时间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屡出状况,提出的根本性解决方案。这对农业生产提出任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八、指出应届毕业生是就业难点,第三产业是主要就业推动力 从就业形势来看,2010 年2012 年的严峻程度有增无减: 第一,2010 年会议提出“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经过一段长时间多部门的配合努力,大部分困难群体的就业状况有所改善。2012 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农村转移劳动力求职人数环比下降 4.58%;下岗职工等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求职人数环比下降 10.84%,就业稳步改
19、善;但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人数环比增长 14.41%,就业形势呈逐年严峻的态势。2012 年针对这一问题,会议重点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 第二,城镇化率逐年提升,而第一和第二产业吸收就业的能力却在逐年下降。服务业成为唯一从业人员大规模上升,并能大量吸收未就业9人员的产业。2012 年第三季度,第一产业就业需求环比减少 0.2%,第二产业就业需求环比减少 2.8%,而第三产业就业需求环比增加 3%。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 ”不仅在利润贡献方面对小微企业提出期望,更在创造劳动就业岗位这一任务上,对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小微
20、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2013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会议强调在 2013 年里,要尊重经济规律,保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速度,并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2010 年2012 年是世界经济从危机走向缓慢复苏的 3 年。中国经济在经历了“经济危机快速发展”的 2010 年,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的 2011 年和“深度转型调整”的 2012 年之后,又站在了即将作出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重大抉择的十字路口。当前的工作,如果能在提升内需,促进就业,加快创新,推进城镇化,严防产能过剩,调整税制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高
21、效宏观调控等方面有所进展,明年的工作必将有新的局面。 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明年宏观面仍将保持“宽财政、稳货币”的政策基调。流动性保持适度平稳,社会融资总量保持适度宽松,新增信贷规模保持有适度增加。CPI 涨幅在 3.0%左右。政府对物价和房价仍将保持警惕。明年全年经济同比增长预计在 8%至 8.5%。在这样的政策基调下,债券市场走势全年料仍将在一定的幅度内震荡。结合近期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和加大发展债券市场的政策基调,债券发行将加速,特别是信用债,以落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承诺。 10结合政策动向和经济基本面,利率债的选择,需要把握好经济和物价走势,前慢后快;信用债的选择应更加注重个券和行业,具体品种方面,鉴于 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基调,建议关注受益于政策导向的大消费类、技术升级创新类,和基本面改善的部分周期性行业。随着经济的逐步改善,中高等级信用利差将趋于收敛,能够提供一定的利差保护。 编辑:华阅